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中国式买房(随笔)
我平生吃两个“不高”的亏,学历不高,个子不高,因此注定与成功无缘。按当下流行的标准,收入高,有房有车才算成功。可学历不高,导致我收入不高;个子不高,导致我老婆收入也不高。个子不高而能讨到高收入老婆的男人反正我是没见过。这样一来,我这个小家就沦为低收入家庭,买房买车看起来就像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事实也是如此,我到快四十岁的时候,住的还是在单位买的福利房,又旧又小,只有五十几个平方;上班骑一辆吱嘎作响的破自行车。同事们提到我总是一声叹息:“罗工,唉!”潜台词就是,这家伙混得太失败了!
我姓罗,在央企做技术工作,是个工程师,人称罗工;因技术水平欠佳,收入一直在单位平均线以下。老婆呢,在超市上班,拿着全市最低的工资,两口子加起来,温饱没有问题,富裕实在称不上,难怪同事们会同情和看低我的。
我这个人,个子不高,心还是挺高的,也渴望有钱,赢得他人的尊重。只恨年少时读书不用功,只考了个大专,自己又偏爱文学,喜欢舞文弄墨,写东写西的,一心想着成名;工作上反倒业绩平平,毫无建树,以致收入低下,升职无路,致富无门,命也乎!
从三十岁到四十岁,是我最郁闷的十年。眼见得和我同龄的人有的当了中层干部,有的成了技术骨干,个个事业有成,踌躇满志。唯有我做着普通的技术工作,平平淡淡,默默无闻。
我们是搞科研的事业单位,领导和骨干收入是很高的,普通员工的收入也就很普通。大学毕业混到四十岁大都成了领导和骨干,像我这样仍是普通员工的只是少数。事业成功的领导和骨干都买了大房子,买了好车,置齐了成功人士的标配;而似罗工这等平庸无能者只好望房兴叹、望车伤神了!
在人生失意的煎熬中挣扎了许久,罗工一颗痛苦而倔强的心终于发出了一声呐喊:“我要买房!”
那是2007年初,合肥房价经2002年启动,2004年暴涨,已经从一千多块涨到了三千多块!单位周边的楼盘随便一套房也要三十多万!而我和老婆一月工资加起来也才两千多块,还要养女儿。结婚十多年了,两口子省吃俭用也才攒下五万块钱,买房困难之大可以想知。
亏得国家政策好,三成首付;我还可以申请公积金贷款,以家中的还款能力,咬紧牙关可贷二十万。我选中了单位附近一个较小楼盘二楼的一套房子,面积九十八平,总价三十三万。当时正值政府第一轮调控期,楼市有点冷清,开发商求着大伙买房子,这个楼盘搞促销,还给免办证费,等于优惠一万多。
算来算去,除掉贷款,我还有八万块钱的缺口。想法凑够这八万块,我心仪的房子就到手啦!
如何筹到这笔钱,我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和中国多数买房人一样,一是向父母要,二是管亲戚借。
我和老婆都是工人家庭出身,而且还是单职工家庭。一般说来,知识分子家庭经济条件要好于工人家庭,而双职工的工人家庭又要好于单职工的工人家庭。这是由家庭成员收入的多寡决定的。我父母对我买房还是很支持的,但他们实在能力有限,倾其所有,拿了五万;那可是他们的养老钱啊!
假如我岳父岳母再拿个三万,不就万事大吉了?不幸的是老婆有个弟弟。按照中国的风俗,经济能力弱而又有儿子的家庭只会全力管儿子,女儿是不闻不问的。我岳母和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你们有事不要找我!”
东方不亮西方亮,老婆还有个姐姐。我这个大姨子是个很有责任心的老大,弟弟妹妹有困难她都尽力帮忙,决无二话。她自己还没买房,就慷慨地给我们拿了三万。当然,这笔钱是借的,虽然没打借条,但肯定是要还的。
就这样东拼西凑加贷款,我竟然梦幻般地买了房,当上了业主。两年后,我们搬进了新房,把原来住的小房子租了出去,还贷的压力一下子减轻了许多。更可喜的是,合肥房价经过2008、2009年的又一轮上涨,已经站上了七千元的高位,我这套房子价格翻了一番。站在宽敞明亮的新房里,我心有余悸地对老婆说:“你看,多亏我决策英明,出手早!不然,两年后再买这套房子,就非得把那套小房子卖掉不可!”
老婆是个很会过日子的女人,从不乱花钱。她经常在超市买些特价商品,从居家用品、衣服鞋子到牛奶面包、肉蛋蔬菜,无所不包,给家里节省了不少开支。得益于国家这些年经济形势好,我的工资有了大幅度增长,公积金也涨到了每月近两千元。锦上添花的是单位又发了一笔八、九万的住房补贴,我不但把大姨家的钱还了,还买了一辆近十万元的小车,居然房车齐备,山寨起成功人士来了。
这时候,同事们见到我多半会恭维地说:“罗工,混得不错呀,房子、车子都有了!”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至少他们不再低看我了。没人处我悄悄地流下了眼泪;感觉心里踏实了,曾经如影随形的郁闷也消散了;整个人变得开朗、自信,风趣、大度。所有这些变化,都源自我买了一套房!
转眼到了2015年,同龄的领导做了更大的领导或资深领导,技术骨干也都成了专家,罗工依旧还是那个罗工。领导和专家都已买了二套甚至三套房,给儿女预备着。罗工见贤思齐,脑袋一热,又要买房。
第一次买房,全家支持;第二次买房,全家反对。我父母表示,上次已给过一笔养老钱了,之后攒的一点钱是要保老命的,决然不给。大姨家也已买房,无钱可借。老婆跟我吵,说女儿上高中了,一读大学就要用钱!到时候多紧张啊!你瞎折腾什么,安生日子不过,非要自找苦吃!
我不为所动,执意要买。有能力的父母都给儿女买了房,我虽无能,但爱女之心不减分毫,给女儿买套房也是我的一个梦想!
此时,上套房的房贷我已提前还清了,并且有了十万元的积蓄。国家第二轮调控已接近尾声,合肥楼市开始回暖,房价在八千左右,政务区域好一点的楼盘如万科等都已破万。我将那套小房子挂价四十万出售,不久便有一对租住在附近做早点生意的中年夫妻前来看房,他们说想买,希望能降一点。我急于出手,就降了五千。于是三十九万五,成交。
卖房合同刚签,房款还未到手,我就开始看房子。还是国家政策好,我能申请四十万公积金贷款,这样我可以接受总价在九十万以内的房子。万字头的新房咱买不起,我就看二手房。一口气看了七、八套,总算看中了一套,一环边上,一百一十平,高层,六楼。房主开价八十八万,八千块一平,一口价。我自然要他降点,中介也帮着讲了半天好话,他同样也是急于出手,好买新房子,就降了两万,最后以八十六万成交。九月份签的合同,十二月份过户。不久我就把这套房子租了出去,租金一月两千。我用公积金加房租的模式还贷,也没太大压力。
当时我认为,合肥和杭州、南京一道被国家定位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而合肥的房价和杭州、南京比起来差一大截,应该还有上涨的空间。我坚信不出五年,合肥房价一定能突破万元大关。
世事难料,2016年春节刚过,我买房过户还不到两个月,合肥的房价就跟着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暴涨起来,政务区领涨,滨胡区、高新区紧跟,我两套房所在的庐阳区不也甘落后,奋力追赶;一路高歌猛进、风声鹤唳,实在让人看不懂。
房价狂飙了三个月,到了五月份,政务区新房已突破两万,滨湖区二手房一万八,庐阳区二手房也已涨到了一万五。我又一次心有余悸地对老婆说:“好险呀,我要是晚出手几个月,这套房子我们根本就买不起了!”
在中国的大都市里,像我这样的买房人还有很多,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买了房,圆了梦,凭着一点点决心,加上一点点运气。
一般买了房的人都希望房价上涨,而我却真心希望合肥的房价不要再涨了,好让更多的人买得起房。此时又有一个梦想在我心里油然而生,那是诗圣杜甫一千多年前就已怀揣着的梦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我的这个梦,也是天下所有读书人的梦,我们都期盼着早日能圆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