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鲁】 笑容,疼痛中开出的花(征稿·散文)
想起多年前,医院病房中,我见过这样的情景。
很多细节记不清了。但记忆中,一个老人的笑脸,格外清晰。手术后,老人整整昏迷了一个多星期。苏醒的时候,护士正给她换药。老人吃力地睁着眼睛,屋里的光亮让她眼神有些迷离,她努力着,尽管没有什么气力,手还是略微地动了几下。
“我要……”她声音微弱,有些颤抖,并没有足够气力说出更多的词句。
我是被这个场景拉进去的陌生人。我闻到了一些花香。视线向远处的窗外伸出去,又收回来。窗台上摆放着一些盆花。
我绞尽脑汁,也想不起花的名字。想着想着,我就解碰到窗外闯入的阳光,而后,回到老人的面孔。老人的笑容,在疼痛与疲惫感的挤压下,还显得有些牵强,但最终还是铺展开来,以致覆盖了窗台一些有关花朵的记忆。
老人,高龄。癌症,加上另外三个都不轻的病症,已把老人折磨得瘦弱不堪。听亲友说,术前老人一直在和病魔斗争,身边人从没有看到她因疼痛喊出声,她一直努力用笑脸平复着生活的某些波澜。
而现在的我听到了一些心跳,声音由远及近,越来越有力。
“无论生活赋予我们什么,我们都要好好的活!”这是我心里的声音,想必也是那老人的。
阳光终落进疼痛的缝隙中,一朵花正试图挣脱黑暗。
而黑暗中,一截尘封的灯芯,也等待复燃。我和老人的笑合在了一起,又开启了一段黑暗的新旅程。
2019年4月19日,我和妻子晚饭后,沿着周山河健康步道走路健身。我们一路说笑,整整两圈下来,已是大汗淋漓。考虑到走了一万多步,决定回家冲澡小息。
冲完澡,出现了令我吃惊的一幕,尿出的全是通红的鲜血,我当场蒙了,赶紧喊来妻子,她也吓得六神无主。
我连忙穿好衣服,安慰妻子,“别紧张,可能是肾结石发作了,挂瓶水,就没事了!”三年前,我患有肾结石,挂了两天消炎水,再也没有复发过。妻子不放心,要我到医院做个检查,千万不能大意。于是,联系泰州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的王江平博士,他说,“正好我明天坐诊,你过来帮你检查。”
一夜无话。
第二天,我空着肚子,在妻子的陪同下早早地来到门诊大楼。王江平博士要我先做B超。B超结果显示为肾脏囊实性物质。王博士告诉我,下午还需要做个增强CT,才能进一步确诊病源。安排好下午的检查时,已快11点了,我才想到还没有吃早饭,好在家就在医院附近,走路也不过六七分钟时间,妻子连忙和我回了家。就这样两顿并一顿地吃了饭,等候接下来的检查。
下午2点,我进了门诊CT室。躺在检查床上的滋味并不好受,一个多小时仿佛比一个世纪还要漫长,内心犹如翻江倒海般地翻来覆去,要是检查结果理想还好,倘若患了不治之症,又该怎么办?年近九旬的父母怎能接受这残酷的现实;随我生活中风瘫痪在床的岳母,晚年幸福又在哪里?想到进入幼儿园牙牙学语的小孙子等着我接他回家的可爱萌态;想到儿子和儿媳正充满朝气打拼事业;特别想到相濡以沫30余载的妻子将要用羸弱身躯支撑家庭重担的情景,我的心碎了……就在这时,我想到了那个老人。对,我是家庭顶梁柱,我不会低头,疾病似弹簧,你弱它就强,我的精神决不能坍塌,不论检查结果如何,我都要勇敢笑对,做一个生活的强者!
反反复复的思考中,开门声传来。我望着王博士和检查技师,询问结果,两人一直不言语。沉默中,传来了王博士字斟句酌的声音:“许老师,你要有个心理准备。”
我站直了身体,平静地说:“您讲,不管什么结果,我能接受!”“你是双肾恶性肿瘤,幸运的是泌尿系统的恶性肿瘤,不会致命。”一旁的妻子听后,泪如雨下,浑身哆嗦个不停,口中不停地说“为什么会得这种病?”我拍着她的肩头,冷静地开导她:“人吃五谷杂粮,怎能不生病,放心,相信医学。”我知道,妻子心理承受能力弱,这时候,我不能乱了阵脚,更不能让她的情绪影响到我。我感谢了王博士和影像科技师,和妻子往家里走去。本来六七分钟的里程,竟然走了半个小时。
回到家,妻子失声痛哭,儿子、儿媳得知情况后,同样泪流不止。4岁的孙子受到这种氛围的影响,也哭个不停。中风卧床的岳母更是哽咽着,茶饭不思。远在上海的女儿一家也是愁云密布。全家被压抑笼罩,让人喘不过气来。
其实,我知道生活中,有许多人没生病时生龙活虎,但当疾病来袭时,常常一蹶不振,还有的谈“癌”色变,自己把自己吓死的屡见不鲜。
哭泣无济于事,悲伤徒添愁绪。作为家庭的主心骨,我不能自我沉沦。于是,打起精神从百度上搜索双肾恶性肿瘤的相关资讯,双肾恶性肿瘤大部分为透明细胞癌,手术是有效途径,成活率达95%以上。看了资讯,我信心满满。我的肾脏病灶最小的才2.7厘米,最大的不足4厘米,及早手术是最佳手段。我把这些信息分享给家人,面对脆弱的妻子,我拥着她,抖抖肩。
“没事的,你人这么好,老天不敢把你老伴怎么样!”
我笑,摸着她潮湿的眼角,渐渐地,她也笑了。
我连晚给杭州的大哥佳文打电话,请他帮助联系医院。电话那头只闻大哥急促的呼吸声。大哥说,弟弟放心,我会想办法的。
连续两天双休。22日上午7点未到,佳文大哥打来电话,告诉我,医院已联系好,是上海的长海医院。当即,儿子请好假,驱车到兴化医保局办好转院就医手续,载着我和妻子往上海赶。儿子第一次长途开车,我和妻子再三叮嘱注意安全。3个小时不到就到了上海。
长海医院候诊大厅黑压压全是人。一位姓朱的专家接待了我们,他看了增强CT,诙谐地对我说:“小伙子,这是透明细胞癌,不可怕,手术后保持好心态,定会长命百岁!”上海大医院一床难求。连续3天,旅社医院两头跑。26日下午,终于接到长海医院住院中心电话,要我立即去医院住院部办理入院手续。得知消息,妻子和儿子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我们从旅社来到医院,顺利地缴了费,来到了泌尿外科病房。护理人员热情地予以接待,告诉我们初步确定30日由叶华茂教授手术。半个小时后,值班的方医生来了,和风细雨地了解我的相关健康情况。当听说我血压高,服用阿司匹林时,他告诉我,阿司匹林为抗血凝药物,必须停服一周,才能进行手术。
只好先回泰州。
这几天恰好赶上了五一节。连续几天都是好天气,我特意在花卉市场买了两盆太阳花。中午是太阳花盛开得最好的时候。
“老伴,你看那两盆花开得多好啊!一盆像我,一盆像你,它们互相欣赏着。”
很难得,我竟听到了妻子的笑声,带着阳光的温度。
5月4日大早,再次前往上海。当天下午办好手续。我被安排在泌尿二科26床。27床的小吴,上海嘉定人,才33岁,左肾恶性肿瘤。28床的陈老来自扬州,71岁,右肾囊肿达8厘米,严重影响肾功能,需要手术摘除。起先一老一小比较沉闷,都被病情所困扰。我这个乐天派住进来后,很快,病房里有了欢声笑语,其他病房的病友们有事没事总爱往我们这里串门,大家好像不是来看病的,而是来旅游聊天的。不知道为什么,我总喜欢看看窗台,窗台上什么都没有,但我总觉得有两盆花摆在那里。
6日下午,叶华茂教授和我及家人商量手术方案,进入叶教授办公室,只见这位40岁开外的中年人,白净的皮肤,戴着一副眼镜,和蔼可亲。叶教授谈了手术规划,鉴于双肾恶性肿瘤两侧都需要切除,必须分两次进行手术,计划先做左肾肿瘤切除手术,待30至40天身体恢复后,再来做右肾肿瘤切除手术。手术采用达芬奇机器人操作方式进行,最大的好处是病灶切除干净彻底,有利于患者康复。我们极为满意。
第二天早晨天麻麻亮,佳文大哥打来电话,预祝手术顺利。7点整,我被护工推往手术室。一众亲人从外地赶来,在手术室外,纷纷拉着我的手,为我鼓劲加油!我面带微笑轻松从容进入手术室,与医护人员拉家常、开玩笑!女医生汪洋对我说,你是我见过的最乐观豁达的患者,上手术台前还有说有笑。我说,疾病考验我们的就是有没有一个正确的心态!哭也一刀、笑也一刀。
6个小时的手术非常成功,病理结果没有发现癌细胞转移。我开心地拉着妻子的手说,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康复好身体,迎接第二次手术的到来。
一个月稍纵即逝。6月15日,我第二次入住长海医院泌尿外科,18日,实施右肾恶性肿瘤机器人切除手术。住院四天后,回到泰州家中。
如今,手术已经三年多了。我一直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定期进行体检复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熬夜,早睡早起,每天走路1万步。遇事冷静不作气,平和心态看世界。每次术后检查指标都正常。2020年,我还学会了汽车驾驶,成为宝贝孙子上学接送的专职司机,含饴弄孙,乐享晚年!
我写完上面这段文字,我又想起了那病床的老者,仿佛间,她站了起来,走过来和我握手。
“那朵野花从缝隙里钻出来了,好好看啊!”老伴在身后叫我。
我一回头,就看到了阳光……
体现了家人浓浓的亲情和医护人员精湛的治疗技术。
表达了社会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的主题,表达了只要内心有爱,所有的困难都能迎刃而解。
为作者的乐观向上的积极的人生态度点赞!为作者全家人的浓浓亲情点赞,为医护人员精湛的医术点赞,为陌生老人的一直用笑脸平复着生活中的波澜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