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箩筐·岁月】往事随风终无痕(散文)
一
父亲盛年离世,是我心底抹不去的痛。
父亲是得肝病去世的。去世时,只有五十六岁。
我一直觉得父亲是知道自己病情的,只是那时候家庭拖累重,弟弟还没有成家,大妹大学毕业,小妹又接着上大学,家里实在腾不出钱来看病,他便一直再拖,把自己拖成了不治之症。对父亲,我内心充满了愧疚感和负罪感。
在许多无眠的暗夜,我放任自己,去回忆父亲得病前后的点点滴滴。每一次回忆,都是泪水打湿了枕巾,让我心如刀割,心痛难忍。于是,我明白,有些伤痛是无法治愈的,它表面结痂,但内里还在流血,每一次的回想,就是把伤口撕开,让那鲜血淋漓的场景重演一次,然后,它又被时光的河流搁浅,风干,结痂。撕裂、结痂的次数多了,心痛的感觉迟钝了,就以为自己遗忘了。其实,人的一生,总有一些人有一些事是永远不会遗忘的。
有做医生的朋友告诉我说,大多数肝癌一发现就是晚期,因为肝脏是人体内唯一没有痛觉神经的器官,发病时症状轻微,不容易引起病人重视。这个安慰有麻醉作用,让我的心能在短时间内舒服一点。
朋友小孙却告诉我,从普通肝病发展到肝癌晚期,这个过程需要几年时间。这期间,病人肝部会有钝疼,还会食欲减退、厌油乏力、体重下降,没有感觉这话是骗人的!小孙的话未说完,悲伤的泪水又一次淹没了我。
小孙不会安慰我。他的父亲和我的父亲是一样的病症离世,父亲离世那一年,他十八岁,上高三,他是穿着孝服进考场参加高考的。
十八岁啊!少年稚嫩的肩膀还担不起这沉重的悲伤,而这悲恸的时刻却是决定他人生命运的时刻,还有比这更痛苦更惨烈的人生经历吗?我能想象出二十五年前的那个暗夜,一轮冷月高悬,那个一脸倔强的少年站在灵堂,守在身体冰冷的父亲身边,他的心有多么悲凉,多么绝望。可是,他告诉我,他的眼里没有一滴泪,他就那样混混沌沌地走进考场,考出了一生考试中最差的分数。因为,悲伤不是给别人看的,真正的悲伤,是无泪可流,无话可说,无处可藏。
我目睹过另一个十八岁少年同样的悲恸与绝望。十八年前高考的那一天,我的四爸在矿难中去世,他的儿子我的堂弟恰在那一年参加高考。家里人向他隐瞒了这个消息,一直到他参加完高考,填写完高考志愿,才派我和大妹去告诉他。
大家设想着堂弟会大哭、会大闹,或者忽然跑出去,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但定格在我记忆里的场景是,堂弟先是不可置信,似乎我俩在讲一个并不好笑的笑话,后来他一脸木然地跟着我们进了灵堂,说拜就拜,说跪就跪,仿佛一个木偶,最后,他两眼空洞,软塌塌地倒在地上。至始至终,他没有哭出一声,没有流一滴泪……
是的,所谓“大悲无泪,大哭无言”,最大的悲痛,是哭不出声音,流不出眼泪的,但它一定是沉淀在心湖底层,不能触碰的暗礁,在每一个孤独或平静的夜晚,都会伺机浮出湖面,咬噬我们脆弱的心房。
经历过亲人猝然离世的打击,我们注定是这喧闹的尘世间终生都不会被治愈的个体,它会让你开怀大笑的时候,忽然满眼悲凉;让你在风和日丽的时候,体味到黑云压顶;别人看你笑靥如花,其实你痛彻心扉……
二
父亲离世,对我们家的打击就是如此。
那是大树倾倒,大厦坍塌,家,从此就散了。大悲莫能与人言,那些哀伤,怎可细说!
几乎在父亲去世的那一刻,母亲就进入了风烛残年的暮年,而那一年,她才刚满五十岁。母亲爱絮叨,其实是个不担事的人,半年不到,她的一头黑发就变为花白,然后,就疾病缠身,有一个阶段,她几乎瘫痪在床,我们姊妹四个吓呆了,甚至给她准备好了寿衣……每一次诊病,医生给出的病因都是免疫力低下,为什么会免疫力低下,我们心知肚明。
弟弟那时候还没有成家。没有给儿子娶媳妇,父亲觉得这是他人生没有完成任务,他是带着心病去世的。关中有谚“父不死,儿不大”,在父亲离世的那一刻,家庭的重担便落在了弟弟肩上。弟弟一直生活在父母的宠爱,姊妹的护佑下,他的童年、少年、乃至工作后的青年都算得上无忧无虑。
当他扛起家庭担子的时候,那些青春梦想、风花雪月都迅速离他远去,他需要在那年冬天长大,成为一个脚踏实地的男子汉。他要操持父亲的丧葬,还父亲治病的欠债,母亲的医疗费,小妹上大学的费用也一股脑儿压在他身上。我那时有自己的家庭,竭尽全力也帮补不了娘家多少啊!
父亲是带着对大妹的想念去世的。父亲病重时候,大妹夫从军营里请假回来结婚,父亲一辈子都不愿意给别人制造麻烦增加负担,更不愿意因自己的病情耽误两个孩子的良辰吉时,他隐瞒了自己的病情,又强打精神让我们操办了大妹的婚事。
大妹婚后就跟随着大妹夫去了新疆的军营生活,她那时青春年少,未经世事,又一味沉浸在爱情的幸福里,哪里看得出父亲已经是不久人世?她哪里知道自此一别她与父亲就是生死殊途,天人相隔?那时候交通不发达,打电话也不方便,大妹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已经是第二年五月份了。大妹在电话里哭得撕心裂肺,那种痛悔怎么说得出、诉得完啊!
父亲最放心不下的是他的小女儿。小妹剩一年就大学毕业,父亲离世前已经给小妹存好了学费,又再三叮咛我和弟弟不能让小妹辍学,一定要供小妹读完大学。但几个孩子里,只有小妹还没有自立生活的能力,“失怙”对她来说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是失去庇护,失去依靠。虽有哥哥姐姐,但那又怎能和父亲给予的护佑相比呢?从此谁再能做她背后遮风挡雨的大山呢?此后,她人生每一步路,都要靠自己去闯荡、去拼搏了,小妹还未走上社会,她的无助、哀伤、绝望想想都让人心痛啊!
三
时间是治愈悲伤的良药。活成父亲希望的样子,是对九泉下的父亲最大的宽慰,这,是生者对逝者表达哀思的唯一方式了,也是经年积久我我们姊妹的人生共识。
弟弟为人处世最像父亲,他不善表达,工作勤勤恳恳,肯吃苦,爱琢磨,连续几年是厂里的生产标兵,先进工作者,曾经上过央视的新闻采访。他的厚道帮他赢得了爱情,又获得了一个温暖的家。
弟弟婚后就和他的岳父岳母生活在一起,那是一对勤劳智慧的老人。小侄女满月的那天,各种花色的布鞋,一双比一双大点,有三十来双,摆满了一个大箩筐。不同颜色、不同样式的毛衣毛裤、棉衣棉裤,一套比一套大点,各有十五六套,装满了几个箱子,这场景,让我震撼到说不出话来!至少,小侄女十五岁以前的衣服鞋子是不用添置了。这些东西,都是他的老岳母一针一线缝制出来的,家有这样的老人,弟弟婚后生活幸福,可以想见。
弟弟的家里永远是窗明几净,温馨舒适。一家人分工明确,弟弟上班挣钱,弟媳操持家务,二老照顾孩子。二老很疼爱弟弟,给他一个昵称“路路”,小妹去弟弟家一趟,回来后感慨:“我哥在咱家就一个名字,在他家就叫‘路路’,看人家丈母娘多爱女婿!”
弟弟有家了,又多了一对爱他的父母,父亲若地下有知,也该放心了吧!
大妹最终没有放弃她的工作。大妹最初在乡镇工作,那是公职人员待遇最艰难的时候。大妹夫希望大妹留在军营,结束两地分居的生活,并拍着胸脯说:“我养你一辈子!”但父亲曾对大妹说过,咱家供出一个大学生不容易,不能把自己荒废了,人生在世,要靠自己,也只有自己才靠得住。
大妹记着父亲的话,休完产假就回到了老家上班。她先在乡下工作,驻村下乡都骑一辆摩托车,孩子托付给别人照顾,实在没办法她就带着孩子下乡。
后来大妹调到县城上班,她租房住,一个人带孩子、上班。那真是一段艰难的日子,我的外甥女小时候体弱多病,半夜发烧,大妹来敲我家的门,我们抱着孩子到处找医生,轮换守着孩子打点滴。看病的医生后来见到长大的外甥女,都有点不相信:“没想到这孩子能长大,还能长得亭亭玉立!”
大妹很敬业,工作也干得有声有色,在单位人缘很好,从职员升任科级干部。几年过去,大妹夫从部队转业留在乌鲁木齐,大妹也从老家调动过去,一家人团聚了,终于在乌鲁木齐有了一个幸福的家。
小妹毕业后,听大妹的建议去了乌鲁木齐。独在异乡,人生地不熟,就靠个人打拼,她先后做过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师、酒店收银员、医药公司职员……后来,她安定在医药公司做她的事业,并且遇到了值得托付一生的人。小妹夫是从军营退役的,他善良、厚道,他的人生信条就是两条:一、老婆永远是对的;二、如果老婆有错误,请参照第一条执行。这样的家庭,永远和睦和谐,其乐融融。
小妹夫热爱美食,热衷做饭,小妹结婚后,被他养胖了三十斤。小妹曾对我抱怨说,小妹夫害得她成了个胖子,我说:“这个嘛,就叫‘幸福肥’,你在晒幸福,拉仇恨啊!”小妹哈哈大笑。看看小妹现在的生活,想来父亲应该安心了吧。
这世间,有些事,我们无法改变,有些事,我们无能为力。我们只能改变我们能改变的,掌控我们能掌控的,其余的,交给命运。
二十五年过去了,回首人生来时路,时光飞逝,放眼望去是归途,去日无多。我们姊妹几个,活成了父亲希望的样子,了却了父亲的心愿,便是对已逝父亲最大的致敬。
若真有佛说的六道轮回,善恶报应,像父亲那么好的人应该早就往生了,我们的眼泪反而成了他留在红尘的牵绊。是时候该放下了!放下,对生者,是终于释怀;对逝者,是了无牵挂。人生苦短,何必负重前行,活得心事重重,父亲一定愿意看见我们阳光开朗的样子,开怀大笑的样子。
四
人在世间来一趟,至少有两个身份:为人子女,为人父母。为人子女的本分,是承欢膝下,不让父母操心;为人父母的责任,是遮风挡雨,不让孩子受苦。释怀了对父亲的牵念,我突然想对和儿子的相处来一番审视。
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合格的母亲,对儿子开明、慈爱,儿子很自律,很勤奋,凡事不需要我操心,只是儿子已经到了而立之年,却不恋爱也不结婚,这成了我放不下的心病。蓦然间,我从自己压抑多年挥之不去的哀痛里,隐隐找到了原因。
七年前的夏天,儿子刚刚踏入青春的门槛,他的父亲猝然离世,这丧父之痛重如磐石经年累月压在一个涉世未深的青年心头,该有多苦多痛啊!
我和他的父亲,是因为家暴分开的。那个人,对他来说,是慈父,对我来说,却是恶魔。那个人离世,他悲痛万分,我表现有点漠然。我和那个人都是儿子最爱的人,他哀悼的人却是我最痛恨的人,一个刚成年的孩子该去怎么处理调和,怎么取舍选择?
我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站在自己的角度,用自己的眼光观看这世界,觉得自己从未在孩子跟前抱怨、贬损、咒骂过他的父亲,就已经算做得很好了,却从未想到过孩子的心里有多么矛盾多么痛苦。很多次,我希望他能感同身受我当年遭遇的痛苦,却从未想到感同身受他丧父的悲痛。
儿子是个懂事的孩子,他从不在我面前提起他的父亲,也很少在我面前为父亲流泪,他小心翼翼地掩藏着自己的情感,只是为了不伤害我的情感。可是,静水流深,无言的悲伤是最深的悲伤,明白了这点,我除了心疼儿子,又为自己的狭隘感到羞愧。总以为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远在天涯,相隔万里,现在我知道,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近在咫尺,缺乏共情的能力。
儿子是个有情有义的孩子,他思念父亲,和我多少年放不下我的亡父一样,只是为人子一个正常的情感宣泄,他没有错啊。为人父母,把他带到这个世界上,无论相爱还是相杀,孩子没法选择,也跟孩子无关。
一切都是前尘往事,一切都应该云淡风轻,忘记该忘记的,原谅该原谅的,余生才会活得轻松舒心。作为母亲,我要对儿子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孩子,心里有苦,就对妈妈说出来吧!因为爱你,我都会接纳。然后,请你放下包袱,轻松前行,快乐去生活,感悟生命的美好,体验人生的幸福!
2022年11月29日于宝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