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奇】野葛萋萋(散文)

编辑推荐 【东篱·奇】野葛萋萋(散文) ——古道行之二


作者:岚亮 探花,12327.5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697发表时间:2022-12-26 00:15:59


   松龙岭——逶迤于浙南黛青深处一条冲天而起的龙。它尾潜鹤川泗溪湖水,首隐寒山白云深处,一路由南向北,沿山拾级而上,蜿蜒盘旋至里阳山的龙儿头,全程长达八里许。岭上多松,多红枫,多芳草,多云雾,也多野生植物。这是一条移步皆景,步步乡愁,一步一画的断魂古道。
   2022年11月7日,立冬,我与徐峰兄相约到松龙岭山行。
   那是一段美好且难忘的旅途。这不,我们在山脚刚刚告别了一棵何首乌,向上行走二里许,至一个名叫门前山的荒村,便又遇到了一片在寒风中疯狂摇摆的绿色植物。
   它,不,应该是它们。它们也是一种藤蔓植物,偌大的一片,叶子肥大如扇,初冬的日子,依然青翠如漆,就那样杂乱无序地蔓延在古道外侧的山坡上。或粗或细的藤蔓,纵横交错,层层叠叠地越过小溪沟,爬上灌木丛、芭蕉林、棕榈树,遮蔽了低矮的残墙,突兀的岩石和荒芜的土地,也遮蔽了曾经的庄稼和枯败衰老的季节。
   它们,我最熟悉不过了,即便是抽为丝、磨成粉,我也认得。我还知道,每到夏秋之交,它们会在茎顶开满紫艳艳的花,一簇簇、一串串的,像一群群展翅欲飞的蝴蝶,一把把彩色的鸡毛掸子与合拢的花纸伞一样,簇拥翘举在如锦如席的碧叶之上随风摇曳、舞蹈、荡漾,惊艳了人的视线。
   没错,它们是葛。
   葛,又名野葛、葛藤、甘葛。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称其为鹿藿、黄斤、鸡齐根,属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多分布于海拔1700米以下温暖潮湿的坡地、沟谷、向阳矮小的灌木丛中,以土层深厚、疏松、富含腐殖质的沙土为佳。
   葛是一个顽主,对气候要求不严,适应性强,绿荫遍及大江南北。在温暖的南方,葛尤为普遍,它们像顽强的野草一样,散生在山坡、谷地、溪涧、坟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屡挖屡长,屡长屡挖,生生不息。
   在植物界,素有“北参南葛”之说。葛的通身皆是宝,用途十分广泛。其根、茎、叶、花均可入药,茎皮纤维可用来织布制衣。《本草纲目》载:“葛,性甘、辛、平、无毒。主治:消渴、身太热、呕吐、诸弊,起阴气,解诸毒。”现代医学表明,葛根是护肝佳品,它含有的大豆素、大豆甙、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等成分,能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有助于修复肝细胞,提升肝脏的恢复能力。此外,它还有降低血糖、血压、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抑制斑块的功效,被誉为“南方人参”,而且价廉物美,深受人们的喜爱。
   眼前的这些野葛,蔚蔚萋萋,飒飒苍苍,甚是茂盛。显然,它们都有好大一把年纪了。一般来说,这些老葛,如果是换在乡下,老早就被人挖走了,想不到这些长于古道边的野葛,竟然独居一隅,相安无事。
   瞧着它们那一派在寒风中仍然欣欣向荣的样子,我的心海又不禁潮起潮落了。
  
   二
   葛是一种古老的植物,追溯起来,它的文化史比麻、棉还要悠远。
   一个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故事甚是神奇。
   相传在东晋升平年间,我国著名的道家、医学、养生家葛洪,率弟子仁山、乐水于茅山抱扑峰结庐炼丹。日久,因烟熏火燎,紫烟漫卷,两弟子出现毒火攻心,口臭牙痛,大便秘结,身泛红疹之状,久药无效。一日,葛洪夜梦,遇三清教祖为其指点迷津:“此山长有一种青藤,根如白茹,渣似丝麻,其渍液略带甘甜,既可清热解毒、祛燥消疹,亦可煮之充饥,不妨一试。”次日,葛洪遂觅青藤块根返庐,切片槌浆。弟子服验,不日便癒。此后,这种能清凉解毒、食用充饥、织布遮衣的无名植物便名扬天下,大量种植,并取其名为“葛”。
   这便是葛的来由。
   显然,这种说法是缺乏科学和事实依据的。葛洪是东晋人,而葛则在上古时期就出现了。但传说毕竟是在民间传传说说的,自不必计较。
   据考证,在我国,先民对葛的认知和利用历史十分悠久,可上溯至新石器时代。葛的藤蔓中含有丰富的纤维,是纺织造纸的上佳原料。在麻棉还未登场之前,葛的主要功能并非药用充饥,而是用来织布制衣,遮体御寒的。研究表明,葛兴于西周,盛于春秋。从汉代开始,葛渐被麻、棉取代,在宫廷逐步退隐,但在民间仍然数千年繁荣不衰。现如今,它的功能变了,主要转向了药用和食用,成为餐桌上的一道保健食品。
   葛的高光时期是无比辉煌的。在周朝的时候,葛是朝廷重要的赋税种。彼时地方衙门专门设有一个叫掌葛的官吏,负责征缴葛税。《周礼·掌葛》云:“掌葛掌以时征絺绤之才于山农。凡葛征,征草贡之材于泽农,以当邦赋之政令,以权度受之。”不仅如此,当时葛布还是非常重要的供品,享有“天子之衣”的美誉。《越绝书》记载:“葛山者,勾践罢吴,种葛,使越女织治葛布,献于吴王夫差。”
   据说,传统的葛布纺织技术十分繁杂,大体分采葛、浸葛、煮葛、晒葛、绩葛、织葛六大步骤。其中尤以绩葛的工艺最为繁琐,需将经暴晒后变得雪白的葛缕用手工捻成极细的纱,是个极为细致的技术活,非能工巧妇莫属,常人难以捯饬。葛布白如雪华、轻譬蝉翼,亦按优劣分为三种:粗厚为“绤”,细薄为“絺”,精品为“绉”。自周至春秋,是葛的理想年代,彼时,不论是在北国和南方,漫山遍野,皆是葛藤纤纤,葛叶萋萋,葛花紫紫。举国上下,百姓着绤,权贵穿絺,天子披绉,满目遍是“西门吹雪”。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共收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11篇,在其极为有限的篇幅中,专门写葛的竟达十几篇,其中较为著名的有《葛覃》《葛藠》《葛屦》《葛生》《采葛》等。由此可见,在曾经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葛是人们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岁月悠悠,烟云漫漫。葛,作为一种植物,又作为一个时代的标志,它从“天子之衣”到“南方人参”,走过了一条繁华过后却也永不寂寞的路,让人感慨了。
  
   三
   野葛萋萋,萋萋不朽。
   这一刻,我迎着今年第一场呼啸而来的冬风,伫立在空寂的古道边,望着那一坡藤缠藤、叶挤叶、树挂藤、藤蔓枝的野葛,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我想起了一个词,叫“瓜葛”。瓜葛,现在的意思通常是指纠缠和牵连。但在古代,有瓜有葛的夏天,却是象征着家园繁茂,兄弟亲人之间的血浓于水(出自《诗经·葛藠》)。说真的,我与葛是有“瓜葛”的。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长风浩荡,如诉如啼,吹来了远古的歌谣。走进《诗经》中的葛,是深情缠绵的。在立冬的松龙岭,在好长的时间里,我在凝视着葛,葛也在凝视着我。我怀念葛,葛勾起了我如同葛藤般悠长,葛叶般青葱的心事。回忆是那样的让人幻美,恍惚中,我仿佛藤蔓缠绕的好多野葛,我就像发现了一处圣地,眼光和身体都扑进去了。
   我想,这大概是在花事不衰的“东篱”,才见到这样的盛况吧。
   在锦绣江山,我遇见了太多的野葛。他们以斐然的文采,朴实的质地,点缀在江山的空间。他们是怀才抱器、浩渺若尘、么妹湘莉、罗莲香、雪凌文字、雨中太阳、琳达如菊、房顶月亮、韩格拉图、江南小溪、花花一世界、高原的天空,还有山泉、老百、枫桦、简柔、白玄等等等。正是由于有了他们,才会使我这棵匍匐在江山大树下的小树不惧风雨,向阳而上,吐露绿色红花。我特别相信生态说,没有这些野葛式的作者,我这棵树,也是孤独的,找不到与之摇风扶摇的感觉啊。
   他们是知名的野葛品种,看了他们用文字簇成的绿叶,我便知道出自何人之手。野葛构成江山的最美风景,看一抹绿,采一棵根,是多么有情调的事。
  
   四
   野葛,让我想到了我的大姐美人痣。
   关于美人痣的故事,我在《美人痣》一文中已有记述,恕不多言。今天,我要说的是,美人痣是一个真正的采葛人。采葛,是一种重体力活。一般来说,葛根在地下生得很深,浅的入地一二米,深的可入地下五六米,乃至十几米,没有一把子好力气,根本就吃不消。但美人痣却乐此不倦。
   现在想起来,一切都是饥饿惹的祸。在那个荒寒的年代,一个如花似玉的弱女子,她之所以天天去采葛,使一双纤纤玉手变成粗硬的铁沙掌,并非是为了织布,主要是为了果腹。她是一个倒霉的地主囡,家里经常断顿,为了活命,她除了去挖葛,还能干啥?
   说来惭愧,我是农家子弟,成长于南方山区,葛生满地,随处可见。小时候,我没少吃过葛根,但对于葛的认知,我的启蒙老师竟然是美人痣。
   缘起于一种小小的虫子,叫葛虫。葛虫的学名叫紫茎甲,是生长在葛藤和葛根里的一种寄生虫。它夏天繁殖,产卵于葛根或葛藤里,到了八月,孵化出幼虫,次年春天羽化成紫茎甲飞走。葛虫靠吸取葛根的营养长大,其虫蛹富含蛋白质、氨基酸、脂肪酸、矿物质元素、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具有消食健胃的功能,对治疗小儿厌食有特效。
   十岁的时候我患了的一场病,也不是什么大病,就是厌食。原本我是匹小饿狼,一天只知道饿只知道吃的。那个秋天,不知怎的,我居然对啥都不感兴趣了,落得个面黄肌瘦,孱孱弱弱的。一天,美人痣突然端了一盆虫蛹来,那虫蜷缩成一团,白白胖胖的,我一看见就想吐。不料母亲见了却喜出望外,连说好好好。母亲将锅烧白了,倒入山茶油,将虫蛹炸成金黄色,铲在碗里让我吃。我开始不敢吃,母亲说快吃吧,这是葛宝宝,能治你的病哦。我闭着眼睛吃了一只,脆脆的,香香的,味道比蜂籽还好,遂大快朵颐,将其一扫而光。隔日,我就变成一只小馋猫了。
   我曾跟着美人痣到山上捉过几次葛虫。葛虫有的生在葛藤上,有的潜伏在葛根里,找它亦不难。到山上,或是见到某条葛藤突然变粗变胖了,或是挖到一条长“瘤”的葛根,用刀将它劈开,便见里面的腐殖里,蜷缩着一只只葛虫了。
   我也跟美人痣挖过葛,唯一的一次。那年我十四岁,初冬的一日,她带我到水银尖岭挖葛根。那天上午,岭上冬阳如烛,北风似笛,寒松凝翠,枫叶如染,菊滋霜露,树影浅红,景色胜似三月春。我们走到岩背,便发现了一丛葛,长着葡萄藤般的蔓子,叶子半绿半黄,偌大的一蓬,覆盖于枯草之上。我举起锄头便欲开挖。美人痣见了,一把拽住了我,说:“别挖了,这是野葛。”我悻悻道:“野葛不就是葛吗?为何不挖?”她说:“你别急嘛,先听我说。”
   在凄厉的北风中,她向我娓娓道来:葛有野葛和甘葛之分,野葛像柴根,柴性很强,质地很硬,根细又长,生得很深,磨不了多少粉,很难挖的。而甘葛的根,则长在浅土里,味甜多粉,口感又好,大家平时挖的,都是甘葛。我问她:“怎样辨别甘葛和野葛呢?”她说:“很简单的,看它的叶子就知道了,甘葛的叶子是分叉的,形状像扑克牌里的梅花,而野葛的叶子平整的,像蒲扇。”我们遂继续往上走,至一山坳,终于发现了一片叶子分叉的甘葛,于是,她负责割藤,我负责挖,忙活了起来。
   挖葛根,很费力气,比挖松树柴头还要累。其实,粉葛的根也长得不浅,我挖到一米多深,手上就起泡了。她见了,接过锄头继续挖。想不到,她是一个挖葛高手,她像地道一样,沿着葛根,不停地往下挖,硬是把一条深入地下三四米深的葛根挖了起来。她说:“根越长得深,葛根就长得越粗。”那天,我们忙碌了一个上午,就挖了一条葛根。粗长的一条,我们把它扛回家,用秤一称,三十多斤重呢。
   长大后,我对葛有了更深的了解。葛,亦非我国独有,它的领地遍布亚热带和温带地区,目前全世界共有葛属植物约20种。《中国植物志》载:我国的葛属植物八种。而在我的故乡舟浦,亦有甘葛(粉葛)和野葛(柴葛)之分。对于野葛,通常情况下是无人问津的,除非是药用所需。甘葛和野葛的区别不仅于叶片的形态有别,细究起来,它们的颜色和内部的纹理也是不同的。野葛的外形及切片呈黄白色,纹理不明显;而甘葛的切片呈黄白色或粽黄色,有浅粽色的同心圆纹理。
   想起这些,我又细细地观察了一番这些长在松龙岭上的葛藤。唉,它们的叶子绿油油的,圆碧碧的,青如墨染,无分叉,是野葛。难怪了,它们无人来嗅。
  
   五
   冷风潇潇,落叶纷纷。
   时下,新冠病毒屡经变异,虽然毒性向弱,却是四处蔓延,处处显“阳”,令人防不胜防,不寒而栗。以前,每到满山红叶时,松龙岭这条红枫古道是游客如织、人满为患的。因为疫情,今年变得冷冷清清了,悠长的古道上,惟有我和徐峰两人,陪着这些野葛在唱北风。
   “冬裘夏葛相催促,垂老光阴速似飞。”
   寂寞的季节,寂寞的古道。寂寞的,还有这一坡萋萋的野葛和凄凄的年景。
   想起了,不久前我和一班旧友新朋在县城的“阳光大酒店”欢聚喝酒,酒至浓醺处,一人忽高叫,来盘烤葛片,解解酒。众人连忙响应。葛,可解酒毒,却消不了新冠之毒,它是良药,却不是万能的。想起了,在这个别样的冬天,向来喜欢凑热闹的我,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呼朋唤友搞聚会了,再也不能冒险到酒店餐厅“葡萄美酒夜光杯”了,心里满是戚戚的感伤。
   山风袭来,葛藤簌簌,轻言细语,如弦一般。猛然想起了一首古诗来,是辛弃疾在踏歌而唱:“无穷宇宙,人是一粟太仓中。一葛一裘经岁,一钵一瓶终日,老子旧家风。”是啊,在茫茫宇宙,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贫民百姓,皆如沧海一粟。人有高低贵贱之分,但疫情是不识“綌”与“绉”的,一视同仁,倒也公道。自古以来,天下苍生活着都不易啊!再也不要妄自抱怨命运了,即使是经年一葛一裘,一钵一瓶度日,又有何不可,此乃老子旧家风也。
   屈原说:“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我想,从此以后,我们还是学学野葛的风骨吧,根植厚土,匍匐大地,远离尘嚣,不恋浮华,甘于寂寞,百毒不侵,终然是与冷酷的磊磊岩石为伍,仍不沉沦,始终以微笑的姿态,在逆境中奉献出遍野清新的春色。
   野葛不是甘葛,又胜似甘葛。甘葛是供人食的,野葛是大自然用来给大地造景添彩的,野葛的春天远比甘葛长久。野葛虽野,但它毕竟也是一种葛。此刻,望着它,我心里暖暖的。我想起了儿时的故乡,想起了我笔耕的“江山”,还有那首在我耳边萦绕的采葛之歌——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共 565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是作者古道行系列作品之二,是继上一篇大美之作《山番薯》之后的又一篇精美佳作。野葛萋萋,意为生长茂盛的野葛,文章的题目就给人一种诗意之美,野葛,是一种古老的植物,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未必熟知。作者与好友于立冬之日,前往松龙岭古道山行,在千年的古道旁,邂逅了一大片生长旺盛的野葛,其叶片青翠欲滴,藤蔓层层叠叠,爬上了树木,遮蔽了岩石和残墙,在寒风中婆娑着,摇曳着,一派欣欣向荣的样子,展示出顽强的生命力。作者对葛非常熟悉,从葛的药用价值和功能以及历史等各个方面做了深入的阐述。在植物界,素有“北参南葛”之说,葛浑身都是宝,根、茎、叶、花可入药,除了有清热解毒等功效之外,它的茎皮纤维还可用来织布制衣。葛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由于葛藤富含纤维,是纺织造纸的优质材料,兴于西周,盛于春秋。《诗经》中收入有十几篇写葛的诗歌,可以看出,葛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人们生活生产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一个时代的标志。作者凝视着古道旁的野葛,想起了两个人,一个是文友香香,另一个是美人痣。香香善解人意,真诚善良,和作者惺惺相惜,肝胆相照,作者与她天天相见,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可以看出作者的思念之切,以及对这个文友的情谊之深,除了香香这个文友之外,作者还想到了在江山相识的其他的一些文友,也一样情深意笃,比如怀才老师,浩渺若尘老师等。美人痣是采葛的高手,是她教会了作者认知葛,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身为地主囡的她,挖葛的目的是为了果腹,让人不自觉会对她心生几许怜惜。作者记得十岁那年得了厌食症,美人痣捉了一盆葛虫帮助治病,真是爱心满满。之后作者和美人痣一起捉过葛虫,挖过葛根,在美人痣的讲解中,作者知晓了野葛和甘葛的不同形态和功能,知道用来做葛粉的那种食用葛是甘葛,作者长大后,对葛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从叶片的形态就能辨别出葛的种类,长在古道旁的葛是野葛,不是食用的甘葛,所以无人挖掘,才会多年安然生长在古道旁。当下,由于新冠病毒肆虐,古道上冷冷清清,游人稀少,寒风萧瑟,呈现出一种寂寞苍凉的景象,但古道旁的野葛不沉沦,甘于寂寞,以微笑的姿态,远离尘嚣,奉献出遍野蓬勃的春色,展示给人一种谦卑的姿态和乐观向上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这篇文章语言唯美清丽,立意新颖别致,构思精妙,结构严谨,脉络清晰,情怀浪漫,情感真挚,文采斐然,文笔潇洒恣肆。古道悠悠、乡愁袅袅、古诗唯美、古医药理学丰厚,让这篇文章有了深邃的内涵和古典的神韵,还有那个北方佳人和美女姐姐,不知不觉间把人带入一种浪漫婉约的唯美意境中。文章思想深邃,内容厚重,野葛是一种古老的植物,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奇的故事,除了具有药用价值和纺织制衣的功能之外,还有动人的故事,以及顽强的生命力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野葛的风骨给人一种精神的启迪。诗一般的语言,如醇厚的佳酿令人沉醉,似甘洌的清泉滋润心田,读者在感受文学艺术之美的同时,也增长了见识,受益匪浅。文章具有超强的艺术感染力,让人回味无穷。美文佳作,倾情推荐文友共赏!【东篱编辑:琳达如菊】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2-12-26 00:18:37
  野葛,一种古老的植物,但大多数人未必熟悉,读完这篇内容丰厚的美文佳作,真长见识,让人受益匪浅。文章语言优美灵动,立意新颖,内容厚重,构思巧妙,结构严谨,文采飞扬,诗一般的语言,带着古典的神韵,会把人带入一种唯美婉约的意境中,如品佳酿,似听琴曲,令人沉醉!文章思想深邃,具有超强的艺术感染力,令人回味无穷。大美之作,力荐文友共赏!问好亮哥,多保重身体!祝早日康复!
回复1 楼        文友:岚亮        2022-12-26 15:45:48
  琳达妹子好!写完这篇野葛,我就阳了。发烧、发软,人软塌塌的,不想说话,现在也是。谢谢你精彩唯美的按语,给你献花,祝你吉祥!
2 楼        文友:枫桦        2022-12-26 05:35:42
  葛根粉是不错的食材,很早就听说过。老师通过自己的全身感受把这种植物表现出来,感觉新意满满。野葛的应用源远流长,我们民族在很早的时候,就发现了它的价值。老师的文章神采飞扬,借物歌咏的方式做的非常好,拜读老师的好文!
回复2 楼        文友:岚亮        2022-12-26 15:48:07
  枫桦老师好!谢谢你的留言和鼓励,想不到咱们几乎在同时中招了,让我们携手大步这个冷酷的冬天,祝早日康复!
3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2-12-26 05:40:04
  读老师的文章,就如同我自己站在古道旁,望着一片萋萋野葛,感慨万千。这就是老师的功力,每次几句话就引我入境。以前我对葛是个门外汉,这次大长见识,知道了野葛和甘葛之分。故事和语言唯美,但又飘着山野的气息,美文大作,为老师点赞!祝笔健、安康!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3 楼        文友:岚亮        2022-12-26 15:50:12
  韩格拉图老师好!十分感谢你的留言和鼓励,不知你是否已经康复,祝你吉祥!
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12-26 08:59:06
  萋萋之葛,与我同源;离离之葛,共我生命。我先雪着诗经的口气,写上两句关于“葛”的话吧,尽管诗经里十几篇写葛,我保证,我这16个字,版本来自怀才抱器也,哈哈。我非常喜欢诗经,那种千年的节奏,如今还不老,但我无岚亮兄弟的学识,知写葛的篇目有那么多,如列家珍。岚亮兄弟的文章,内容的厚度如东北的冻土层打开,至少1米厚,其下才的沃土肥壤。无岚亮文,我耳目皆俗也。非常喜欢!
怀才抱器
回复4 楼        文友:岚亮        2022-12-26 15:55:52
  大哥好!谢谢你的留言和鼓励,你那十六字的小歌谣,颇有先秦之风,大雅也。病毒正已秋风扫落叶之势,席卷全球,望大哥多多保重。遥祝冬暖!
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12-26 09:03:26
  葛性亦人性也。联想,那么美,那么自然,那么润泽。那个香香,那抹灵气。想不到,怀才抱器等一干人马也与葛有关了。的确是有关,缠绕江山,绕东篱三匝而拳拳,而缱绻,这种美好的情感和意象,让岚亮文的境界提升至崭新的高度。葛之为藤,极缠绕之功,呈相拥之相,令人难忘也!怀才抱器点评只有俗词陋语,见谅。
怀才抱器
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12-26 09:07:13
  葛,与那个化学家葛洪;与诗经里的那些唯美佳词,与那个美人痣,与缠绕在作者心中的美好,都有着细腻多情的辩解辨说剖析记叙,文笔之从容,表达之入情,非岚亮不能。全篇语言之美,若锦灿,可观而不忍拿来裁衣;若云朵,可仰观而不能摘取,但跃跃欲试也。怀才抱器拜读再三。
怀才抱器
回复6 楼        文友:岚亮        2022-12-26 15:59:46
  大哥哥溢美之词,我惟能当作是对我的鼓励。
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12-26 09:56:05
  野葛萋萋,古驿绕之;野葛离离,仄道缠之;何以缠绕,我心仪之。何以缱绻,我情依之。三秋长兮,莫若葛长;三岁远矣,不如葛远。江山有藤,藤缚东篱,葛亦菊兮,菊犹葛也!
怀才抱器
回复7 楼        文友:岚亮        2022-12-26 16:02:05
  如果不是事先知道,我还真以为大哥此待是出自《诗经》,写的真好,我珍藏之。遥祝冬祺!
8 楼        文友:罗莲香        2022-12-26 14:25:30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我与亮哥结缘于江山,培植友情于东篱这片沃土,何其有幸,每天都被快乐和感动填满。读亮哥文,如沐春风,似云朵绕肩,那种沁人心脾的芬芳与润泽让人心动神驰,常有不知身在何处己为何物、不知今夕何夕的沉醉与迷离。此文,彰显了作者柔情似水、豪情万丈的胸怀,将浪漫唯美深邃悠远的文风发挥得淋漓尽致,字里行间浸透古朴典雅厚重的气息。作者以“野葛萋萋”为题,与诗经《采葛》的意境与韵味极其吻合,文中描写了作者与友人同行于苍茫古道,枫红欲燃、草色枯黄,但那一抹苍翠蓬勃的植物立刻惊艳了作者的眼球,那是葛,《诗经》中摇曳千年长盛不衰的葛,如今它正从落满尘埃的长卷中走出,匍匐于这片山野,只等识得它气息的人走近它,轻抚它的枝蔓,倾听它的心语,它一袭翠衣一直守候在古道旁,只为等待跨越物种的灵魂问候……文中翔实阐述了葛的药用价值,葛洪与葛的渊源,作者随美人痣姐姐采葛,美人痣以葛治作者的厌食症等等故事,这些故事或极富传奇色彩,或极接地气,无论哪种都暖人心扉,感人至深。作者还写到了我,以柔情以深情,那些浸润诗情,穿心透肺的话语太震撼了,令我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是的,我们是赤诚相待、肝胆相照的文友。作者将我与葛联系到一起,我很开心,因为我的内心深处的确是藏着古典情结的,我也特别喜欢《诗经》,喜欢古风歌曲,欣赏古典气质的儒雅书生。作者于笔墨间流淌的情韵风度,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三国演义》中的羽扇纶巾,风雅至极的周瑜,周瑜多才多艺,才情盖世,举重若轻,而作者与周瑜何其相似,谈笑间,用文字演绎世间万象,抒写生命的精彩,表达人与人之间真情的可贵,那份通透与纯粹的质感直抵人心。“葛”既是本文的描写和叙事线索,也是情感的线索,主旨鲜明,启人遐思。葛,生机勃勃,经冬不枯,生生不息,宛如人们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活出最自在、从容、洒脱的样子。文中由葛及人,情景交融,自然贴切,诗意流泻,情深可达。作者观察细腻,想象驰骋,辞藻灼灼,琳琅闪烁,大美之作,感佩才情,问候亮哥下午好,谨祝安康幸福!
回复8 楼        文友:岚亮        2022-12-26 16:05:04
  香香妹子好!不说客套话了,看了你的留言,我热泪盈眶,我感到很惭愧,又很欣慰。祝妹子冬季吉祥,平安健康!
9 楼        文友:李湘莉        2022-12-26 14:59:54
  此文内容丰富多彩,从远古写到今,由物及人,有故事,有情节,托物言志样样具备。没有深厚的文化认知和过人的才情万万不可成就如此篇章!好文!老妹品读再三并收藏!山东兄弟的唱和绝了,和《野葛萋萋》绝配。如菊老师的编按很美,好马配好鞍,花开两朵!香香老师的留评那是诗画之作!遥握问候老哥,知道老哥阳了,多保重,很快会好的,谨祝冬暖安好!
回复9 楼        文友:岚亮        2022-12-26 16:06:40
  老妹子好!谢谢你的留言和鼓励,你的病了吗,祝你早日康复,享受生活之美。
10 楼        文友:简柔        2022-12-26 15:14:51
  上了一堂葛的专业课程。文章故事性强,一根葛,穿越古今,驰骋千里。以葛写人,过渡自然。两位佳人,一个滋养精神,一个温暖年少。内容丰厚,读来受益颇多。祝岚亮哥早日康复。
回复10 楼        文友:岚亮        2022-12-26 16:08:35
  简柔妹子好!感谢你的留言和鼓励。疫情蔓延太快,望千万保重,祝你吉祥平安!
共 16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