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安静(散文)

精品 【晓荷】安静(散文)


作者:大路白杨 进士,11845.2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362发表时间:2022-11-20 21:03:37
摘要:我想着自己已经成为一位统治一方的君王,正站在万人瞩目的安静里,用浑厚的嗓音、洪亮的声响,挥刀向天,指挥着站在我脚下连天的军队,一声令下,整齐划一地向前冲杀,然后攻城掠地。

有过很多时刻,总是想找个安静的日子,让自己能停住手脚停住大脑放松地歇一歇。曾以为这个日子不到时间,觉得它们离得仿佛很远,在天边,在地角,在海的那一边,甚至在自己的心灵之外。
   生活真像个调皮的大男孩,总会在不经意间意外地开了一个玩笑。突然间,这种安静就真来了。而且来的不由分说,不让你有半点的停留。
   从8月10日至今,乌鲁木齐突然而漫长的静默管理,已经在众人的不同情绪里持续了三个多月。已经103天的日子,从开始承诺的7天,经历了N个7天,像失控的风筝不知飘向何方。就像开玩笑一样,我把半个夏天,一个秋天,还有已经开始的冬天,通通都过了一遍。看着窗外,沉默的天山由绿到白,在岁月强硬交替的岁月里,陪着大地由春到夏到秋到冬。我总是用那种无可奈何的心态安慰着自己,这一回的安静就是这样来了。
   其实这种安静来的并不突然,而是提前几天就有了先兆。8月初,我从博尔塔拉州采访回来的时候,临近的伊犁州已经有了新冠疫情爆发的消息。真算幸运,短短一周内,我像拼出老命一样,马不停蹄地顺利完成了人物的采访。披着一身的疲劳坐着毛师傅的商务车回到乌鲁木齐,回来后仅仅过了一周时间,乌鲁木齐市就开始全城封控。我记得之前曾写过一篇35天的文章,记述的就是第一次35天里的封控生活,记录下第一次封控的部分生活场景。说实话,那时的感受很浅浮也很单薄,只是自己的一些生活感受,没有过多的深刻体验和生命感受。
   直到第二次封控开始,这种毫无羁束没有终点的封闭,让我的内心有一种极度害怕和没有安全的感觉,仿佛有一种极为毒性的液体,慢慢地深入到我身体的不同部位。两次封控相互间隔的时间,仅仅不到7天。就是在难得的7天内,我们和全城市民一样,像饿急、渴怕的发疯人一样,戴着口罩排着长队,一次次亮着行程码和核酸报告,进菜店、进超市、进粮油店,在马路边四处不停地巡睨游走,寻找着冒着被抓被被罚的危险而摆摊卖货的小商贩。不管遇见什么东西,只要能吃能喝、是日常用品,就会毫不犹豫从不问价的下手。背着抱着提着拎着,两只手上拎着满满的塑料袋,肩膀上、胸口前挂的也是。在人潮蜂拥的大街小巷子里,汽车就像逃跑,人就像逃亡,空气都在颤抖,每个人脸上挂满了惶恐不安的汗水,用贪婪的目光拼命地搜索着任何一个角落,试图发现那些能吃能用能贮备的东西。这种极不安静的心态,充满着末日来临的惶恐,让我突然觉得,世界末日仿佛真的已经到来。
   安静,应该说是一种心灵的松绑,或者是一种情感蜷曲的休闲。然而,在这里、在此时,在疫情持续不走的这一年里,稀罕得如同天外来客。我像逃荒一样,被安静的愿望和不安静的心态中,交替地绞杀折磨着、催促着,被看不见的一根鞭子,用力击打着四处奔跑,有时,就像一条失去了家园的老狗。
   我不安静,不安静,真正的不安静,第一次不安静。
   也许,丢失了内心的平静,才是那段时光中最为真实的写照。不安静,是因为身在安静的城市里,没有人生的嘈杂,没有车流的声响,没有人迹后的街道,所有一丝轻微的声动都响如此巨大,最为真切地体验到,那是一种大地之上空无一人的茫然和惧怕。我也知道,这个世界其实还有很多人,这座城市仍有400多万人口的胸膛在跳动,城市里有着棋盘格一样密集拥挤的街道,在交汇撞击出激荡的声响。可是,我的心里仍然空荡荡。凡能在路上遇到的人群,都变得一失常态和我一样,浑身大汗满脸焦虑充满着茫然,堆积出不知去处的盼顾表情。这种不安静的氛围和私下里不安静的人群带动着我,像潮水一样滚滚的涌进各个超市,菜市场和菜店。我在不安中不再安静,也在不安中变得渴望安静。吃得安静,睡得安静,坐得安静,此时正变成一件遥不可及的奢侈品,悬挂在高高的空中,像那轮孤独而弯曲的缺月。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安静,从此的安静。马路安静了,大街安静了,汽车安静了,工厂安静了,客运站火车站飞机场和公交车站也跟着安静下来,流浪狗成群结队享受着这份人类的安静。我知道,这份凝固的安静是被人强行给我的,是生活的无奈安排给我的,也是我最不喜欢、不愿意接受的那种安静。此刻的安静,让我必须去顺从它,像奴仆对待暴虐的君王,随着金钱的引领,你在尾随而行。跟着她,顺着她,听从着她们的招唤和指使。城市静默,人生静默,甚至我的心也学会了静默。仿佛地球西半部少了人扩了地面,变得空旷了很多。
   我像街头的大叔爷爷们一样,漫不经心地听着收音机的新闻,在厨房里跟着手机学着做菜烧汤蒸馒头,独自分享这座城市每个角落天天发生的新鲜事,这是过去很多年从来不曾做过的老人事。每天早上醒来,坐在床头上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做什么饭吃,冰箱里还有什么可吃的,下一次的订菜包啥时开始。自己想吃些什么,这关系到人的第一本能,即使活在最困难的时代,也要把这一张嘴侍侯好,否则就是丢掉快乐辜负生命。这种活法是多么地卑微,仿佛吃饭就是人生的唯一内容。男人不吃是不行的,吃得不好也不对,就像女人没有爱情一样。按照吃得饱、吃上好饭的先后程序,人才能让生活变得更好些,才能更有力量和信心,嘴巴带着肠胃一起继续生存。这个以前并不真正知晓的简单道理,让我学着一个台阶一个台阶放下清高自傲的心态,放下文学书本和诗歌写作的爱好,顺从地迎合着身边的现实,适应着菜包、肉包、米面油、水电暖、为有钱无钱犯愁的烟火人间。
   满格电源的智能手机,充上月费有5G的wife,成了我与这个世界唯一的连接器。百度、头条、抖音、西瓜、小红书和快手,让我在文字、图片和视频的世界里,从不重复地浏览着各地的奇闻异事,看着仍然热闹无比的别人城市,羡慕着继续在微信群里四处炫耀旅游和美食的内地人,仿佛在我和他们之间的差别,不是路程的距离,而是隔着一段远远的安静。
   从封城到现在有100多天,在晨昏交错而又周而复始的日子里,除了庸常无聊的身边事,听着邻居人家发出的吵架声,除了只有下楼核酸时才能见到的阳光,还有定期上门送来菜包投食的志愿者。我的生活几乎安静到了与世隔绝,这种安静是这么奢侈、富裕,数量之丰到了让人可以随意浪费的地步。
   无聊之际会满心无聊地看山,东面的、南面的、还有西面的山都看;北边也看,这边没有山,都是近年开发的新城区,铺满一眼看不到边际的经开区和新楼群。天山很大,像老父亲一样伸出一圈弯曲的臂膀,从三个方向散漫而温柔地裹围着这座城市,让人感受到一份来自港湾才有的温暖。三个月来,我慢慢地看,不着急地看,看山峰从绿变黄,又从黄变白,我还在这里看山。蓝天之下的银白色天山山脉,会让人看上整整四个月。有的年份时间要稍长些,要想看到天山开始变绿,需要看上五个月的时光。看山、看云、看天、看城市,看过一圈后,心,就真的安静下来。从安静的看山里,听到了自己微热的呼吸声、咚咚的心跳声,甚至按在窗台的左手腕上,脉搏的跳动就像突突而来的新枝抽条。
   享受安静这一词组,让我的时间顿时变得富裕很多。像一个终于获得经济自主权的大富翁,充分而自由地享受着时间的凝固、生命的停留和对于脚步无法禁锢的快感。同时,这份异于常日的低微,又把我变成了一个卑恭的奴隶,一个被封在四周水泥格子楼里的奴仆、囚犯。走入这种深处的安静,我第一次清晰地看到,月亮如何追随着季节,从东面和西南慢慢的升起,又从西边不甘心地落下,清淡如水地照亮着这座短暂停步的城市。
   它们让我产生了很多的联想,我想着自己已经成为一位统治成方的君王,正站在万人注目的安静里,用浑厚的嗓音、洪亮的声响,挥刀向天,指挥着站在我脚下连天的军队,一声令下整齐划一地向前冲杀,然后攻城掠地。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的孤独所造成了这样的幻想,更没有洞察到这种安静里潜伏的不安静,是否已经演化出我生活愿望中的某种不甘不落不从,竟然让我产生出弥漫着杀菌气味的尘烟,在一片片被苦难肥沃的黑色泥土上,激发出庄稼地才有的那种寻找自我在哪里的强烈欲望。
   很不幸的是一分钟过后,我就从这种醒透的幻灭中疼痛地逃脱出来,或者被它们的身体硬生生地挤了出来,留下我一人,独自留在地铁的站台上。车远人空,我仍然是安静,安静仍然还是我。我似乎再也逃不脱这种带着寂寞的包裹,更不知道这种带着孤独力量的庞大体积,它们从何而来,又缘何而去,最终归宿于何方?
   我所生活的这座城市里,在我的心中,始终就有一条流动不息的寂静之河,在它的岸边,我能获得安静,然后又被安静俘获,接近着人生旅行的目标。正是在这种喧哗的安静中,我所愿望的,所想看到的,所不能承担的,能够长期陪伴着两岸流域的所有,正在这条看不见的河流中滚滚而来。在安静里,找到万马奔腾的喧哗;在安静中,我有了一个用以思考的大胞。它们是一架架和大地、大山、大河、大路紧连一起的巨桥,汇成一曲气势磅礴的百万人大合唱,我在其中!站在不曾望到边际的队伍里,英姿勃发的我,正年轻昂扬地追着浪头向前奔跑。
   人生,除了毫无意义之外,更属于自我寻觅的孤独。你找到什么,你就是什么!我情愿找到这条大河。相对于安静,孤独就是更深的安静。它们就潜伏在时间的深水里、密林间、沙漠腹地,时不时泛起一丝炫耀的火花。这种隐遁的安静,相比之下无形无影无声,像空气、像水、像电光那般,完成着一份抵达从不归返的旅程之地。
   它们是如此令人陶醉啊!散发着醉酒之后昏昏欲睡的沉眠不醒。
   站在河岸边,一个浪、又一个浪,站在浪尖,又落在浪底。
   河面上泊着一只安静的小舸,如一片苇叶、一粒细沙、一丝轻风,在涟漪的扩散里,小船划破了水面,一圈套着一圈,轻微而持续地冲刷着堆满泥土的岸堤。
  
   二〇二二年十一月二十日于乌鲁木齐市
  
  

共 387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树欲静而风不止,民欲安而疫情不绝。一场疫情,对每个人都是一场严峻的考验。全城静默的日子,身心困于方寸之间,除了要面对生存的压力,生活的重负,还要承受精神上的疼痛与孤独。在被动安静的表象下,汹涌着巨大的焦虑和不安。人生有几个一百多天?在漫长的孤独压抑中,我的灵魂经受着炼狱般的煎熬与磨砺,我在现实与精神的双重围剿中孤军奋战,最终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抵达了心灵真正的安静与自由。一篇来自灵魂深处的无声呐喊,一个孤独战士的重生之路。从冷峻克制的语言中,感受到一股强大的张力,直指人心,引人共鸣。有力度,有深度,有智慧,推荐赏阅。【晓荷编辑:亭上秋风】【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21122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亭上秋风        2022-11-20 22:22:37
  喧嚣尘世,夺走身心安静的人和事太多了。从被动的静默到心灵处于真正的安静,无异于一次浴火重生。学习老师的人生智慧,做一个安静且有力量的人。
世间万事,皆有利我
2 楼        文友:亭上秋风        2022-11-21 10:24:47
  很喜欢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里的一段话,忽必烈和马可波罗谈论地狱。
  
   波罗说:“生者的地狱是不会出现的;如果真有,那就是这里已经有的,是我们天天生活在其中的,是我们在一起集结而形成的。
  
   免遭痛苦的办法有两种,对于许多人,第一种很容易:接受地狱,成为它的一部分,直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第二种有风险,要求持久地警惕和学习:在地狱里寻找非地狱的人和物,学会辨别他们,使他们存在下去,赋予他们空间。”
  
   老师无疑是第二种。
世间万事,皆有利我
3 楼        文友:萧垦        2022-11-23 07:00:05
  祝贺大路老师文章加精,点赞。
4 楼        文友:亭上秋风        2022-11-23 09:33:24
  祝贺大路老师,继续更多精彩!
世间万事,皆有利我
5 楼        文友:陌小雨        2022-11-23 20:28:25
  恭喜老师斩获精品!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6 楼        文友:萧垦        2022-11-24 07:14:30
  恭喜大路老师文章加精,问好。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