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家园】先秦的魔术大师公孙鞅(随笔)

编辑推荐 【家园】先秦的魔术大师公孙鞅(随笔)


作者:惠风 白丁,87.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851发表时间:2022-11-26 11:15:09

先秦的魔术大师--公孙鞅
   从公孙鞅的变法直至后世改革,历史已显示一个定律:处在巨变的时代,有能力彻底改变的国家强,改变而不彻底的国家乱,拒绝改变的国家则继续没落,只有灭亡。
   --编者题记
   公孙鞅(约公元前390一前338年),又名:卫鞅、商鞅,春秋战国时卫国人,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曾任职魏国中庶子、秦国左庶长、大良造。著名军事家、政治家,特长刑名之学。最得意的事,是把秦国这个落后而贫穷的小国改造成“家给人足”、“乡邑大治”、“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的超级强国。后被诬谋反,被迫征兵反抗,兵败,车裂而死。
   其遗产有:《商君书》二十九篇,今存二十四篇。《公孙鞅》二十七篇,遗物有“公孙鞅方升”。座右铭: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际遇:昏雄二主
   公元前4世纪,两个人物的出现,迅速改变了战国时代国家间的格局。这两个人一个是秦孝公,另一个就是公孙鞅,最重要的是他们两个人走在了一起。
   魏国不得志
   历史发展到战国时期,经过无数次的战争与兼并,中原逐步定格为七个大国鼎峙的局面,它们分别是齐、楚、秦、燕、赵、魏、韩,其中以齐、楚最为强大。秦国曾经是春秋五霸之一,但因历代国君不思进取,国道日渐衰退。到了公元前400年左右,位于西方蛮荒的秦国又回到了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国,对于这个落后而贫穷的地方并没有人看好,认为它不会有什么前途,能够维持到这个时候而不被其他国家吞并,已经算是不错了。
   然而在这个时候,有两个人物的出现,迅速改变了这种格局。这两个人一个是秦国国君嬴渠梁(即秦孝公),另一个就是伟大的政治家--法家学派巨子公孙鞅。
   公孙鞅出生于卫国,但卫国太小,并不能作为事业的凭借。当时的魏国也是一个大国,所以公孙鞅很早就到魏国,在魏国宰相公叔痤家里做门客(当时是中庶子的职务),并以其非凡的才识和胆略得到了公叔痤的器重。公叔痤曾经打算把他推荐给魏王,只是因为自己生病才把这事给误了。
   后来,公叔痤病重,魏惠王亲自前来探视。魏惠王向公叔痤问及后事:“万一你的病医不好,那么谁可以接替你,来做魏国的宰相呢?”
   公叔痤见魏王问到这件事,马上向魏王举荐了公孙鞅,说:“公孙鞅的才干,高我十倍,我死之后,请他接任魏国的宰相一职。公孙鞅虽然年轻,但他有真才实学,完全可以胜任做您的宰相。魏国将来的前途就在他身上。”
   魏惠王觉得公孙鞅太年轻,心想,这样一个年轻人怎么可以担任魏国的宰相呢?莫不是公叔痤病糊涂了,才推荐这样一个年轻人。他对手下说:“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国听公孙鞅也,岂不悖哉!”心里并没有当回事。
   公叔痤看到了魏王的表情,觉得魏王不可能采纳自己的意见,就屏退众人,并小声对魏王说:“如果大王不能任用公孙鞅,就务必把他杀掉,千万不能让他离开魏国。像他这样的人才,一旦被别的国家延揽,日后必将成为魏国的大患。”
   公叔痤知道公孙鞅的才能,如果到别的国家效力,于魏国肯定不利,所以他就这样告诫魏惠王。魏惠王嘴里虽然答应了公叔痤的请求,但他也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大臣魏昂深知公孙鞅的才能,也向魏惠王推荐,魏惠王一笑置之。可见魏惠王只是一个普通的庸才,并不是值得托付终生的明主。
   魏惠王走后,公叔痤立即把公孙鞅叫来,把自己和魏王的谈话告诉了公孙鞅,并对他说:“看样子魏王是不会用你的,你还是趁早逃走吧!我是先国家后私人。”
   公孙鞅说:“魏王既然不肯听信您的话让我做宰相,他又怎么会听信您的话杀掉我呢?”
   因此他仍旧住在魏国。果然不出所料,公叔痤死后,魏惠王既没有让他做自己的宰相,也没把他杀死。
   在魏国的不得志,让公孙鞅产生了另择明主的想法。魏惠王也因为一念之差,从而失去了一个千载难逢的绝好机会。
   入秦奉明主
   再来看秦国。秦国到了秦献公时代,经过秦献公的一些改革措施,国家稍有发展。献公死后,孝公继位。秦孝公是一个雄心勃勃的君主,他年富力强,精力旺盛,一心想继承前人的遗志,在国内进行彻底改革,以恢复300年前他祖先赢任好的霸业。在他当上国君后的第二年,就向天下发出征求贤能人才的文告,欢迎能使秦国富强的知识分子到秦国任职。那是一个对人才极为重视的时代,各国也都在延揽政治人才,因此在那个时期才会出现那么多的能臣贤士。
   在魏国不得志的公孙鞅听到秦孝公在征召贤能之士的消息后,终于看到了一点希望。虽然秦国是个小国,但秦孝公却是可辅之君,从长远来看必有前途。所以他决定离开不被重用的魏国,到秦国去施展自己的才干,实现自己的宏图大志。
   公孙鞅到秦国以后,在大臣景监的介绍和帮助下,他见到了秦孝公。可是在第一次谈话中,说了半天,孝公对他的话毫无兴趣,还差点睡着了。
   等他走了以后,孝公非常生气地对景监说:“你推荐来的这个客人,也没看出有什么本事。”
   景监回家后,也埋怨公孙鞅。
   公孙鞅回答说:“我给国君谈的是尧舜禹汤的仁义,这可是真正的帝王之道,可惜他听不进去。”
   过了5天,公孙鞅再次请见秦孝公。这次公孙鞅谈得比上次更加起劲,但秦孝公还是兴味索然,这次谈话也不合孝公的胃口。
   又过了几天,孝公第三次会见公孙鞅,公孙鞅便给他讲富国强兵之法,孝公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因为这才是他心目中所希望的强国之道。他们这一次的谈话非常成功,越谈越投机。秦孝公跟公孙鞅这次促膝长谈,几乎是姜小白跟管仲促膝长谈历史镜头的重演,秦孝公对公孙鞅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公孙鞅终于得到秦孝公的赏识,并被留在秦国,委以左庶长的重任。秦国从此走向了变法图强的第一步。
   前奏:力驳群臣与立木为信
   自古以来,变法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需要承受太多的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阻碍,只有像秦孝公与公孙鞅这样大无畏的人才有可能将变法进行得彻底、持久。
   力驳群臣
   公孙鞅得到了秦孝公的授权后,开始了他的变法之旅。对于这样一件“易祖宗之成法”的大事,在百姓和群臣间引起很大的争议,于是,在公孙鞅、孝公与群臣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舌斗。《商君书·更法》载,秦孝公跟公孙鞅以及旧臣甘龙、杜挚在一块商议变法的问题,秦孝公说:“我想变更法度来治理国家,改革礼制来教导百姓,但是恐怕天下人议论我。”
   公孙鞅对此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说:“疑行无名,疑事无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敖于民。愚者闇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但公孙鞅的观点立即遭到了甘龙的反对。甘龙说:“圣人不用改变民众习俗来推行教化,明智的人不改变旧法来治理国家。因袭民众的旧习来施教,这样就不用费太大的力气,而且可以得到成功。依据旧法度治理国家,官吏很熟习,民众也能相安。如果现在要变法,不按秦国旧制,要改革礼制来教化民众,恐怕天下人要议论秦国国君。”
   公孙鞅马上批驳甘龙说:“你所说的这些不过是俗人之见罢了。平常人总是安于拘守旧的习惯,学士们总是局限于自己的见闻。这两种人可以当官守法,不能跟他们讨论法以外的事情。夏、商、周的礼制不同,都成了王业;春秋时期五霸的法度也不同,都成了霸业。所以,智慧的人创造制度,而愚昧的人只能受法度的管束;贤人改革礼制,而庸人只能受礼制的约束。我们不能跟拘泥礼制的人商讨大事,不能跟受法度约束的人计议变法。”
   大臣杜挚也反对公孙鞅的看法,说:“没有百倍的利益,不变更法度;没有十倍的功效,不更换器具。我听说过,效法古人就没有错误,遵守旧礼就没有奸邪。”
   公孙鞅毫不妥协地说:“古代的政教不同,我们效法哪个古人?帝王不相因袭,我们拘守谁的礼制?伏羲、神农教导民众不杀人,黄帝、尧、舜杀人而不叫妻子连坐。至于文王、武王,则各自针对当时的形势,建立法度;根据事实的情况,制定礼制。可见,礼制、法度,都只能是随着时代而制定;命令,必须要符合实际的需要;兵器、盔甲、器具,都要应用便利。所以说,治世不必依循旧制,治国也不必拘泥古法。商汤、周武的兴起,正由于他们不拘守古法;殷纣、夏桀的灭亡,正由于他们不改革旧礼。这样看来,违反古法的人不一定受到非议,拘守旧礼的人,也并不值得赞扬。国君不要再疑虑了。”
   孝公听了大为赞赏,说:“我听说过,穷僻的巷子里,遇事多觉奇怪;认识片面的学士,对事常多辩论。愚人高兴的,正是聪明人感到可怜的;狂妄人称快的,正是贤能人所担心的。我决心已定,你们不用再说了。”
   通过这场论争,以杜挚、甘龙为代表的因循守旧势力失败了,公孙鞅说服了孝公,使孝公坚定了变法的决心。
   立木为信
   民无信不立。周显王十三年(前356),公孙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推行变法。他深深地知道,只有取得民众的支持和理解才能将变法进行下去。于是,在变法伊始,公孙鞅首先就做了一件取信于民的事情,以取得百姓的信赖。这件事就是--南门立木。
   这一年,孝公任命公孙鞅为左庶长,掌管国家军政大权,主持变法大局。这时就有不少人议论纷纷,不同意变法,但孝公决心已下,要立即公布新法。公孙鞅却表现出了出奇的冷静,他说:“这么多年以来,秦国所采取的一些改革措施,都是虎头蛇尾,百姓现在对国家所颁布的法令已经不是十分相信了。我们这次颁布的新法如果没有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持,贯彻执行起来势必困难重重。我们现在必须先想办法使老百姓信任政府。”孝公深以为是,问:“那你说用什么办法呢?”公孙鞅笑了笑,说“您无需担心,我已经有办法了。”并且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第二天,秦国京都雍城(在今陕西凤翔县)城南门口,立了根约三丈长的木杆,杆旁有几个士兵在把守。人们不知道这根木杆立在这里有什么用,都过来围观。过了一会儿,公孙鞅出现在人群之外。守杆士兵急忙跑上前去,大声说:“报告左庶长,木杆已经立好多时了,请您训示!”公孙鞅走上前,对围观的百姓宣布:“大家听着,谁能把这根木杆扛到北门,赏黄金十两!”围观的人一时弄不清是怎么回事,没有应声的。有几个人在窃窃私语“什么意思,扛根木杆就给10两黄金?”“这根木杆怕是很沉吧?”“是不是要出什么事?”围观人的纷纷议论都被公孙鞅听到了。他知道,老百姓对官府缺乏信任,这也难怪,这是和官府打交道,谁知木杆后面有什么蹊跷。就凭这根三丈长的木杆,扛着走这么点路,就赏10两黄金?谁也不会相信,说不定会引来什么麻烦,谁敢去没事找事?人们只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公孙鞅看到竟然没有一个人敢动,又说:“谁若能听我的命令,把这根木杆从这里扛到北门,赏黄金50两。”人们听了,吓得直吐舌头。
   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人群中有一个人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挤到前面,说:“放着黄澄澄的50两金子,竟然没人敢取。”说罢,扛起木杆就向北门走去。
   人们虽然都不敢扛木杆,却都想知道扛了木杆有什么后果。于是呼啦一声,围观的人跟在小伙子身后向北门跑去,把木杆送到北门,大家又陪小伙子回到城南门。公孙鞅高兴地说:“看赏!”早有人把50两黄金端了过来。公孙鞅把黄金递给小伙子,说:“很好,你能听从朝廷的命令,按照命令办事,应当受到奖励。”
   这件事很快传扬开来,大家都知道,左庶长是个说话算数的人,他的命令是不能违抗的。公孙鞅跟着又采取了一系列取信于民的措施。当他看到已取得了百姓的信任时,就请孝公颁布新法。
   新法初行时,太子驷站出来公开反对。公孙鞅“劓”(割掉鼻子)、“黥”(在脸上刺花)了太子的师傅公子虔和公孙贾,还把“乱化之民”尽迁边城,以保证新法的贯彻执行。
   从此以后,新法就再也没人敢反对了。秦国很快就发生了变化,由上至下都能依法行事,终于使得秦国一跃而成为“家给人足”,“乡邑大治”,“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的超级强国。
   举措:两次变法的内容
   商鞅变法是分两次进行的。第一次开始于公元前356年,第二次开始于公元前350年。新法虽有压制人民的一面,但给民众带来某种安定,有利于发展生产,有利于富国强兵。商鞅在秦国掌权20余年,他的新法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得到较为彻底的推行。惠王即位后,商鞅虽然遭车裂,但新法未变,最终实现了秦由落后变强盛的巨大飞跃。
   第一次变法
   公元前356年,秦国在公孙鞅的主持下实行第一次变法。主要内容是:
   1.编制民户,加强刑赏。秦国的乡、邑、聚(村落)原来都是自然形成的大小居民点,有很多都不记于户籍。新法一出台就规定将这些小居民点均作为基层行政单位。居民登记于户籍,以五家为一伍,十家为什,这与后代的保甲制度颇为相似。什伍内各家互相纠察。一家做奸犯法,别家必须告发。凡是隐瞒不告的,就要同罪连坐。新法还规定,不告发奸人的,腰斩;告发奸人的,跟斩得敌人首级同赏;藏匿奸人的,要跟投降敌人同罪。新法规定,旅客必须有相关的凭证才能在客舍住宿。凡是收留没有凭证的旅客,客舍主人要问罪。

共 12386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这篇随笔,厚重的文笔,深刻的感悟,作者引经据典全面分析先秦的公孙鞅的变法过程和历史功绩,文中叙述生动详实,感悟深刻,从公孙鞅的变法直至后世改革,历史已显示一个定律:处在巨变的时代,有能力彻底改变的国家强,改变而不彻底的国家乱,拒绝改变的国家则继续没落,只有灭亡。内涵厚重的文字,感谢发文分享,推荐阅读共赏!【编辑:秋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觅        2022-11-26 11:16:40
  内涵厚重的文字,引经据典全面分析先秦的公孙鞅的变法过程和历史功绩,文中叙述生动详实,感悟深刻。感谢赐稿,欣赏佳作,期待更多精彩!
秋觅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