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齐鲁文苑 >> 短篇 >> 情感小说 >> 【齐鲁】今日升起的是明天的太阳(小说)

编辑推荐 【齐鲁】今日升起的是明天的太阳(小说)


作者:满山红叶 探花,20781.3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704发表时间:2022-11-20 07:14:14

太阳出来照好人,也照坏人。赵老四活了七十岁,也没弄明白,太阳为什么还照坏人,坏人不应该有这个待遇啊!就像今天,赵老四一早本来是开开心心的,吃了两个荷包蛋。蛋卧在碗里,白玉似的。吃完之后,赵老四进里屋,给老伴上了一炷香,说了一会话。每天这样,赵老四从老伴走的那天起,每天清晨给她烧柱香,对着镜框里的老伴,絮叨几句。他说:“老婆子,你在那边吃好喝好,别不舍得吃。天冷了,记得加衣,热了,脱衣。我在这边挺好的,儿子媳妇隔三差五回来看看我,送一堆营养品给我。”他说,“那几亩地,我种着呢,几只羊我养着。有羊,有土地,我活着有灵魂。你在那边搞好关系,等我去的时候,就不会受欺负。不像眼下,我在村子里窝窝囊囊的,挺不起腰杆。”他说,“我又喝酒了,你在时,不让我沾酒,怕我的肺不好。我不喝酒,睡不着呢。对不起,老婆,我没听你的话。”赵老四说着说着,泪就落下来了。老伴活着时,他从不在老伴跟前哭,他觉得很丢人,他是男人,他不能哭给老伴看,老伴得了心梗,连半句话也没留,就走了。他赶到玉米地的时候,老伴仰躺在地垄间,脸上很安详,蚂蚁在她脖子手臂爬。一把锄头横在玉米垄上,赵老四不相信老伴就这么走了,他说,老伴是睡着了。直到老伴睡在一只铁匣子里,埋在南山朝阳坡,赵老四才意识到,老伴永远不会回来了。发小张港说,“哭出来吧,别憋着。”张港的一句话,仿佛一柄铁锹,掀开了赵老四的泪腺,赵老四抱着门口的一棵杏树,哭得呜哩哇啦,山高水长,像一匹饿了十几天的狼,有气无力,又断断续续,高一声,低一声,长一声,短一声。能哭出河流一样潺潺的韵味,也非赵老四莫属。张港拍了拍赵老四的肩膀,赵老四,“嘎”停止哭声,张港说,“走,到你家弄一杯。”赵老四说,“为什么是我家,不是你家?”张港仰脖儿看看日头,日头正不紧不慢,迈着四方步朝中午的方向走。张港说,“你老小子,还是那么抠。你心情不好,我陪你,我不喝你家的酒,喝谁的?”赵老四和张港,一前一后,进了屋。阳光也被带进来,在地上铺了一层金黄。
   赵老四找来花生米,两只土豆,几棵大葱,一盘大豆酱。两人一口酒,一口大葱蘸酱。也不说话,说什么?一切的恩怨情仇,悲欢离合都斟在酒杯里。以前,老伴在。哪天来了兴致,赵老四到河里捞一些小鱼,老伴炖好了,站在山坡上,朝隔着两家胡同的张港家喊几嗓子,张港就晃晃悠悠过来了。张港来喝酒,不空手。揣一盒云烟,九块钱的,在春生商店买的。赵老四一直抽烟丝,卷烟丝抽。说省钱,也有劲儿。香烟没有劲儿,抽了不过瘾。张港知道,这家伙是节俭,儿子都大学毕业,在城里按揭贷款买楼,结婚了。孙子也上三年级了,没大花销了,赵老四仍然节俭。老伴走六年了,儿子叫他去城里住,方便照顾他。赵老四不去,羊咋办?地交给谁打理?老伴孤零零在那屋,不寂寞吗?村子里有张港这发小,不算孤单,赵老四还有八只羊,十只鸡,两头肥猪,三只鹅,五只鸭。那些哑巴畜,不会像人,和他唠嗑。张港会,张港为了排解赵老四内心的疼痛,找上王二麻子,李大脚。四个老头在赵老四家院子,酸枣树下摆一张桌子,四把木椅,打扑克。也没大的输赢,输一次一毛钱,一场扑克局下来,输不过二十几元。赵老四不答应,他说,“要不,赌输了供饭。到输的人家吃一顿,饭菜一般即可。”这个提议不错,赵老四想过了,反正老伴不在了,有人陪着自己吃饭,也挺好的。赵老四通常没怎么输,那三家输了,赵老四就去那三家,蹭一顿酒菜。人也念着赵老四没个老伴,吃顿饭也少不了什么。
   喝了荷包蛋,赵老四又给老伴敬了香。望望酸枣树下的桌子,冷清着。昨天的这个时候,人都到齐了。今天怎么一个没到?赵老四戳在门槛外,反省自己,是不是哪地方得罪人了?说错话了?不对呀,昨天黄昏,日落西山,鸟儿们回巢,鸡鸭鹅进圈,几个老伙伴还有说有笑的,数落着谁的扑克打得好,谁打得不好。即使王二麻子牌风不好,动不动就藏扑克,输了不认账,几个人闹得不欢而散。第二天,日头一上三杆子,一个个就都来了,没有掉队的。脸红脖子粗,也仅仅是为几个小钱,还没到恩断义绝的地步。赵老四就想起上个周末,李大脚中午抿了一杯酒,李大脚酒量不大,喝一点酒就上头,眼珠子麻达。他不想喝,架不住二姑娘女婿劝,李大脚想着下午和赵老四几个人的扑克牌局,二女婿说,“这酒爹恐怕一辈子还没喝过,贵着呢。”李大脚就造了一杯,那一杯有三两多。酒下肚时,绵绵软软的,米香四溢,不上头。果然是好酒,李大脚也没睡一会,就来赵老四这了。玩了几圈,李大脚眼睛开始花了,看坐着的老伙伴,影影绰绰的,出牌的时候,将自己一伙的赵老四两张黑花五,用一对小王砸了。赵老四一恼火,把桌子掀了,扑克落了一地。赵老四指着李大脚的鼻子,破口大骂,“你他妈的会不会玩?连同伙都打!”李大脚虽然迷迷瞪瞪,人却不含糊。他说,“赵老四,你嘴巴干净点,别以为我不敢抽你!我又不是故意的。”
   赵老四说,“你就是故意的,你喝酒不假,喝人肚子里,也没喝驴肚子里。”
   两个人眼看扭打一起,张港与王二麻子,急忙拉开他们。
   李大脚朝地上落口唾沫,“呸!输不起的样儿,老子再也不登你家门了,谁和你玩,谁是王八蛋。”
   赵老四掐着腰,脖颈梗梗着,“你们可都听见了,李大脚说的话。你不来,哪个稀罕你来,没你地球不转转了?!”
   张港说,“都少说一句能死啊?李大脚你回去好好睡一觉啊!”
   李大脚气呼呼的走了,李大脚发誓,再也不来赵老四家了。
   第二天,李大脚真的没来,三个老伙计坐在牌桌上,等到快晌午李大脚也没见李大脚,赵老四就有些后悔了,赵老四认识到是自己小气了,李大脚那天不喝酒,什么事也不会发生,李大脚那天酒喝多了,才不小心砸了自己同伙的。其实,不就是玩吗?又不是上战场打打杀杀。李大脚不嫌弃,赵老四死了老伴,好心陪自己玩扑克打发时间,他赵老四怎么就不识好歹,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呢?赵老四越想越后悔。挨到天放灰了,李大脚也没来,张港说,“赵老四,要不你去给李大脚道个歉?道个歉也不是扛一百斤东西,你扛不动。”
   王二麻子说,“张港说的对,三缺一,玩不了。赵老四,你就低一低头,什么事都过去了。”
   赵老四搓着手,搓了一遍又一遍,好像手上有粑粑,搓不干净似的。赵老四说,“不对啊,明明是李大脚错在先,我凭什么去给他道歉?我不去。”
   张港说,“你先骂了大脚,你不该骂人。你不去谁去?”
   赵老四说,“他不拿一对小王砸我的黑花五,我能骂他?不去,他爱来不来。”
   王二麻子眼球一转,一转,他说,“赵老四,几个老家伙,可是念着你孤孤单单,凑在你家陪你耍,你就说句小话能少一块肉?”
   赵老四说,“那让我想想,想好了再说。”
   张港的老伴来喊他回家吃饭,晚上炖了一条鲤鱼,张港说,“赵老四,去我那啜两口?”
   赵老四摆摆手,“不去了,不去了,羊该喂了。”
   张港和老伴一前一后走了,王二麻子也站起身,拍拍衣襟上落的枣树叶子,意味深长的扫了赵老四一眼,叹了口气,也走了。
   赵老四理顺好扑克,上屋拿了一把镰刀,割了一捆院坝站着的玉米棵,放到羊圈里,回头又舀了一瓢泡好的黄豆喂羊。有一只母羊怀羊羔了,营养跟不上,羊羔子瘦巴巴的,不好养。儿子那天夜里来电话说了,他单位的领导,喜欢吃烤全羊,不老也不要太嫩的那种羊。儿子说,年底,他有希望升为办公室副主任。原先的那个刘副主任据说调到别的地方任职了。儿子话里话外,很清楚。想升职,就舍得一头羊,或者几头羊。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这一点,赵老四懂。泥里水里,靠给人盖房子,垒院子,做小工,把儿子供上大学,二万五千里长征都走了,这点苦算什么?赵老四看着八只羊,眼圈有些红了。赵老四那晚和老伴说了很多话,说一阵,累了,就坐在月影里抽一支纸喇叭烟。他想着想着,就感到白天骂李大脚不对劲。李大脚也是奔七十的人了,比赵老四小三岁,说起来他还是弟弟呢,自己怎就不像当哥哥的,不会包容一下。赵老四躺在炕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月亮偏西了,鸡打第一遍鸣,赵老四迷瞪了。
   太阳升起来后,赵老四把八只羊放出来,腋窝夹着镰刀,羊在河边饮水,他洗了脸,割了一大捆草,羊沿着河岸的柳树趟子,吃饱了肚子,和赵老四一起回家。
   赵老四弄饱肚子,擦了枣树下的桌椅,摆好扑克,张港没来,王二麻子没来,李大脚也没来。下午的时候,张港姗姗来迟,张港说,他去前屯的大儿子家了,他大儿子家在镇里的超市开业,他去捧场。排场很大,酒席摆了四十桌子。他说,大儿子的超市,在镇里也是数一数二的了。他说,过段日子,他有可能去大儿子的超市帮忙。张港说这些时,声音哽咽,弄得赵老四心里也不是滋味。
   张港在赵老四家呆了半上午,王二麻子才逛达来,王二麻子说,他闺女从天津回来了,一家三口回来的。王二麻子说话间,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精致的纸包,放在桌子上,他说,闺女带回来的,天津特色小吃:狗不理包子。纸包里有三个包子,王二麻子带着李大脚一份的。李大脚没来,王二麻子说,他没有口福。狗不理包子,八个就要一百二十元。
   张港没吃,赵老四怎么能吃?三个包子,躺在桌子上,不知所措。王二麻子说,闺女这次要带他和老伴去天津,闺女二胎快生了,老伴去伺候月子,请保姆太贵。王二麻子说,这一走,不知啥时候回来。
   风一旋,一卷,枣树叶沙沙沙,落,像一只只蝴蝶在飞。枝头上的枣儿,红了许多。像挂着一个个小灯笼,阳光一照,亮晶晶的。
   三个人沉默了,风走了,去摇晃树木花草,十里稻花了。
   李大脚是在那次事件后的第六天,来赵老四家的,那几天,王二麻子和张港都在,王二麻子的闺女想搁家住一个月再回天津,王二麻子把养了半年的大骨鸡,逮住,骑自行车去镇集市卖了,几只生蛋鸡杀了,准备闺女月子里煲汤补补身子。大片玉米,还不到收割季节,估计国庆节前后放倒还行。好在,眼下没偷粮食的贼了。圈里的猪,委托邻居张嫂子喂,房门钥匙给张嫂子,也放心。
   李大脚那天回去后,醒了酒,也后悔不已。不就是玩吗?吵吵把火的,像个啥?赵老四孤单一人,咋连点同情心都没有!醒酒后,李大脚想过来跟赵老四赔个不是。又不是多一碗饭吃不下,一句话的事儿。李大脚想好了,第二天,就来给赵老四把疙瘩解开了。没曾想,闺女打电话说,他们从省城回老家,人都到六十里外的小县城了。闺女女婿外孙女风尘仆仆回来,李大脚两口子,忙着置办吃的,就把来赵老四家的事儿,搁浅了。闺女出息,是南河村第一个走出去,考上名牌大学的女孩子,在省城有了一份体面的工作,女婿和她在一个机关,两个都是公务员。闺女是南河村的骄傲,也是李大脚夫妇俩的自豪。闺女每次回南河村,开着奔驰车,李大脚也不知那车多少钱,闺女不说,他也不问。村里有懂行的人说了,要几十万呢。李大脚也说过闺女女婿,别张扬大了,人狂必有祸,低调一点好。闺女说,“爹,我懂的,您老放心吧。”
   李大脚怎么放心得下?他看电视,看到很多人贪得无厌,纷纷落马。闺女带回的名烟名酒,贵重的衣服,首饰,他与老伴,基本不吃不用。这回,一家三口是坐高铁回来的,没开车,闺女的情绪不对劲,好像和女婿吵过,眼睛红红的。李大脚把闺女拉到一边问,家里出什么事了?突然间,全家都回来了,小立不上学?闺女含糊其辞,说,“没事,啥事没有。就是结婚十年了,小立八岁了,没好好住过娘家。
   闺女在家住到第六天,就走了,闺女是接了一个电话,一家人急匆匆走的。临走时,李大脚语重心长的说,“做人做事要有底线,别丢了原则。在省城那旮旯住不行,就回村里。老家,是根。”
   闺女就哭了,闺女说,“爹,没事,真的没事,风过了,已经平息了。”
   闺女自始至终,没告诉李大脚,发生什么事了。
   凭直觉,李大脚清楚闺女和女婿,他俩不知谁出了问题,不然,他们工作那么忙,哪有空回来住好几天?李大脚想得脑壳都疼,索性不想了,儿孙自有儿孙福。脚上泡自己碾的,怨谁?就是有一天,进去了,李大脚也是没招儿。
   李大脚不好意思来,他磨磨蹭蹭,走到赵老四家门口,躲在一棵梨树后,往院子里望。他看到张港来了,王二麻子也来了,赵老四在给两老登倒茶水,塑料茶壶,明晃晃的,在阳光底。茶叶绿油油的,浮在水面上。他平时坐的那把木椅,擦得锃亮。李大脚心呼哧一下,被一股暖流包围了。
   李大脚还是没勇气进去,这时,不知谁家的黄狗,脖子上拴着一条铁链子,挣脱链子跑出来的,见李大脚鬼鬼祟祟的,呜呜呜,呲牙,喷了两声,李大脚吓得,“妈呀”叫了一嗓子,扑进了院子,赵老四操起墙角的树棍子,把黄狗撵走。

共 7818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写出了当今留守老人的现实,也让人深思!明天的太阳,仔细读了一遍文章,才觉得这篇文章充满了人生真谛,今天的太阳,必须把明天也要照亮,人到老年,就是到了风烛残年,说不定哪天就不在了,必须要好好活着,好好珍惜,不要再留遗憾。文章讲述了四位老人的故事,其中男主人公赵老四是个很重感情的人,他在妻子去世后,每天都会给妻子上香,并且有说不完的话,在妻子生前不喝酒的他,也喝杯酒,这是借酒消愁。从来没有掉过泪的他,竟然号啕大哭,这才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为了帮他打发时间,也是为了陪他度过失去老伴的痛苦,张港,李大脚,王二麻子三人天天陪伴赵老四打牌,来消磨时光,减少赵老四的痛苦。其实这四个人都有自己的痛苦和心事儿,但是他们都在陪伴老伙计。在一次打牌的时候。由于李大脚喝酒喝迷糊了,出错了牌,被心情不好的赵老四呛了一顿,结果两人都吵吵起来,最后不欢而散。在以后的日子里,三缺一,没有办法玩了,其他的人都劝赵老四去给李大脚认个错,其实李大脚家里是真出了事,女婿贪污受贿被查,李大脚也是觉得不该和赵老四翻脸。赵老四更是越想越后悔,人家来陪自己是情义,可自己却说翻脸就翻脸,太不地道。经过思想斗争,还有老哥们们的说和,最后哥四个又凑在一起,并且更加融洽。但是好日子没有过多久,李大脚却得脑出血死了,在痛苦之余,其他的人也纷纷去了儿女的家。赵老四又回到起点,一个人对着牌桌,自言自语。读红叶老师的散文,如品赏一杯清茶,开始会很淡,当你渐入佳境之时,会觉得越来越香。它是作者思想内涵在生命历程中不断沉淀,不断洗礼,而最终凝聚的精神琥珀。倾情推荐!【编辑:成敏】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成敏        2022-11-20 07:15:05
  这篇文章写出了当今留守老人的现实,也让人深思!今天升起得是明天的太阳,看题目我没有弄懂。可是仔细读了一遍文章,才觉得这篇文章充满了人生真谛,今天的太阳,必须把明天也要照亮,人到老年,就是到了风烛残年,说不定哪天就不在了,必须要好好活着,好好珍惜,不要再留遗憾。
回复1 楼        文友:满山红叶        2022-11-20 10:45:58
  辛苦了,社长。
2 楼        文友:成敏        2022-11-20 07:15:29
  读红叶老师的散文,如品赏一杯清茶,开始会很淡,当你渐入佳境之时,会觉得越来越香。它是作者思想内涵在生命历程中不断沉淀,不断洗礼,而最终凝聚的精神琥珀。好文文不能独享,因此,特,推荐大家共读。问候红叶写作快乐!并且期待佳作不断炫舞江山,点缀齐鲁文苑。倾情推荐!
回复2 楼        文友:满山红叶        2022-11-20 10:46:18
  太阳出来,照你也照我
3 楼        文友:绿叶红了        2022-11-20 16:19:08
  突然想起一句话,人们每天都要做一些事,正因为太阳每天都要从东边升起。写作的人是追赶太阳的人,追赶光明,也停下来走进光明所企及的黑暗!
文学的道路上,虚心的学习,永无止境的冒险。
回复3 楼        文友:满山红叶        2022-11-20 17:20:42
  我一直在黑暗中寻找光明。
4 楼        文友:白甫        2022-11-20 19:40:24
  学习,问好姐姐
碎银得几两,多少会艰难
回复4 楼        文友:满山红叶        2022-11-20 19:42:51
  晚上好,弟弟。
回复4 楼        文友:满山红叶        2022-11-21 19:20:57
  弟弟,敬茶????给你
5 楼        文友:檀文炼冰        2022-11-21 11:18:52
  太阳出来照好人,也照坏人。
   这段话,内涵深刻,颇有哲理,为老师点赞!
回复5 楼        文友:满山红叶        2022-11-21 19:20:40
  小冰吉祥。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