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柳岸】读《大清知县于忠德》及其他(赏析)

编辑推荐 【柳岸】读《大清知县于忠德》及其他(赏析)


作者:980539319 秀才,1269.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677发表时间:2022-12-03 10:44:33

认识孟黎明,只是匆匆一握。他来大宁,与我在办公室相见,也就是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我留他,他委婉谢绝。遂赠我几本书,互道珍重,匆匆告别。
   别后,便读他的书,先读他和黄用先生合著的长篇历史小说《大清知县于钟德》。几天的时间里,我手不释卷,沉陷在书中,深为这位大清知县于钟德赤胆忠心,赈灾济困,为民请命,最后竟以宝贵的生命去换取皇上觉醒的伟大人格和精神力量所感动。我几乎是流着老泪读完的,掩卷,仍不能自禁。
   《大清知县于忠德》描写的是汾西县的一段历史史实:清朝光绪初年,北方地区连续三年大旱。山西、河南、直隶、山东和陕西五省,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旱灾、蝗灾。位于晋南北部、汾河西岸边陲的汾西县更是遭到了重创。光绪二年,汾西知县傅鸿勋无视灾情,置黎民百姓于不顾,大肆搜刮民财,中饱私囊,遭到地方乡绅弹劾,被朝廷贬官。大清进士云南昆明籍于忠德临危受命,调任汾西县担任知县,他爱民如子,勤政为民,走村转乡,遍访灾情,联络乡绅,施设粥棚,开展生产自救,帮助灾民过度饥荒;同时,积极呈报灾情等待赈灾皇粮下拨,时汾西盗贼四起,他不畏强暴,除暴安良,与地方贪腐分子作坚决斗争,并大胆开官仓放粮赈灾,拯救黎民百姓于倒悬。但终因清王朝各级官员腐败成风,赈灾皇粮迟迟不能到位,汾西赤地千里,饿殍盈野,于德忠呕心沥血,悲悯情怀,也无力扭转乾坤,救民于水火。他深感摇摇欲坠江河日下末落的大清王朝的腐败惨状,难以报国,也有愧于汾西县黎民百姓,遂含恨悬梁自尽,以身殉国,留下了封建社会官吏嫉恶如仇、勤政爱民、廉洁奉公的千古佳话和美名。
   一个封建社会的官吏,悲壮如此,天理良心,英名应当永在。
   《大清知县于忠德》以小说独特的视角,采用细腻的笔法,生动的情节,在一场场曲折悲壮的故事中,成功地刻画和塑造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于忠德是临危受命到汾西县担任知县的,他徒步上任,沿途察看灾情,并当机立断,处理公案。上任以后,他立即组织赈济局,发动地方乡绅援手救助,他自已首先带头捐银50两,捐出他家中仅有银钱的一多半,他家中粮菜不足时,一个堂堂知县竟然以粗粮和瓜菜充饥,甚至饿着肚子。当灾情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他冒死开仓放粮济民。于忠德深知开放官仓的罪责:“轻者革职罢官,重者问刑治罪,再要有人落井下石,编织一些莫须有的罪名,还会波及家人,后果不堪设想。”私开官仓是要冒天大的风险的,可是,面对眼下严峻灾情,募捐到的粮食基本散光了,十处赈灾点有一半以上无粮可散,已经停止运转,每天都在死人,于忠德痛心疾首,悲凄万分,难道能让自己治下的十几万黎民百姓活活被饿死吗?百姓就是父母,“民为贵”,“君为轻”,为了拯救大灾中的百姓,他下定决心,不顾生死,开仓放粮。开仓赈灾是个曲折复杂的过程,与吴洪一伙歹徒利益冲突,有粮库被盗、他身入虎穴查库中惊心动魄的生死搏斗,有由此引出的奇冤和人命案件,也由此他心爱的女儿遭到歹徒殴打,他被参免职,后又复职、调任。作品通过如亲睹亲历般的具象细腻的描写和心理刻画,表现出大清知县于忠德赤胆忠心救民于水火的胆略和高大形象。
   光绪4年清明,天终于落雨。大地这位有容乃大的母亲开始孕育万物。但是,更大的困难却摆在眼前:土地即刻长不出庄稼,赈灾还是一刻也不能松懈。时令正好,要马上春播,可是,种籽呢?牲口呢?还有劳力呢?于忠德亲自深入乡村普查,看到的是村村断墙残屋,荒无人烟。全县四百多个村庄,灾前人口十三万之多,现在减少了八万多,剩余人口不足五万,六畜全无,能干活的劳力仅有四五千人。他感到从未有过的震撼,在灾情面前,他鞠躬尽瘁,全力营救,可没有想到,数个月的光景竟然到了如此境地。他自责,他痛心,内心涌起一股强烈的负罪感。可这难道全是大自然的灾情所使然吗?天灾人祸,有天灾更有人祸啊!他彻底失望了,寒心了。大厦将倾,砖瓦难支。于是,他在处理了为死去的汾西县人民做道场祈福,为弟弟于忠义、女儿听雨办理了婚事以后,又为皇上写了一封为民请命的奏折,然后悬梁自尽,以死请命。他的死是殉于难,是殉于国,是殉于义,他以一死的请命是一颗亲民之官的巨星陨落,读来让人震撼。
   书末,写到汾西县人民哭送于忠德夫妇魂返故里的情节,更是让人悲痛欲绝:
  
   南门外,于知县与夫人的灵柩被护送回乡。灵车缓缓启程。云昊在前头打幡。一队兵丁在后面护送。于钟义、富贵也一同回乡。知雨、郭素素、秋香乘坐轿车。这天又下起雨来。送行的民众人山人海,哭声恸天。纸钱如雪片般漫天飞扬。几乎所有人都戴了孝。县丞、侯班瑞等官吏乡绅跪在城门外。
   傅进士也颤颤巍巍地跪下来,哭道:“于贤侄啊,老夫一生跪天跪地,跪皇上跪父母,从来没有跪过晚辈。老夫今日就跪送你,愿你一路走好。”
   于知县躺在棺椁里。棺盖上覆盖一把万民伞。这是他挣来的荣耀。也是民众发自肺腑的感戴。前面的千山万水连着他的家乡云南昆明。那里有他的老父老母,儿子孙子;也有他童年的乐趣,中举的欣喜,出仕时的雄心壮志。身后是他喋血奋战断魂之处的汾西。这里有他的百姓、挚友、同僚;也有他的屈辱、痛苦,乃至绝望。人死如果灵魂犹在,不知他的魂归何处?
  
   古今至文皆血泪。如此感天动地,惊心动魄,读来怎能让人忍住不泪流呢?
   《大清知县于忠德》还塑造了郭崇明、县丞、傅进士、侯班瑞等一批性格鲜明的人物。郭崇明是这部小说的开场人物,他是汾西县开明乡绅中的一面旗帜。他家是个积善之家,在大灾面前,他解救村民,村里有因交不起粮被保长与捕快用绳子拴了要捉走的人,他出面担保解救。他到县衙里与贪官傅鸿勋论理。正月十五元宵节,他策划组织村里秧歌队进城摆地灯,表演他编写的揭露贪官傅鸿勋罪行的歌词,闹腾得直把这个贪官革职为民,为汾西县人民除了一害。于忠德上任以后,成立赈济局,郭崇明成为赈灾骨干,四处奔走,积极筹粮赈灾。他的夫人侯氏亦在为民赈济的操劳中病倒,郭崇明请假回家照顾夫人,作品细腻地描写了他们夫妇的恩爱与善良,作品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郭崇明那种不祥的预感又闪现出来。他梳(为夫人梳头)得很慢,心里很痛。太太的头发又黑又密,又长又细。他一绺一绺地认真地梳。梳好了,太太自己将头发绾起从梳妆盒里将发簪取出来,要丈夫给地插上。郭崇明将金钗银钗、凤簪蝶簪等一起别到发上,头伏下来,脸贴着太太的脸看镜子,镜子里现出一对噙着热泪的中年夫妻的笑验。
  
   在严峻的灾情面前,在残酷的生死面前,作者仍是通过人性化的细腻刻画,使作品有了深深的暖色,在读者心中流过一股温馨的暖流。
   《大清知县于忠德》通过细腻的描写笔法,突出情节、细节刻画,铺陈事件的发展和环境描绘,突出了人物性格,让书中的一个个人物活生生地站立起来,人物的音容笑貌、举止言行,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升华了作品主题,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大清知县于德忠》反映的是清朝末年的历史故事。清末年,朝政腐败,贪污成风,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作者借书中几个反面人物揭露了当时官场的腐败,吴德是汾西县衙的文案师爷,却和其胞弟吴洪在大灾之年合伙盗窃官仓粮食,为非作歹,被判死刑以后,于忠德念与其一起同事数年,去为他刑场“送行”,吴德对于忠德诉说了自己的身世际遇,然后有一段赤裸裸地表白:
  
   一个国家想要长治久安天下太平,必须统治者自身为善,才能教民为善。就拿这场大灾来讲,如果朝廷真正藏富于民,岂有遭灾不久就大面积死人的?如果朝廷真正心里装着百姓,为什么遭灾快两年了,还没有大规模出手相救,却要你们这些地方官苦苦撑着?告诉你:大清朝的气数已尽。这棵老树早已身枯根烂,仅靠你们这些枝枝丫丫岂能维系?
  
   也正因为清王朝朝政腐败,于德忠在任尽心竭力救灾救民,但总是难以挽回局面,赤胆忠心,殚精竭虑,难以救民,难以报国,大树哗啦啦倒下,只有无奈。
   《大清知县于德忠》写得细腻生动,绘声绘色。据《汾西县志》记载,于忠德是汾西县历史上的一位清廉知县,但史书资料记载却很简单,有的情节在史书上也只有简单的一行字。作者在尊重史实、“博考文献,言必有据”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想象力,使历史事实的真相与推理虚构的情节巧妙地结合起来,通过细腻地描绘,还原和丰满了具体情节、细节,把当时社会、历史人物以及一些场景原生态般地和盘托出,把情境和人物活生生地展现出来,有血有肉,画面感极强。贾平凹说:“想象力在文学中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文学换一种说法,即虚构性写作。”文学离不开想象,正因为作者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翅膀,《大清知县于忠德》中的故事铺述和人物塑造才能如此丰满。如书中于忠德在老爷顶真武庙前龙王节为民祈雨的绘声绘色的描写;如于忠德检查灾情以后,极度悲伤中在案桌后倒下,恍惚间,走进了酆都城那段阴森森的描写,足可看出作者丰富的想象力。想象是作者的一种思维方式,驾驭想象也是作者的一种能力,也正因为借助于合理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大清知县于忠德》才有了如此生动的故事和精彩的画面,收到了极强的艺术效果。
   《大清知县于德忠》发表于2018年,正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时期,很有现实意义。大清知县于忠德廉洁奉公、忠心为民的高大形象让人敬仰;清王朝贪污成风,如一棵大树轰然倒下,给人启迪,值得回味反省。
  
   读《大清知县于忠德》以后,我又读了孟黎明先生的其他作品。读他的散文,也读他的小说。孟黎明先生是著名作家,胸怀开阔,热情诚挚,作品主题新颖,文字平实且细腻厚重,形成了他的独特风格。他的作品总是在浓墨重彩中,突出情节细节,语言纯朴自然,抓人心灵。读他的亲情散文《透过窗户玻璃的怀念》以后,我曾写下如下一段感言:
  
   孟黎明先生的《透过窗户玻璃的怀念》,文字质朴,细节生动,情感真挚,读后催人泪下。
   窗户玻璃是文章选择的一个巧妙角度,我仿佛仍然看见母子俩依在各自的窗前,透过窗玻璃长时间凝视,传递着人世间最美好纯真的亲情。散文是写实的,也是写心的,情之所至,缘情成文。《透过窗户玻璃的怀念》用质朴的语言,生动的细节,沿一根真情的引线,抒写出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母亲种了菜,忍着双腿疼痛,爬上五楼为儿子送菜,人不在她就挂在楼门的把手上。她知道儿子忙,就预备了一根长麻绳,瞅着儿子回来了,就喊住,用麻绳从窗口将自己院里种的蔬菜给儿子传送下去。母亲知道了儿子借公家财务500元钱,财务要清账,儿子紧逼,便冒着寒风刺骨,徒步30华里送钱,让儿子清账。她路途跌倒,小腿伤得淤青,却说:“咱要堂堂正正的活,公家的钱一分都不能欠,要挺直腰杆做人,不能丢了孟家的家风。”小孙子是母亲带大的,和奶奶感情甚笃,奶奶殁了,仍嚷着要去奶奶家,进门便喊奶奶,听不到应声,就满屋子找,卫生间门关着,小孙子说奶奶在里边。文章就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细节,细微之处见真情,使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形象跃然纸上,寄托了儿子对母亲的深情怀念。
   母亲去世,千般悲痛,万般哀伤。《透过窗户玻璃的怀念)没有去写撕心裂肺的悲嚎泣涕,只是用如上所述极其普通但又极其人性情感的生活细事,叙说出了儿子的深情怀念,扣人心弦,感人至深。古今至文皆血泪,《透过窗玻璃的怀念》字里行间不见血泪,读罢却让人禁不住泪流满面,真乃一篇具有独特色彩的血泪文章是也!
  
   后又读了他的《柳月的故事》《张德英在汾西的日子》《古刹枪声》等作品。孟黎明先生勤奋多产,
   写出了《骚动的山庄》《张德英在汾西的日子里》《古刹枪声》《黎明文集》《孟黎明文集》《启明星在北方闪烁》《土地的守望者》《大清知县于忠德》《柳月的故事》《荒原晨曦》《心魔》《血祸》《涅槃》《红色故事》等二十余部中长篇小说、纪实文学和散文集。作品曾先后在人民日报、人民信访、清风月报、山东邹城文艺、山西日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发展导报、山西农民报、太原日报、新疆昌州日报、中国铁路文艺、都市、小说选刊、当代写作、三门峡文艺、燕赵文学、当代华文文学、鸭绿江、山东文学、黄河、娘子关、吕梁文学、石州文艺、香港大文豪、世界华文作家、文学月刊、晋南作家、平阳文艺等中央、省、市报刊、杂志发表。多篇作品获国家和省市级大奖。
   孟黎明先生曾在农村做过基层领导工作,在为农民群众做好事实事的时候,他亲身体验和熟悉了农村生活。他十分喜爱赵树理的作品,他发现赵树理笔下对农村生活的熟悉程度很是精到,作品中刻画的人物栩栩如生,像三仙姑、小二黑等人物在农村随处可以见到。他反复用赵树理作品中的人物同现实生活中他所熟悉的农村人物做比较,然后,根据自己掌握的素材,把来源于生活中的东西进行高度地概括和提炼,通过艺术手段,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地加以表现,用细腻的笔墨去描写农村,刻画农民性格,反映农村面貌,于是,在他的笔下也就出现了一些活脱脱的农村人物,如《柳月的故事》中的柳月等。

共 6358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文章叙述了“我”认识的一位作家,从读他的作品中,感到了深深的震撼。他的《大清知县于忠德》描写的是汾西县的一段历史史实,叙述了清朝光绪初年,大清进士于忠德临危受命,调任汾西县担任知县,他爱民如子,勤政为民,走村转乡,遍访灾情,联络乡绅,施设粥棚,开展生产自救,帮助灾民过度饥荒;同时,他不畏强暴,除暴安良,与地方贪腐分子作坚决斗争,并大胆开仓放粮,拯救黎民百姓于水火。但终因清王朝腐败成风,赈灾皇粮迟迟不能到位,于德忠无力回天,救民于水火。他深感大清王朝的腐败惨状,难以报国,也有愧于汾西县黎民百姓,遂含恨悬梁自尽,以身殉国,留下了千古佳话和美名。作家的小说正是叙述了于忠德在汾西县担任知县时的一个个感人事迹,这样一位清官,深受当地百姓爱戴,小说也用深情的笔墨,叙述了当地百姓在他的灵柩送回故乡时,沿途送行的百姓悲壮的场景,读之令人落泪。同时,笔者还对小说中的其他人物的成功塑造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赞誉这部小说在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时期发表,很有现实意义。笔者还对这位作家的其他感人作品,做了逐一赏析,称赞他的作品:“作品充满时代感,吸引人,读他的作品,满满的正能量,总觉得有一道亮丽的曙光在前面闪烁……”很精辟的赏析文,读之不仅让读者了解一位作家的优秀作品,还从他的作品中了解了一段汾西悠久的历史,一位清朝的清廉官员,眼界开阔,增长见识,受益匪浅,产生共鸣!欣赏,问候作者!【编辑:刘柳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柳琴        2022-12-03 10:45:34
  问候作者,写作快乐,冬季快乐!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2 楼        文友:刘柳琴        2022-12-03 10:46:01
  很精彩的赏析文,为佳作点赞!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3 楼        文友:刘柳琴        2022-12-03 10:47:07
  恭祝创作丰收,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展示你的风采!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