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舟】佛教胜地——锦屏山弥勒寺与独宗克古城(散文) ——云南旅游之四
(一)湖泉生态园
2022年7月25日傍晚,接近弥勒市时,就看到路边有湖泊。开车绕着湖泊走了十多分钟,才到达酒店。当然,酒店也建在湖边,景色优美。
吃过晚饭,横穿一条沥青路面的车道,登上几级台阶,来到湖边堤岸上。环湖人行道边,有设计独特的路灯,发出柔和的光线。远处有闪烁的霓虹灯,五彩缤纷的灯光,反射在水面粼粼的波纹上,泛起了荧荧点点的亮光,给夜晚的湖面增添了美丽的光彩。路上散步聊天的、钓鱼的、拿着网兜捞鱼的、水边嬉戏的小孩,还有湖边休息抽烟的,使得这里热闹非凡。真是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顺着湖边行走,晚风习习,欣赏着夜晚美丽的景色,轻松舒适。再向前走,才发现这里有一个很大的标牌——湖泉生态园,属于国家4A级景区呢!用手机上网查询,才知道园区位于弥勒县城西南,是红河投资公司经营的休闲娱乐场所。全园构思新颖,气势恢宏,占地三千余亩,湖面面积一千七百余亩,园内建有酒店、沙滩、茶楼、游泳馆、温泉浴场等休闲设施,还有丰富多彩的水上娱乐项目。
第二天清晨,我们又到湖边散步,才发现这里是群山环抱、绿树成荫,环境非常优美。环湖步道非常干净,道旁绿化树郁郁葱葱,草坪干净整齐。太阳升起,花草树木和行人都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湖面细细的波纹,也闪烁着细碎的金光。尤其是那些铁树,高大粗壮,比从前见过的要高大粗壮许多。还有一种树,高大的挺拔,开始我误以为是大王椰子,用形色识别了一下,才知道是董棕。树干和大王椰子很像,叶子却和大王椰子不同,只是比平时见到的大王椰子树粗壮了许多。
环湖行走,还有一大片沙滩。我想,节假日或者夜晚时分,肯定有不少小朋友在碧波荡漾旁、柔软的沙滩上,赤脚踩着满地的细沙,堆积着自己头脑中想象的美好世界;年轻人也可以在这里玩耍,给自己的生活增添一份童趣。湖边的礁石,散乱怪异,坑坑坎坎,人们可以在上面行走、休息或者拍照。周末假日,可以乘坐游艇,在湖中游览,享受那一份轻松自由、无拘无束的感觉。当然也有不少早起的人,在湖边散步跑步,跳舞练拳,休闲拍照。
绕湖一圈,得花一个多小时,太阳升高了,肚子也饿了,找一家牛肉米线早餐店。大锅里是滚烫的牛肉汤,盘子里放的是切成薄片的牛肉,还有辣子蒜末、香菜䓤花、咸菜酱醋等佐料任你选择。大碗牛肉粉,牛肉美味可口,米粉爽滑细腻,性价比相当高。当然,如果喜欢多一点牛肉,告诉老板,多花几块钱,可以添加。
弥勒市,属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区。至于弥勒市和弥勒寺的得名,如果从历史上溯源,则是两回事。
弥勒市,据清乾隆《弥勒州志》记载:“弥勒汉属牂牁(zāngkē)郡。唐昔些么徒蛮之裔弥勒居之,故名其部为弥勒部。元初隶落蒙万户府,至元中改千户总把,领吉输、裒恶、部笼、阿育四千户,属广西路。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改为弥勒州。”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又改称弥勒县,相沿至今。弥勒部族,是古代一个少数民族首领弥勒率领的一个部族。
弥勒寺,位于弥勒市城北10公里的锦屏山腰。始建于明代天启六年(1626年),据史书记载:“天启六年,有僧如玉得地锦屏,募资兴建弥勒寺,州内佛教盛行。”
简单地说,弥勒市是由古代一个少数民族部落首领的名字演变而成的;而弥勒寺,则是明朝一位和尚,发现了锦屏山,并在此兴建的佛寺。
(二)锦屏山风景区——弥勒寺
2022年7月26日,锦屏山风景区。
锦屏山又名翠屏山,山如其名。无论从什么角度望去,山峰都如锦缎屏风般的秀美。
锦屏山风景区,是滇东南最为著名的佛教胜地。在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笑佛,有第一佛手,更有“弥勒福地,人杰地灵”的美誉,吸引着无数的游客前来一睹它美丽的风采。
景区入口处,是红柱金瓦、檐牙高耸的“锦屏山”山门。穿过山门,是一条宽阔、笔直、陡峭的台阶,总共有1999级。由于山势陡峭,我们选择乘坐景区电屏车,直接到弥勒大佛处,然后从上向下游览。
世界第一笑佛,坐落在锦屏山之巅,也是锦屏山的心脏部位。笑佛于1999年12月落成,高度为1999厘米。这尊笑佛取自传说中唐末布袋和尚形象,底座上有南怀瑾先生亲笔题词“弥勒大佛”。弥勒,是梵文音译,意为“慈悲”。大佛笑容满面,目光深远,神态端庄,接受着众多游客的膜拜,护佑着众生。
坐在大佛前面的广场边上,远望大佛,在蓝天白云之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芒。在大佛的基座灰白色大理石栏杆上,挂满了大红色的布条,彩色的经幡;大佛面前的大香炉里,香火旺盛,可以看出人们对大佛的膜拜,对美好生活的祈求。
顺着阶梯向下,经过大运、大智、大雄三院,有弥勒大雄院、弥勒寺、天王殿、大香炉、弥勒小铜像等。此外,还有锦屏山后海,也属于风景区的一部分,风景秀美,幽静清爽,有第一佛手等。
最后,我们游览了与四周花草丛林楼台亭阁互相映衬的莲花池,参观了造型精美、气势磅礴的龙华宝塔。
再次回到景区门口,回望锦屏山,山虽不高,但山形独特,钟灵毓秀,锦屏泻玉;气势磅礴,泉流山半。粗看像一道巨大的屏风,呵护着美丽富饶的峨山甸水;细看山形,就像一尊神工造化的弥勒大佛,结跏趺坐,在这与佛同名的弥勒市,俨然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弥勒佛山”。
游览完弥勒市锦屏山风景区,驱车前往昆明,大约两小时的车程,一路顺利!
(三) 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
二十年前,当电视连续剧《还珠格格》红遍大江南北的时候,其中有一个词语在电视剧反复提及:香格里拉。当剧中人物处于困境,走投无路的时候,他们总是向往一个心目中想象的、偏远的人间乐园——香格里拉。也许,正是从那个时候起,香格里拉就在我的心里扎下了根,总想着有朝一日,一定要去香格里拉走一走,看一看,亲身体味一下这人间乐园的美好。
香格里拉,藏语意为“心中的日月”。20世纪30年代,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出现了这个词。这是一个与世隔绝的神秘国度,相当于《桃花源记》的桃花源、《圣经》的伊甸园和亚瑟王传说的阿瓦隆。在小说中,这个地方的居民,长生不老,过着快乐的生活。这部小说出现后,香格里拉就被当成是人间天堂、理想乡与乌托邦的同义词。从前,这个词只是我心目中想像的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存在。而今天,却真的能够走进这里,亲眼目睹,亲自感受,真是欣喜不已!
2022年8月4日下午,我们来到了香格里拉的独克宗古城。这座古城,有月光之城的美称,有1300多年历史,是中国藏区藏式民居保持相当完整的古城之一。古城曾是中国藏东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的重要交汇地,同时又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
进入古城,藏式风格的建筑,干净古朴;石板铺就的路面,凹凸不平,那是由岁月久远的旧石头就着自然地势铺成的。直到现在,石板路上似乎还留着深深的马蹄印,那是当年的马帮给时间留下的信物了。独克宗古城的整体布局,就像藏传佛教经典中香巴拉坛城,以大龟山为核心的八瓣莲花状。总之,古城到处都显示出浓浓的藏族人们生活的习俗和佛教文化特色,是名副其实佛教胜地。
独克宗古城的尽头是月光广场,广场东面的小山就是著名的香格里拉龟山公园。龟山公园建于康熙年间,此园依山而建,是古城的制高点,登顶可以看到整个县城的全貌。公园不需要门票,入口处有一很大的水池,清澈透亮,是古井的泉水,水可直接饮用,以前城里许多人家生活用水都是取自这里的。
拾级而上,穿过庄严辉煌的公园大门,就到了汉庙。游览汉庙后继续向上走,就到了大佛寺。
大佛寺是龟山公园最具代表的建筑,其规模也是古城内最大的。绕着大佛寺从左至右转了一圈,就到了世界上最大的转经筒处。这个经筒高21米,总重65吨。抬头仰望,整个转经筒大约有五六层楼这么高,雄伟壮观,金光灿灿。筒身为纯铜镀金。此刻,夕阳西下,巨大的经筒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出金色的光芒,特别醒目,非常美丽。在筒壁上端,用浮雕篆刻着文殊,普贤,观音,地藏四大菩萨,下端刻着佛家的八宝图,筒内还藏有经咒、无字真言等多种佛宝。经筒总重量大约16吨,要想转动如此巨大之经筒,需十多人同时着力。每顺转一周,相当于默念佛号124万声,转满三周,就可以消灾祈福,吉祥如意。
而这一天,恰好是农历的七夕节,公园游客熙熙攘攘,非常热闹。游客脸上映着霞光,身上披着金光,齐心协力地转动经筒,祈祷生活幸福快乐。我们也和其他人一样,顺时针方向转动大经筒三圈,希望明天的生活更美好,希望人生所有的愿望都能成真!
站在龟山公园山顶,远眺就能看到夕阳下威武雄壮连绵不绝的雪山,非常壮观;低头俯瞰,香格里拉城里炊烟袅袅,青龙潭的波光水色,尽可饱览无遗。
其实我们原计划并没有来这里,因为侄女的提议,让我们一起走进香格里拉,一起感受这美丽动人的世界,一起经历了一个美好而有意义的七夕节日!感谢侄女曦曦!
香格里拉天气倒是和丽江有点像,一会儿下雨,一会儿天晴,出门得带伞。好在雨来的快,去的也快,没有带伞的人,就在房檐下或者店铺里躲一会儿,不久雨停了。只是气温比丽江低了许多,下雨之后感觉温度更低了,要添加衣服才好。
在古城,以藏族餐饮店为主,菜品多是火锅牛肉等,其它饮食菜品很少,我们中午和晚上都吃藏餐,好在有高德地图,可以在上面查找美食,找到了两家还不错的饭店。此地和丽江古城有一点不同,就是花草比丽江少多了。也许这里偏北,海拔又偏高,种植养育花草不如丽江容易成活吧。
吃过晚饭,随意逛了一会儿,买了不少本地特产,麻辣牛肉、五香牛肉、手工牛奶糖等,味道都不错,价钱还算合理。
二〇二二年十月二十一日星期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