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齐鲁文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齐鲁】弯镰如月(征稿·散文)

精品 【齐鲁】弯镰如月(征稿·散文)


作者:一鸣蝉 举人,4396.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639发表时间:2022-11-25 19:05:04

早年有一首儿歌,“初一看不见,初二似条线。初三、初四娥眉月,初五、初六月如镰……”
   这是唱月亮的。念着念着,月亮就落下去了。即便念到“初七八,月半圆”,月亮也最多停留到午夜。除非到了十五月圆的时候,月亮才会一直从天黑挂到天明。但这一天,孩子们却不盼也不念了,天黑后月亮渐渐升高,他们就三、五成群地相约,围着村子绕来转去,或围着早年的晒谷坪,在月亮底下丢手绢、拦鹅、捉迷藏……任凭父母们一遍遍叫唤,不玩到深夜不肯回。
   但有时候偶逢月食,孩子们就急急地跑回家,对父母说:“月亮躲起来了。”父母们一听,便倚着门往头上看。眼见着月亮渐渐被一片阴影覆盖,父母们就对孩子说:“那是天狗在食月亮了。”于是怂恿孩子们,一手拿了盆、或者碗,一手握了筷子拼命地敲,一边敲,一边震天声喊:“天狗食月亮了!天狗食月亮了!”以此来驱逐“天狗”——驱散月食的阴影。有时候嫌喊得慢,父母们便催促孩子:“快点喊,快点喊,不然天狗就把月亮全吃光了。”于是喊声愈来愈急,敲击声也急,便引得全村的狗都奔出来,对着村口一阵阵吠叫。整个村子,便淹没在一片叫喊声里。直至一圈阴影从月边滑过,月亮渐渐又露出轮廓,一切才又复归于平静。
   妹妹还小的时候,常坐在自家门前看月亮。而尤以月初时为甚。经过小半个月与“下弦月”的渐别,月初的新月,尤其让她感到新鲜和好奇。有时候,母亲也坐在一旁,陪她看月亮。她就昂起头,好奇地问:“月亮像什么?”
   母亲说:“像镰刀。”
   她却摇摇头,说:“不是。镰刀像月亮。”
   关于这个问题,母亲也说不清。妹妹便撒开小手,急急地跑回屋里,去看父亲插在墙缝的镰刀。
   农闲时节,或者不再收割的季节,父亲就将镰刀,一柄柄插进墙缝里。家中有多少劳力,他就买多少镰刀,用完了便都往墙缝里插。虽然那时是集体,农耕具都是集体提供的,但一些小农具之类,还得自家备。墙是土砖泥墙,墙缝的间隙大。且砖与砖之间,是用黄泥抹的缝,并作为衔接。黄泥松散、易碎,很容易就插进一柄镰刀。
   这些镰刀,都是父亲上铁匠铺打的。当父亲最初从铁匠手里接过镰刀,他就用手一遍遍去试镰口那齿,试它的锋芒,试它的冰冷与尖利。父亲说,大凡用铁做成的器具,大多是冰冷的,每一件都透着寒气。或为刀,用来屠杀牲畜;或为镰,用来刈割野草和庄稼。至于其它,父亲便不去提它,也不去想它。
   父亲从铁匠铺捧回镰刀,便给它镶一个好看的把。或以杉木,那把用起来轻便;或用栎木,那把厚重而结实。但绝不用松木,松木粗糙、扭曲、易变形,极不美观。至于檀木或槐木,我们这地方太少,不易找。
   父亲用一柄镰刀,割草、割麦、割稻子,也割高梁和大豆。每次带了镰刀出门,父亲便将一条澡巾系在腰上,别成腰带。镰刀别在腰带上。整个人,便显得利落和精神。
   集体时,我还小,挣不了工分,父亲便向队上要了头牛,让我放着。早上天未明,他就顶着晨雾出门,腰上别一把镰刀,一声不响地拐进山里。晨雾未散,他就从山里割回来一捆茅草。头上沾满树叶,衣服被打得湿漉漉的,他却从不介意,只将茅草扔进牛棚里。看着牛大口大口地呑噬他割回来的“牛草”,他只说一句:“早上的草带露、新鲜,牛爱吃,吃了后容易长膘。”
   农忙时节,他一挽衣袖一卷裤腿,下到田里。橙黄的稻子低着头,仿佛在迎接他的收割。他用一柄镰刀,放倒身后的一片片稻子。偶尔直起腰,回过头,看看身后堆码的一摞摞稻把,他就得意地拿镰刀在眼前晃一晃,说:“这镰刀好使,锋利。”
   夏天,蝉鸣声一遍一遍,“知了——知了”地叫,天晚时不肯停歇,父亲就骂一句:“你‘知了’个屁!天晚了都没个停。”仿佛因了父亲的骂,蝉鸣声就落下去。但蛙鸣声又鼓噪过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山村的夜,似乎就在这种循环而往复、恬淡而聒噪的宁静中安详。
   月朗星稀的夜晚,月光如水般洒进村子,也洒在山岗,洒在麦地里。父亲踏着月色,一手抡镰,一手挽了麦子就往身边拢。一镰刀下去,就听得“沙拉拉”地响。一片片麦子倒下去,一垄垄地块露出来。身后,只留下一片整齐的麦茬。
   放倒完麦地的最后一棵麦子,他就直起腰,瞅着镰刀。镰刀在月光下闪亮,透着寒光。他就像一个将军,在征服了最后一个敌人、或收获回最后一片土地时,他便有了征战后的放松,便开始验视和欣赏他征战的武器。
   他顾不上擦一把汗,也不用手抹去头上的麦芒、或弹掉身上的尘土。他只抬起头,去看月亮。头上,月光皎洁,星河灿烂。此时,月已中天。
   小时候,我也常常去看月亮。盼月亮初升,盼月光朗照。每逢月初,夜幕低垂,我就坐在门前,眼瞅着天边。当一轮新月从天边露出来,我就用手指了月亮,大声地喊:“月亮出来了!月亮出来了!”那情景,不亚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有时候,母亲听到喊,便也跟出门来看。但当她看到我用手指着月亮时,她就奔过来,用手将我指向月亮的手往下压,然后对我说:“不能用手去指月亮,不然,月亮公公会怪罪的!”她接着神秘地说:“月亮公公一怪罪,就会拿刀割你的耳朵。”我一听,便下意识地用手去摸耳朵。
   小时候,我耳朵的根部,常常会裂开一条口子,并结着痂。母亲说:“那是月亮公公割的,因为你老是用手指它。”我听了,便一脸惊慌。但下次再见时,却又忍不住用手去指它。于是母亲便一遍遍重复着那句话:“当心月亮公公割你的耳朵。”有时候,这话让妹妹听到了,便问母亲:“月亮公公会从天上走下来么?”
   母亲说:“会的。”
   妹妹就昂了头,对母亲说:“那它啥时候下来,你就告诉我,我想看看它长啥样儿。”
   母亲说:“它下来时,不会让人看到,它只在人睡了后才会下来,它要怪罪谁,就会在谁睡着时轻轻地割他的耳朵。”
   妹妹听了,就没趣地走开了。带着她那难以达成的夙愿和好奇。
   但后来,却因为一件事,让妹妹的好奇心又一次燃起。
   童年的好奇和兴趣,就像一个谜,永远也无法得到满足。看什么都是新鲜事,看什么都想试一试。即便是劳动,也很想尝试和参与。
   一次父亲下地割豆,我也要跟了去,并缠着父亲要一把镰刀。父亲见我爱劳动,倒也高兴,于是找一把镰刀递给我。但我却嫌那镰刀是旧的,非要父亲给一把新的。父亲说:“旧镰刀才好用,你力气小,旧镰刀用利了,容易割。”但我不听,总觉得新镰刀才好使。父亲便又对我说:“新镰刀没开刃,刀口钝,割起来费力气。”但我总是不依。父亲拗不过,只得将一把新镰递给我。
   我于是跟了父亲下地。那豆梗硬,那新镰钝,怎么也割不动。有时候豆梗都连根拔出来了,可就是没割断。割着割着,忽然那镰口沿豆梗一滑,割在了我左手的食指上。没想到,那镰刀割豆不快,割手指倒是挺快的。我左手的食指,被割开一条口子。父亲见了,便连忙走过来,抓一把地里的土,捏成粉末,敷在我伤口上,止住血。然后摘一片草叶,把伤口包扎好。
   回到家,母亲打开伤口,要为我重新包扎。妹妹见了,便问我:“哥,你这手也是月亮公公割的吗?”我没有理她,便走开了。她便又去问母亲,母亲说:“是镰刀割的。”她一听,就睁大了眼,看着母亲。似乎怎么也没想明白。
   后来,我们都长大了,便再没提起过孩时的事。似乎都已忘记,似乎不愿提起。
   那一年,我跟村里所有的年轻人一样,打上行囊,远奔他乡。临行前,我怀揣梦想,将所有能装进行囊的,全都打进行囊。比方:一支笔,一本书,一个笔记本……还有,父母的叮咛和盘缠。但我却没有装上一把能打进行囊的镰刀。因为我知道,城市需要知识,需要智慧和才华,但不需要镰刀。我登上火车,听火车在脚下“吭嘿——吭嘿”地负重前行。它载动了我们的身体,却载不动我们的执着和向往。
   后来,我去过一个又一个城市。城市的霓虹闪烁,灯火通明,稀释了月光。但我总能从城市的高楼里,找出一枚月亮。仰望星空,仰看月亮,我就会想起许多许多……想起村子,想起山岗,想起小溪,想起村前的老井和黄土路。我的耳边,便有了风声,便有了雨声,便有了鸟鸣和流水声。
   星汉灿烂、星光闪烁,月亮如银般挂在天边。不管是“新月”还是“望月”、“残月”还是“满月”,那都是我孩时见过的模样。
   弯镰如月,我用一轮弯月,刈割乡愁。

共 328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开篇的一首儿歌,小编跟随作者的文字开启了一段思乡念亲之路,汩汩流淌的字里行间,让人感觉到乡情切切乡愁浓浓。作品里,作者紧扣“月亮”和“镰刀”两个事物蕴墨,铺展开了那些点点滴滴的相关回忆。作者这篇文章立意很好,“月亮”和“镰刀”是两个原本不搭边的事物,因为它们都经常出现在作者生活里,再加上两者有形似而有了结合和融合的这个“点”,作者由这个“点”再延伸出一条“线”,再通过这条“线”串起了那些久远的老时光碎片,低吟浅唱里摇曳出了一道缱绻风景。这些风景里,有作者以及妹妹童年时对月亮相关记忆的趣事、传说和憧憬,这些风景里,有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生活的美好回忆,这些风景里,有父亲挥镰辛苦劳动时的各种场景等等。作品语言精练,意境隽永,乡土气息浓厚,一篇佳作,推荐赏阅。【编辑:叶华君】【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21126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华君        2022-11-25 19:12:40
  编发这篇文章,倒让小编无比感慨起来,山居闹市,真的感觉好久好久没有见到过儿时记忆中那么纯洁的月亮了,生活乡村时塞满儿时记忆的那些镰刀,仿佛也是只是一个遥远的记忆。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2 楼        文友:叶华君        2022-11-25 19:15:43
  更正一下:身居闹市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3 楼        文友:叶华君        2022-11-25 19:18:38
  问好一鸣蝉老师,感谢我们因为文字一路走来的这些美好记忆,读老师的文章总能勾起对儿时时光那些美好的回忆。一切都渐行渐远渐无书了,这些留在心底,那就能有那份暖,温情一生。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4 楼        文友:成敏        2022-11-25 20:10:07
  一篇有深度的好文章,语言流畅精炼,意境深远,可见老师的文笔深厚!拜读学习,问好遥握!
5 楼        文友:万重山        2022-11-25 21:51:13
  作者以月亮和镰刀形似作为连接点进行叙述描写,既描写了月亮的优美,描写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温馨画面,也描写了月亮下父亲割农作物的劳动场景;既描写了孩童们在月亮下嬉戏的场面,也描写了月亮下蝉鸣蛙鸣的山村夜景。
   这些回忆既遥远而不可触摸,又美好温馨而短暂。当作者长大成人回首往事时,感觉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再也回不去了,感觉时光如水,感觉岁月如梭。
   本文表达了作者想把儿时美轮美奂的月亮下的所有美好永记心间的思想,抒发了作者浓浓的思乡愁绪。
   本文思想深刻厚重,文笔精炼简洁,是一篇有感染力的好文章。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