
【家园】虔诚从教的冯老师(散文)
如果当初我不从一所小山村的学校转校进入外乡的初中的话,我就不能认识冯老师。
有人说,人生的一大幸事是,读书时遇到一位好老师。我自然是一个幸运的人,因为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遇到了一群好老师,冯老师是其中之一。
现在回忆起来,冯老师是一个对于教育事业极为虔诚的人。
带我们初二年级物理课的时候,冯老师约摸40岁的样子。身材魁梧,走路像带风一样,速度快,步履铿锵。我的记忆中,他永远是案首挺胸,勇往直前的样子。头发永远梳理得整齐,一丝不乱。眼光永远闪亮,只要看着他的眼睛,你永远都不敢有非分之想。他上课从来是声音洪亮,富含穿透力,即使是表现再差的学生,上他的课也不敢走神。
每当上物理课。预备铃一响,他就准时出现在教室门口。我们准备书本的时候,老师做的就是把值日生已经擦拭的黑板在擦几遍。直到一尘不染为止。黑板擦上的粉笔灰,他要拿出教室到走廊每人的地方拍打清理干净。他可是从来没有在教室里掸粉笔灰的,那样教室里会有灰尘,影响我们的身体和学习。
冯老师上课,教材熟悉,语言简洁,没有闲话,往往三言两语,就能够解开我们的疙瘩。至今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的板书。
说真的,他每一堂课的每一版板书都可以成为我们学习书法的临摹作品。一律是整齐的行书,一丝不苟,笔画流畅,遒劲有力。行与行之间,间距均匀。那是板书,也是艺术品。特别是物理作图,无论是力学演示图,还是电路图,圆的必须用圆规,直的必须用直尺。从来不信手而为。
只是有一次,晚自习的时候,一位同学向冯老师请教一个难题,他信手在黑板上画了一个草图。令人惊叹的是,直线笔直,圆形滚圆。我们心里想,上课作图,随手一划,也划得这样好,何必用直尺、圆规呢?不用的话,可以更随意而迅速。有次课余闲谈,冯老师说出了原因:“我是老师,我信手画图可以画好,是因为我练得多。你们刚开始学习,也信手画图,就难以画好,长此下去,会形成不良习惯的。我可不希望你们这样!”现在想来,身为人师,行为世范,不仅仅是豪言壮语,而是浸透到为人师者的日常点滴之中。
冯老师除了严于律己,对学生是严中有爱。我刚转到一所新学校,是初中二年级下学期,因为在原来学校贪玩,对初中几何一窍不通。数学老师布置的几何作业,无从下手。我拿来同学的作业本,直接抄袭。没想到抄得正欢的时候,被冯老师抓了个正着。我胆小,自以为会有一场狂风暴雨。没有想到这个严肃的人说:“作业不会做,不懂没有关系你可以问老师、问同学,不能抄袭作业,这不好!”语气很轻。“这不好”,不是常听到的“抄袭作业就是偷盗行为”也不是“你要老老实实检讨”或者“你咋这么没用,作业还要抄!”
他教的是物理,这回为我也把几何题目讲了一遍。至今仍让我暖心有余。
时间在一天天推进,到了毕业年级的时候,我的学习成绩在班级算是优等生,中考之前有次物模拟考试,小胜他人,心中窃喜。冯老师咋讲台上讲解试卷,我和同桌在偷偷地交头接耳,冯老师双目如炬,顿时发现。插说了一句:“笑到最后的才是真正的胜利者,个别同学,是不是笑早了!”
初中毕业多年以后,我回到母校任教,与冯老师同事。因为他的字写得好,有次请老师写一条欢迎标语,“各界人士”一不小心,把“界”写成了“届”。老师迅速给我纠正。
后来,冯老师光荣退休,年年春季,学校大门口的对联都清老师写。他刚劲美观潇洒的书法,让许多人赞赏有加。想想拿到老师的墨宝不容易。想给老师润笔费。每每都遭到老师坚决拒绝。他说:“给自己家做事,收什么报酬?”
再后来,我也离开了母校,工作环境的变动,彼此杳无消息。
老师一生工作单位就是我的母校,从事的职业就是一个“教师”。桃李满天下。可是一生正直廉洁,每每想到我这位对事业充满虔诚的老师,有许多想法:老师这个职业,极具社会性和利他性,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可能产生巨大的影响。用他的话来说:“你在课堂上,有几十双眼睛注视着你,而这几十双眼睛的背后,又有几十个家庭。他们都寄托着无限的希望,因此,你必须严肃以待。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要谨慎小心从事。“
圣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令而不行!”一名在学生心目中享有崇高威望的教师,其要旨,想起来就是两个字“身正”。
感恩我的老师,以其对事业的虔诚之心,言传身教,教给我们为师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