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奇】冬至,给父亲写信(散文)

精品 【东篱·奇】冬至,给父亲写信(散文)


作者:韩格拉图 举人,4533.0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86发表时间:2022-12-20 08:24:48
摘要:冬至,南方扫墓,北方吃饺子,我心事浩茫,给父亲写了封信,书无尽言,纸短情长。


   年年冬至,岁岁冬至。
   南方冬至的习俗之一是扫墓。这一天,人们络绎不绝,手捧鲜花涌向墓园。入乡随俗,可我离北方老家太远,不能前去墓地拜谒父亲。年复一年,冬至这天,我常常独立寒风中,两手空空地望着天边。
   父亲在世的时候,很少和他打电话,现在,我更没法打电话了,父亲走的时候没带手机。据母亲讲,我在外地求学或工作时,每次给家里来信,都是家里的一大喜事。我想象得出,这信件之于父母,如六月里一片飞雪落在窗台,冬日里一抹暖阳照在墙上。接到信后,父亲总是先把老花镜戴好,跟母亲说,注意听,然后开始读,抑扬顿挫,认真得像读文件似的。
   我相信,父亲还会喜欢书信,他是那一代认为唯书信可传递感情的人。
   今天,我再给他写封信吧,和他唠唠嗑,手有些生,想说的话太多,只怕书无尽言。
  
   二
   亲爱的父亲:
   见字如面。
   你还好吗?一晃二十多年没见,我想你了。
   父亲,卧病的父亲啊,你应该更期盼着儿子从天而降吧。疼痛,都没有不见儿子的痛厉害。还记得1998年2月,在接到姨父说你病重的电话后,我匆匆踏上了返乡之路。路上,我还幻想着,如果这次你能挺过来,我一定要想方设法好好照顾你,孝敬你。母亲总喜欢说,她养活我们这帮孩子,就像老母鸡护着一群鸡崽儿长大。母亲在,窝就在,但是,父亲,你若不在,这窝会两头透风,这窝显得空啊。
   那时我这样想,是不是很不吉利?不过,我无法用逻辑和事例来证明你存在的意义,只能假设。于是,我心头一阵惊悸。父亲经常说,我不在了,你们要怎样怎样。尽管没有“如果”,但我知道这是假设,如今,这个假设真的就变成了现实吗?你不怕死亡,怕的是牵挂不能兑现。
   你身体一直很好,偶有伤风,吃点感冒药顶顶,喝点开水,睡上几觉就好了。只有那次我大二暑假的时候,一个早晨,你倒在了炕上,腹痛,说是凉着了,但你还是硬撑着,去队部给社员开了麦收动员会。回来后,请村医看,村医给打了青霉素,略好些,但你的两条腿变得不敢伸直。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我终于说服你,用咱家那辆28型飞鸽牌自行车,你坐在后面,我硬是推了三里路,给你送到了镇医院。医生看后,叫你马上转院去附近的部队医院,阑尾穿孔,赶快手术。手术后恢复那段时间,你最享受我们兄妹的孝心了。尤其你总是把我介绍给其他病友,说我在读大学,大学生,在八十年代,还算香饽饽,你将这份骄傲敷在伤口上,止痛。
   痛,你忍着。忍者胜!这是你给我的教育。
   怕什么来什么,我最怕的“子欲养而亲不待”还是发生了。这次,你没有再睁开眼睛,没再给我们报答父恩的机会。我痛断肝肠。大哥在给你刮胡子的时候说,你的胡茬真硬,硬得像你的脾气。恐惧和死亡,就这样不经意地来了。我本相信你用硬气可以抗拒这些,但你还是倒下了。倒下,也要硬气一点。你用生命的韧性告诉我应该怎样。
   父亲,你还记得吗?
   我却记得,活得猥琐,但不失人格。当初,你和母亲决定搬到县里,不只是考虑年纪大了,想离儿女近点,还考虑到我大学毕业,住在办公室,吃饭东一顿西一顿,你和母亲谈论了几次,说这样也不是回事。可是,你们搬来后,开始极不适应。每天早上,你起早去上菜,然后再拿到市场上卖。由于没有经验,起初,不但赚不到钱,有时还会赔钱。你和母亲一时接受不了,整天郁郁寡欢。
   为了讨得一点好生活,你拼尽了力量。我明白,你的本事就那么大,可以郁郁寡欢,可以为一顿饭而发愁,但不输给琐碎的日子。
   一次在饭桌上,你提到了生意难做,一声长叹。我没顾及你的感受,用责备的口气说了什么。当时惹你很生气,像我小时候那样,你又举起手中的筷子,向我挥来,母亲一劝,你的筷子停在空中,然后慢慢收回。这件事,一直堵在我的胸口,每当想起来,我就内疚。二十多岁的人了,受过高等教育,不懂事儿,没大没小,本应该好好听你絮叨絮叨心事,然后再劝劝你。可我当时却不分青红皂白,说了一通不该说的话,伤了你的心。父亲,对不起!这歉意太迟了,但很更真诚,真诚的眼泪在眼圈打转。
   教育,无需喋喋不休,你用那双筷子告诉我,夹取自己的饭,才是正道。
   气归气,严冬,天太冷,我不习惯戴棉帽子,结果,我冻感冒了,头疼脑胀,只好躺在床上休息。你嘘寒问暖,还亲自为我端水拿药。这情景,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父亲,你一定很惦记母亲吧,她比任何人都想你,但她从不说出来。
   母亲很坚强,她把你最放心不下的小孙女拉扯大了,现在已经是一名小学教师了。她很孝顺,她的孩子也很孝顺,总是缠住母亲,一口一个太姥姥的叫着。只是母亲现在身体欠安,妹妹日夜陪伴左右,我也经常回去看望她。头脑清醒时,每次我回来,刚刚歇下脚,她就催我到墓地看你,其实,她最怕你孤单。即使现在有时她一阵阵糊涂,还是常常随口说出来,你在镇上上班呢,天都快黑了,怎么还没回来?
   我从来没想父母的爱情,但爱情面前,父母的影子总是在晃悠,牵挂,也许就是爱情的最美表达吧。
   庆幸的是,2009年年末,母亲身体还好,她来过上海了。父亲,在你的印象中,上海是一块上海牌手表,是一辆永久牌自行车。你活着的时候说了多少遍,要和母亲来上海看看我,顺便再逛逛。做父母的,孩子的日子过得好坏,一定要眼见为实,亲眼看了才放心。那时母亲已近古稀,很难想象她凭着怎样的毅力撑过这么远的路程,六千里路日与夜,就为了看看儿子的家。家,我的家,不是父母的家,但父母必须为我的家操心,世界上可能只有父母才如此。多么想再次让父母牵挂一次,多么想把我的家装饰得更好,哪怕给父母看一眼也行。
   想老家了吧,父亲。2006年夏季,我们兄妹和母亲一起回到了咱们村。
   咱家的老宅被拆掉了,原址上盖了新房,我在房前站了很久,不见那房门打开。沿街走了走,没遇到一个熟人,他们都在忙于生计,或在田里,或在前面的矿山打工。听说,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在下井。时代不同了,父辈们在地上耕耘,子孙们在地下开掘,我有些迷茫,他们谁对土地爱得更深?不管怎样,都要感谢这些一直留守在村庄里的乡亲,如果没有他们的守护,我们到哪里去寻找故乡?
   哦,如今和从前相比,换了人间:国家变化巨大,高铁四通八达、国产大飞机飞上了蓝天、航母已经下水三艘、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已遨游太空。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富裕了,全民步入了小康,尤其农村变化显著。就连咱们那么偏远的村子,马路铺上了柏油路面,家家围墙整葺一新,寒冬腊月,外面冰天雪地,塑料大棚里的蔬菜却绿油油的一片。看病有农保了,政府经常组织各种巡回体检,乡亲们的健康有了保障。听说大舅家的老二在村里搞起了卡拉OK歌厅,还挺红火的。村里来了个娃娃脸的驻村第一书记正带领大家致富呢。父亲,如果你现在还在卖菜,一个二维码就都搞定了,不用晚上回家里,把一袋子零钱倒在炕上,数上一个小时了。你要是想我了,打开视频,马上我们就父子相见了。
   当然,你想不到的是,2020年初,全球发生了大疫情,新冠病毒肆虐,夺去了很多人的生命,中国也深受其害。好在经过三年与病毒的搏斗,胜利在望。父亲,你一定会护佑我们平平安安吧。
   父亲,如果你还健在,已是九十高寿了,如果你能享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该有多好。我常常对着镜子,反复地照自己,我也常常暗中看着你的孙子,仔细打量他,没人知道,我是想在我们的身上,找到你的影子。真地想你啊,父亲,盛世中华,山河锦绣,大江南北,歌甜花香。父亲,回来看看吧……
  
   三
   纸短情长,说不完,道不尽。刚要署名,写上年月日,我忽然意识到,这封信,根本无法寄出,一时茫然。诗人说,生者是死者的墓碑,那么,我就是父亲的墓碑。就将这些如泪的文字刻在我的心壁上吧,父亲住在我心里,一定会看得到。
   转眼就到冬至了,北方的习俗是吃饺子。父亲是山东人,喜欢吃饺子。记得他吃饺子,喜欢喝饺子汤,饺子汤越烫越好,喝起来带劲。有时,他还将饺子泡到汤里,我就说,直接吃馄饨多好,他神秘地摇摇头说,那可不一样。后来,我外派到柳州工作,那是更南方的南方,我没想到,当地吃饺子竟也有这样吃法,饺子出锅分干捞和湿捞,湿捞就是泡汤饺子,看见这场景,我就想起父亲。
   冬至这天,我要吃饺子,而且一定要喝上一碗饺子汤。
   父亲,我知道你不喜欢唠叨,可唯独儿子这么唠叨絮叨,都喜欢。我想把这封信写长一点,可我又怕父亲知道我成了江山写作人,还这么啰嗦!冬至了,我真的希望这些文字,可以变成火炭,给父亲烤烤火,暖暖手。
  

共 341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我们总习惯回家叫妈,打电话找妈,有心事向妈妈倾诉。自古歌颂母亲的诗词歌赋更是不胜枚举,却经常忽略了那个沉默的老父亲。母亲在,窝就在,但是,父亲若不在,这窝会两头透风,这窝显得空啊。作者的父亲已经离开作者已经20多年,每年冬至日,看到给亲人扫墓的市民络绎不绝,作者又想到了自己的父亲。于是作者拿起笔决定给父亲写这封信。信是父子之间语言之外的最好的沟通方式,之前在外求学、工作父子间也经常用这种方式沟通。父亲读家信像读文件一样认真。在信里,作者以拉家常的方式提到母亲,妹妹,久别的故乡,国家大事,乡村琐事,让父亲从家事国事天下事中得到安慰,这些叙述也让做儿子的心得到慰藉。怎奈纸短情长,无法尽述,但作者和读者都知道父亲一定能听得见,听得清。文章回忆的都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不觉是枯燥的罗列,反到觉得这是生活的本真,情感真实可信。文字表达准确,逻辑清晰,感情真挚,感谢投稿东篱,力荐阅读!【东篱编辑:天方夜谭】【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21228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2-12-20 08:35:12
  父爱如山啊,那个为了孩子能吃上一口热乎饭背井离乡的决定,那双高高举起没有落下的筷子,都沉重的压在儿子心头。冬至日,喝上一碗饺子汤,再体味一遍父亲体味过的五味杂陈,暖心暖胃暖人生。韩老师真情流露,请“父亲”收下孩儿的思念!
回复1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2-12-20 10:49:38
  谢谢天方老师的辛苦编辑!每年冬至都想写篇文,表达下思父之情,但总是无处下笔,这次犹豫再三,总算写出来了。父子之间,没有轰轰烈烈的故事,有的是琐碎的几件“小事”,自觉啰嗦,但毕竟浸透着我的情感。老师的编按,精彩、准确,敬茶,问冬安!
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12-20 09:23:29
  真的是每逢佳节倍思亲,冬至到了,地下的父亲穿衣单薄吧?这些挂念已经无济于事了,但情感上的一次温暖,不在乎是否无济于事,在乎的是情感来一次酣畅淋漓地表达。韩老师的这篇书信,写得痛彻心扉,读着令人垂泪。全篇回忆那些父子之间的小事,小事就像一根根针,扎着我们的眼睛。父亲,这个词,包含的东西太多,韩老师写出了父亲品格的几个侧面,已经让我们感动不已。曾在韩老师的一篇文章看到父母买菜的情节,这里出现,简笔待过,却像一道伤疤,不敢文细节了。怀才抱器拜读,问候韩老师冬祺。
怀才抱器
回复2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2-12-20 09:53:39
  谢谢怀才老师的精彩解读!每年冬至都想写个文,但都不了了之。主要担心流于平庸,一是这种书信文体老旧,弄不好有煽情之嫌,二是父子之间没有太惊天动地的东西,忌惮于情节罗列。这次放下了这个包袱,权当表达一下自己思父念父之情吧。再谢老师关注拙作,保重身体,问冬安!
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12-20 09:39:13
  韩老师说,纸短情长,不尽之言,不能吐出。我可是老眼昏花,手也不听使唤了,明明脑子安排好那些文字,滴出来就变样了,见谅。评中“简笔待过”应该是“简笔带过”,“不敢文细节了”,是“不敢问细节了”。信中有几处特别感人——你的胡茬真硬,硬得像你的脾气。一生难改的是秉性啊,但难改才是可爱。你将这份骄傲敷在伤口上,止痛。——多少父亲就是这样的,可有的父亲连止痛的可能都没有。韩老师的文章总是带着一股催人泪目的风,温暖且凄凉。
怀才抱器
回复3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2-12-20 10:55:20
  这么多年过去,发现自己已经不会写信了,记得以前手写时,有写不完的话。老师说的好,我觉得做父亲的都有这样一种品质,就是儿女哪怕一点荣誉或进步,都叫他打心眼里高兴。我现在做父亲了,感同身受。感谢老师神来之笔的润色。祝笔丰!
4 楼        文友:房顶月亮        2022-12-20 09:49:51
  这篇文章,月亮只看到第一节就已泪流满面,不敢读下去了。韩老师的文章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父亲。等下再读
回复4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2-12-20 10:58:38
  我的担心应验了,怕引起各位老师的不适。有空想读再读吧,不想读就过吧,保护眼睛。祝工作愉快!
5 楼        文友:简柔        2022-12-20 10:22:46
  以娓娓道来的笔触刻画了对父亲深入骨髓的思念,一个有责任心、关爱子女的父亲形象跃然而出,字字含情,感人肺腑,读之泪目。问候韩老师,安好。
回复5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2-12-20 11:00:29
  老师的解读一语中的,父亲在我心目中一直难忘。感谢老师关注拙作,谢谢精彩的点评,问候老师,冬安,笔丰!
6 楼        文友:郑德友        2022-12-20 10:33:09
  读罢韩老师的大作,眼睛不禁有些湿润,生活中看似和父亲相关的几件很寻常的小事,让作者演绎的何其生动,催人泣下,可见作者之功力!本文的第二人称转换,使读者更感同身受,也增加了作品的厚度,拜读佳作,遥祝冬暖!
回复6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2-12-20 11:03:37
  谢谢郑老师精彩的解读!和父亲之间都是“小事”,唯恐笔力欠佳,写不出个子午卯酉。文体人称转换,我真是担心有些读者觉得别扭,郑老师站高看远,佩服。喜欢老师的文风。问候老师,创作辛苦,冬安!
7 楼        文友:鸿雁南飞        2022-12-20 12:25:52
  文章情感饱满,文笔灵秀,字里行间,表达了对父亲的无限的思念,文章有了情才有了血有肉,那是人性心底的呼唤。情常在,思念常在,人心不古!
回复7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2-12-20 15:02:31
  谢谢老师热情留评!小文只是表达下对父亲的思念之情,感觉意犹未尽。再谢老师留步关注,问老师冬安!
8 楼        文友:枫桦        2022-12-20 13:11:39
  以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对父亲的怀念,很有深意。写一写心里话,把心里话说给他听,好像是在面对面的知心话一样。说得清,听得见,这世间好像没有什么地方不能直达。有感应的世界,一片真心有人知!拜读老师的好文!
回复8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2-12-20 15:05:13
  和父亲之间,都是些琐碎的小事,但回忆起来还是令人心痛。老师说的对,和父亲之间没什么不可以说的,拙作就是想表达下思念之情。谢谢枫桦老师热情留评,祝笔丰,冬暖!
9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2-12-20 13:20:26
  读韩老师这封在冬至给父亲写的信,边读边流泪,也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父亲,流着泪读完了这封感人至深的信。父子情深,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韩老师对父亲的深切思念,父爱如山,可是等我们有能力报答父亲养育之恩的时候,父亲却不在了,只留下太多的遗憾和悔恨。韩老师这封信回忆了有关父亲的一些生活点滴,虽然是生活琐事,但饱含着深情,感人肺腑,一个勤劳刚毅慈爱懂得担当的父亲跃然纸上,令人赞叹!拜读老师佳作,大赞!问好韩老师,遥祝冬日安暖!万事顺意!
回复9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2-12-20 15:09:30
  老师说的好,父子情深。当时碍于情面,很多话都没说出口,现在可以说了,尽管说的都是琐碎的小事。这个可能是我写的文中较短的一篇,既然是信,不宜过长,不知我的想法有没有道理。谢谢老师精彩的解读,问候老师,冬暖,笔丰!
10 楼        文友:江南小溪        2022-12-20 15:24:17
  以写信的方式,来回顾赞美父亲的恩德,点点滴滴,字里行间,都透视了父亲的优秀品德,以及自己对父亲的深情,令人感动不已。新颖独特的散文,拜访学习?
回复10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2-12-21 09:51:14
  和父亲真正在一起时间不多,有点遗憾,感觉怎么写都写的不尽如人意,权当回忆吧。谢谢老师百忙中留步小文,祝冬安!
共 17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