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宁静】变态的灵魂与倒过来的美(随笔)

编辑推荐 【宁静】变态的灵魂与倒过来的美(随笔)


作者:孙兰茂 秀才,1856.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41发表时间:2022-12-07 16:23:54
摘要:以残为美,以丑为美的变态审美观,古已有之,现实社会也不鲜见。

为揭露清政府漠视知识、摧残人才的社会现实,龚自珍写下了不朽名作《病梅馆记》。文中对江浙一带“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的变态审美观,进行了辛辣的批判和嘲弄,进而向国人发出了拯救病梅、“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呼唤。
   以残为美,以丑为美的变态审美观,古已有之,现实社会也不鲜见。
   在古代,风行长脖子为美。爱美的女子,为使脖子长得细长,会在脖颈上一个接一个地套项圈。沉重的项圈套在脖子上,脑袋转动起来会非常地吃力。如同犯人戴了枷锁,不啻于因低头看手机,而导致背后看人最难的颈椎病。
   在欧洲,女子以马蜂腰为标杆,腰越细越美。为使腰变细,女孩子用宽布带子紧束腰部。因过于用力,常勒的人喘不开气,连吃饭都难以下咽。
   在日本,女人的牙齿,要用黑色颜料涂抹才算得上美,光洁如玉竟变成了丑。
   中国古代以脚小为美。在女孩子长到七八岁时,大人们就用结实的布条子,用力地把孩子的双脚缠绕起来。既使疼痛的死去活来,也不会轻易放手。直至因骨头变形,平展展的脚板变成了端午节的“粽子”般形状,亦或是“三寸金莲”般,才觉得称心如意,才称得上美。
   我老家前面的村子,曾发生了一起小孩套铁环的怪事。以前,村上有钱的人家,大都用四个轱辘的木制大车运送庄稼。为捆绑货物的需要,大车用的绳索上会配有碗口大小的若干个铁环。
   当孩子们看到铁环,如同古画上女子佩戴的铁环情形相当时,便把车上的铁环套在了自己的脖子上。铁环套上去容易,取下来难。其中,有一个男孩子,就让铁环把自己的脖子给“套牢”了。那时候,科技落后。没有电锯,没有激光,又不可以将人放进火堆里,把铁环子烧化。只能眼睁睁地让孩子戴着冰冷的铁环生活了一辈子。有人给孩子起了个外号,叫“铁钏脖子”。可以想见,一个脖子上有铁环的人,那生活上该有多么的煎熬和痛苦。
   在我的记忆里,在乳罩大行其道之前的乡下,女孩子为掩饰乳房发育,也会用宽布带子紧裹胸部。裹了胸脯的人,穿上衣服后显得苗条,也显得年轻。可现在不同了,为了“丰乳肥股”,人们不惜重金、不畏疼痛地拼命往皮肉里注射胶原蛋白。胶原蛋白用多了,人就会变得丰满,变得美,变得养眼。至于因肉里掺假,使尊容受损,为了美,也便顾不了那么多。
   不难发现,大街上常出现涂抹着红眼圈,张着血盆大口且染黄、白头发的女郎,也常出现纹身或光头上顶着一根小辫子的男孩。她(他)们抽着卷烟、招摇过市,怎么看都让人觉得恶心。
   书法是高雅的艺术,是文化的象征。练习书法,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学习书法,是日积月累、一笔一划练出来的,没什么捷径可走。可是,有自称为书法“大家”的人,本没什么天赋,又不肯下力气研习,却走起了书写“丑书”的歪门邪道。好好的手不用,却偏偏用脚写,用嘴写,甚至用头写。那装腔作势的做派,那犹如屎壳郎爬行留下痕迹一般的字迹。到底潇洒在何处?如何谈得上美?
   有歌唱家唱到,我丑,我丑的可爱,丑的温柔。放屁的吧!天下竟有爱丑而嫌弃美的咄咄怪事?要是真丑的话,无论男女,恐怕也只有打光棍的份,没有哪个傻瓜愿意和丑陋不堪的人生活在一起。管你温柔还是可爱,美才是硬道理。
   老家原本是穷山恶水、民不聊生的地方。因改革开放,人们不但逐渐地富裕起来,而且所处的地方,也建成了四面八方客人们的旅游打卡地。
   有一个叫做“时光隧道”的景点,因有一望无际的银杏树,加之纵横交错、宽阔笔直的柏油马路两侧也种植了银杏树。每逢到了深秋时节,遍地皆是一片金黄。那景致用如火如荼来形容,不太贴切;用“满城尽带黄金甲”来比喻,也显得很牵强。反正,因了它的“黄”,才使它名声大振。
   不知是什么原因,朱自清老先生爱绿色,写了著名的散文《绿》,让人百读不厌。国家也提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可这里的人们,却偏偏像历代皇帝般地喜爱黄色。且异想天开地说“黄”是暖色,寓意着雍容华贵等等。难怪穿黄色衣服的巴西足球运动员,常能夺取世界杯的冠军。我想,国足要想涉足世界杯决赛圈,是否也该换一身黄色的运动服呢?
   关于树叶为什么秋天变黄的事,我从百度上查了一下。秋天树叶之所以会变黄,是因为到了秋天,树木的根、茎不仅不再向树叶输送养料和水分,而且还会分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将养分输送到树根,作为过冬的养料。叶片中没有了叶绿素和养分,就会呈现出黄色,以致脱落于地上。树叶的这种变化,是树木为抗击冰雪严寒、保证来年继续生长的无奈之举。
   自古便有悲秋之说。从宋玉的“悲哉!秋之为气也",到曹丕的“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从李白的“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到秋瑾的“秋风秋雨愁煞人”。
   秋,是悲戚压抑的,亦是冷酷无情的。秋风扫落叶,万物凋零。碧绿浓荫、勃勃生机的树木,在秋风的吹拂中,“无边落木萧萧下”。那景象,是目不忍睹的。
   如果一个人遭遇不测,人们大都会投来同情的目光。可是,树木呢?树木遭遇肃杀秋风的侵袭,失去了生机和活力,也该是一大不幸吧。可当看到树叶渐趋变黄时,人们却兴奋得欢呼雀跃。这难道不是一种肮脏的、不可告人的心态作祟吗?
   不是自作多情。春夏季节,郁郁葱葱的银杏树林和时光隧道,人迹罕至。唯独到了秋天满目苍凉的季节,人们却趋之若鹜。银杏树若是有灵性的话,对人们在遍地黄叶上寻欢作乐,或是践踏,或是拍照,将会表现出什么样的感受?
   历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都知道,为了填饱肚子,乡下人吃的食物主要是山芋。山芋吃多了会涨肚、会反胃,甚至会因营养不良而贫血。我是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也同大多数人一样,因饱受山芋之苦,提起山芋就恨之入骨。
   可是,现在的人们,把山芋看做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是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什么红瓤山芋、黄瓤山芋、紫瓤山芋;什么煮山芋、烤山芋、薯片、薯条……仿佛离开了山芋就没法活。
   入冬以来,老婆几乎每天都要吃山芋。于是我就说:“山芋并不是什么好东西,吃多了会生病。偶尔吃一次,权当忆苦思甜。可天天吃的话,就让人承受不了了。”老婆说:“有什么承受不了的?大家都花高价钱买山芋吃,就你洋气?”
   精米细面受了冷落,山芋倒变成了美食!
   美就是丑,丑就是美?我真的是无语了。

共 252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关于美与丑,倒还真的是一门子学问,而且是很深的学问。其间怕是应该有个度,它涉及文学的审丑,审丑文学之美,“丑”文学之美。记得当代著名电影评论家钟惦棐先生在评论电影《牧马人》主人公李秀芝演员形象时曾经倡导过这样的一种美,即丑——不丑——美,说的是表演艺术,文学也一样。大作根据平日生活中的诸多发见谈当今时代人们的审美,从清著名思想家龚自珍《病梅馆记》入题,古今中外,论据确凿,逻辑缜密,有力地论证了古往今来人们被扭曲了的审美观,以至认丑为美,令人唏嘘乃至愤慨。那所谓景点的甚嚣尘上“时光隧道”我也去过,同感,服膺先生观点。【编辑:郭永涤】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郭永涤        2022-12-07 16:25:54
  大作拜读,远握。
副高职称,著述多部。
2 楼        文友:红尘花瓣雨        2022-12-07 18:06:27
  个人的感悟总是不一样的,过好每一天,按照自己的喜好。
3 楼        文友:浩渺若尘        2022-12-08 08:31:38
  佳作欣赏,已向精品审核组申报!
浩渺若尘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