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初识一座老屋(散文)

编辑推荐 【菊韵】初识一座老屋(散文)


作者:陶建军 秀才,1063.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77发表时间:2022-10-29 23:03:15

微信朋友圈,一位微友分享了一条消息:麻城市木子店镇熊家垸李家冲被列为全国第六批传统古村落拟建设村!那一刻,欣喜有加!熊家垸村民多年的梦想终于即将实现,这岂不是值得奔走相告的大好事吗?
   安静地坐在办公室里,我的思绪却不由自主地飞出去,它越过巍巍天景山,徜徉在巴水源头的一个小山村——麻城市木子店镇熊家垸村。这里,我曾经在这里驻村四年有余。1500个日夜生活工作在这里。在这里体验学习农耕生活,在这里体验朝来雨晚来风,在这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
   而第一走进李家冲李家老屋的情景,更是历历在目。
   那时候的熊家垸村是省级重点贫困村,它位于天景山下、巴水河畔,木子店镇东南部,东与搁船山村隔河相望,南与石磴坳相邻,西接马牙山、天井山北与扬眉接壤。
   我们一进村,就知道:该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地理位置优势,这里长三线穿村而过,且麻胜线在村边交叉,交通便利。二是资源优势。该村地势面对巴水河背靠天井山,平原面积大,河流发育成熟,水稻田面积大;背后的山地面积广阔,适宜药材、油茶、绿茶生长。三是木子店镇返乡创业园就在该村境内,大量的用工需求,会带动该村的剩余劳动力就业。
   村支书李书记,是一个低调的人,土生土长,善于言笑,对村里的情况很熟悉。进村那天上午,开了党员会,也算是一个见面会,了解了一下村里的情况。下午,村支书就带着我们绕村一周,看看村里的自然风貌,感受一下村里的风土人情,了解一下村庄的建设情况。
   我们知道了熊家垸背靠天景山,面对巴水河,青山孕育着绿水,绿水环绕着青山,山水相依,美丽滋润。
   村后的山谷中,也孕育了小溪。一条是马牙山的郑家河,一条是自王家山而来的李家冲河。其中李家冲河穿村而过,它流经村部旁边,那是夏天,河中碧水悠悠,游鱼戏水,鹅鸭欢歌。
   而在李家冲河出山处,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李家冲老屋!
   在顺河而上,到达李家冲老屋的路上,李书记告诉我们:这座老屋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几百年风风雨雨,外部保存完好,是明清徽派建筑的重要遗存!走进湾前,有一口水塘,水塘里盛开着满满的荷花,清盘滚珠,灼灼其华。那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走过马厩边的半坡就可以进入李家老屋了。
   据说当年有个李姓生意人,目光敏锐,精于买卖。他看好这里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在李家冲开启了“凉棚”,卖茶水、卖凉粉、卖快餐,一来二去,赚了一些辛苦钱以后,就开始扩大再生产,办起了饭庄、客栈,金钱就像是滚雪球以后,越来越大,他就开始兴办家常,大兴土木,留下了这栋规模宏大的老屋。
   两栋四进四重,徽派传统民居样式设计,房屋外观,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整座建筑物,整个老屋十二栋之多,房间上百间,廊檐相通,浑然一体。传说,这座老屋中,曾经容纳270多人共同生活。且由于建设设计合理,行走在老屋中,晴天不晒太阳,雨天不打湿鞋。真可谓麻城版乔家大院,在这大别山腹地的崇山峻岭中,不能不说是民俗建筑的一大奇迹。房屋注重大部的气势,也注重细节的精美。各种镂空雕花,巧妙绝伦,精美无限。不能不让人对古人的木雕工艺佩服备至。
   我们穿行在这座浩大的古屋当中,天井、廊檐、过道、门窗、雕花、屏风、台阶、幽巷、雕刻等各种建筑或者小件,尽善尽美。特别是右手边的一栋房子,保存完好,几乎没有坍塌的迹象。虽然是夏天,走进去,穿堂风让我们感觉到清幽的舒爽。站在大厅里,朝上看,还有一座戏楼在大门的门楣之上。李书记介绍说,另外一栋的大厅上方还有个茶楼。可见当时主人生活的富裕与闲适。
   这座房屋历经了改朝换代的多次战火,尤其是太平天国运动以及“文化大革命”的肆意破坏,遗憾的是很多雕花板,被人洗劫一空,当幸运的是,这里的大部分砖石建筑还在,房屋主体框架还在。至今李家冲的人们谈起这座老屋,还充满着无限自豪。
   藏在深山无人识,夜深人静欲断魂!
   在老屋里穿行,我似乎能够体会到当年老屋的人间烟火之气:当年居住在老屋中的人们一定是合家团聚,或者几世同堂,他家定是根繁叶茂,老少和谐,夫妇和顺,子孙孝顺,辛劳经营,富裕安康。落落大屋,这是一种怎样的和睦与安闲。三四百年,几十代人,偌大的家族,有多少人在这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有多少人在这里生老病死,婚丧嫁娶,又有多少人从这里离乡背井,漂泊异乡。
   有人说,家是人安全的港湾,也是心灵的港湾。这座老屋曾经呵护了多少人的幸福和安康呀?历史老屋,曾经凝聚了多少人的乡愁?那高高的墙壁,那曲曲通幽的回廊,那巧妙绝伦的各种工艺品,曾经走进了多少人的梦乡?
   我们从李家老屋的后门出来,还看到一座小小池塘包围着一口古老的水井。那水井里的水清澈得像猫的眼睛,纯澈透亮。有几条红色的鱼儿在阳光下,悠闲的游动。李书记介绍说,那一头还有一座水井,可惜,因为年代久远,已经逐步淤积了泥沙,只有这口井还在,留守在这座老屋周围的人们还把它当做饮用水。这水夏季冰凉,甘甜滋润,冬季温暖,雾气腾腾。我们这里做老米酒的人,到秋天都是用这座井水酿酒。酿出来的老米酒,入口绵厚,甘甜爽口,极具特色。我不由得俯下身去,用手捧起一捧水,喝了下去。确实口感很好,冰凉解渴,回味绵长。转到老屋的后面,有一条水涧,从李家冲河的水堰里,将水流引到老屋面前的水田当中。水流舒缓,撞击在水涧中石头上,发出轻轻的歌唱。
   站在李家老屋的屋后,可以看到,它就像坐落在一个巨大太师椅上面一样,三面被群山环抱,茂林修竹,安泰稳定。切合那种房屋好风水的俗语云:“前有照,后有靠,左右青山抱”。看看当时选址如此的主人,还是别具慧眼的!
   那天我们还走访了其他几个湾子。印象最深的就是这座李家老屋。那时那刻,我们就有一个设想,如果能够将这座老屋修旧如旧,建成一个传统古村落,一方面能够改善人居环境,另一方面还能够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
   以后的日子,我们走进李家冲的次数数不胜数,它的古老、它的传奇、它的风姿都深深铭刻在我的记忆里。
   如今这里传统村落保护性重建即将开始,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乡村振兴一定能够让这个历经百年风雨沧桑的李家老屋焕发新姿。

共 253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通过简单的微信消息,作者的思绪被带到了麻城市木子店镇熊家垸李家冲。回忆了驻村的时光,无论是农耕生活,还是日常环境,又或者是生活滋味。在作者的笔下,总是无尽的怀念。进而展开对村落的描写,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和风土人情,引出李家冲老屋,对该屋从外观布局和历史传承等壮阔描写,又有对布局的巧妙讲究。足显作者文墨丰富和观察细致。李家冲老屋正如作者所言,藏在深山无人识,夜深人静欲断魂。从历史的沧桑感到人文关怀,包含对人世变化的感慨。此时此刻,李家冲老屋不仅是历史老屋,更是承载乡土情怀的寄托。而在乡村振兴下,李家冲老屋走向新生,作者洋溢着乐观心情尽生笔下。古老且传奇的老屋一定会展现风姿,让世人看到。【编辑:南山雨樵】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南山雨樵        2022-10-29 23:04:27
  李家冲老屋,承载乡土记忆的老屋,问好作者。
一笔一画书岁月,不慌不忙度时光。
2 楼        文友:黄金山        2022-10-31 08:54:40
  老屋有特色,感情真挚!好文学习!
活到老学到老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