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敏思家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敏思】我们家两代人的支前故事/袁琪

编辑推荐 【敏思】我们家两代人的支前故事/袁琪


作者:袁琪 白丁,12.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779发表时间:2022-12-08 18:00:31

我们家两代人的支前故事
   作者:袁琪
  
   我是环县曲子镇孟家寨村人,现住西峰区康居小区。我父亲袁希珍今年93岁,身体还算硬朗,记忆力也好。平时一有空,父亲就给我讲述他和我爷爷袁廷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支援前线的故事。
   袁希珍(父亲)讲故事,袁琪(儿子)记录整理。
   1936年6月,红军西征解放了曲子、环县,大部队开往宁夏,陕甘独立师上千人留守曲子,驻扎在孟家湾一带。那时候我们家30多口人,我太爷袁文清和我大爷袁廷考,三爷袁廷瑞住孟家湾,我爷袁廷安和我小爷袁廷贵住宋家塬畔。
   一天,曲子县县长袁廷保领着一位首长来到我家对爷爷说:你家住得高,视线宽阔,能不能腾出几孔窑洞让部队首长住,这样更安全些。我爷满口答应。
   这位首长就是曲子县委书记李培福同志,也是爷爷后来的入党介绍人。爷爷袁廷安家有大小窑洞5孔,给部队腾出来了3孔,除一小孔首长办公住宿外,其他两孔为装饲草的草窑,安石磨子的磨窑,都铺上了麦草,住满了八路军战士。
   部队入住后,大家同饮一窖水,同用一口锅,同烧一垛柴。为节省窖水以备急用,部队炊事员天不亮就要下到杨旗小河挑泉水做饭。战士们衣服脏了要到杨旗小河去洗,晴天边洗边晒在河边的草地、石头上,晒干后取回。阴天则挂到树杆上,晾在柴堆上。战士衣服破了,我奶奶、我姑姑主动为他们缝补。部队人多,做饭锅灶不够用,就用我家锅灶,部队有紧急任务时,我家主动让出锅灶,让他们先做饭。在外站岗的战士遇到下雨,衣服湿了,我奶奶就在锅台上支架起几根木棍,把湿衣服搭在上面,锅底下煨火,一件件烘干。我奶奶、小奶奶、姑姑经常为战士们做布鞋、拆洗被子,用部队纺线车纺线以备战士们用,这台纺线车后来留到我家了,奶奶说是个纪念,可不,现在都成为了珍贵的历史文物呢。我太爷有空就编草鞋,送给战士们穿,还为他们剃头、补鞋,教他们打草鞋、编筐子。我小爷袁廷贵有空就拉牲口去帮司务长驮粮,采购生活用品,置办伙食。农忙季节,战士们主动帮我家耕种、除草、收割,军民一家亲。
   曲子解放后不久我爷光荣加入了共产党,他当时在老爷庙教书,借私塾先生的身份掩护,密秘为党搞地下工作。寒暑假期间,他抽出时间教战士们识字、写字,战士们给他讲战斗故事。我爷把听到的故事又讲给他的学生们听,学生又把故事讲给家里人听。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曲子老区一带人人都知道会讲许多关于红军的战斗故事。
   杨旗沟有个果子塬,漫山遍野生长着狼芽刺,可当柴禾烧。我父亲经常看到战士们拿着镢头、绳子、镰刀、斧头,唱着革命歌曲,进沟上山去砍柴,背回来堆放在我家庄前屋后的空闲地方,柴垛堆积好像一座座小山似的。
   1937年,曲子县委把各村的中青年村民们组织起来,成立了民兵连、排、班,我爷和我大爷、三爷、小爷都当了民兵。白天由部队教导员统一训练,晚上派大家分赴各村站岗放哨。若有敌情,战士和民兵有组织地把老年人和孩子用木梯送到各村修的堡子上去隐藏避难。
   不久,曲子县政府搬到我家临时办公,我小爷袁廷贵经常给曲子联络点送信、取信。有时送信经过白区,为了安全,总是乔装打扮,机智顺利地取回信件或把信件顺利送到指定地点,还不时到白区的商店铺子里买回部队急需的生活用品。
   1938年,部队提出了减轻农民负担,解决粮食自给的口号,购买了铁铣、镢头、锄张等农具,在杨旗沟、李旗沟等地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战士们与当地老百姓一同耕种,山上山下红旗招展,歌声、口号声响成一片。
   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民党为了独吞胜利果实,背信弃义,向延安根据地发起了猖狂进攻。当年部队在我村播种的粮食喜获丰收,曲子县动员各村男女老少抢收抢割、驮运上场,家家户户场上堆满了谷子、糜子垛。为方便打碾,老百姓用铡刀铡下粮食穗子铺在场上,与部队战士用碌磁碾、连枷打、棍棒捶。糜谷颗粒不干,就倒在老百姓家的火炕上,炕干后碾成米、磨成面,由我大爷组织民兵,赶着毛驴源源不断送往前线。因部队大灶需要肉食,剩余未加工的粮食,我父亲袁希珍和乡亲们带战士到老百姓家换成牛、羊,赶往前线。
   不久,驻扎在我们村的部队接到上级命令赶往前线增援,战士们依依不舍地与老百姓挥手告别。
  
   1946年,为了支援解放军前线,我爷替我父亲袁希珍报名参军,我小爷袁希贵坚决不同意,说我父亲刚结婚,还没有小孩。他自己报名顶替我父亲去参军,后来担任十三团司务长,不久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部队,他忠厚老实、办事认真,多次获奖。
   1947年一天,国民党马鸿逵部下一个骑兵连与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在孟家寨村马岗子交火,二纵队沉着应战,取得了胜利。战斗结束后,我奶奶看到战士们嘴皮干裂,便拿出家里的干粮,用罐子盛上水,叫我父亲送给战士们吃喝。其他村民也纷纷拿出食物和水,送到战场。过了几天,我父亲与同村青年袁廷林、袁希孔、张得有、宋百礼、马占德、王致礼、郭凤鸣、郭凤川等19人组成“农民支前医疗担架队”,5人为一个行动组,一人背行李,其余4人抬伤员,统一听从西野二纵队一位姓朱的干事管理调遣,抬着伤员跟随大部队行动。部队离开孟家寨村后,经马岗子到环县,再转战定边盐池等地,其间没有打大仗,但小仗没少打。敌机天天袭扰轰炸,担架队里时有同志牺牲或受伤。面对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的状况,我父亲和队友们不怕牺牲,全力护送伤员,遇到紧急情况互相耳语传令,发现敌机来袭,便找寻凹形地势或树梢隐蔽,实在无法隐蔽,就用身体掩护伤员。
   1947年7月,榆林战役打响,我父亲和同伴们再次跟随部队,冒着枪林弹雨转移伤员,从成堆的尸体中搜寻幸存的战士。担架队分为前、中、后三个梯队,昼夜从前线向后方转送伤员。在战场上,轻伤员就地包扎继续战斗,需取弹和手术的重伤员则需担架队转送紧急救治。就这样,我父亲和队友们夜以继日,经常吃不上饭、喝不上水,只为多救回一个伤员。
   在战场上,有时粮食供应不上,大家每天仅靠一个糠面窝窝头充饥。记得一次,部队断粮7日,仅靠从当地老乡家寻找到的麸皮维持生命,大家饿得两眼发黑。1947年农历9月末,“农民支前医疗担架队”从陕西省延川县返回家乡,大家体弱无力,衣衫褴褛,身无分文,吃饭时赶到老百姓家,饭后由队长统一打粮食条交给户主,在交公粮时扣减。有时几十里路遇不到人家,大家只能饿着肚子。
   1948年西峰驿马战争打响,部队伤亡惨重,急需担架队支援,因我父亲在榆林支前后患病未康复,我爷爷受县委的派遣,带着“农民支前医疗担架队”。因他是党员,县政府选他为队长。在前线,他带领担架队,救治了不少危重伤员,受到了部队首长多次表扬,为老区人民赢得了荣誉。
   1955年冬,我叔父袁希禄应征入伍,在部队好学上进,工作积极,一年后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部队团参谋。我父亲支前返乡后,因在延安榆林患上湿性腰腿病,一直在家务农。1958年大跃进时期,他又坚持参加了当地兴修水利工程,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事迹在《甘肃日报》登载。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坚持自学,能熟读毛主席著作《老三篇》,背诵十几条毛主席语录,被乡上评为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和“五好社员”。1985年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现在我家“五世同堂”,17名共产党员。
   2006年,我父亲到西峰居住,但一直眷恋老家的山山水水。市政府部门在东湖公园搞宣传活动时,他注意收集法律、农业科技等方面的书籍和资料共220册,他把这些书籍转送给曲子镇孟家寨村阅览室。平时有空,他就帮环卫工人拾垃圾、打扫卫生,总想尽到一个老党员的职责和义务。
  
   我们家两代人三次支前的故事通过媒体报道后,又被庆阳市委、环县党校列为建党百年励志强国的学习材料。
  
   作者简介:袁琪、汉族、现年72岁,系甘肃省庆阳市环县曲子镇孟家寨村双宋塬自然村人。环县供销社退休职工,现住庆阳市西峰区康居小区。完小文化程度,热爱生活更爱学习,退休后经常读书看报写笔记学电脑,喜欢写作,文章曾在庆阳市党史研究、陇东报社、山城堡杂志、环县文联、环县政协、党史办、神州文艺、博海书香、中古传奇、老年才艺等平台发表,环江夜听发表较多,本人志向:活到老学到老,老有所为,发挥余热,种菊南山下,潇洒度夕阳!

共 332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叙述了革命老区根据地陕甘宁边区的一个红色家庭的革命故事。为了中国革命的成功,为了新中国的诞生,两代人三次舍生忘死奔赴抗日、解放战争前沿阵地参加战斗,百年后的今时再来回忆,可敬可佩,可歌可泣!让我们知道了人民江山来之不易,人民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同时文章还叙述了爷爷、父亲还有他们自己这一代家庭成员在革命成功、新中国成立以后,依然能够传承红色革命家风,永保革命青春,为祖国的建设事业继续做出了卓越贡献。尤为重要和宝贵的便是家风,家风、家训就是一个家庭的德品风貌,德者,得也!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自古以来好门风能教会我们做人的涵养,能够让人们修为好自己的人生品格,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好门风一代一代的传承,能让我们在这个物欲横流,瞬息变化的时代里,找到内心不变的恒温,找到属于自己的真正的人生价值理想和奋斗方向。红色家风蕴藏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老前辈们的人生价值观,也就是公而忘私,为人民服务,为全世界大多数人民群众某利益的初心使命。在当前全党全国开展励志强国的学习教育活动中,这样的经典资料和文章意义非常。一部满载着革命传统的“延安精神”、“红色革命家风”,极具教育意义的学习教材,值得学习推广。倾情推荐分享,建议加精。谢谢作者袁老师!【敏思家园社团编辑:介非】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介非        2022-12-08 18:12:46
  只有认真学习历史,学习革命传统,学习优秀家风,方能思辨百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砥砺奋进,再创辉煌!
江山美丽,江山多娇,江山如画,我爱江山!
2 楼        文友:情满珠江        2022-12-08 22:07:15
  传承红色家风!问候作者!
雪之韵 冰之魂……妍冰
3 楼        文友:介非        2022-12-09 04:42:56
  种菊南山下,潇洒度夕阳。欢迎袁老师成功入驻江山【敏思社团】祝您圆梦江山,笔润文丰,收获硕果,幸福满满!
江山美丽,江山多娇,江山如画,我爱江山!
4 楼        文友:袁琪        2022-12-10 07:38:39
  谢谢【敏思家园社团】编辑介非老师优美按语,对革命前辈的无限敬仰和崇拜,对文章所写之处,评论的淋漓尽致,向您好好学习,多发作品,就是对江山文学的最大回报!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