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璞】秋黄遐思(散文)
一
携着秋色的瑰丽斑斓,看大雁列队南飞去,赏黄土地上的风吹稻浪起舞,银杏叶的金黄妖娆,菊花的高雅幽香,枫叶的火红璀璨,粉黛乱子草的粉红柔媚……带着浓浓的秋色,摇曳着千年的情思,从《诗经》里,从唐诗宋词里悠悠而来,成了我梦中依依不舍的牵挂,令人神往。
就这样把心交给了秋天,看风起叶落,看枝头轻点,看云行峰峦,看自然变换,去领悟秋的韵味,回归本真的淡然。
晨醒,眼望窗外,不知怎样形容那满目温暖的黄色。拉开窗户,一股清凉又暖烘烘的气息扑面而来。我将头探出窗外,望向东方升起的太阳,那亮白色的大圆盘裹着金黄色的外衣,从城市的额头缓缓升起,万道光芒洒向土黄色的大地,普照了整个世界。在一片祥和与希望里,自己忍不住仰着脸感受阳光烫熨自己的脸颊,微闭着双目,一只手撩拨着头发,深呼吸,深嗅阳光的味道,就像一杯醍醐滋养了全身,顿时融化在这金色的海洋里,胸怀坦荡,心归万物。
热爱黄色,轻触那别样的柔情。温暖、安宁,承载着我对生命最初的渴望、对天地最虔诚的敬仰。
沿着秋季的视线,我的思想悠然,向着黄的深处走去。
二
“炎黄子孙,土德之瑞。”据记载,最初的轩辕黄帝,研究四时节气变化,种植五谷,让古代的人们从游猎生活走向农耕生活;并且以土地般的德行治理天下,人们自然而然开始敬重黄色,那是上苍对东方人施予的德行。因此,黄皮肤的中国人便骄傲地拥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炎黄子孙。一个民族来自历史的深处,披着远古的灰尘,一步步地行走在人类文明的地平线,他们坚毅身影的背景,是无垠的黄土地。
你可以看到,黄皮肤的农民在黄土地上顶着炎炎烈日,躬耕于脚下的泥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脸朝黄土背朝天,将汗水洒满土地,一粒粒种子孕育出五谷、蔬菜、瓜果等农作物。秋收季节,稻谷飘香,满眼色如金黄。农民黄褐色的脸庞漾起丰收的喜悦,如秋波泛起层层涟漪,将人畜养育得日渐肥美、壮大,在一片片黄土地上繁衍生息。
黄土地,滋养了我们的祖先温和含蓄的性情。因此,中国人不仅对黄土地无比热爱和敬重,对大自然更是无限感恩,厚土载德,兼有黄土地博大的性格,质朴、善良、沉默、含蓄、包容。而且,还有一个无与伦比的特质,土有粘性,遇水则显。平时看起来像一盘散沙,一旦攒成一团,就一下子就把土的粘性发挥出来了,成为一道山岗,一片山峰,一组山脉。
且不说太遥远的故事,就说这三年疫情吧。中国人民上下一心,环环相扣,紧紧凝聚在一起,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中华精神震撼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惊愕了整个世界。这便是中华民族骨子里的东西,不是外面的东西可以改变的。尽管历经过千百年的风吹雨打,而炎黄子孙的吃苦耐劳、坚强不屈、无坚不摧的性格,随时都会体现得淋漓尽致,这就是民族的自信。这种靓丽的黄色,在漫长的岁月里,在世界的任何角落,照亮了每一个或高贵或平凡的生命。
黄土地所赐予的,都是需要的,合理的。地上的各种草木,互为共荣,和睦相处,各得其所,这是自然的力量。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春生发、夏碧绿、秋金黄、冬深藏,四季轮回,生生不息。很多杂草不仅有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更能净化空气、改造自然环境。秋风萧瑟秋草黄,漫山遍野的黄色尽情地燃烧,深深浅浅,玉米黄、柠檬黄、稻草黄、芥末黄……远远望去,整个旷野就像铺上了一层金黄色的地毯,风吹草动醉了红尘,暖了心。
后来,黄色越来越尊贵,中国几千年的帝王时代,登基时都是黄袍加身,因此,黄色被看做是君权的象征。记得参观过北京的故宫,远远望去,错落有致的各个宫殿上,那金光闪闪的黄色琉璃瓦屋顶,彰显着皇家独有的金碧辉煌的气派。《诗经》有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作为帝王要为在黄土地上生活的人们的负责任,要让人们生活安定幸福。
黄色,与华夏儿女的肤色、大地的颜色和谐完美。尤其,当深秋呈现的一片金黄,那是农民眼中沉甸甸的财富,那是黄土地珍贵地恩赐,更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因此,华夏儿女对黄土地有特别的崇敬和依恋之情。
三
抬头望去,秋阳西斜,暖黄色的日光,倒映在湖面上,微风轻拂,金波微泛,层层晕染,宛若一幅美不胜收的水粉画。
“人约黄昏后”,携手画中游。人与自然万物和谐共生,铸就了美丽的世界。
天地无私,以晚秋这份缤纷明亮的黄,作为一个季节的终结,无偿地种种馈赠。而人类的欲望爆棚,人类文明破坏了这一切。自私自利,都想占为己有,从大地母亲那里不断地索取,过量地开采资源,过量地使用农药化肥,污染了大地母亲的博大胸怀。人类,你要不要反省呢?
十月秋阳的温柔,轻轻吻过了银杏树叶,那明黄色的小扇子在空中翩翩起舞;那秋熟后挂在柿子树上的橙黄色小灯笼在风中摇曳,真得令人心动!
当城市的生活闷得透不过气,去乡间田野触摸一下黄土,感受一下土地那份永恒的力量。或者站到高高的山顶,把金秋的五彩斑斓,尽收眼底,让落叶、秋花和晚霞一起冲散秋心的愁。
而那些染黄的底蕴是历经繁华后的荣辱不惊,是峰回路转后的柳暗花明,是千年酝酿的博大精深。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