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奇】上班路远(散文)

精品 【东篱·奇】上班路远(散文)


作者:韩格拉图 举人,4533.0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544发表时间:2022-12-06 06:32:57
摘要:上班路远,甘苦自知。人在路上,总会发生一些难以忘怀的故事。


   朋友的孩子大学毕业,要来上海就业。找工作那会儿,希望我关照下,毕竟是过来人,最好给些指点。做父亲的,都希望子女到社会上,少走些弯路,人之常情。一天晚饭后,我问孩子:“你找工作有自己期望值吗?”他说了几点,比如,要合资企业,专业对口等等,越聊气氛越松弛,最后他顽皮地总结道,最好“事儿少、钱多,上班近”。哈哈,他竟然把网络流行语一字不落地照抄照搬过来。看来舆情对人的影响并非一般。
   我知道他流露出了孩子的天性,是在半开玩笑,难得在人生抉择的艰难时期,他还有一份这样淡然的心境。如果他真地有这样的渴求,我能理解,但不敢苟同。人生更多的时候是无奈,由不得自己选择,比如上班要近这件事。
   上班近点,这是多少都市人世世代代朴素的梦啊!
  
   二
   到上海后,知道了什么叫上班路远。
   最初,我住的是厂里安排的住房,这住房是厂里为了引进人才,特意将一栋办公楼进行改造而成的,就在厂区里,和使用中的办公楼几乎肩并肩紧挨着。我在厂里财务科上班,每天早上走过去,连上下楼梯都算在里面,不超过一百步。中午员工带饭,我回家吃午饭。午休一个半小时,同事戏谑我说,炒两个菜,小酌一杯,再去上班都来得及。
   这种日子,三个多月后就结束了,我被派到厂里在市区的联营公司工作。九十年代初,上海尤其浦东地区处在开发开放的初期,交通状况还不是很好,我上班路线接近三十公里,只有公交车,而且,每天我要乘轮渡摆渡过江。好在工厂每天派有一个小型长安客货,先从厂里开到浦东的经营部,经营部里有一辆公用自行车,我再骑自行车到码头,摆渡后,再骑行十五到二十分钟才到单位。这样搭配出行方式,顺利的话,路上至少一个半小时左右。
   有时,小货车因故障维修不能正常发车,这天我就必须先乘公交车到经营部去换骑自行车了,如果不及早出发,到公司坐一会儿就快开午饭了。有一天到浦东经营部,结果自行车被人有急事骑走,只好等,这样,我到浦西的公司就晚了很多。有个同事很有才,他看我风尘仆仆的样子,又看了一下墙上的挂钟,说我真是辛苦,这哪里是在上班,这是在出差。我不相信他有意调侃我,他说的是实话。
   因为路远,司机有时将我和其他两名员工送达经营部后,还要去取货、送货,为了赶时间,司机油门就踩得深。一次,车刚从厂里开出不远,在一段还没改造好的乡道上,脚刹上方有根线不知什么原因落了下来。司机是个毛头小伙,安全意识不强,他没减速,就低头用另外一只手去拨弄,结果,撞上了路边一辆人力三轮车。三轮车人仰车翻,好在骑车人只是胳膊擦破了点皮,货车右侧车头有点瘪,由于车辆的惯性,我坐副驾驶位置,膝盖被顶撞了一下,痛了一会儿就好了,庆幸大家都平安无事。
   每天马路上车流成河,远去的车轮,仿佛在放映道路这卷漫长的胶片,映入眼中的是城市的奔忙和喧嚣,也有一幕幕悲壮。看过多起交通事故,我触目惊心。初春的早上,在一个路口,我曾看见一辆助动车被撞得变了型,头盔也碎了一地。一辆卡车停在一边,一个撕裂的塑料袋里,一盒豆腐脑洒了出来,几个小包子散落在一旁,一个包子滚出几米,已经沾上了尘垢。打听才知,骑车的是个四十多岁的男子,去上班,车把上还挂着早餐,结果出了事,送医院抢救去了。上班族不易,说每天在冒着生命危险去上班,毫不夸张。
  
   三
   尽管骑助动车危险,但后来,我还是倾尽所有积蓄,买了一辆,有点像轻便摩托,上牌容易。终于,我的道路我做主了,我可以自己选取出行路线了。人轻松多了,心情也好了许多。有时,感慨自己上班太远,很多时间都花在了路上,在家里时间少,就更没有时间读书了。其实何必呢,每天我的眼睛都盯着前方,遇到红灯,就当个顿号停一会儿,我阅读的不正是一本随时更新的社会大书吗?免费不说,内容丰厚无比。
   这里要感谢我们的老总,北京总部派来的,他见我风里来雨里去,家住得远,就破例允许我在完成工作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晚来早走”。同事们淳朴,她们都是一家街道工厂下岗分流的员工,没人和我攀比。其实,这就是说我执行的是弹性工作制,那时,在上海,享受此类待遇的人还不多。两年后,老总去法国女儿那里了,后来,消息渐杳。我时常想起他。他不经意间播下的善良的种子,在我心田开出了善良之花,在以后工作中,我对本部门的员工生活方面的困难也是尽心竭力,给予帮助,他的影响力真的是不能低估。
   此后,每天上班,我的时间我做主了。尽管路上比以往没节约多少时间,起码,我可以正常接送上幼儿园的儿子了。但有一天下午,天气很冷,公司里有事,出来就比较晚,心里急,手腕就不自觉地用力加大油门。到了我住的镇上,已经早过了下班时间,以为人少,过一个十字路口,绿灯正闪,我想冲过去,恰巧,对面斜刺里冲来一辆自行车,一对夫妻,男的带着女的,也在抢这个绿灯,结果我刹不住车,撞上了。我穿着护膝,戴着防寒头盔,跟宇航员似的,下不来,跟车一起摔倒。幸亏穿得厚实,双方没受伤。对方躲闪及时,也安然无恙,但我将人家的自行车前轮压扁了。他们打110报了警,警察到了后,给我们进行了调解,叫我赔偿他们五十元钱修修车了事。想到孩子没人接,我带着满心困惑走了,这一前一后,耽误了半个多小时。
   到了幼儿园,果然只剩儿子和门卫的一位阿姨。他手扶着铁大门的栏杆,向外眼巴巴望着,脸上还有泪痕。忽然觉得很愧疚,我赶紧把孩子抱进怀中,握住他冰凉的小手。孩子还小,没学会等待。
   公司换了领导,从经营方面考虑,决定搬到宝山,上海北端,更远了。在原来的路程上,还要加上十多公里,每天单程四十多公里往返,路上的辛苦不难想象。新领导是个武汉返沪的知青子弟,人到中年,办事干脆,急性子,一次午饭,两公分长的鱼刺卡在嗓子里,去医院,花了七元钱处置费才拿出来。早晨上班,我刚到公司,大热天,还没来得及喝口水,就被他叫到办公室。他开门见山和我谈了我的工作问题。他直言不讳,说公司搬了以后,问我有没有什么打算,这时我突然有点懵,但我立刻领会到了他的话外音。
   当时,上海人才市场正火热,人才流动已基本交给了市场。可我从国企出来,骨子里像弹片一样一直嵌着一只铁饭碗,它是我的荣誉和骄傲,尽管有时隐隐作痛。他见我一时好像接受不了,为了打消我被炒了的想法,他笑着说,先给我两个月宽限期,叫我自己去找工作,这段时间,我自己安排作息时间,如果两个月还没结果,我们再谈。上班实在太远是事实,加之他给的条件够足够宽松,我由不解变成感动,看似冰冷,实则热心,是他把我推向了熙熙攘攘的人才市场,我因此开始了职场生涯的跳跃、进阶、提升、绽放。人海茫茫,每个人都是一朵浪花。我不说栽植在田园里有人打理的花朵,我最多就是浪花。
  
   四
   还算顺利,1998年深秋,我如愿以偿,到陶瓷公司上班了,这次总算近了些,十四五公里路。不料,两个月不到,我被派到原料分厂做会计主管。分厂轧石为主,噪音很大,由于在江边,冬天寒风呼啸,冷且潮湿,坐在办公室里,我竟然穿上了羽绒裤。这些也就算了,上班路程又增加了五六公里,上班路又变远了。最麻烦的是,增加这段路的两旁都是村舍和农田,没有助动车修理铺,如果车坏了,维修是个麻烦。
   果不其然。一年后,深秋的一天,下班时,抬头见风卷着漫天乌云滚滚而来,看似要下雨的样子。但又不能等,万一不下呢,那不就是白白等在办公室里,耽搁了归程。我决定,出发,反正后备箱里有雨披。刚驶出一两公里,突然大雨倾盆,雨披也被风掀起来,我浑身分分钟湿透,像从黄浦江里刚刚爬上来。要命的是,发动机突然熄火了,我一边抹去脸上的雨水,顽强地睁开眼睛,一边试图将车发动。发动机就像被捅了刀子的猪一样,嚎叫几声之后,就无声无息了。环顾左右,四野茫茫,找不到修理的地方。可能因为下雨吧,推行一段路后,进入一个小镇,遇到两个修理铺,但已经关门打烊了。当时,我还没有手机,哪哪都联系不上,只好硬着头皮,推着沉重的车子,艰难而缓慢地行进。
   走完剩下的里程,到家已经快八点了。当时,我租房,住在三楼。本来,满肚子是火气和怨气,等到了楼下,看见我家窗口发出的橘黄的灯光,柔柔地,一股温情瞬间流遍全身。吃饭的时候,我喝了点酒。儿子见到我特别兴奋,一声一声亲切地叫着“爸爸”,我的脸颊滚烫。看着孩子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忽闪忽闪地,我只顾着开心了,把刚才路上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
   从此,我不再抱怨上班路远,并且开始严格要求自己,按时上下班。虽然路远,很多时候,我比上班近的人到公司还早,走得还晚。我学会了享受人在路上,只要自己多加小心,顺便看看风景,想想将来,也是不错的体验。苦是苦点,累是累点,但与一些大灾大难、生死考验相比,算个啥?我这样想:就当这上班的路是人生之路的一段,人生路本来就长嘛。
   路,再远,总能抵达。只不过路上太辛苦,可曾经的辛苦,往往都是后来最美的记忆,成为人生宝贵的精神财富。
  

共 358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本文以朋友孩子来上海找工作引出下文。上班近点,这是都市人世世代代朴素的梦。到上海后,知道了什么叫上班路远。厂里为了引进人才,将一栋办公楼改造成住房,“我”吃住在厂区,很是方便。可这种日子三个多月后就结束了,“我”被调到市区工作,上班路线近三十公里,“我”每天骑自行车、过渡、搭货车、坐公交搭配着出行,若顺利,路上至少要一个半小时,若不顺,到厂就开中饭了。有同事调侃这不是上班,是出差。为赶时间,还曾出过车祸,虽没酿成大祸,但每天都是触目惊心的。尽管骑助力车危险,“我”还是倾尽所有积蓄买了一辆助力车。终于,“我”的道路“我”做主。有时也感慨上班路远,浪费很多时间,没时间读书。其实想想,“我”不是正在阅读一本随时更新的社会大书吗?老总看“我”辛苦,破例让“我”弹性上下班,同事们淳朴,没人和“我”攀比。他们不经意间在“我”心里播下了善良的种子。此后,“我”的时间“我”做主,但还是因为赶时间接上幼儿园的儿子出了车祸,虽无大碍,前前后后还是误了半个多小时,让幼小的儿子流着泪眼巴巴等着。后来公司换了领导,公司搬的更远了,每天单程四十多公里,“我”被迫离开了公司,走进了人才市场,寻找另一份工作。虽近点,也有二十多公里,且道路两旁都是村舍与农田,没有修车铺,“我”在一次大雨中淋的像从黄浦江捞上来的样,车也熄火打不着,硬生生推回家。到家已晚上八点。当看见家里柔柔的灯光和听见孩子亲切的叫唤,一股温情冲淡了满肚子的怨气。“我”从此不要抱怨上班路远,学会享受人在路上,虽苦点,累点,就当这上班路是人生之路的一段,人生路本来就长嘛。本文紧扣主题,通过陈列上班途中的日常,以真诚的文笔展示了上班路远与生活的不易。作者表达不疾不徐,情感波澜不惊,写得是质朴恬淡,把感情隐藏在这种恬淡的叙述中,读起来另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可以说读着此篇文章,仿佛在读一篇“历险记”,心几次吊在嗓子眼,还好,有惊无险!说作者在写上班路远,不如说作者在诉说着生活的不易与人生的甘苦。文中有喜有泪,有辛酸有甘甜,有家庭的温暖与人性的光芒。文章结尾立意深刻,给人启迪与力量。好文,力荐品读,感受精彩!问候老师祝安!【东篱编辑:李湘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21206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李湘莉        2022-12-06 06:43:21
  读着韩老师的文,才知在大都市生活的不易。平时我们只看见都市的繁华,其实在繁华的背后隐藏了困苦与辛酸。遥握问候,谨祝冬暖安好,编创愉快,精彩纷呈!
回复1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2-12-06 08:34:42
  谢谢湘莉老师一大早辛苦地编辑!看了我的文,给年轻的朋友敲响警钟,即使大城市现在交通发达,地铁公交纵横,但大多数人上班远是事实,骑车一族以前和现在还大有人在。很多工厂都在郊外,上班不易,城市越大越辛苦。要在大城市打拼,必须有吃苦耐劳的心理准备,当然,机会多些,如果能挺住,人生的前景依然美好。再谢老师精彩细致的编按,辛苦了,祝冬暖,开心!
2 楼        文友:枫桦        2022-12-06 07:12:42
  生活艰难,生活不易,城市里的上班族更是顶着各种压力,奔走在坎坷的路上。韩老师所描写的生活场景,让人触目惊心,原来城市的生活要面对这样艰难的境地。拜读老师的好文!
3 楼        文友:白玄        2022-12-06 08:56:22
  据生活在城里的朋友都说上班路远,路上车堵,开车一般都要一个小时多,起早贪黑,把许多生命都浪费在路上。今天读到老师的文章也是这么说,就知道在城里上班也不容易。好在作者久经考验,终于悟出路上要小心,路上也有风景,心态平和,有家的温馨一切拼搏也就值得了!问候作者,学习欣赏。
回复3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2-12-06 10:28:16
  城市,尤其大城市,上班路远,这是个城里人挥之不去的心病。上班路上,有时真地疲惫不堪,甚至都想放弃,只有想起家人、想起肩上的责任,才又奋力前行。调整好心态,一路上才都是风景。谢谢老师精准的解读,祝编安创丰!
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12-06 09:30:20
  韩老师在大城市上班,看来路远就是个优势,为何?闲适下心情,把所见当作风景,当作一本书来读,如此的心态,才是一个人的品位。我很庆幸,不能走进大城市工作,我们这个小城市,三十年前,小巧得就像一方手帕,从裤兜路掏出的感觉,现在此时体积大了,我也退休了。我在学校内的家属楼住,上下班50步之内,我曾笑那些住在校外的,他们说我是五十步笑百步。真的是感觉很自豪。韩老师的文章,能够从平凡平素平淡的小事里挖掘出精彩的东西来,我很佩服,向你学习。不管路远路近,我想用心去走,走的都是风景线。怀才抱器拜读。
怀才抱器
回复4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2-12-06 10:41:32
  谢谢怀才老师的美誉!真是羡慕老师上班时路近,我这三十多年,没有几年是近的,有班车的单位稍好点,路上一个多小时也是常态,怕堵车。没有班车,即使后来地铁发达了,我很多时间都在地铁上,地铁上一个小时,其间还有两次换乘,两头还要走上三四十分钟。后来有了自驾车,也难以保证上班时间,有一次,我开车,暴雨中堵在路上三个多小时,走走停停。但时间久了,就像老师说的,我调整了心态,看看风景,想点开心的事情,在路上感觉就好多了。写了过去一些粗浅的感悟,权当回忆。再谢老师留步拙作,祝冬暖,安好!
5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2-12-06 11:38:53
  韩老师上班真不容易,家离公司那么远,很多时间都花费在路上了。那个从北京来的老总真是一个善良的人,允许晚来早走。在大都市打拼其实并不容易,需要有顽强的意志力和忍耐力,但走过那段艰难的岁月,回望时会感觉当下很幸福。一个人的心态也很重要,上班路上沿途的风景也很美,只当是坐车看风景了。韩老师的文章写的越来越精彩了!拜读老师佳作,大赞!问好韩老师,遥祝冬日安好!
回复5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2-12-06 13:14:19
  老师说的对,在大城市上班是个辛苦的事,即使现在交通发达了,上班族路远是个顽疾,难以愈合的城市病。好在我那时遇到了好领导,那么照顾我,所以,虽然走来一路艰辛,但也有美好的回忆常在我心。谢谢老师精彩的解读和美誉,祝工作愉快,创作丰收!
6 楼        文友:吴孟友        2022-12-06 12:06:32
  读了很多韩老师的文章,感觉韩老师是一位有理想、有追求、工作认真负责,性格坚强的人。
   无论是白领、蓝领还是普通员工,在上海这样一线城市,上班都很辛苦,很累。本文,韩老师写了赶车、骑车一些细节,着实令人感动,感觉工作的艰辛和生活的不易。好文,拜读学习,冬日问好韩老师!
回复6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2-12-06 13:20:48
  谢谢吴老师百忙中留评!上班族有很多艰辛,每个人都不易,上班路远是无法言说的痛,我深有感触。但好在走过来了,有点想法,写出来,与大家共勉。再谢,期待吴老师的佳作,问冬暖!
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12-06 13:49:44
  辛苦往事往往成为最美记忆!
怀才抱器
回复7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2-12-06 16:21:36
  也是一种宝贵财富,谢谢老师!
8 楼        文友:刘春        2022-12-06 16:57:16
  上班路远——上个世纪我在北京的电线杆上,经常看到这样的纸条:换房,也有城市之间护换的,或是工作上班路远,或者夫妻异地生活。那时大城市上班倒换几路车要走一两小时绝不鲜见。城市越大,上班就不可能随心所欲。所以,感叹一声,韩先生正式体会了大城市生活之难才有了这篇感悟。赞!
老兵
回复8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2-12-06 19:31:24
  谢谢老师精彩的解读!上班路远,这是一种城市病,至今还是没有好的药方,即使今天地铁四通八达,人在路上,一两个小时非常常见。这也是现代人喊累的一个原因。一点粗浅的感悟和回忆,再谢老师,问冬暖,笔丰!
9 楼        文友:房顶月亮        2022-12-06 18:35:55
  上班路远,这对卡着时间的上班族真的是头疼。我经常见到年轻人,常常手里拿着从路边买来的早餐,匆匆忙忙风风火火向单位狂奔。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更是头疼。韩老师回忆了这些年的上班路途,其中艰辛不言而喻。还好,老师懂得调整心态,一路风景自然有。问候老师!
回复9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2-12-06 19:43:38
  谢谢老师的精彩解读!上班路远,其实是许多城里人的心病,只是为了生活,考虑到肩上的责任,大家忍了。我也忍耐了多年,后来调整了心态,似乎没那么苦恼了。一些平平常常的生活片段,也许没那么波澜起伏,但都是曾经美好的回忆。开出租也很辛苦,祝工作顺利,冬安!
10 楼        文友:红花草        2022-12-06 20:48:30
  上班的路也实在是太远了,每天几个小时都花在路上了。不过老师好心态,每天都有不同的风景,有不同的感悟,上班的路也好似人生路,苦着累着乐着,前进着。好文章,点赞学习,问候老师!
回复10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2-12-07 05:43:23
  谢谢老师美评!其实,城市生活是非常不易的,上班路远,是城市人打不开的心结.不像咱们农村,上班自由洒脱,不打卡,心情放松,还有田园风景相伴。所以,爱土地吧,那里才有真正的幸福。一点感悟,权当回忆,再谢,祝快乐,创丰!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