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香】黑人白话之九(随笔)
◎《黑人白话》
同为《西江月》的作者,苏东坡更像哲学家,辛弃疾更像艺术家。前者禅意深刻,后者画面生动。你听:“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你看:“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20221130
◎《黑马由缰》
北山路比较适合黑人,南山路比较适合萌儿,西山路的上香古道比较适合外婆,虎跑路的动物园比较适合蝈蝈。
20221130
◎《黑马由缰》
一个月前,登上过深秋深意的拱宸桥,现在看初冬初雪的大运河,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雪铺,易于复古。
20221201
◎《黑人白话》
有些土豪是转土为豪的,有些土豪是越豪越土的。艺术及其文化,是二者的分水岭。
20221201
◎《黑人白话》
在天津粮店街的李叔同故居,在嘉兴东湖的李叔同公园,在杭州虎跑的李叔同纪念馆,在泉州清凉山的弘一法师灵骨塔……黑人都静静聆听过这首传唱百年的《送别》,感觉非同一般。有个问题:为何在创作《送别》的上海找不到李叔同故居或者纪念馆?还有一点感受:冰儿这辑“李叔同”讲述的过于投入,反而效果不如从前连贯从容。讲述者,既不能没感情,也不可太感情。鄙人之拙见也。
20221201
◎《黑人白话》
保亭的12月的气候,相当于沈阳的8月或9月,于是少了许多紧迫感和沧桑感,似乎人生的冬天还很遥远。突然找到海南人为什么办事效率和挣钱欲望都比较低的自然原因。
20221201
◎《黑水白沙》
学唱教唱领唱这首《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时,二十六岁的黑人正担任营口团市委的青工部长,带领各局和大型国企的团委书记在熊岳八三工程疗养院参加团干部培训班——白天学习,晚上联欢,能把这首歌唱翻天。那是激情燃烧的岁月,那是阳光灿烂的日子,那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梦想、热情与活力的年代,那是黑人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纪念的青春时节。当时围着篝火、随着手风琴纵情欢歌“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好像是很遥远的事情,没想到如今两个二十年过去了,竟然是倏忽之间!于是有些不敢再唱这首歌了。今天看到嘉陵兄想念与《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同一时期的青年歌曲《金梭与银梭》的美妙意境,心头一热,不禁百感交集——这生命之“梭”也飞得太快了吧。当然,问心无愧就好,不时想起就好。
2022110201
◎《黑人白话》
基本同意稻盛和夫的“有无相对论”——有些“有”是不幸,有些“无”是幸福。但是也要看不同的社会文化物质环境下的不同情况。如果在唯钱是举、唯权是举、唯用是举、唯洋是举的社会里,或者在物质生活、社会福利比较欠缺的条件下,个人的“有”终究好于“无”,因为有钱有权,也可以无病无灾,当然无忧无虑,如果是暴发户,就可以用钱铺路,培养出改变家族命运的富二代、富三代、留学生、企业家,甚至艺术家。这便是当下中国“有”和“无”的辩证关系。稻盛和夫必经是个日本老人,他的哲学标本与中国老百姓的实际生活相去甚远,如果他多去中国的学校和医院看看就好了。
20221201
◎《黑人白话》
心情一般不好的时候读公子(意),比较不好的时候读苏子,绝对不好的时候读庄子。读着读着就好了。
20221130
◎《黑马由缰》
候鸟在海南:年轻人比较适合住三亚,老年人比较适合住保亭,有钱人比较适合住陵水,没钱人比较适合住乐东。各有千秋,都挺好的。但是,一个基本前提是必须是北纬十八度以南。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黑人比较适合水和空气得天独厚的保亭。
20221130
◎《黑人白话》
植物家顾大哥多次建议黑人院里院外种海棠,总结归纳他的观点是:海棠花集朴实与高贵于一身,既耐看又耐寒,这不正是苏东坡伟大品格的集中体现吗?“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东坡爱海棠因其似海棠,特别是在人生花树的风霜雨雪中。那就听顾大哥的。
20221130
◎《黑人白话》
李白的浪漫主义+杜甫的现实主义=苏轼的豪放派诗词。
20221201
◎《黑人白话》
相信人体的潜质、自愈力、代偿功能。这是上帝的恩赐。
20221201
◎《黑人白话》
不多言,不争辩,不纠结,不纵欲——养好精气神,生命能量足。
20221201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