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室雅兰香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雅香】汤婆子(散文)

编辑推荐 【雅香】汤婆子(散文)


作者:闲妹 举人,4379.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584发表时间:2022-12-27 08:37:19
摘要:我们不能忘记有“汤婆子”的日子,它在我们最苦、最穷的时候陪伴过我们,给我们带来温暖,有“汤婆子”的日子,还是值得怀念的。

前段时间我看到一则新闻,由于俄罗斯停止对欧洲供应天然气,使欧洲寒冷的冬天暖气供应不足,于是中国产的电热毯、暖宝宝、热水袋出口欧洲成为了新宠,这些都是我们平时在用的取暖用品,这不由让我想起我曾经用过的汤婆子。
   汤婆子,又名“汤捂子”, 汤婆子之名由来已久。“汤”在古代汉语称之为“滚水”, “汤婆子”是古代人发明的取暖用具。“汤婆子”往上追溯它已有了千年历史,“汤婆子”在宋代就已经有了,它曾经被很多大诗人歌颂过,黄庭坚《戏咏暖足瓶》的诗: “千钱买脚婆,夜夜睡到明。”明瞿佑《汤婆》的诗:“布衾纸帐风雪夜,始信温柔别汤婆子有乡。”在明清时期“汤婆子”更是家家户户冬天必备的取暖物品。
   从我小时候记事起,我们家有两个“汤婆子”,一个是全铜形状的如南瓜一样,它的口很小,盖子内有厣子,目的是防止渗漏。一个是天蓝色的搪瓷的 “汤婆子” ,它扁扁的如一个圆圆的壶,上方开有一个带螺帽的口子,热水就从这个口子灌进去。每当夜晚睡觉时,外婆就会把充满开水的“汤婆子”,灌足水旋好螺帽, 再放进和“汤婆子” 大小一致的布袋中,再放置在被窝里,等待被窝暖和后叫我们睡进被窝,这样整个夜晚睡觉被窝里都是暖洋洋的。铜质的 “汤婆子”保暖性比较好,这个铜质的 “汤婆子”就归我专属了。自从有了小妹妹后铜质的 “汤婆子”就全归她们了。外婆就把天蓝色搪瓷的 “汤婆子”归我用,这天蓝色“汤婆子” 保暖性没有铜质的好,后半夜基本温了,起不到保暖作用,但至少能让我不会感到被窝里冷。
   铜质“汤婆子”里的水能保温到天亮,外婆说“汤婆子”里的水是不能喝的,小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外婆也说不上因为什么不能喝,长大后才知道,开水会和铜会产生氧化反应,铜就变成了离子被人体吸收,它在人体产生铜元素会影响人体健康,所以这水是不能喝的。每天我们起床后,外婆会把铜“汤婆子”里的水倒出来给我们洗脸,这水温温的很舒服,一点也不冷,真正做到了一物二用。
   20世纪60年代之后塑料制品普及,遂有塑料“汤婆子”与热水袋,慢慢取代了铜与搪瓷的“汤婆子”。随着小妹妹的出生,我用的天蓝色“汤婆子”就归了大妹妹,外婆给了我一个棕色的热水袋,外婆怕烫伤我,就用旧棉布做了个套子,包裹起热水袋,外婆用绳子穿了抽紧,摸上去热水袋暖暖的不会烫人,热水袋虽然保暖但效果不如“汤婆子”保暖时间长,但至少在我钻进被窝的那一刻是温暖的。在冻彻肌骨的寒冬腊月,能在厚厚的棉被里,有种暖烘烘的热量,任凭窗外风雪撒野让人有种御寒的温暖,确实让我感受到家才是最温暖的地方,这棕色的热水袋一直陪伴到我当兵前。
   当兵后没有了“汤婆子”也没有了热水袋,整个晚上到天亮四斤重的军被根本就祛不了寒,睡到天亮脚都是冷的,只有出操跑步回来,这双脚才缓过劲来,感觉到了一点暖气。每到冬天我倒反而喜欢上夜班,因为护士站有个火炉24小时烧着,整个护士站都是暖和和的,一点感觉不到冷,双脚穿着隔离鞋,脚放在炉边热乎乎的,闭目养神比在被窝里冻的发抖感觉要好多了。这冬天怎么办?我们女兵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医院里给病人输液装盐水的瓶子多的是,我们就拿它来装热水,外面再裹上毛巾,手上抱一个,脚上垫一个,虽然保暖性比不上“汤婆子”与热水袋,至少前半夜睡觉是暖和的,大不了后半夜上卫生间时再重新灌满热水,这样一觉睡到大天亮,早晨盐水瓶里的水还可用来刷牙洗脸一举两得。
   80年代我转业回到了杭州,改革开放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人们生活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物质丰富了起来,再也不是计划经济什么都要凭票供应了。取暖用品应有尽有琳琅滿目,取暖器品种繁多,让人目不暇接。为了冬天袪寒我特地上百货大楼买了一款取暖器,用于洗澡与室内取暖用。那时已经有了空调,但还没有走进平常百姓家,直到1987年我们搬进了新房才用上了空调。电热毯在80年代初是新生物品,那时我的月工资才一百多元钱,我还是咬咬牙买下了50多元一款“钱江牌”双人电热毯,有了这个电热毯,整个晚上被窝里都是暖和的,睡前我们就把电源插上,一睡进去就有股暖流通向全身,窗外雪花飘飘,室内却春意融融有种春天的温暖。从此,“汤婆子”远离了人们的视线,热水袋也被暖宝宝所取代,油汀也进入了平常百姓家,人们冬天取暖有了更多的选择。
   如今,人们在共同富裕奔小康的日子越走越宽广,生活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冬天不但有了空调,有条件的还装上了地暖,取暖形式多样化,“汤婆子”早已被历史潮流所淘汰。虽然我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我们不能忘记有“汤婆子”的日子,它在我们最苦、最穷的时候陪伴过我们,给我们带来温暖,有“汤婆子”的日子,还是值得怀念的。
  
   (原创首发)
  

共 188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汤婆子”是一件老物件,它陪伴着作者走过了童年,虽然儿时的时光物质并不富裕,但为作者渡过寒冷的冬天立下汗马功劳。作者当兵后靠的是输液装盐水的瓶子装热水取暖。80年代作者转业回到地方,改革开放后生活起了变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取暖有了更多的选择,“汤婆子”淡出了们的视线,但它在人们最苦、最穷的时候给人们带来温暖还是值得怀念的。作品感情真挚,文字柔美,笔触细腻,能与读者产生共鸣值得一读。推荐阅读。【编辑:闲客客】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闲妹        2022-12-27 08:38:13
  感谢闲客客辛苦编辑拙作,祝冬安。
欢迎来到室雅兰香社团,共筑辉煌。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