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乐亭文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乐亭】婚姻不是金钱的奴隶 (随笔)  

编辑推荐 【乐亭】婚姻不是金钱的奴隶 (随笔)  


作者:为文学打工 布衣,182.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24发表时间:2022-11-13 10:23:00
摘要:在当今中国,农村结婚彩礼日益攀高的同时,一场“零彩礼”婚礼,让社会感动!让成千上万的农村青年而震惊!

【乐亭】婚姻不是金钱的奴隶 (随笔)  
   在当今中国,农村结婚彩礼日益攀高的同时,一场“零彩礼”婚礼,让社会感动!让成千上万的农村青年而震惊!
   《新华社》报道了她的感人的故事,紧接着全国各大新闻媒体纷纷转载。一时间让今年十月份嫁到曲周县大河道乡西河道村的李晓利,成了感动中国的“名人”。人们纷纷热议说,李晓利夫妇喜事俭办开了农村新时代的先河,成为移风易俗的好榜样。
   近日,记者在冀鲁豫部分农村地区调研,许多农民反映,当地结婚费用居高不下。动辄几十万元的天价花费成为不少农村家庭的沉重负担,部分农民直呼“娶不起”,有些家庭甚至因婚致贫。春节前刚给儿子完婚的河北省馆陶县孙庄村的孙明(化名)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订婚下礼三万三;结婚彩礼十二万;家里没新房,被女方要去二十万房子钱;买汽车八万;再加上家具家电、婚礼摆席、谢媒人钱,近五十万没了”。(3月30日《新华网》)
   “天价”娶妻的泛滥成灾,暴露出失序的农村管理短板和畸形文化生态。教育和引导农民破除功利化婚嫁观、力倡移风易俗、婚事俭办的时代新风,不无势在必行的重要意义。
   古人云,“好男不争庄户地,好女不争嫁妆衣”。这里既有对婚姻男女自力更生、成家立业的鼓励之意,更是体谅父母艰辛、减轻婚嫁负担的感恩表达。
   大河道乡东大由村的李晓利是个“80后”独生女,是一位有理想、有抱负的女青年。2010年河北农业大学毕业后,她先后在邯郸市从事汽车销售、网站编辑、保险公司内勤等工作,当过“销冠”、做过标兵,当过“三八”红旗手,每到一处都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
   2016年8月,李晓利与本县西河道村淳朴的入伍战士贾志新相识、相恋。当时,李晓利家庭生活困难,为给父亲治病欠了30余万元外债;母亲因老伴去世,伤心过度在家休养。“以后让母亲和我们一起生活。”贾志新的一句话,让李晓利感动不已。她认为能找这个英俊潇洒、有志向有担当的男朋友,终生无悔!
   新婚日子定了下来。按照当地习俗,男方要拿出20余万元的“彩礼”送给女方。贾志新的父母生养了四个儿子,一直以种地为生。眼看唯一没有成亲的三儿子要结婚了,老俩口高兴之余为高额“彩礼”犯起了愁。
   她看到周围许多“天价彩礼”的婚姻而导致的悲剧,十分痛心!当她了解到老人们的心思后,李晓利和对象贾志新商量,做出大胆决定:“零彩礼”嫁给贾志新。
   李晓利说:“无论是爱情,还是婚姻,不能做金钱的奴隶,感情是买不到的,婚姻不能靠金钱来维持,幸福生活得靠自己的双手创造。我们新时代的社会青年,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金钱堆砌不出美满婚姻,幸福生活得靠自己双手创造。我们要通过零彩礼的方式,与传统的婚姻陋习作斗争。”
   对此,李晓利母亲首先反对,个别亲戚朋友也来劝阻,说不要“彩礼”会坏了规矩、被人耻笑等等。如今社会的彩礼风越刮越紧,已经变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假如谁少要彩礼,人们就会议论纷纷,认为他家的女儿肯定有问题。李晓利把不要彩礼的事和母亲商量,遭到了母亲的反对。母亲说:“女儿,娘不是个不懂事理的人,咱们少要些可以,一分钱不要,过不去我心里这个坎。”
   李晓利一遍遍给母亲做工作,做不通请来亲朋,还不行请来部队领导。最后,贾志新的一句话:“常言说一个女婿半个儿,从今以后我就是你的亲儿子”打动了母亲的心。
   婚礼那天,李晓利没有高昂彩礼、昂贵的钻戒和隆重的婚宴,有的只是一个用弹壳做的戒指、一首温暖的改编歌曲、几桌大锅饭,还有两颗炙热的心。
   婚礼现场挺让我感动的,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应该是我老公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用弹壳给我做了一枚戒指,用他军人特有的方式来表达爱情。还有就是婚礼现场给我唱了一首歌,这首歌叫《梦中的兰花花》,还自己改了歌词,他唱出来的时候现场的亲戚朋友都挺惊讶的,听完之后都纷纷鼓掌,我也是很惊喜、很感动。
   婚礼过后,时任曲周县常委、宣传部长曹素芝带领县有关部门的领导来到西河道村进行调研。把“零彩礼”作为一个正面典型,在全县推广。
   李晓利说:“要天价彩礼,就是传统婚姻的陋习,让很多家庭负债累累。办个豪华的婚礼,是每一个女人都向往的事,但是我不赞成这种形式。我认为婚姻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即使是简单的旅游结婚,甚至裸婚我都可以接受。
   真正相爱的话就不要纠结这些,相爱的两个人共同打拼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生活更为重要,希望天下有情人都能终成眷属,不希望因为彩礼问题而错过最美好的爱情。”。
   “李晓利零彩礼的事迹,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广大社会青年也纷纷响应,“零彩礼”的婚姻也越来越多。河南的、河北的、山东的、山西的,都先后出现了“零彩礼”的婚姻,就连只有一千多户人口的曲周县西河道村,就有四五户准备结婚的姑娘家,都表示少要或不要‘彩礼’。”
   “如果爱,请干净地爱,把爱情献给爱情——但丁《神曲》”。
   新郎贾志新没有给新娘李晓利送钻戒,而是用一颗炽热的心给她做了一个弹壳戒指。她说:“我觉得它比钻戒更有价值,因为这是贾志新自己用心做的。”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李晓利敢于挑战世俗,打破传统的“枷锁”不以钱财来衡量人生的价值观和婚姻观,为广大青年带了个好头。如果我们青年人都像李晓利那样敢于和社会的陋俗作斗争,那么天价彩礼就会在社会上消失。

共 213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感动!读完这则随笔真的令人感动。在近几十年来,农村的婚嫁一直受着金钱的困扰,买卖婚姻,口头上爱爱,实际就是捞钱,把女孩子当猪牛一样高价出售。搞坏了美好的婚姻,一些丈母娘使劲掠夺金钱,叫人嗤之以鼻!这些婚姻造成农村几多光棍汉,说不起媳妇,成为无家无业的单身汉,严重影响国家的生育政策。文章中的青年李晓利敢于冲破金钱的助力,挑战世俗,不用金钱来衡量爱情的事迹很感人,值得发扬学习!让天价彩礼消失,还婚姻一个正确的显示。文章有力度,有见地,推出欣赏!(编辑:野山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野山梅        2022-11-13 10:23:47
  中的青年李晓利敢于冲破金钱的助力,挑战世俗,不用金钱来衡量爱情的事迹很感人,值得发扬学习!让天价彩礼消失,还婚姻一个正确的显示。文章有力度,有见地!
2 楼        文友:为文学打工        2022-11-13 10:30:19
  谢谢野山梅老师的点评!
3 楼        文友:黄金山        2022-11-13 17:08:58
  现实生活中的好文,应该是要得到赞扬!农村光棍多,就是付不起昂贵的彩礼!金钱爱死去吧!
活到老学到老
回复3 楼        文友:为文学打工        2023-03-14 07:31:15
  言之有理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