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栽树(微小说)
植树造林工作检查验收组的牛组长,边走边指向村委会门前的迎客松说,你这树是刚栽的吗?真漂亮!
王强知道牛组长上钩了,便得意洋洋地陈述起自己的观点来,是刚栽的!我们村的植树造林年年都获奖,不是单在数量上发力,还包括植树造林观念的宣传等方面。我今年专门在村委会门前栽了树,就是冲着观念更新而来的。这事虽小,却体现出我们植树造林工作观念的转变,这是我们植树造林工作的一种新态度的昭示。王强一行说一行向村委会的门走去。他传神地望向门前的四颗迎客松,心里顿时荡漾出胜利在望的幸福涟漪。
王强是村委主任,已连续三年获得了全乡植树造林奖,而且在完成植树造林任务的比例上都远超其他村,这让他产生了强烈的优越感,而让他更感骄傲的是自己手下的工作骨干,他对这支与自己有相同做派的工作骨干深信不疑,是那种自己安排一分工作任务,就能完成一分半的主儿。可他也有担心的地方,那就是植树造林工作有造假之嫌,他总想抹掉自己心里的这个阴影。
他这支工作骨干对他的帮助很大,是他心目中依赖的功臣。一次,乡里安排了一项任务——组建三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王强思前想后,觉得难以持续下去。按上级要求,凭村里的经济实力,顶多能维持两个,但乡里硬要求建三个。于是,便把民兵连长李二旦、第一村民小组长赵三丑喊来商量,这是他最得力的两名工作干将。
他刚开口讲了上级的任务要求,李二旦便嚷嚷起来,咱们是什么样的干部,别的地方能完成,咱村就能完成!咱决不能在智力上输给别人!
这一激励把王强也激醒了,是啊,无论如何,咱一定得完成这项工作任务的,决不能让乡里小瞧自己。于是,他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像模像样地建三个日间照料中心,并整成全乡先进。
李二旦一听,把他那双大手往胸脯上使劲一拍,咬着牙说,我们不是要争乡里的先进,而是要争县里的先进!
赵三丑一听,也顺势提出了自己更加激进的想法——组建四个日间照料中心。
最后,王强高兴地采纳了他两的建议,果真组建了四个日间照料中心。只是他们建得这些日间照料中心都是做样子给上级看的,口号满天飞、工作处处有造假,待工作势头一过,就烟消云散了。
今年的植树造林工作,王强和他的工作骨干们依旧是做表面文章,他们在村东南的凤尾山、村西南的凤首山,朝向村庄的一面山坡上,都栽了一片树,在村北的凤栖河岸也栽了一排树,在村周围的四条路的两侧,也栽上了树,办法依旧用了伪装法。
王强统计了下,今年的栽树数量居然达到了下达任务的近三倍。王强为此而兴奋不已。然而,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一些村民就在街头巷尾都说他的闲话,什么“把‘植树造林’搞成植‘数’造‘零’”,什么“年年栽树不见树,一心骗奖捞好处”。这些闲话传到了王强的耳中,激起了他对这些村民的仇视。在一次村委班子例会上,王强咬牙切齿地说,若让我知道是谁编这些鬼话,我非把他剥了皮、抽了筋,让他生不如死!
不过,王强对这些闲话很厌恶,却一点也不害怕,他知道,评奖根本就轮不到群众说话。他为自己的投机而骄傲,这么大的栽树数量,这么雄伟壮观的栽树布局,其他村庄怎能和我比呢!他幸福地等待着乡植树造林工作验收组的到来。
突然间,王强的脑海中出现了一个新点子——村委会门前光秃秃的,我是植树造林工作模范,这景象,让我的脸往哪儿搁呢!如在两侧各栽一颗树,不仅符合上级见缝插绿的倡议,而且昭示了我们对植树造林工作的重视和细致。这样有性价比的好事,我何乐而不为呢?想到此,他就把民兵连长李二旦喊了来,进行了紧急安排,让他在两天之内完成此事,还要求考虑美观效果。王强虽然很重视栽这两棵树,但毕竟数量微小,一安排李二旦,也就不再当回事了。
乡里要组织植树造林任务验收了。这事来得太突然,但王强却有点兴奋,他要及早地成为今年的植树造林模范。
今年,上级看到了植树造林工作上的一些造假问题,就采取了“四不两直”的检查办法,即: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检查验收组的牛组长一行八人,悄无声息地来到王强的家中,让王强做引路人,就这样开始了检查验收工作。
王强一路指指点点,一路津津有味地介绍全村的植树格局,还不时激越地来一句叹息——这样的设计简直就是史无前例!王强突然感觉到无人倾听,气氛冷冰冰。就在这时,牛组长突然开了腔,你别说这些,我们这次是用“四不两直”的方式验收,不听汇报,看看就行。王强自觉无趣,就不再自我介绍了。不过,他想,既然是我来当向导,就有办法让你们认可。
检查验收终于结束了,大家统一驱车向村委会驶去。这时,牛组长才评价起王强的植树造林工作来,对王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王强又是向牛组长递香烟,又是急切地说憋屈已久的话,我的那邦工作干将,做任何工作都特别积极,是一腔的正能量。我村之所以取得这样好的成绩,都是他们的功劳啊!
牛组长回应道,王主任,就别谦虚了,我知道,他们是在你带领下工作的,要论功劳,你就是最大!这次,我们检查验收,让你有了些冷落感,这不就为一个“真”字么,现在的造假可太多了!不仅有数字造假,还有各种各样的档案造假,我们得防着啊!请理解。
王强急忙礼节性地回应道,我能理解,这就叫理解万岁!他们聊着聊着就来到了村委会门前,纷纷下车向村委走去。
牛组长边走边解释道,进村委会填个表、盖个章我们就走了。
于是,就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
王强陪同牛组长继续往前走,突然发现牛组长的面色有了变化。这时,牛组长开了腔,王主任,你这树怎么是塑料的,这不造假么!
一句造假,惊得王强大跌眼镜,情急之下,他神色慌张地伸手掰下一片松叶来看,果真是塑料制品。王强如五雷轰顶,顿时慌了手脚,脸也一下红到了耳根。这时,一同回来的检查验收组成员都听到了王强结结巴巴的磨叽,这是——咋了?这树?咋就成了——假的了!
一周过去后,乡政府公布了今年的植树造林工作模范名单,果真就没了王强的名字。
嗣后,王强抽丝剥茧地追查迎客松成塑料制品的原因。当问及李二旦时,李二旦争辩说,我接到任务后,那敢怠慢,当即就通知第一村民小组组长赵三丑落实。当时我想,您安排这个任务很慎重,我一定得更加重视才对。于是就安排赵三丑在村委会门的两侧,各栽两棵松树,作为迎客松。让选名贵树种,挑好看的树形。在数量上比您要求的多了一倍,这又不是什么错误。
王强听后,肯定而感激地说,你这样安排赵三丑没错,做工作就应该这样一次比一次强。
于是,王强又问赵三丑,赵三丑说,当初我接到李二旦的栽树安排,就这样想,我们组向来就是咱村的先进,在植树造林上决不能落后,我一定得比李二旦的要求做得更好才行。
于是,我决定来个质的飞跃。把钱四货叫了来,安排他到县城装潢店,购买了四棵霸气的迎客松,于两日内安装于村委会门前。王主任,您说我这样做有错误吗?王强就像刚才回答李二旦一样肯定地说,你做得很对,是个干工作的好料子,有创新精神!
赵三丑见主任表扬自己,心里一阵感激,又继续汇报说,为安装这四颗树,我让钱四货进了两趟县城,经十几个装潢店物色,才搞到手,每颗树花了两千元呢!
王强急忙说,你切实有功劳,为全村工作做出了普通村民小组做不到的贡献,我现在口头表扬你一次。
正在这时,李二旦急忙过来制止了王强的表态。然后用小声话对王强说,咱是追查造假的人,你难道忘了。
王强这时似有所悟地说,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啊!王强说这话的声音很低,似乎是为自己找台阶下,又似乎是提醒李二旦和赵三丑,却没有丝毫的后悔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