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二十五号山(散文)

精品 【菊韵】二十五号山(散文)


作者:刘春 进士,7064.5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010发表时间:2022-12-13 15:21:47

内蒙古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中的第二大高原,其中一个点,就是我们守备部队戍边的地方。
   从我们驻地到国境边防线,只有区区130公里左右。若是外敌入侵,一马平川,即可长驱直入,用不了几天,就可能逼近北京。而这里有绵延起伏的群山,有着防御的有利地势。只要我们顶上三天,就能为张家口一线争取防御时间。我们就在化德县驻防。这里虽然群山连绵起伏,但都是丘陵。要说是山,光秃秃的,那树呢?那草呢?没有大树,荆棘丛林也是好的,遗憾的是,都没有。说没有绝对了点,也有一些低矮的树棵子,不成气候,更没有动物啥的,有也是野兔。即便这样的地方,却是防止北方外敌入侵的第一道防线。1971年因林彪叛逃事件,1972年没有征兵。年底征兵,就是我们这一批,属于1973年度的兵。
   我们的守备部队是1969年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后组建的,到这里守备,先挖洞,再搞营房建设。我们这批去的时候,挖洞与营房建设同步进行。新兵下到连队后,先是采石头盖房子,后来就拉出去采石灰石,砌灰窑烧石灰,用来搞营房建设。
   下到连队,我成为连队给养员。给养员?我根本不知道这是干嘛的,从上任开始,湖北的炊事班长就大声叫我“上士”。管他叫什么去吧,反正除了买粮买菜外,就在炊事班学习烧火做饭,切菜炒菜,搋面发面蒸馒头等等,都会了个八九不离十。还得说,部队这所大学校真能锻炼人。
   夏天的一天,文书陈振国说:“跟我上山。”我奇怪地问:“上山?上山干嘛?”他说:“检查弹药!”文书是山西高平人,1971年入伍。连队的“八大员(卫生、通讯、司号、给养、炊事、饲养、理发)”的统领就是文书。文书有文化,是连长指导员的左膀右臂,所以,我这个新兵必须听他的。我们要去的这座山就是二十五号山。
   说起二十五号山,到现在我也不知道这编号如何得名的。可能是因地形原因还是由高度排名?可能是军事秘密吧。这座山是我们团的指挥所。距离不远是三号山,那是师指挥机构的所在,海拔1560米,这高度,可与东岳泰山媲美了,但可惜没有旅游价值。后来我从这条山体通道走过,这么说吧,就与现在的高速隧道一样,大卡可以并排通过,里面电缆密密麻麻,通向各个洞内。
   是的,我们的驻地就是内蒙古高原,我们团就驻扎在二十五号山周遭的三条沟里,两条沟无村,有村的沟外扇面北坡的村庄唤作榆林村,只有三五十户人家。说来也很奇怪,山上无树,山沟里仅有一棵大榆树,不知多少树龄,就在团部对面。老榆树根深叶茂,老干虬枝,满身沟壑,仍顽强生长。也许是幸运,也许是有灵,它躲过了多少灾难不得而知,反正还在活着,且活得很坚韧。山洪绕着它走,树的周围被洪水冲得只剩下约一米多的土台,应该是部队把土台加固了,周围用石头砌起进行了保护。这条沟自然被称作榆林沟。驻地附近的村庄很有意思,大多与地形有关,如秋令沟、二道河、二道沟等等。
   连队距离山根处大约一公里,从连队向里走,越走越窄。到山根的时候,有一条小路指向山顶三号山位置,跨过去是二营驻地。但我们拐向西北方向的一条雨裂沟,沿着一条羊肠小路。向上攀登。第一次爬向自己阵地山,感到一阵兴奋,也觉得很刺激。那时候年轻,精神旺盛,虽然不是如履平地,但爬山不在话下。生在平原,对大山有莫名的崇敬之感,爬山中,感受了山的雄伟,而到了山顶,行走在其身上,竟生出不过如此的感触。是的,光秃秃的,没有可看的,远处连绵的山上,也没有丛林绿色,脚下只有并不茂密的杂草。也见到了一些树根,但早已腐朽。当年山上有树吗?树去了哪里?是谁砍伐掉的?胡思乱想也有好处,忘记了累的感觉。当然,到了山顶,也出了一身臭汗。山脊有汽车行走过的便路,看上去好久不走了,路上只留下轮胎压过的灰白印迹。北行不远,右侧看去,能看到一营的驻地。向西,沿着小路下山,朝着洞口走。这条小路是开凿山洞时战士们踩出来的,不过几十米,很陡。要走汽车压过的路,得往西北方向绕过山顶,路比较远。当年战士们就是扛着风钻钢钎从这里上下的。走的多了,就有了路。小路陡峭,斜着身子踩着石坎,甚至还滑行,总算有惊无险。当我们踩着石头跳下水泥砌的台阶的时候,山洞出现在眼前。山洞右侧是汽车走的那条路,山洞在半山腰,山洞前面是用开凿山洞石渣填起来的平台,平台不大,只有几十平米。翻斗车可以倒车。洞两侧砌了护坡,石渣是沿着山坡倾倒的,直滑到沟底,半山坡的石渣颜色呈现灰白色,很醒目。
   我们站在洞口,两扇水泥浇筑的大门紧闭,门上有粗钢筋把手,把手上套着链环,有一个大铁将军锁着。文书上前,用钥匙打开大铁锁,用力拉开一扇门,我拉开另一扇:乖乖,这门足足厚二十余厘米。文书说:“知道不?这是防止冲击波的。”我看了一下,门框都是浇筑的,与山体成为一体。门框低于头部,猫腰走进去,越走越凉爽,浑身的热汗马上变成冷汗,衣服贴着脊梁,还有点冷。这是一条被覆的主通道,大约有三米来宽,地上湿漉漉的,文书打着手电在前面走,估摸走了二十几米,来到一个洞口,打开门,手电光照在山洞里,就看到这山洞高四五米,宽五六米,里面还是原装的,顶部拱形,没有浇筑,被手电一晃,能看到晶亮的水珠。里面放堆放着一垛弹药箱,距离洞口两米,两侧留有水槽,弹药垛盖着塑料布,上面湿淋淋的。文书围着弹药垛仔细检查一遍,看看塑料布没有损坏,对我说:“来,端起水盆,淘水,倒洞外边去。”水是从洞顶滴下来的,顺着塑料布流在地上。弹药垛垫起了几十厘米,不会受潮。洞壁两侧有排水槽,水流到门角落一个坑内,里面有积水。洞顶滴水在雨季会多一些,冬天就少了。虽然雨季滴水多,也不是如下雨一般,但日积月累,水没有蒸发也没有渗透,积水就攒多了。我用脸盆淘了一盆水,端起来往洞外走去。距离洞口有一段距离,洞口就像一个大白炽灯,不像刚进洞看不清路,顺着洞口的光线,越走越亮。为了表现且早点完成任务,脚步越来越快,到了门口,从灰暗的地方猛地看到光,很刺眼,眼睛有点不适应,眼光向下避开光线,当我抬脚跨门槛之时,头毫不留情碰到门框,两眼一黑,金星乱冒,头痛欲裂,忍不住蹲下身子闭上眼睛好一阵,才缓过神来。是我粗心,忘记门框是低于我半头的,正好与视线平行,心道能出去的,结果视觉判断出错,被碰活该,连哎呀都没有叫出来,还觉得丢人呢,喊疼谁心疼你,谁抚摸你安慰你?认倒霉就是了。觉得好一些了,才慢慢站起来,小心翼翼地猫腰跨过门槛,将水泼出。用手按了按眉头,似乎肿了。回身继续去端水,后面几次就非常注意了,到了洞口门前,闭上眼睛适应一下,才慢慢出去。
   将积水排除之后,文书又带我来到距洞口比较近的一个洞前,指着里面说:“这是存水的地方。”手电照去,水泥浇筑的一个大水池子,足足有几十立方的水,满满当当。下面有龙头可以接水。这是战备水,打起仗来就是救命水。文书说:“水车来来回回拉了好几天,每天十几车,还没有灌满。”他蹬着台阶用手电照射水面,见上面飘着几只黑乎乎的东西,文书说是老鼠:“山上没有水的时候,老鼠就到这里找水喝,掉在里面出不来。”边说边在门边抄起一把大笊篱,用力划拉着水,让水的流动把死老鼠飘过来。文书把老鼠一只一只打捞上来。这些老鼠不知什么时候掉进去的,也不可能是一次掉进去的,都已经泡涨了,有的甚至毛骨分离。我一阵恶心干哕。文书若无其事,看看没有了,这才作罢。处理掉老鼠,文书又将水龙头拧开,把有铁锈的水放了一会儿拧好。看样子,文书不止一次上来清理检查,心里不禁暗暗佩服。我说:“万一打仗就喝这水?不清洗水池换一下?”文书说:“你说的那么容易?汽车上来得绕着上来,在山脊上弯弯曲曲拐来拐去,一车最多能拉几方,这么大的池子,得来多少趟多少天?再说这路多危险。真的打起来,这也是宝贵的,洞中几百号人,就靠这维持,估计还得限制着用。你不想想,在抗美援朝时的上甘岭,坑道里别说这一池子水,就是有一桶一盆水,也不至于牺牲那么多人。”
   这个山洞的走向我不太清楚,想着大概是南北相通。除了这两个洞做了检查外,还有几个洞可能是空的,文书没有再进去检查。出来,关闭大门,锁好。打道回府。
   后来不过几个月,就发生了弹药丢失事件,惊动了军区保卫部门。原来是当地百姓偷了一箱子弹,卖给蒙古牧民。在那以后,连队安排俩人住在山洞看守。我去送过一次粮食,与看守战士一起各背着半袋二十多斤面粉上山,其累其苦可想而知。空手上山就已如牛喘,何况负重上山?这些弹药的归宿,后来全部清理出洞了,大概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一次去土牧尔台,坐的就是运送弹药的车。弹药装上火车,运往何方,不得而知。有人说全部销毁,有人说卖给了正在打仗的某国。部队到土牧尔台140里,十几辆解放牌装满弹药,浩浩荡荡,一路烟尘。有一次,一箱火箭弹甩出车,在后面爆炸了。幸亏两车距离一百米开外,没有酿出大事故。北边边境平稳之后,军队进行了百万裁军,山洞失去了往日的价值。按照上级部署,对山洞进行了全封闭。此为后话不提。
   洞为打仗凿,且为无仗封。无用胜有用,谁想动刀兵?裁军为强军,军强卫和平!
   这个山洞,我们真的住过若干天,那是另一个经历。(2022年12月13日)

共 366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刘春的散文《二十五号山》,写了一个戍边部队的驻扎点----二十五号山,自己的经历。内蒙古高原,驻军部队所在地与二十五号山很近,“我”是一九七三年入伍的兵,在守备部队搞营房建设。下到连队,“我”成为连队给养员。文书领着“我”上山,二十五号山,海拔一千多米,到了山顶,出了一身汗。却见山脊有汽车行驶的路,也是好久不走了。跳下台阶,见一洞口,由两扇水泥浇筑的大门,文书打开门,地上湿漉漉的,有一垛弹药箱,上面盖着塑料布,洞壁两边有排水槽,积水排出之后,文书又领着“我”来到洞口处较近的洞前,说是存水的地方。“这是战备水,打起仗来就是救命水。”水面上飘着几只老鼠,文书把老鼠一只只打捞上来,我一阵恶心,问他为啥不换水,打仗就喝这水?文书说,这一池水,是宝贵的,山路崎岖,拉水不易,打仗的话,这水还得限制着用。后来发生弹药丢失事件,之后连队就安排子两人住在山洞,“我”去送过一回粮食,“空手上山就已如牛喘,何况负重上山?”洞都是为了打仗凿的,但谁想轻易动刀兵,保家卫国,还是和平得人心。【编辑:远近】【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21215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远近        2022-12-13 15:25:49
  刘春老师的文,很有看头,这文写的也算是一次奇妙的经历吧?平时为了战时需,边防战士辛苦了。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回复1 楼        文友:刘春        2022-12-13 18:53:06
  还真不是奇妙经历。是亲自参与的行动!
2 楼        文友:相思        2022-12-13 16:07:33
  一篇有关边防哨所的小文,读罢,令人感慨不已。作者以纪实文学的方式,用新兵的视觉,带入大家详细了解“二十五山”的战略意义、结构构造、生活环境、以及历史意义等。本文主题明确,描写细腻,用精湛的笔墨,描述了曾经边防哨所官兵,为祖国的和平稳定与发展,不畏艰辛,甘愿付出的精神。同时,教育现代青年,和平年代,来之不易,珍惜当今美好的生活。二十五号哨所,为战而建;因精兵简政强军,而退出防御的舞台。但防御外敌入侵,保卫祖国和平安宁的精神,将世代延续。一篇爱国教育的佳作,点赞学习了。问好老师。
成绩属于过去,笔尖书写未来。
回复2 楼        文友:刘春        2022-12-13 18:53:39
  感谢相思的精彩评点。握手!
3 楼        文友:乐歌        2022-12-13 18:29:45
  美文美编,相得益彰,远近社长的编按很好,为读者更好理解作品,打开了一扇窗户!赞。
人生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回复3 楼        文友:刘春        2022-12-13 18:55:28
  乐歌老师,辛苦!
4 楼        文友:刘春        2022-12-13 18:52:22
  谢谢远近老师编按!祝冬祺!
老兵
5 楼        文友:远近        2022-12-13 19:42:21
  想不到刘春老师也当过兵,而且是边防部队!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6 楼        文友:枫桦        2022-12-13 22:47:21
  我姐夫便参加过珍宝岛战役,那时候他刚刚十八岁,现在他回忆起来,都是满满的骄傲。刘春老师的阅历实在是丰富,所以才写了这么好的文章!拜读老师的好文!
7 楼        文友:黄金山        2022-12-14 10:10:57
  向老军人致敬!我们当年一样的守卫边关,可惜就是写不出这样好的文来!学习来哦!
活到老学到老
8 楼        文友:相思        2022-12-15 15:30:16
  祝贺老师佳作获得精品,期待更多精彩纷呈。
成绩属于过去,笔尖书写未来。
9 楼        文友:乐歌        2022-12-15 18:31:24
  热烈祝贺刘春老师佳作《二十五号山》斩获精品!
人生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10 楼        文友:郎山农家        2022-12-15 19:12:31
  一篇好文,勾起了对部队生活的回忆!为了国家安宁,为了人民幸福,我们付出了青春,同时也深感自豪!!没有亲身经历就不会这么细腻的好文。向老班长致敬!
回复10 楼        文友:刘春        2022-12-25 08:05:03
  谢谢留墨。敬礼!
共 11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