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奇】小镇的秋(散文)

精品 【东篱·奇】小镇的秋(散文)


作者:简柔 秀才,2031.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37发表时间:2022-12-18 08:31:56


   那年的秋,我离开了喧嚣的南方都市,与岩奔赴鄂南的一个高山小镇,那是一场诗意的奔赴,一场浪漫的奔赴。奔赴的,是身体,更是灵魂。
   车子抵达盘山公路时,清寒之气袅袅浮现,携带着草木的情意,无比清爽。山中秋意深,一草一叶以柔美和刚强的姿态呈现,红红黄黄的色泽由浅到深,层层递进,缠缠绕绕,在山野间荡漾、跳跃。多么热烈的色彩,凸显着秋的丰沛和灿烂,无尽的美和暖奔来眼底。我的眼光似水,流过每一抹红和黄,面对如此富足的秋色,真想变成一根枯黄的草,一片火红的叶,美美地躺在大地上,嗅着泥土的香气,感受大地的温情与豪迈,当冬季来临,蛰伏于大地的深处,享受它的呵护,聆听它的心语,洞察它所有的秘密,然后一起等待春天的来临。
   一条溪水伴着山路流淌,极尽温柔,妩媚入骨。水质清冽,大大小小的石块散落其间,形状各异,泛白——浅白,灰白,雪白,白得明净,白得嘹亮,有瓷的剔透、玉的温润。水在石上流,柔情万种,缠缠绵绵。月下,若有女子在此浣纱,人就轻易踏入到王维的诗里。溪水穿过石,溅起朵朵水花,阳光跳进水花里,水花便有了不俗的形状,盛开成烟花的样子。溪水不停流过石块,给石块一个热情的拥抱后,便匆匆流走,流向前方,流向远方。溪水的生存轨迹是流动的,因为流动,才成就了它的清澈和灵性。石块的一生,该迎接多少溪水,又告别多少奔流。石块会不会惆怅,会不会思念曾经覆盖在自己身上的溪水呢。水与石块,在山间,演绎着一场场盛大的相遇和离别。
   车子拐了一道弯,有房屋出现于视野,小镇到了。
   路上行人甚少,显得冷清。岩告诉我,小镇以旅游业为主,现在是旅游淡季,很多单位都放了假,只留一二个人值班,故而冷清。我却喜欢这样的氛围。
   路的右边是一家家小店——土特产店、早餐店、旅馆、食杂店等,也有人家。有的店门口晒着小鱼干、笋干、豆角干、辣椒干等,腥香、辛辣的气息涌来。几个女人坐在竹椅上织毛衣,她们穿着厚厚的外套,脚上穿着毛线钩的拖鞋,边织边唠嗑着家长里短。男人们有的坐在店里架着腿看电视,有的在打扑克,嘴里叼着烟,把扑克甩得呼呼作响,一只猫在他们脚下卧着,不停地“喵喵”叫。左边是一座山岭,杂木纷披,岭叫凤凰岭,很气派的名字,难道曾有凤凰栖息于此?
   路的尽头是一座长方形的三层楼房,有些年代,木门、木窗遍布划痕,墙体有些脱落,没有围墙,数棵松树代替了围墙,让陈旧的楼房显得生机勃勃。入内,经过几间办公室,只有一间开着,里面坐着一个年轻的男孩,正低头看报。往右拐,进入一条走廊,右边是一间间房屋,门都锁着。左边是一堵半人高的围墙,一堵更高的墙壁与这堵墙两两相望,墙壁上爬满了青苔,还有枯草。两墙之间夹杂着一道阔大的水沟,干干的,不像水沟,更像一条路。
   在一间房前停下,岩开了门。这是一个套间,前后两间房,小小的,外面一间是厨房,有简单的炊具;里面一间是卧室,除了几样基本的陈设,还有三个书柜,摆满了书、报纸和杂志。我想象着岩在屋里生活的场景——他坐在书桌前看书,写文,给我写信;他伫立在窗前凝望,沉思,微笑,叹息,屋子虽寒碜,却又无限贴近于华美,因为飘逸着浓郁的书香气,因为安放着岩的青春和抱负,是他精神的家园,他的梦想一次次在这里腾飞。
   深夜,岩去了朋友家借住。我独自坐于窗前,关灯,把自己彻底托付给黑暗,黑暗有时比光明更让我感到踏实。周遭寂静,有雨打残荷般的萧瑟,听不到人语声、车子声,甚至连虫儿的声音也没有,虫儿大概睡去了。抬头看天空,黑漆漆一片,不见月,它去了哪里,它是被云藏起,还是与星星约会?多想看到月,对月倾诉,诉说我心灵深处的秘密,月善解人意,冰雪聪明,它有一颗柔软的心,有包容一切的胸襟,有看透世事的通透。和月对语,那是一场精神的盛宴。
   那夜的梦,美到巅毫,我在缓缓地飞,四周是青山绿水,流水潺潺,每次飞到更高处,只见无数桃花在呼啦啦地绽放,然后听到百鸟齐鸣,妙若天籁。我醉了。
  
   二
   清晨,在鸟鸣声中醒来,拉开窗帘,与满树的绿相撞,几棵松树在窗前的不远处,亲切地看着我。
   小祝姐的早餐店以浓郁的香气撩拨着我的味蕾。
   店里吃早餐的人不多,入秋之后生意清淡,很多早餐店都关门了,只有小祝姐坚持开,哪怕冬天没有几个人吃,她也开着。
   看到我第一眼,小祝姐灿然一笑,笑里有善意,不乏审视。我还之于浅浅一笑。我们在彼此的笑容里完成了一次无言的交流。
   岩帮我要了二两热干面和一碗豆浆。小镇人吃面以两论,让我感到新鲜,从中窥视到小镇人豪爽的性情。
   热干面是一种干拌面,浇上滚烫的热油,搭配萝卜干、芝麻酱、油辣子,又香又辣。吃一口面,喝一口豆浆,很美妙。吃完,满口的芝麻香,久久不散。
   当看到那个湖时,不禁欢呼。湖叫云中湖,因常有云雾萦绕,故得此名。湖虽小,水却极清,捧把水在手心,身心俱净。湖边有树,除了柳树、梧桐,还有几棵不知名的树。柳叶不再茂密,鲜嫩无存,柳枝恹恹垂下,几丝付给了湖面,几丝付给了大地。柳,注定属于春天,只为春倾尽爱恋,展露风情。梧桐,才为秋而生,粗大的树干透着雄浑的力量,那种力量可以承受百年风雨,亦可抵抗人世磨砺;阔大的叶带着几分不羁和洒脱,满树的黄流泻秋韵,为秋助力。
   秋风来了,湖面荡起丝丝涟漪,柔美,柔媚。风停,消逝。风来,涌起。涟漪的命运由不得自己,令人怜惜。
   一片梧桐叶被风吹入湖面,叶在水面上飘呀飘,想逃离湖面,回到梧桐树下,因为那才是它今生的归宿。可是不管梧桐叶如何飘,始终飘不出湖水的怀抱,它的余生注定与湖生死相依,最后化为水,化为泥,与湖相融,成为湖的一部分,这是它此生无可逆转的结局。
   湖的一侧有亭,飞檐翘角,若雄鹰翅膀,黑色的瓦,灰色的栏杆,典雅,素朴,流溢着千年沧桑,凝聚着世间风尘。张岱的《湖心亭看雪》轻轻闪入。张岱在雪天情之所至,兴之所起,独自撑舟前往湖心亭看雪,唯有一颗率真和诗意的心才能有此意趣和情怀,于是,一篇流传千古的妙文横空出世。明朝的那场雪下了多少年,始终不停,飘飘洒洒,缠绵了无数人的心。湖心亭也以优美的姿态,嵌入到中国的文化中,成为一种超拔脱俗的存在。此时,我在亭中,无雪可看,但有湖水可赏,不失意趣。盼着下雪,到此赏雪,最好披上一顶青色的斗笠,穿上一身绿色的蓑衣,配上这亭,说不定也可得湖心亭看雪的几分意境和美感呢。
   湖的四周是重重房舍,风格各异,或精美,或朴素,或小巧,或大气,就像面目各异的人,那是各大休养所和疗养院。有一处房屋与众不同,风格古雅,质朴里有厚重,那是一座道观,为宋朝名道张道清所建,曾经香火鼎盛,名动一时,只是数次历经战火,遭毁坏,仅存一座石殿,其它殿均为后来修建。每年,都有香客来此膜拜,有的为心中的那份信仰,也有的为人世间的种种欲望。不管目的如何,他们都有一颗虔诚的心。
   云中湖的不远处是凤凰岭,如一个威武的将军,守护着云中湖。在湖的眼里,凤凰岭如传奇一般美好,如草原一般辽阔,如海洋一般深邃,湖深深仰望,望之欢喜。湖与凤凰岭,彰显着一种刚柔并济的美,是小镇一道赏心悦目的景致。
  
   三
   中午,进入湖边的一个小吃店用午餐,岩说要让我品尝一下当地的另一种特色美食——薯粉坨。
   小店很小,摆了三张小桌,只卖薯粉坨,为一对老夫妻所开。入店时,老人正在包薯粉坨,看到我们进来,极为热情。
   煮熟的薯粉坨色泽呈灰白,晶莹剔透,咬一口,滑嫩,有嚼劲,为地瓜粉和煮熟的芋头所制,以五花肉、白萝卜、油豆腐为馅,清香四溢,好吃极了。
   吃完,老人坚持不收钱,说我第一次来吃,他们请客。
   路上,岩告诉我——老夫妻不是小镇人,来自另一个县城,因为没有儿子,在老家被人欺负,于是便来到小镇生活,以卖薯粉坨为生。老夫妻很厚道,单位冬天经常没发工资,其他年轻人都有家里资助,而他父亲早逝,家境艰难,工资不发,手头拮据,还要寄钱给老母。为了省钱,经常不吃早餐。老人得知,让他尽管去吃,发了工资再还。岩诉说的时候,眼睛含着泪花。凝视着岩,心里有酸楚,更有怜惜。我相信,岩的人生会越来越好,因为他有一颗强大的心,有非凡的意志,命运一定会厚爱他的。
   进入一条清幽的小路,两边是一排排房舍,高高低低,其中有一排瓦房。在小镇,瓦房鲜见,瓦房曾承载着我的童年和故乡,不由顿生亲切。瓦房朴拙,陈旧,透着谦卑和隐忍,仿佛天生如此,从来没有鲜亮过、张扬过。
   瓦房里有一间间房屋,门都开着,有人进进出出。门前的树上挂着衣服,有些还在滴滴答答地滴水;空地上摆着几个笸箩,摊放着半蔫的萝卜条和芥菜;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抱着一只碗,坐在地上哇哇地哭;一条小狗站在他旁边汪汪地叫;一个女孩坐在一张小板凳上,披着一头湿漉漉的头发,头低垂,两手抓着毛巾使劲地往头发上甩,不远处,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在绣鞋垫,突然“哇”了一声,水大概溅到她脸上,女子笑骂了一句,进了屋;还有四个人在树下摆了一张小桌,正在打麻将,旁边有两个人围观,他们大声地谈笑,吐痰,咳嗽,把一张张麻将甩得砰砰响,有人打错了一张,嘴里哇啦哇啦地喊,脸上满是悔不当初的遗憾。
   从昨天到小镇,以为小镇的秋是清冷的,却没有想到这里还有如此热气腾腾的生活场景,透着世俗的温软,散发着人间烟火的气息,我觉得这才是小镇最纯粹的味道。
  
   四
   进入山道,山坡上尽是野花,小朵,小朵,矮矮的,在枯草中错落有致地铺开,红白黄紫,倒也斑斓。野花无名,也不美,难以与名花抗衡,却不气馁,开得执着,开得热情,尽量开出最美的姿态,只因不肯辜负秋光,想为秋色略尽绵薄之力。
   一段悠长的石阶牵引我们至一个看台,里面摆着一张石桌和几张石凳,很淡然的样子,仿佛它们一直都在这里。有丝丝水雾撩人面,冰凉一片,耳边响起喧腾的水声。贴近栏杆,群山连绵,浩浩荡荡,气势如虹。近处,几处山峰簇拥出一个深谷,山壁峭拔,俊秀,上面爬满了枯草。一段山壁上有一洞口,团团泉水从里涌出,如雪,如雾,跌落谷底,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回荡在山谷间,悠远,绵长,袅袅不绝。
   几缕薄雾飘来,在山岭间慵懒地晃荡,如牛奶似的白,如烟似的缥缈,轻轻柔柔,袅袅娜娜,覆盖了些许山崖和枯草,让山谷透着仙气。雾是云朵的衣裳,还是雨水的泪?若是把它裁成一条裙,那该是世间最柔软的裙吧。突然,雾性情大变,像一个跑堂的伙计,慌慌张张,汹涌蔓延,粘稠,灰暗,遮盖了一切,已无刚才的从容、可爱、柔美。人处于浓雾中,迷蒙,虚幻,怅惘,似处于梦中。不久,雾似被谁撕开一个口子,越开越大,最后消失,无影无踪,一切又得以清晰显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阳光普照人间,仿佛雾从来不曾来过。
   暮色降临,采了一束野花归去,我要把秋天插入瓶中。
   那个秋天,我以行走的方式,与小镇的山山水水照面。那一年,我收获了一个流光溢彩的秋。
  

共 437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借景抒情的优美散文。作者以时间为轴线,移步换景,借景抒怀,把小镇的秋和心底感悟记录于心间,唯美中带着忧伤,静谧中带着烟火气。进山,一条山溪为伴,溪水穿过石,溅起朵朵水花,阳光跳进水花里,水花便有了不俗的形状,盛开成烟花的样子。溪水不停流过石块,给石块一个热情的拥抱后,便匆匆流走,流向前方,流向远方。水与石块,在山间,演绎着一场场盛大的相遇和离别。这些描写似乎定下了整个文章的基调。清晨来到湖畔,柳已显萧瑟,注定柳树只属于春天,只为春倾尽爱恋,展露风情。梧桐,才为秋而生,粗大的树干透着雄浑的力量......似乎预示它们虽近在咫尺,终因追求不同而无法携手长行。那湖面荡起丝丝涟漪,柔美,柔媚。风停,消逝。风来,涌起。涟漪的命运由不得自己,水中梧桐叶子命运也由不得自己,回不到当初,令人怜惜。山间行走,穿过熙熙攘攘的街市,不觉渐晚,几缕薄雾飘来,在山岭间慵懒地晃荡,如牛奶似的白,如烟似的缥缈,轻轻柔柔,袅袅娜娜,覆盖了些许山崖和枯草,让山谷透着仙气。然,雾性情大变,像一个跑堂的伙计,慌慌张张,汹涌蔓延,粘稠,灰暗,遮盖了一切,已无刚才的从容、可爱、柔美。人处于浓雾中,迷蒙,虚幻,怅惘,似处于梦中。不久,雾似被谁撕开一个口子,越开越大,最后消失,无影无踪,一切又得以清晰显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阳光普照人间,仿佛雾从来不曾来过。是不是预示着作者未来一段时间要有雾一样的经历?很多事情就是这样,想抓也抓不到,放又放不下,一会儿清明阳光和煦,一会儿又雾蒙蒙不辨方向。作者是描写景物,驾驭精神高手,总是把读者心抓的牢牢地。文字清丽脱俗,感情真挚丰富,描写细腻生动,足见作者文学功底之深。读罢这些文字就像张岱记录的那场雪在我们的心底纷纷扬扬的下,挥之不去,染得彻天彻底的白。感谢此稿东篱,祝冬安吉祥!【东篱编辑:天方夜谭】【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21218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2-12-18 08:39:20
  写景即是写心,要带着“有色眼镜”去赏景,这是散文的主要特点之一。这篇文章景物和心理描写都恰到好处,有增之一分则肥,减之一分则瘦的感觉。力荐阅读,请欣赏小镇之秋!
回复1 楼        文友:简柔        2022-12-18 14:08:55
  谢谢天方老师精彩编按。小镇秋色很美,尤其在森林公园、石龙沟一带,可惜时间久了已忘却,只记得刚上小镇那些天的情景。谢谢老师鼓励,编按辛苦了,敬茶。
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12-18 09:00:23
  一个清爽而别致的秋,涌动于精彩的笔底,读罢,仿佛是婉约词一阙,田园诗一首,田园牧歌一曲。身心俱入,秋绥走过,简柔老师又唤回,再抚摸一遍秋的绵软吧。不拘泥于小镇气象意义上的秋的着笔,写那些小镇的人,充满人间的烟火气,有着不一般的温度。喜欢简柔老师那种穷形尽相的笔触,笔力柔婉,触及之处皆生温暖。怀才抱器拜读,问候简柔老师冬暖!
怀才抱器
回复2 楼        文友:简柔        2022-12-18 14:14:47
  四季中,我觉得春秋最具韵致。而秋又比春更为丰厚,沉淀着时光的美,回味无穷。在厦门,秋色薄,甚为遗憾。小镇的秋美到巅峰,我才情有限,难以描绘。若是老师来写,那是美人配英雄,才子配佳人,绝配。谢谢怀才老师精彩点评,谢谢鼓励。遥祝冬暖。
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12-18 09:09:41
  湖中看雪,是人间最美的绝佳赏景体验。我总想去我们这里的樱花湖看雪,雪是有的,今天就好厚的雪,15工分厚,天气条件好,只是少一舟,正为一舟计,那里的大天鹅正待我驾舟约会。雾是云朵的衣裳,还是雨水的泪?若是把它裁成一条裙,那该是世间最柔软的裙吧。——这视觉感觉的错乱,这味道,也只有婉约派才拿捏得出。很喜欢。
怀才抱器
回复3 楼        文友:简柔        2022-12-18 14:21:33
  樱花湖看雪,光是樱花湖就够美,若再配上白雪,怎样脱俗的意境。多年未见雪。想象着老师坐在舟中,看雪,看天鹅,多么有情致,多么浪漫。不过,要保暖哦。期待怀才老师的《樱花湖看雪》,为我们上一次精神大餐。再谢怀才老师美评鼓励。遥握。
4 楼        文友:岚亮        2022-12-18 09:35:30
  如果没有猜错的话,这个清亮的小镇,应该是座落在九宫山上的一颗明珠吧。这篇文字,写的真细腻、灵动、飘逸、美感,人读之,赏心悦目,陶醉其中。赞叹简柔妹子的才情,大大的赞!
回复4 楼        文友:简柔        2022-12-18 14:25:45
  岚亮哥有心,是九宫山。九宫山在山川中不算出名,风景却佳。四季景致各有特色,别有美感,给人非同一般的体验。谢谢哥的鼓励,你的鼓励是我写作的动力之一。遥祝冬暖。
5 楼        文友:枫桦        2022-12-18 10:09:46
  纯净的秋,纯净的心,我想文字就会在这样的环境里升华。文学需要要一种沉静去面对,这样才能从心底流淌出纯美我文字来。大幅背景下的人们,是最美的风景!拜读老师的好文!
回复5 楼        文友:简柔        2022-12-18 14:29:35
  谢谢枫桦老师美评鼓励。老师所言有理。文学需要心静。心静需历练,更需要精神的修为。遥祝冬暖。
6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2-12-18 13:51:14
  非常好的一篇散文,语言婉约华丽,想象丰富,将小镇的湖、凤凰岭、美食、祥和而宁静的气氛写的美轮美奂。文笔灵动、飘逸,秋的味道十足。感佩才情,拜读学习,祝好!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6 楼        文友:简柔        2022-12-18 14:34:09
  那年的秋,历历在目,刻骨铭心,对我而言,是人生中最美的秋,此后再无这样的秋。怀念那里的秋,也怀念那里的特色美食。谢谢韩老师美评鼓励。
7 楼        文友:白玄        2022-12-18 20:50:37
  描写细致细腻,情景交融,把山水风景与人文烟火有机融合,显得厚重真实,把自己始终贯穿期间,注入自己的感情体验,使文章灵动,有生命力。问候作者,学习欣赏。
回复7 楼        文友:简柔        2022-12-18 21:14:16
  那是一个宁静的秋。一切显得静美,静,看景便有感觉,写出来也有灵感。谢谢白老师美评鼓励。
8 楼        文友:罗莲香        2022-12-18 21:18:13
  简柔的文笔,清澈、利落、精致、优雅,此文引领读者走进小镇的秋,走进诗意与烟火并存的秋,走进浪漫与温情共舞的秋。作者与岩携手同行,奔赴一场灵魂之旅,享受着小镇秋的万般风情,那山坡的花儿色彩斑斓,满是野生野长的灵动与鲜活,小镇上的老夫妻厚道淳朴,对岩关爱呵护之情令人感动,作者也受到了免费吃早餐的温暖,老夫妻善良悲悯之心令人感佩,其人格令人敬重。该文写得用心,动情,将景物描写与内心感受有机结合,融记叙、描写、抒情、议论为一体,字字温润,句句诗意,读来很是入境,很是享受!感佩才情,问候简柔创作辛苦了,谨祝冬祺如意!
回复8 楼        文友:简柔        2022-12-19 12:53:45
  时光如水,冲走了很多人,很多事,但是有些事,有些人,变成了心口上的朱砂痣,拔不去了。那个秋,是人生的渡口,是生命里新的起点,多少期待和梦想在那个秋里启航。尽管结局潦倒,但开头美好,过程里不乏清愁,但也收获了欢乐,这就是人生的滋味吧。谢谢莲香精美点评。
9 楼        文友:红花草        2022-12-19 06:31:52
  别开生面的秋,小镇的秋季在老师的笔下煜煜生辉,情景交融,细腻深情,生动形象,画面感十足,老师的文章一直都非常棒,读老师的文总能收获很多,红花草拜读学习。祝老师安。
回复9 楼        文友:简柔        2022-12-19 12:55:52
  谢谢红花草老师美评鼓励。老师才思敏捷,佳作频频,有着浓郁的特色和风情,我们互相学习。谢谢老师厚爱。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