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齐鲁文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齐鲁】酒事(征稿·散文)

精品 【齐鲁】酒事(征稿·散文)


作者:满山红叶 探花,20822.9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520发表时间:2022-11-12 08:27:10


   李白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对于酒文化,由来已久。范仲淹诗曰:“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酒,从唐诗宋词的炊烟中,袅袅飘来。酒的左边,三点是水,江河之水,溪流之水,泉井之水。酒的右边是酉,子午卯酉的酉,“酉”字的甲骨文和金文形状都画得像一个酒坛子。酉是用来盛水,装酒的坛子。许慎《说文解字》中对“酉”字的解释说,酉表示八月,高粱、谷子都已经成熟,可以酿酒了。
   酒是粮食酿造的,父亲不是诗人,他喝酒纯粹是爱,对酒的爱。当然,有时也是借酒浇愁。更多的空间里,父亲还是喜欢小酌一杯。那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炖一锅酸菜篓子土豆片,贴一圈黄面饼子上顿吃下顿吃,吃得牙都酸倒了,反胃,嘴里吐酸水。
   父亲呢,哪天痛快了,塞给我和弟三块钱,两元打一斤散酒,剩下一元我俩买吃得。当年,每个自然屯皆有一个或者两个小卖店。挤在一间偏房里,抑或孤零零坐在马路后面,像一座孤岛。店门口竖着一木头牌子,上边歪歪扭扭三个字:“小卖店”,有的写男人女人的名字,比如:“张某某商店”,姐弟俩最愿拎着空酒瓶,手心攥着几块钱,鸟儿似的飞向小卖店。
   胖成冬瓜样的老板娘西美,很豪迈的说,“来一斤散酒!”西美眯缝着小眼睛,扫一下瓶子,拧开瓶盖和地上泊着的大酒坛子,酒的米香一巴掌搧来,把人扑了个趔趄,那酒味浓烈厚实,像天上突然堆来的一朵朵白云。西美是不会浪费一滴酒的,她用一只酒溜子往瓶内灌酒时,脚前放一个干净的兰花瓷碗,酒落在碗里,她滴酒不漏伸出舌尖,狗一样把碗中的酒液舔净。纳闷西美的舌头,粉红色,很灵活。她舔碗的功夫,娴熟到家。舔完碗,还意犹未尽的咂咂嘴。
   西美秤杆子把握得精准狠,不多一分,也不少一分。西美打完酒,不用我吱声,转身进柜台,捏巴出十颗水果糖,一颗一毛钱,十颗一元。要是没有糖果,她就取两包傻子瓜子,精致的纸质袋儿,那几年特流行“傻子瓜子”,烘炒时加进一些佐料,大枣、大料、花椒、辣椒、八角等,炒好的瓜子,嗑一枚,唇齿留香。八十年初的大街小巷,傻子瓜子像牛仔衣裤般盛行。我们一个屯一个屯追露天电影看,兜里总揣一包傻子瓜子,就如父亲每天抿两杯小酒。
   父亲嫌买酒喝,要花掉不少钱。索性自己酿酒,他起五更爬半夜,顶着一身星辉回屋,将河道口的一处荒地垦了出来。请张老三的牛,犁了地,形成规规矩矩,四四方方的一块稻田。杨柳发芽的节气,育了一床禾苗,待玉米苗长一指长了,沿着河道引来水,蓄满池子。一根扁担,一挑。禾苗绿油油的,坐在土篮子里,噗通噗通下了池子,父亲弯下腰,插秧。春种秋收,北风一刮,稻穗耷拉着脑壳,金灿灿的稻子,父亲眉眼是笑。磨刀霍霍,一镰接着一镰,割倒稻子,扛到附近的玉米地晾干,用双轮车拉回家,稻米酿酒。
   父亲在动手之前,到小卖店买了一盒大生产烟,一盒火柴。过了屯里的石桥,背着手,遛遛达达折进了“赵家酒坊”,门口的杏树下,拴着一条大狼狗,狼狗几岁不清楚,不瘦,看见生人在十米距离,不动声色,就在你靠近门口时,狼狗一高跃起,泰山压顶而来。听屯人说,这条狼狗撕咬过好几个人,赵师傅给人家打狂犬针,赔了很多钱。赵师傅说过,不养狗吧,酒作坊被盗过,小偷撬开窗进去,偷酒。专拣好酒拿,平日卖酒收得钱,赵师傅不敢搁作坊里。有屯人就说,买酒的基本是白天去,狼狗拴后院呗?这样影响生意。赵师傅想想也是,狼狗白天呆在后院,黄昏牵门口站岗。狗不是谁都咬,有的人招狗,狗瞅着他横竖不顺眼,准掏你。
  
   二
   父亲是个例外,他去请教赵师傅酿酒技术,揣着一盒烟。大狼狗那天是站在作坊门口,铁链子在狗脖子上,狗一动发出沙啦啦声。父亲将那盒烟握在右手,朝大狼狗扬了扬,大狼狗认真审视父亲几秒钟,“呜呜呜”哼几下。父亲又扬了扬大生产烟说,“这烟是好烟,给你家主人抽得,你别不识货。”大狼狗抬了抬尾巴,轻轻摇了一下,又摇一下,脑袋身子也跟着晃悠,热情相迎。父亲小心翼翼,从大狼狗身边掠过。
   赵师傅是不屑父亲一盒大生产的,架不住父亲磨他,稻子收回家,红薯、山芋、豆子统统进仓,农活也就少了,大地辽阔,空旷。父亲不急,他每天揣一盒大生产,去拜访赵师傅,赵文登。父亲背地里,呷一口酒,骂他一句:“赵秃子!”头都谢顶了,中间像扣了一只锃亮的锅,四周是稀疏的头发。当着赵文登的面,父亲怎好骂他?在四五盒大生产烟的感召下,赵师傅终于开口,传授酿酒技术。父亲掌握得也是皮毛,哪行哪业的师傅,最忌讳将平生所学传给徒弟,猫教老虎在地上行走,打斗,摸打滚爬,就没有教它上树。若老虎学到猫上树的本领,猫估计活不到今天。
   父亲算是学到酿酒皮毛,他有一个脾气,肯专研。稻子如何翻炒,熏蒸,加多少水,封存多长时间,父亲研究得透彻。盛酒的两口大缸,是在乡供销社用双轮车一程山水一程汗的拉回来的。稻米酒封口时,我们一家人盼星星盼月亮,简直是忘穿秋水,挨到第四天清晨,父亲黑着眼圈,杵在酒屋门口,对母亲宣布,“到时间了,起封!”
   父亲舀来井水,净了手,颤抖着手,揭开封在酒缸上面的盖子,一阵酒香,米芳潮水般涌来,顿时,屋子里每一个缝隙,角落,我们的衣裳,发丝,就连呼吸也全是米酒的香气!老黄狗进来,只撒欢了一圈,每根毛都生长着酒香!父亲倒了一碗米酒,放在阳光底细看,酒稠稠地,厚重,绵软,不稀薄,不像西美家的散酒,清洌洌的。父亲抿了一口,深深咂磨,回味着,眼里居然含着泪,父亲吩咐母亲,赶紧炒几个菜,今中午好好喝一杯。
   母亲摘了辣椒,茄子,黄瓜,北风硬了,这些田园小菜吃不了几天了。父亲大步流星迈出门槛,出去了。一小时后,父亲拎着一块瘦肉,两根肋骨兴冲冲回来了。往厨房的菜板上一撂,“炖排骨!今黑包酸菜猪肉馅饺子!那天中午,我家像过节,父亲朝天地敬了酒,自己满了一碗,母亲不悦,怕他喝醉撒酒疯。父亲嘻嘻笑,说,“放心吧,米酒不醉人,我只喝一小碗。”
   谁知一碗酒下肚,父亲情趣高涨,背着手,出门逛荡了。碰到人就说,他酿得酒不错,不比小卖店的瓶酒逊色。父亲从上街摇晃到下街,唾沫星子飞出去多少,我无法计算。我只记得,父亲最后拱在梁老二家的稻草垛里,睡得像一头猪。母亲沿街找到父亲时,天都放灰了。我和母亲、弟弟,三个人,左右搀扶着父亲,连拖带拽给弄回屋的,醉酒后的父亲,身体发板,四肢不听使唤,东倒西歪的。睡了一夜,第二天问他,昨天喝酒后满大街显摆酿酒的事儿,父亲嘿嘿笑,表示记不得了。
  
   三
   我平生第一次喝酒,喝得就是父亲酿得稻米酒。在酒桌上,被人敬酒,敞亮做一回座上宾,该是八年前市作协的座谈会后,大家在一家中档酒店聚餐,作协周主席给我倒了一杯五粮液,妈呀!那酒不上头,满口米香。我喝了三两没咋的,也是傻乎乎的,一瓶五粮液,我一个人造三两!事后,谴责过自己,酒场上的人情世故,我一概不知。周主席私下告诉我,酒桌上,怎样和人相处。敬酒的杯子要低于对方,等等,酒里有乾坤,喝酒有学问。过去有这么一段顺口溜:“酒杯一端,政策放宽,酒杯走一个,啥事都能过。”酒不单是推杯换盏时,情感的传递,有那么一刻,酒也是毒药。我对酒没有奢求,喝也行,不喝也不缺什么。不像父亲,哪天不喝酒,哪天就少了活着的灵魂。
   我和弟住进城市后,父亲也老了,屯里河道干涸,稻田改做旱田,种一茬玉米,栽红薯,没再种水稻。也不再酿酒了,逢农贸集日,父亲骑自行车去镇里(乡撤了改成镇)的超市选一瓶凤城老窖,坐在炕上晕一杯,酒量明显减少。固定为一顿二两,一天一顿。中午喝一杯,晚上不喝了。
   我去县城读高中那年暑假回屯子,发现西美的小卖店鸟枪换炮,在原来房子的基础上,又扩建了三间房子,购置好几台麻将机,另一间是台球室,日杂用品还是如常,散酒不卖了,说不赚钱。她家六口人,她和丈夫,一双儿女,公婆在一起过日子,全靠西美经营的小卖店。经过粉刷的小卖店,没有了昔日的影子,那份最接地气的烟火气息,荡然无存。
   我们回老家探望父母,提一箱好酒,但茅台酒一直没让父亲喝到。我俩都是打工阶层,没固定职业,一瓶茅台少则几百,多则几千。也计划过,有朝一日,咬咬牙买一瓶茅台酒给父亲尝尝。可惜的是,今年初,父亲直肠癌大手术,医生告诫从此与酒无缘再见。我的心,疼痛不已,碎了一地的月光。
   那天母亲在电话里小声对我说,父亲馋酒,跑到里屋堆放啤酒的箱子前,伸出手触摸着酒箱子,摸了一遍又一遍,像多年不见的好兄弟,父亲喃喃自语说,“什么时候身体好利索了,让我痛痛快快喝一回酒多好!”父亲说着说着,眼泪就落下来。在那屋蹲了好长时间,才出来的。面前立体呈现着父亲失望的,无奈的眼神。那神情是一口老井,积满岁月的沧桑和忧伤。那神情不用碰触,便已经令我遍体鳞伤。我还欠着父亲一瓶茅台酒,希望如愿,父亲完全康复,就像从前,一进家门,炕上坐着饭桌,桌子摆满时令小菜,父亲的酒杯,依旧在那个位置,父亲一口菜,一口酒,和儿女们谈笑风生。
   风尘仆仆返回村庄的是一颗久久流浪在外的心,衣襟沾满父亲的米酒芬芳,胸膛滚烫着母亲大铁锅饭菜的烟火。想故乡的时候,斟一杯酒,就着一弯象牙月,一绺东风,几声鸟鸣,饮一口,再饮一口,咽下一路风雨,满腹乡愁,铺开素笺,写风写雨写春秋。让文字带上我,带上一杯酒,行走天涯。
  

共 374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看到这篇文章,让我想起了很多关于酒的诗句,但我不说那些人人皆知的诗句,我就把百度上的一段酒文化搜出:酒是人类生活中的主要饮料之一。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文章重点讲述了父亲对于酒的痴迷。原来的生活贫瘠艰辛,父亲爱喝酒,只有去买最便宜的散酒来解解馋。为了能喝到好酒,也是为了省钱,父亲用一块地种水稻,为了自己酿酒。为了学到酿酒技术,父亲对会酿酒的赵师傅软磨硬泡,学来一些酿酒的皮毛。但父亲是个爱学习好钻研的人,在他不懈的努力和琢磨下,终于酿成了一锅好酒。文章重点描述了父亲对于酒的热爱和痴迷,更是把那些艰苦岁月中形形色色的故事,把我们代入其中。生活虽然贫穷艰难,但一家人都苦中作乐,积极向上,在单调的生活中找到乐趣。一篇让人感动的好文章,有对生活的热爱,有对亲情的怀念,还有对童年的留恋。那种陈酿的味道,那种酒的故事,一直萦绕在脑海,挥之不去!散文语言流畅,声情并茂,布局合理,感情饱满,抒发了作者对家乡对亲情的爱!欣赏,倾情推荐阅读!【责编:成敏】【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21113001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成敏        2022-11-12 08:30:38
  散文语言流畅,声情并茂,布局合理,感情饱满,抒发了作者对家乡对亲情的爱!欣赏,倾情推荐阅读!
回复1 楼        文友:满山红叶        2022-11-12 15:45:03
  才有空来,辛苦了,社长
2 楼        文友:成敏        2022-11-12 08:31:41
  读红叶姐的文章,就是一场盛宴,回味无穷!感谢赐稿,祝您愉快!
回复2 楼        文友:满山红叶        2022-11-12 15:45:25
  大蛇,敬茶????给你。
3 楼        文友:双宿双飞        2022-11-12 23:06:12
  读这类文章,就像居家过日子,油盐酱醋茶全占,真好。
我的田园,我的爱人!
回复3 楼        文友:满山红叶        2022-11-13 08:34:16
  我就是絮絮叨叨的,谢谢老师。
4 楼        文友:檀文炼冰        2022-11-13 09:04:19
  看似细枝末节,其实繁花锦簇,散文从生活提炼文字,从文学升华人生。祝福红叶老师,一切都好,佳作连连!
回复4 楼        文友:满山红叶        2022-11-13 10:18:56
  谢谢小冰老师留评。
5 楼        文友:营养卫士        2022-11-13 20:37:06
  一个人一生,有个嗜好,多少还是值得欣慰的事,就像文中父亲与酒,看到酒,不自觉地就会想到父亲,在清浅的岁月里,酒犹如父亲的影子
回复5 楼        文友:满山红叶        2022-11-13 21:22:54
  晚上好,敬茶????
6 楼        文友:静观悲喜        2024-09-21 14:09:19
  酒是父亲生活的一部分,老师的语言充满张力,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酒的芳香,老师的文章就是一坛美酒!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