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十月山林(散文)

精品 【流年】十月山林(散文)


作者:梦天岚 秀才,1254.1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16发表时间:2022-11-10 14:52:44

【流年】十月山林(散文) 一、松针掉落
   一根松针的掉落并不比一根绣花针重,也不比松开的死亡轻。
   一根松针掉落时,太阳正忙着下山,太阳充血的眼睛里也含着一根松针。那该是一种怎样的不舍和刺痛。
   在十月的山林,一根金黄的松针只是掉落。可是十月,因为一根松针的掉落才有了不同的划痕。仿佛时间本身也害怕遗忘,需要以这样一种方式记住。
   一根松针在空中翻转,它没有一片树叶掉落时那样的招摇和飘逸,也没有一根羽毛掉落时的灵动和优雅,它的掉落几乎没有人能够看清。半空中,一只正好掠过的山雀叼走了它,以致它并没有像其它的松针一样,悄无声息地掉落到地上。
   一根松针向着更高更远的地方飞去,一只山雀赋予它箭的速度,从一片树林到另一片树林,从一个山头到另一个山头。最后,山雀降落在一个树洞边,它将嘴里叼着的这根松针塞进了树洞,那是山雀为自己筑的巢。
   一根松针的掉落里隐含着一个传奇——它收敛了一根松针的尖利和锋芒,让自己不再掉落,还由此变得柔软。
   对于一只山雀而言,这柔软里还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温情。
  
   二、在浓雾中穿行
   山顶的浓雾跟在一场阵雨的后面,说来就来了。
   在浓雾中穿行的人,说不见就不见了。
   天和地陷入短暂的虚无和空濛之中,只有山中的树木如同慢慢浮现的黑影,有时像人,有时像由一群人构成的岛屿,在云海中沉浮飘移,看似真实得有点不可捉摸。
   你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这是你此刻唯一能够确认的。
   你的行走更像是一种练习,时疾时缓,带着几分无惧和犹疑,被包裹。直到浓雾变淡,再慢慢地散去。
   你突然奔跑起来,这说明你害怕停下,害怕由一个外在的世界重返自己的内心——那里的浓雾从未散去,你试图用奔跑的坚定让自己变得清晰起来。
   可当你终于停下,那些沾着水珠的枝叶会再一次变得模糊,仿佛所有清晰过的事物只不过是一种假象。
   只有浓雾,愈来愈清晰,这种看不透的清晰里时常会传出一种异响,那里有一个人的心跳,和一副不被俗世惊扰的肝胆。
  
   三、山林耳语
   阳光携带着银杏叶般的油润和灿黄,在山林间反复涂抹,那通亮处,阳光自然会有阳光的渊薮。浮云则如同野鹤,有着雪白的羽翼,飞得是那个悠然自在,浮云固然有浮云的心得。风便是刚刚好的微风,长发披肩,穿一袭亚麻长袍,轻轻地来,又悄悄地去,仿佛没有什么可以惊动。
   至于那晓月和秋河,一个在天,一个在地,一个悬于高处,一个向着远方,两两相对,又兀自流淌,且都有一副温软如玉的好心肠。
   此时再来读海德格尔的《林中路》,十月山林才有更多的落叶和枯枝静候于小径,亦可幽游蔓延于闹市,甚至在人心的最深处,等待寻访者的脚步声将它们一一唤醒。思和想原本皆是不羁的活物,或奔走于旷野,或穿行于丛林,或高蹈于云端,或舔着各自因碰撞带来的新伤,在这里痊愈。
   十月总是怀揣着它留给人间的礼物,拒绝歌颂。那是星光和露水共同映照的,也是大地和山林精心奉上的。累累果实悬挂,不是金黄,就是彤红,如同偏西落日,如同不曾辜负的晨曦,又重新回到原来的枝头。
   山稔子在晚风中摇曳,它结的果实熟了——一个个紫色的小灯笼。它们照见了什么?又是什么因为这样的照见,而在枝叶重重的低处窃窃私语?
   是山中的涌泉,这遁世的智者在说话。
   它说得很小声,碎碎念。若是仔细聆听,又是连贯的,淙淙潺潺,像是在不断地重复同一句话,而每一句话又都不相同。它一定是在替十月说出,如果你用手去触碰,它的话里会有一种从石头缝里迸溅出来的清凉。
   听惯了这种声音的人,往往会对这样的声音充耳不闻。可当你哪一天静下心来,认真地听,仔细地听,你会从中听到不可企及的远方,那里的泉边开满白色的、黄色的、紫色的小花,它们也会在梦幻般的深处,碎碎念。
   仿佛旧日的伤痛在向你发出召唤,而那远方就像是一个快要被人遗忘的疗愈所。
   山稔子开花的时候,以为自己很美,从未想过自己还会结出这样美的果实。每当想到有这样一个远方,所有的心就会贴着石壁流淌。那些曾经滚烫的颂辞就会冷却下来,接下来的理性则会捧出所有的答案。
  
   四、在山顶看云海
   云的海悬挂在天边,又近在眼前,正是我们抬头看到的样子。
   云以形而上的方式模仿海,模仿海里的巨浪和礁石。仿佛我们是一群置身于深海的人,风和空气只是包围我们的海水,而这十月山林在海底以摇曳之姿豢养着属于它的鱼群。
   我也是一条鱼吗?如果是,我渴望成为一条灰六腮鲨,或许只有这样,我的体形才能配得上我的梦想。
   可我只是我,在我们中,我只是一个极其平常的人。我们在山顶看云海,置身于想象的迷幻之中却不自知。
   不知是谁的一声惊呼唤醒了我们。一道澄黄的光从云端投射下来,着了火的云海在一瞬间变得瑰丽无比,仿佛那里隐藏着一个宫殿全部的辉煌。
   我们重新回到这湿漉漉的山顶,重新回到这条向上的路,它已走到了自己的尽头。
   目之所及的辽远并非路的延续,唯有心里的路才会长出阶梯,才会不倦于攀爬,才会通往更为高远的地方。
   那云海深处,定然有我们梦想中的乐园。
  
   五、你好,小木屋
   它安享着自己的孤独和寂寞,在山间的密林里,这多么珍贵。
   它从不责怪高处如盖的枝叶遮挡住了视线,只要能听到山泉和清风的轻吟浅唱,它就满心欢喜。
   已然许久没有人来过了,小木屋固守着自己的空、幽静和清凉,就连呼吸也如此平和,偶尔响起的几声鸟鸣是天空抛给它的石子,可它的心,如同止水,“叮咚”几下,连细小的波纹都不会泛起。
   只有一条不起眼的小径通向小木屋,同时也通向不可知的凝思和怀想。
   向导告诉我们,往年会有进山的猎户在这里落脚,尤其是在冬天,小木屋里会有生火时冒出的青烟。自从山里禁猎之后,就没见有人再进去过了。
   小木屋像是一直在等谁,在等的过程当中,谁也不知道它到底在想些什么。但现在,小木屋谁也不等,当一个人等到无望的时候也会这样。
   它面无表情地站在树荫下,耷拉着身上驳落的油漆。
   “你好,小木屋。”有人冲着它喊。
   它没有答应,只是笑。它对我们笑的时候,少了一颗门牙。如果不是在这样一个大白天,相信谁也不会看见。
  
   六、鹰在天空盘旋
   鹰将它们的巢筑在危崖上,让那些还不会飞的小鹰先练习如何适应高处,如何经受突然袭来的寒意和风的推搡,其次才是飞翔。
   小鹰摇摇晃晃,为了站稳,它们的爪子已在石头上磨得锃亮。它们也像是石头,会动的石头,因为脚上像长了根,所以很少坠落。不像我们,在平地上跑也会摔倒。
   鹰的故乡很高,但都在它的翅膀之下,鹰的故乡再大,也都在它的视野之内。
   鹰在高空盘旋的时候,大地正忙于准备献祭的物品,有时是一条匆忙赶路的蛇,有时是一只探头探脑的兔子。
   鹰把自己献祭给天空,却被天空一次次退回。
   鹰有着天生的孤独,它过于锐利的目光加深了这种孤独。十月已经来了,冰雪很快会覆盖山野,它也将迎来一年中最醒目的时刻──因为整个世界都将成就它内心的孤僻、冷峻和荒凉,仿佛它忍住了许多不为人知的伤痛。
   一声长唳,鹰在头顶的天空盘旋。所有的仰望者会不由自主地停住脚步,此时的天空所昭示的不只是它的高远,还有大地上的行走牵动着不屈的魂灵。
  
   七、岩画上的麋鹿
   那些暗红色的锈迹来自哪里?
   还有流水不曾带走的,为什么时间也会将其留存?
   一只麋鹿从未放弃过走出来的想法,却被斑驳的石壁拖住。可怜见,一头未曾被驯服过的麋鹿终究抵不过被驯服的命运,这归功于那只雕刻它的手,以及左右这只手的想法和灵魂。
   上千年过去,它被囚禁于此,因为时间的久远再也想不起自己活着时的样子。
   一群热衷于探险的人发现了它,在短暂的惊叹之后,他们为它出现的年代发生了争执。他们说到湖水、沼泽和荒漠,说到一些更为遥远的事情,那里麋鹿成群,可它们遭遇了常有的厄运,在逃亡的途中,它掉了队……孤独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过它,它的孤独有着远远超出它想象的坚硬。
   当一个岩画家用一张纸把它从石壁上拓下来,它的孤独便有了纸质的柔软。它像是又重新活了一回。就连头上的犄角也是柔软的,它不再抵抗什么,包括时间。
   墨色和颜料开始模仿它身上的花纹,模仿它奔跑时的样子。
   当它停下来,站在高冈上眺望远方,它的表情多么平静。它的眼瞳里,仍然涌动着清澈见底的湖水。
  
   八、山谷里的虫鸣
   我们并不清楚虫鸣的确切位置,只有满眼的绿和落叶的枯黄。
   当我们试着去拨开路边的草丛和头顶的树枝,虫鸣会忽然停止。当我们转过身来,它们又会在身后时断时续地响起,像是长在那里的一株植物,它们的根与草根一样细,而鸣叫是它们开出的小碎花。
   它们有时是蟋蟀,有时是纺织娘,它们的鸣叫加深了山谷,也会在某个瞬间,攫住一颗突然因莫名的恐惧而生出的颤栗之心。
   那鸣叫短促而单调,更多的时候就像是一点火星,忽闪一下就归于寂灭。不像傍晚时分,它们此起彼伏,像一个庞大的乐队。
   单调一直是生活的常态,正如这山谷里的虫鸣,以不断的重复来提醒你,让你突然惊醒又不得不安于现状。
   如果你想走出这样的山谷,就不得不继续前行,不得不委身于这样的鸣叫,甚至安下心来,用内心的呼喊对这样的鸣叫作出必要的回应。
  
   九、一根枯枝
   或许是在水里浸泡得久了,一根枯枝形同铁棍,黢黑,冷硬。是谁将它折断后又随手丢在这里?它是栗树的,榛树的,还是枞树的?我们中没有人知道,其中一个将它从溪水中捞上来,做了登山的手杖。
   一根习惯在水里进行流动性思维的枯枝,结果被一个往高处攀爬的人,用来延伸手臂和脚的长度,以支撑行将倾倒的身体。
   我们越爬越高,终于在接近山顶的一块巨石上停下,此时的海拔足以用来打量远处的群峰和云海。天近了,地也宽了。对面山上的红枫林娇艳如火,格外醒目。那些从枫林下经过的人,忽隐忽现,走的正是我们刚刚走过的路。
   一根曾委身于流水的枯枝,神情不再恍惚。它曾经在一棵树上窥视过天空的高远——那留存于记忆中被枝叶分割的片断,也是梦想的片断。此时的它所看到的,则是无遮无拦的天空,还有属于这个秋天横向的辽阔。
   当那个拄着它的人在石头上站住,然后像个孩子一样扬起手中的它,不断地挥舞,它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眩晕。
   在这样一个秋天,一根枯枝却迎来了它的春天,尽管它仍然黢黑,冷硬,它的表皮甚至会被未来的岁月磨得溜光,但它确定,自己的春天真的来了。它的新梦想正在新的旅程里生出可以预见的嫩芽。
  
   十、正在流逝的……
   除了已经流逝的,还有一些正在流逝。比如高处的云海,比如山间的流泉。人也是如此,比如说骨质为什么疏松,老年为什么痴呆,再比如说意志为什么消沉。
   肉眼看不见的物质,也如同这林中的水土,它们的流逝皆有形状。一朵花的盛开,让人看到枯萎,一星足以燎原的火光,照样能让人看到荒芜。
   只有时间,浩浩荡荡,越流逝,越壮大,像极一支打了胜仗的军队。
   那正在流逝的……爱啊,怎么唤,也不会答应。不像因恨而伤……眼看着正在流逝,自己又湿漉漉地折身回来了,然后藏匿于幽暗之地,在对爱的反复掂量中,一边陷入到漫无边际的自责,又一边沉迷于对自我的安慰。因此,有的伤口化了脓,有的伤口则开成了复瓣的花。
   流逝的,和正在流逝的,一次次经过我们,它们想带走一切,无论是应该带走的,还是不应该带走的,包括尚未证实的真理。它们在经过我们的时候,先是给了我们更多,然后连同我们,一起带走。
   山林看见了,山林缄默。山林早已习惯于隐忍。
   时间看见了,时间也含笑不语。时间总是能找到更好的藉口。
  
   十一、我们从山上下来
   我们从山上下来,有人谈到——我的《猛虎集》和里尔克的《豹》,这些在诗歌中出现的猛兽再也不会在此时的山里出现,我们的交谈是安全的。
   在青苔上滑一跤也是安全的,由此引发的笑声会沿着青石板路像失控的陀螺一样一直滚下去。没有摇晃,天和地都是安全的。下山的路跟上山的路差不多,虽然也陡峭,也蜿蜒,却是能够看到的样子。
   我们从山上下来,心还悬在那里,仿佛快乐不会就此停止,像小时候那样,它重新找到自己,那样天真,无邪,让人不安。仿佛它随时会任性地抛下我们,又随时会在山林里迷失。
   我们当中的一个突然止住笑,然后轻轻地叹了一声,我们看着他,一下子变得沉默,仿佛有不便与人言说的心事,被触动。
   我们从山上下来,来不及喘上一口气,忧伤就会追上我们。

共 5023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十月的山林中,各种风景,依念而来。松针掉落是自然规律,一年一度篆刻岁月的痕迹,而被山雀收藏的那一根松针,认知了自己的使命;在浓雾中穿行,永远看不清自己,也看不清外界,而浓雾,却是一切真相的见证者;山林的耳语,是意念的醒悟。十月,一年在结束,又一年在临近,山林中的物种会告诉你,花会开,累累果实,会金黄如落日,又会彤红如晨曦,慢下来,会发现所有的美;“目之所及的辽远并非路的延续,唯有心里的路才会长出阶梯……”无论置身云海或山顶,没有目标的走向,不会长出阶梯,而没有阶梯的路,永远到不了梦想中的乐园;十月的小木屋,如同临近十月的人生,它孤独一生的等待,老了光阴,“它对我们笑的时候,少了一颗门牙。”读后心有所触,也有所痛;“鹰把自己献祭给天空,却被天空一次次退回。”鹰是天空的使者,它赋予它视野之内的所有物种的哲思是,十月过后的旷野里,强者才能生存;山谷里单调而又不停歇的虫鸣,才是生活的常态,是安于现状又不安于梦想的回应;“一根习惯在水里进行流动性思维的枯枝”被带出了它固定的住所,思维转变,一如人生,被无意间提携,磨砺,新的旅程里才会生出可以预见的嫩芽;十月的山林,懂得了看得见或看不见的、正在流逝的一切,所以习惯隐忍,是不想破坏自然规律吗?一如时间,看到光阴的流逝,看到爱的流逝,看到一朵花的流逝……作者说:时间含笑不语。时间总是能找到更好的藉口。我想,时间愈合的所有伤口上,必定开出过艳艳的花;上山看到的是十月的景,下山迎接的是十月后的岁月,安然且又神伤。《十月山林》带给读者的,是人生的感悟与生命的真谛,还有人之将秋的感慨。佳作,流年欣赏并倾情推荐。【编辑:临风听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21110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临风听雪        2022-11-10 15:21:18
  十月,人生的秋天。十月山林里所有的景致,都暗喻一个季节与人生的走向。掉落的松针、金黄和丹红的果实、少了一颗门牙的木屋等这些物种,在作者的笔下都被赋予了生活的磨难与坚忍,落在读者的眼里,就些被赋予了灵性的物种,既成了生活中的我们。
   集励志、感悟为一体的散文,读后太有感觉了!
雪,本是人间清冷客
2 楼        文友:临风听雪        2022-11-10 15:24:48
  感谢老师把这么好的作品分享流年,有理解不到的地方,望老师不吝赐教!
   期待更多精彩,祝写作愉快!
雪,本是人间清冷客
3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22-11-11 11:23:24
  十月的山林,万叶渐红。松软的落叶像地毯,人跑上去沙沙作响,着力不得。秋季,天高地远、山林美景,才是人生真谛。思绪在作者笔下绘成的大自然美景中的怡然自得。当个人的雄心壮志被岁月消磨殆尽,当身体随着岁月的流逝一点点衰退老去,当心灵终于可以平静下来审视自己的日常劳作,我们才意识到最值得珍重的不是那些天高地远的虚无缥缈,而是那些岁月河流中的点点滴滴悲喜。人间悲喜匆匆过,珍惜当下。就是生活最好的状态。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4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2-11-11 16:24:13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5 楼        文友:江凤鸣        2022-11-11 16:34:44
  十月的山林,由十一个短章组成,非常得诗意。作者通篇都是用短镜头构成的意境,形象、鲜明、沉静。作者仿佛不断地用蒙太奇切换镜头,带来我们走进十月的山林。山林不断变幻着色彩,不断更替景色,徐徐将山林的美色打开、呈现。不仅如此,在欣赏一幅幅画面的同时,作者又引领我们进入哲学意义上的遐思,感悟生活的本真。这篇文字真好。像是色香味俱佳的开胃菜。
江凤鸣
6 楼        文友:别有洞天        2022-11-12 10:55:01
  笔下的十月山林,铺排挺多的,从松针掉落……到我们从山上下来,有十一个意境座标,供作者抒发感情。且多而不乱,像宝石一样串连起来。一怀愁绪,二承感悟,三则达观,四注扫描世情,多元化呈献。呈现出作者森罗万象的思想和积极开放的情怀。
   文章里储满春色,披着绿意,在时间和空间上延伸。给予读者清明滋润之感。
7 楼        文友:生米        2022-11-18 11:10:04
  十月的山林!
   一根松针,能够让山雀把它变得柔软!一根飘浮在水面上的枯枝,也会随着一个游人的摆弄而变得神气起来!小木屋,可以在山间的密林里静守它的孤独!岩画上的麋鹿,也会有着像人一样渴望自由的思想,等等很多被常人看起来没有一点活力的东西,在老师的神笔之下,却会体现得出奇的灵动,鲜活,并且还栩如生有血有肉!
   梦天岚老师的文,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每字每句都会带给人有极高的思考性,同时,还能给读者指出很多各方面的迷津,并让人大开眼界!
   读完老师的文,让我受益匪浅,感谢!
8 楼        文友:生米        2022-11-18 12:45:29
  7楼 文友:生米 2022-11-18 11:10:04
   十月的山林!
   一根松针,能够让山雀把它变得柔软!一根飘浮在水面上的枯枝,也会随着一个游人的摆弄而变得神气起来!小木屋,可以在山间的密林里静守它的孤独!岩画上的麋鹿,也会有着像人一样渴望自由的思想,等等很多被常人看起来没有一点活力的东西,在老师的神笔之下,却会体现得出奇的灵动,鲜活,并且还会栩栩如生有血有肉!
   梦天岚老师的文,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每字每句都会带给人有极高的思考性,同时,还能给读者指出很多各方面的迷津,并让人大开眼界!
   读完老师的文,让我受益匪浅,感谢!
9 楼        文友:一海明月        2022-11-18 21:58:27
  夕阳西下,太阳忙着,太阳充血的眼睛。文章开始这些张力的语言,给读者心灵的颤动。一根松针的掉落,一轻一重,让人思维像张开了翅膀一样,想要飞翔。这就是散文语言的魅力。
   浮云如同野鹤,有雪白的羽翼,飞得悠然自在。风,长发披肩,轻轻来,悄悄去。给自然以生命的色彩。思和想,奔走于旷野,或穿行于丛林。不仅给形而下以生命,形而上也给予生命。
   单调一直是生活的常态,人和自然一样。正在流逝的爱,时间看见了,时间也含笑不语。
   一组由文字组成的交响乐,给人心灵的震撼,美感十足,有欢乐,更多的是忧伤。
10 楼        文友:桑子        2022-11-29 00:09:26
  从一根松针、再到浓雾、山林之中的虫鸣,还有躺卧的枯枝,在作者笔下,十月的山林是如此充满了生命的交响与有些孤独寂寥的回声,读起来其实很有一种意识流的即视感,却又好似在看一幅构思精巧的画作。特别是“在山顶看云海”这个部分,特别像德国19世纪画家弗里德里希的经典代表作《雾海之上的旅人》。
  
   海德格尔的《林中记》一直放在我的阅读书单里,然而却一直没有看。海德格尔的语言是有美感与疏离感的,而作者的这篇散文读起来竟然也有这种疏离之美。
宝剑、纸笔、乌鸦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