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箩筐·岁月】眼神(随笔)
幼时,读朱自清《背影》,受之影响,近东施效颦,突然想到人们的“眼神”。从眼神中,发现了人的灵魂、人的道德、人的地位乃至人性的奥秘。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从窗口闪现出的神态,自然是心的深处人性之光的溢出与暴露。眼神有火辣辣的追爱、冷嗖嗖的寒风、楚楚可怜的求助、不置可否的应付,更有轻蔑的捉弄与冷眼竖眉的伤害!眼神似剑,眼神似火,可以杀人,可以救人,可以高暖,可以冰寒!人世间,冷暖春秋,多是眼神承载;喜怒哀乐,多是眼神完成。温暖的眼神,放射着一束束光,照亮阴冷、绝望的心;寒气袭人的眼神,顿然,能把人的热情浇灭;含情脉脉的眼神,能让爱神走近;犀利正义的眼神,可以保护善良,驱逐邪恶;贪得无厌的眼神,能把灵魂拖进罪恶的泥坑,更有生活中,奇特、狡诈、无情、变态以及另类的形形色色的眼神。这些眼神,生成生活的万花筒。比如,安慰的眼神,暗示的眼神,蔑视的眼,凡此种种,都是生活的常态。不妨,我们欣赏一些眼神的真实。
早春二月,迎春的炮屑还在满街飘飞,H趁着春的喜悦,热心去看望他曾关照关护、力荐提拔的S局A局长。这些天,A局长正春风得意,飘飘然,悠悠然,做梦也没想到,凭借进谗言,力压对手,在H领导力荐下成功上位。此时A局长正暗喜、庆喜,骄横着,或者正在“五官重组”,眼睛按在头顶,两耳塞着耳机,听歌上网打游戏。此刻,却见H闯了进來,H大大咧咧:“小A,今儿你在,看看你!”H笑着伴有几丝对A上位迟到的祝福语气。H伫立在大吧台对面,然,A仍坐着,眼皮也没瞭,依然打游戏,淡淡问“有事吗”?H尴尬,不自然。在A局长冷淡、薄情、轻蔑的眼神中,H受伤了!耐不住的情感崩溃,让他无地自容。此时的H,若如被刀捅了心般痛苦,自尊被伤,人格被欺。H不言,掩面退出。
走出S局,风潇潇,枯叶飞舞,H回首望了望Sr局那幢藏着冷漠眼神、承载着也许并不神圣的权力的灰色大楼,H跺了跺脚:“何苦呢?你以为你是谁?权力远去了,当然迎接你的只能是冷眼势利眼。”H终于明白了:人,未必都会珍惜情谊、甚或恩情。H想到昨日A的所有热情与下作的眼神、殷勤的眼神,H又跺了跺脚,自责道:何必自作多情呢?眼前,需要用理智疗治受伤的心。当然,消费了的自尊是追不回来了!H迎着寒春的风,踽踽独行在宇泽公园的林荫小道上。心寒了,冷静了,清醒了。他选择了湖畔的长条椅坐下。这是名符其实的冷静!春寒的冷,心的静,望着湖面僵硬的涟漪,记起了A在没提拔前哀婉的乞讨的眼神:“您是我的领导,说心理话我心中一直把您当父辈,这次推荐还得靠您!”说着A眼睛里闪着泪花,“我要能去S局当局长……”眼神中分明话是说您若提及我,我会孝敬您。记起这个场面,H有些恶心,眼前闪过一只哈儿狗的形象……罢了,H瞬然让记忆清零,不想这些,不想这些。“认识你自己”,希腊德尔斐神庙铭刻着的五字神谕,让H激动起来:人,多遇冷眼才认识人,冷漠的眼神会淘冶心灵!它以心的纯净,似乎在告诫世人:认识你自己,认识你是谁?权力不再掩护自尊,别热脸贴在冷屁股!
其实,辩证地讲,人们对眼神的解读,还是要多些理智。生活中,阳光灿烂的眼神是主流,人群中,善良温暖的眼神是主流。温暖的眼神构筑着人类的灵魂。在这儿,想对发生在生活中误读的眼神做些矫正。那时,我还在岗,工作在省级机关的核心位置,几乎每天,可见排长队求见某领导的访者。刚上班,警卫室旁有等候者;开会时,会场外,也有候见者。纵然是领导回办公室处理公务、处理文件,廊道里也熙攘着排队等候见领导。好在警卫、秘书会分层次、看轻重、有选择地做求见领导的顺序安排。会见访者,这种状况是领导办公的常态。然而,见领导,除了机关人员报送文件之外,多数访者多是“个人私事”。我对多数访者求见领导的内容做了“合并同类项”,大致是“我该提”“他不行”,特别是基层机关的访者,无论表述式怎样,万变不离其宗!
诚然,一切人的合理诉求领导者都该关注,但我们的领导者靠“个体劳动”能顾得过来吗?在这种情况下,领导或管理者有“不耐烦”的眼神,访者都该理解。话说回来,“百姓无小事”,公仆要尽责。我们的领导者有不厌其烦,热心接待访者的崇高百姓情怀也就够了!更何况,我们的社会治理层面,生产了许多访者。上述某领导,理政、处理百姓事,通常下不了班,许多阅文批文之履职之事,只能靠晚间、午间休息时进行。访者事无巨细,能见领导,领导不厌其烦,以温暖、热情的眼神迎来送往委实不易!
有个偶然的机会,我陪领导下乡,坐在副驾驶,侧问:“您每天不能少见点来访者吗?他们有事可以在他们的单位按程序处理啊!”正说着,车遇红灯停下来,却有人敲击车窗:“认识您车牌,我的事还没解决!”路访者,射进车内一束乞讨的眼神。领导摇下车窗,接下访者的材料:“回头我处理!”给访者回敬的依然是暖暖的眼神!我知道,眼下因贪官频出,百姓盲目仇官之心态。我想说,好官多,清官多,莫要误伤我们的公仆们。记得吗?数年前,走近山庄窝铺,常遇贫困户渴望脱贫的的眼神;走近山村小学,常遇衣衫褴褛伏在士墩上读书的乡下儿童无神无奈的眼神,更见许多县市办公楼前堆积着上访者讨薪求公道愤怒的眼神!可这十年来,访者匿迹消声,农村再无乞讨的眼神,山村学校教室豪华敞亮,朗朗读书声伴着明净的眼神,奏响希望的歌。
眼神是一个时代进步的象征。当人们对生活充满希望时,整个社会的眼神似电如光,如春晖灿然,笑声朗朗。当一个社会治理到科学的高位,生活少了烦恼,遇事、办事、有事,不用去求爷爷告奶奶,人们的眼神中会少很多无奈、乞求、愤怒与仇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