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丹枫】民安二街(散文)

编辑推荐 【丹枫】民安二街(散文)


作者:流汗的公牛 秀才,2936.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657发表时间:2022-12-07 20:32:12


   民安二街是商丘市的一条普通街道,位于道北。街名可能取自成语“国泰民安”。
   对民安二街念念不忘,源于二姨家早年在那条街附近住过好些年。小时候,每当自己跟父母去二姨家走亲戚时都比较兴奋。毕竟,二姨家住在市里,在临近去二姨家路上,能看到平日里难得一见的火车。印象中,那时的火车多是由蒸汽机车牵引,远远就能望见一长溜火车冒着白烟奔驰而去。尽管是远观,可留给我的震撼让自己幼小的心灵久久不能平静。
   上世纪八十年代,人们走亲戚多是骑自行车,路远的需要搭乘长途汽车。从老家刘口到市里大概三十里的样子,骑车慢的话也就四十分钟左右。年后吃过早饭,选个日子,将果子、蒸馍、枣糕、麻花等礼物一一拾进提篮子,再蒙上个红枕巾,挂在自行车的车把上就可以出发了。沿商单公路南行,过了双八、黄楼,就走了一大半路了。再往南穿过张饭棚,就进入市郊。等骑过北大桥,便进入了市里。往左拐不远,再向右就到了民安二街。
   当时的民安二街不甚宽,街两边都是高高低低的民房,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高楼大厦。当然,这要比老家强多了。民安二街一直往南与北站路交汇,路口附近有个医药公司。第二回民小学就在街中段路西,两个表弟峰、磊就在那里上的小学。清真寺位于民安二街南头,没有进去过,在老家没有那样的清真寺,隐隐感到它里面很神秘。除此之外,好像没有别的机关单位了。从民安二街北头分岔的一个胡同可以通往光复街,那些年,道北的光复街大棚农贸市场非常有名气。每年过年前,方圆几十里的人们都会到光复街置办年货。后来,光复街农贸市场搬到了310环岛西南侧,光复街也失去了往日的热闹和喧嚣。
   二姨家就在位于民安二街北头路东的一个小胡同里,胡同口有一个小水房,算是一个标志了。由于那时市民家里没有通自来水,吃水需提着水桶到水房接水,水房里有个公用水龙头。不像我老家,吃水是院子里的压井。水房旁还有一家换面条的商铺,摆放着现成的面条,可以用面粉换,也可以掏钱买,比较方便。这跟老家不一样,吃面条要么在家里手擀,要么去前面邻居家轧面条。总之,当时觉得市里的一切都是那么新奇好玩。记得那时姨夫还在市第五汽车运输队担任队长,二姨在红旗路一个工行储蓄所上班,虽说如此,家里的居住条件却很窄小,他家房屋算是一大间外加一小半间且是东屋,姨夫、二姨和两个表弟四口人居住确实紧张,用“蜗居”形容最恰当不过。大间屋里南侧放了一张大双人床,往北紧挨是一张小床,东侧墙上开有一个小窗户,人在屋里,能听到外面路人说话。窗户下有一写字台,靠北墙摆放有三斗橱和电视柜,再加一个圆餐桌,屋里安排得可以说满满的。外面的小间像个门厅,屋里南墙放了一张小床。厨房在居室北边,是个简易的过道小屋,与三家邻居合用,也是比较袖珍。这在农村人眼里,比较少见。不过,位置决定价值,那个条件下,在市里能拥有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就不错了。因为在我家众多的亲戚中,只有二姨家在市里住,也就是在市里,我第一次见水冲公厕,第一次进动物园,第一次听说小表弟在学校举行的放风筝比赛获了奖,这些稀罕事在老家是没有的,作为农村长大的我,还是挺羡慕二姨家的。
   有一年走亲戚,曹县樊楼的三姨和三姨夫正好也去二姨家,席间二姨夫和三姨夫两人推杯把盏,那次父亲没有去,要不他们仨一定会好好喝几杯的。那天,三姨夫有点喝多了,他略带醉意地用他鲁西南口音高谈阔论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来,三姨病逝后,与三姨夫也断了来往。
   好像有一年夏天,我去二姨家走亲戚在她家住了两天。当天中午二姨做的是鸡蛋面,当二姨让我自己去厨房里盛饭时,我竟然错把二姨邻居家的锅里的面条盛到自己碗里。等回到饭桌上才发现,碗里的面条跟二姨家的有点不太一样,才知道自己盛了别人家的肉丝面条,也没敢声张,遂假装没事儿闷头慌着把面条吃完了。幸好那天她邻居不在厨房,要不然就尴尬了。晚上,二姨带我和表弟去火车站看火车。到了站台,二姨告诉我说,眼前的就是陇海线铁路,商丘市的前身是从小小的朱集站发展起来的,称得上是火车拉来的城市。夜幕下,在高高灯架上十来个强亮的探照灯照射下,来来往往的客车、货车不时进站出站,火车汽笛震耳欲聋。在站台上近距离看这些钢铁长龙,它们“哐当当”的来去,真是既激动又紧张,让我过足了瘾。由于民安二街离火车站不太远,晚上在二姨家睡觉时,依然能清晰地听到火车的汽笛声,那声音是在老家不曾听到的,让我久久不能入睡。那次回去后,我神气地跟老家小伙伴们美美地吹嘘了一番。
   关于民安二街的记忆,还有一件事值得一提,好像我小妹玲刚上五年级。有一回,母亲在家抽不开身,当时我和姐姐不在家,便叫玲骑自行车去市里给二姨送个东西。当二姨见玲独自一人骑车来市里民安二街时,还有点不相信,待确认了,遂不由得感叹道:“我嘞亲娘哎,你娘怎么恁放心让你骑车来,也不怕路上有个闪失?!”现在想来确实后怕。没想到小妹小小年纪,就敢一个人骑车去市里二姨家,胆子真大,那次没出什么意外真是万幸。
   我大姐刚毕业那两年,在二姨的操心帮助下,去了市里货场路王井附近的一个储蓄所上班,就在二姨家的外间住。那段时间,母亲不想亏欠二姨,于是,每隔上一两个月就用自行车拖一袋自己打的白面送到民安二街,算是给二姨家一个补偿。二姨的邻居看到母亲满头大汗地骑车带了一大袋面粉时,不由得冲二姨说,峰的大姨又来给你家送面啦!你们姊妹搁得真好啊!母亲听了微微一笑。有时,母亲顾不上吃饭,卸下面粉后又骑车匆匆返回了刘口。其实,母亲是个要强的人,尽管家里条件不太好,可她不想占谁便宜,也不想让人说闲话,哪怕是自己的亲妹妹。母亲常说,谁有是谁的,不能光想着占别人光,别人对咱好咱不能昧良心。尽管母亲不会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话,可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知恩图报。
   多年后,二姨家经济宽裕了,二姨夫在光复街北头买了套单元房,住进了楼房,告别了民安二街。后来,二姨家搬到市水利局家属院。再后来,二姨家又在东白云广场附近的民主路北买了一套三室两厅的房子,日子可以说越来越好。前些年,随着道北的大规模开发改造,民安二街、北站路等大片区域都被整体拆除,民安二街与其他许多街道一夜之间在道北的版图上消失了,唯留下一个个越来越陌生的名字。
   民安二街,虽说是一条普通的街道,但却承载了无数人尘封的记忆,见证了城市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只是,多年之后,相信很少有人会再提及它和它背后的故事。往事如烟春如旧,许多美好的东西都会离我们而去,从没有说再见。
   思量往事,虚无似梦。如今,二姨和二姨夫正安享晚年,两个表弟也都事业有成。只是,不知道他们是否像我一样留恋记忆中的民安二街,那个曾经熟悉而又陌生的地方。
  

共 270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的《民安二街》,叙述了自己对民安二街的记忆。民安二街是商丘市的一条普通街道,位于道北。街名可能取自成语“国泰民安”。对民安二街念念不忘,源于二姨家早年在那条街附近住过好些年。小时候,每当自己跟父母去二姨家走亲戚时都比较兴奋。毕竟,二姨家住在市里,在临近去二姨家路上,能看到平日里难得一见的火车。印象中,那时的火车多是由蒸汽机车牵引,远远就能望见一长溜火车冒着白烟奔驰而去。二姨家就在位于民安二街北头路东的一个小胡同里,胡同口有一个小水房,算是一个标志了。由于那时市民家里没有通自来水,吃水需提着水桶到水房接水,水房里有个公用水龙头。大姐刚毕业那两年,在二姨的操心帮助下,去了市里货场路王井附近的一个储蓄所上班,就在二姨家的外间住。那段时间,母亲不想亏欠二姨,于是,每隔上一两个月就用自行车拖一袋自己打的白面送到民安二街,算是给二姨家一个补偿。多年后,二姨家经济宽裕了,二姨夫在光复街北头买了套单元房,住进了楼房,告别了民安二街。后来,二姨家搬到市水利局家属院。再后来,二姨家又在东白云广场附近的民主路北买了一套三室两厅的房子,日子可以说越来越好。前些年,随着道北的大规模开发改造,民安二街、北站路等大片区域都被整体拆除,民安二街与其他许多街道一夜之间在道北的版图上消失了,唯留下一个个越来越陌生的名字。民安二街,虽说是一条普通的街道,但却承载了无数人尘封的记忆,见证了城市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极力推荐欣赏!【编辑:梦锁孤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22-12-07 20:47:07
  感谢老师赐稿丹枫,祝写作愉快!敬茶!
梦锁孤音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