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晓荷】从悲剧里体会到的人生态度(随笔)

编辑推荐 【晓荷】从悲剧里体会到的人生态度(随笔)


作者:秋水翁 秀才,1753.2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730发表时间:2022-11-26 22:09:45


   此为《红楼梦》八十回笔记。写到这里,我读此小说的笔记,暂告一段落,关于后四十回的笔记,因为文法和写作风格不同,以及众多版本之说,待日后整理,慢慢再叙。
   这一回还得从香菱说起。但在讲香菱之前,我们得了解另一个女人——夏金桂。香菱的判词“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归故乡。”也就是说,香菱的悲剧,与夏金桂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原来这夏家小姐,今年方十七岁,生得亦颇有姿色,亦颇识得几个字。若论心里的丘壑泾渭,颇步熙凤的后尘。只吃亏了一件,从小时父亲去世的早,又无同胞兄弟,寡母独守此女,娇养溺爱,不啻珍宝,凡女儿一举一动,他母亲皆百依百顺,因此未免酿成个盗跖的情性,自己尊若菩萨,他人秽如粪土。外具花柳之资,内秉风雷之性。在家里和丫鬟们使性赌气,轻骂重打的。
   看这一段话,我们可以分析出夏金桂的品性:有凤姐的泼辣、嫉妒,却没有凤姐的才干。也就是说夏金桂是一个十足的悍妇和妒妇。再者,从作者擅用隐喻和谶语来看,夏金桂的夏,与薛蟠的薛,正喻为夏天的雪,——也就暗示着薛蟠娶夏金桂是薛家衰败的开始。
   夏金桂与薛蟠在人生轨迹上是相同的,被溺爱和娇惯出来的孩子,所以他们人生观的扭曲必将导致人生走向悲剧。站在现实的意义上讲,这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教育孩子的经验——
   孩子应该承受他成长过程遇见的一切困惑、焦虑、痛苦和艰辛,只有这样,生命才有韧性和耐力,才能学会宽容。如果父母把孩子的一切都包办完了,这样的孩子即使多么有才,他一定是懒惰和自私的。
   人类社会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规律,那就是文明与野蛮是同时发展的。人被驯化得越久,教养越好,文明程度越高。相反野蛮程度就越高。而文明与野蛮,没有一个具体的量化指标,我们可以这样说,越文明的人,越懂得自控,越能自我约束,在社会上就越表现出一种忍让、温和、平静的做事风格。而野蛮,很多时候表现出残暴、凶狠和无理地纠缠。更悲哀的是,当社会混乱时,文明往往被野蛮奴役。
   从这样的规律来看,夏金桂的“自己尊若菩萨,他人秽如粪土”里,其实是一种野蛮生长的过程。所以香菱诗意的生命追求,和顺平静的性格在面对夏金桂这种人时,一定以悲剧收场。
   夏金桂的人生其实也是一种悲哀,她的嫉妒心,就是一种恶性的毒瘤,当别人越美好,那毒瘤就在扩散,所以她就会越受到折磨、痛苦。
   一日,金桂无事,因和香菱闲谈,问香菱家乡父母。香菱皆答“忘记”,金桂便不悦,说有意欺瞒了他。因问:“‘香菱’二字是谁起的?”香菱便答道:“姑娘起的。”金桂冷笑道:“人人都说姑娘通,只这一个名字就不通。”香菱忙笑道:“奶奶若说姑娘不通,奶奶没合姑娘讲究过。说起来,他的学问,连咱们姨老爷常时还夸的呢。”……金桂听了,将脖项一扭,嘴唇一撇,鼻孔里哧哧两声,冷笑道:“菱角花开,谁见香来?若是菱角香了,正经那些香花放在那里?可是不通之极!”香菱道:“不独菱花香,就连荷叶、莲蓬,都是有一般清香的。但他原不是花香可比,若静日静夜或清早半夜细领略了去,那一股清香比是花都好闻呢。就连菱角、鸡头、苇叶、芦根得了风露,那一股清香也是令人心神爽快的。”
   夏金桂因为嫉妒薛宝钗,却又无处发泄,所以借她给香菱取的名字上找到一个突破口。然而从二人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是精神的富贵与贫穷之间的对比,是两种不同的生命境界之间的对立。表面看夏金桂享有香菱无法拥有的富贵,然而她改香菱的名字,不准人叫她的名讳,这里面除了娇宠之后的愚蠢和无知之外,还有同薛蟠一样的霸气,这种霸气是金钱和权力过度享受的恶果。
   而香菱讲到花草之香,说那些卑微的生命都会散发出各自独特的味道。——“苦菜花根苦,花是甜的。”这一方面说明香菱有独立的人格追求;善良的品性和纯洁的心灵。她对诗的执着,对卑微生命的欣赏,说明她对生活充满着期望和热爱。另一方面,作者借香菱的话,极大地讽刺和嘲笑如夏金桂之流的无知和可怜。他们内心的空虚、恐惧,只有借嫉妒和打压别人来排解,可见这样的人是多么地可悲!
   香菱的名字从英莲到秋菱,也是她命运的不断转变。莲与菱,都是水生植物,莲可以在水底生根固定,而菱大都漂浮于水面。生命漂来荡去,而至于秋,似乎在说她命运的终结。然而香菱那种对卑微生命的关注,充满着顽强的生命力,那种乐观的精神,让我们每一个人感叹:生命固然卑微,而追求美好的信念永不湮灭!
  
   二
   薛家这一场家庭斗争中,香菱算是一个牺牲品。夏金桂用卑劣的手段,一步一步地折磨着香菱,可叹那个毫无用处的薛蟠,在欲望面前,却如酒醉之态,甘愿充满折磨香菱的帮凶。
   夏金桂摆弄香菱比凤姐对待尤二更露骨:
   第一步,借刀杀人。暗地里故意让自己的丫环与薛蟠勾搭关系,正当二人难以分解之时,便叫香菱前去搅了薛蟠的好事,致使薛蟠怀恨于心。
   薛蟠再来找宝蟾,已无踪迹了。于是只恨的骂秋菱。至晚饭后,已吃得醺醺然,洗澡时,不防水略热了些,烫了脚,便说秋菱有意害他。他赤条精光,赶着秋菱踢打了两下。秋菱虽未受过这气苦,既到了此时,也说不得了,只好自悲自怨,各自走开。
   第二步,折磨与侮辱。夏金桂让薛蟠与她的丫环成了好事,薛蟠夜夜与丫环厮混。于是夏金桂便要求香菱到自己房间侍候。
   秋菱无奈,只得抱了铺盖来。金桂命他在地下铺着睡,秋菱只得依命。刚睡下,便叫倒茶,一时又要捶腿,如是者一夜七八次,总不使其安逸稳卧片时。
   这让我想起葛优主演的电影《甲方乙方》里地主婆用针扎打瞌睡的长工(傅彪饰演)的场景,一下子把傅彪扎醒了,他既痛又生气地说:“你这也太欺侮人了嘛!我不干了!”也许在旧时社会里,那些可恶的地主婆折磨丫环的手段比用针扎还要厉害。
   所以我每每读到此处,一方面对夏金桂折磨香菱感到十分愤慨,另一方面,对香菱的遭遇也表示万分的同情。
   第三步,捏造事实,污蔑香菱。
   半月光景,忽又装起病来,只说心痛难忍,四肢不能转动,疗治不效。众人都说是秋菱气的。闹了两天,忽又从金桂枕头内抖出个纸人来,上面写着金桂的年庚八字,有五根针钉在心窝并肋肢骨缝等处。于是,众人当作新闻,先报与薛姨妈。薛姨妈先忙手忙脚的,薛蟠自然更乱起来,立刻要拷打众人。
   这件事的结局,导致香菱挨了薛蟠的贪夫棒。也许是作者实在觉得像香菱这样的女孩子不应该受到如此的折磨,所以在这一回中,故意安排了香菱的去处,让她最后跟了薛宝钗。
   然而在这一回我们分析夏金桂摆弄香菱及薛蟠的过程,以及后来她泼妇的行为,闹得薛家鸡犬不宁的情节时,我们却看到一个在娇生惯养下长大的女孩子的孤独与痛苦。
   夏金桂是被人种植地花园里高高在上的桂树,她的生命气质和花香,只有她自己能看见,所以她用一种狭隘的思想看待其它的生命。在精神世界里,她是孤独的,越孤独越计较,越计较就会生嫉妒之心。正因为此,她的生命始终是阴暗和荒凉的,没有包容和豁达,所以生命里没有快乐,最后只有在酒肉里麻痹自己,在自弃之中荒废时日。
   而香菱呢,她能看到自己生命世界之外的生命之美,能用宽容的心去对待不同的生命,包括对夏金桂。香菱的表现,似乎在向我们说明,天地有大美,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和欣赏,所以香菱有一种天地的厚德。
   也许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应该豁达和乐观。生命真正的计较,不是针对他人和外物,而是自我的计较。人应该学会自我完善,努力超越过去的自己,积极而阳光地拥抱未来的自己,这样的人,他的内心才算真正的强大,他的人生才算真正的完美。
   不管香菱的命运最终结局如何。我们站在人生的整个经历来看,人生似乎是从一处悲剧走向另一处悲剧。
   后来香菱果跟随宝钗去了,把前面路径竟自断绝。虽然如此,终不免对月伤悲,挑灯自叹。虽然在薛蟠房中几年,皆因血分中有病,是以并无胎孕。今复加以气怒伤肝,内外折挫不堪,竟酿成干血之症,日渐羸瘦,饮食懒进,请医服药不效。
   在这一段话里,作者带着痛心和怜悯告诉了我们,香菱其实命不久矣。《红楼梦》里,像香菱这样,追求生命的纯洁和美好的女孩子,都是柔弱的。也许在小说里塑造这样的一群人,目的是要告诉世人,凡那些慈悲、善良、仁爱、纯洁、自由、独立等人类美好的品质和追求,在集权统治的社会里都是脆弱的,都经不起野蛮和邪恶力量的摧残。除非走向空寂的佛道——那些坐在庙堂的佛像,慈眉善目、和颜悦色,多么像一位美丽的女子,带着微笑俯看着芸芸众生。
  
   三
   在这部小说里,留下了许多对生命的思考。小说的开端告诉我们,这部小说要写一群女孩子的故事。作者用深情的笔墨,赞扬了这一群女孩子美好的情操;聪明的智慧;追求生命自由的热情和顽强的生命力。然而却在七十九回起,着重写了夏金桂这样虽年轻貌美而又泼辣、阴险、嫉妒的反面人物。
   也许作者一方面要衬托其他女孩子的美好,另一方面要说明女人的嫉妒之心,不仅让女人本身显得丑陋,其加在其他女人身上的伤害是多么地令人遗憾和伤痛:“女人为什么要为难女人?”这既是灵魂的拷问,也是人性的质疑。
   所以当贾宝玉百日病愈之后,贾母叫她去天齐庙里烧香还愿,他向那老道士寻求的疗妒汤,似乎是在对这个疑问寻求一种解脱。
   那庙里的老道士是个有趣的人。他姓王,又擅长制作膏药,所以人送外号“王一贴。”这个老道士除了有一般庙宇主持的作风外,他还有江湖郎中的生存之道。在小说前面,我们知道清虚观有一个张道士,那是官家的寺庙,那道士有官家的身份,所以张道士懂得官场的交流与应酬,小说里写他时,未免带着几分讥笑与鄙视。然而这天齐庙里的王一贴,却江湖气息浓厚,谈笑之间,风趣幽默,倒显得真实可爱。
   王道士虽用偏方骗人钱财,然而他却很坦诚地告诉贾宝玉,这药方并未多大疗效,只因外敷,不致于伤人。从中我们可看到这位王道士的坦率。《红楼梦》里写了众多和尚、尼姑及道士,然这个王道士与众不同:他有生活的真实性,又可爱而有趣,从他的笑谈之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生有一种豁达和乐观。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这王道士所说的“疗妒汤”究竟有些什么功效,似乎能达到医治女人嫉妒的病。
   宝玉道:“我问你,可有贴女人的妒病的方子没有?”王一贴听了,拍手笑道:“这可罢了,不但说没有方子,就是听也没有听见过。”宝玉笑道:“这样还算不得什么!”王一贴又忙道:“这贴妒的膏药倒没经过。有一种汤药,或者可医,只是慢些儿,不能立刻见效的。”宝玉道:“什么汤?怎样吃法?”王一贴道:“这叫做‘疗妒汤’:用极好的秋梨一个,二钱冰搪,一钱陈皮,水三碗,梨熟为度。每日清晨吃这一个梨,吃来吃去就好了。”宝玉道:“这也不值什么。只怕未必见效。”王一贴道:“一剂不效,吃十剂,今日不效,明日再吃;今年不效,明年再吃。横竖这三味药都是润肺开胃不伤人的,甜丝丝的,又止咳嗽,又好吃。吃过一百岁,人横竖是要死的,死了还妒什么?那时就见效了。”说着,宝玉、焙茗都大笑不止,骂“油嘴的牛头。”
   这一剂汤药,其实十分平常。君药为梨,臣药为陈皮与冰糖,外加水。梨有生津止渴、清热解毒、养阴止咳等功效;陈皮有健脾消食、袪痰止咳、理气降逆之功效;冰糖有润肺降躁、补中益气之功效。这三味药结合在一起,大概真像王一贴说的那样有润肺降躁的效果。但为什么偏偏被王一贴取名为“疗妒汤”呢?
   贾宝玉向王道士询问有没有治疗女人嫉妒的药方,这老道士说的这一方子,并不是信口开河。结合小说前面的情节来看,从大观园被抄检,司棋、晴雯、芳官等的下场,再加上夏金桂的行为,让贾宝玉似乎认清了一件事:随着岁月的流走,人们所面临的烦恼越来越多。尤其是女人的嫉妒之心对人的伤害让贾宝玉感到惶恐和苦闷,曾经在他心里建立起对人的美好形象,突然崩塌了。
   当然这一味药方,也有特别的隐喻。梨,代表着离别;陈皮,指过去的事;冰糖,一种甜蜜的味道。这似乎意味着,一个人只有放下过去的事,方得心胸开阔,气息通顺,才能品尝到人生之中的甘美。如果一个人,永远放不下积在心里的事,就像王道士说的一样,只能把这一味药一直吃下去,吃到死,就一了百了。
   所以人应该怎样去面对自己的一生?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既然人生是一场又一场悲剧的集合,那么我们更应该学会时时放下那些郁结心中的愁闷,在名和利面前,保持一种淡然的心境,不念过往,不迎未来,活在当下就好。
   人生没往返,今日之事,是今日的担当。很喜欢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尾曲里的一句话:“担当了身前事,不惧身后名。”不管生命要经历过多少艰难困苦,如果放下心中的包袱,勇敢去面对,我想人的那一处处悲剧,也就成了生命中光辉的一页。
  
   2022年11月26日于金犀庭苑
  

共 5094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一回写香菱被夏金桂用各种手段折磨致死,从香菱的善与夏金桂的恶剖析两种不同的生命形态:为什么有的人生来性情温和善良,有的人生来性情歹毒阴狠毫无人性?与基因、生长环境和家庭教育密切相关。嫉妒是人性的毒瘤,只不过在男权统治的封建婚姻制度下,女人的嫉妒被放大了。婚姻是旧时代女性的唯一出路,女性一直处于被男权洗脑和奴役的社会环境中,养成了奴性思维,她们改变不了森严的封建制度,无力挑战男性的权威,只有把所有的仇恨和怨气发泄在比她们更弱的女性身上。所以才有了凤姐残害尤三,夏金桂残害香菱的普遍性事件。这种现象放在社会层面,就是底层互撕互害,恶性竞争,他们不会去想着怎么推翻和改变这不平等的吃人的制度,获取人的尊严与自由,奴隶没有这样的远见卓识和人格修养。读经典的意义就是认识人性,认识社会,让自己活得更通透更睿智。文章解析深刻,扣紧原著又联系现实,独具慧眼,领悟非凡,给人以启迪和思考,推荐赏阅。【晓荷编辑:亭上秋风】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亭上秋风        2022-11-27 13:05:15
  读经典,就是以他山之玉攻自家之石。从原著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命运走向,知道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要塑造什么样的精神长相。读经典最大的收获就是格物致知。感谢老师带来的精彩分享,创作辛苦了!
世间万事,皆有利我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