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香】黑人白话之二十六(随笔)
◎《黑人白话》
读不懂老子,能读懂庄子也成;读不懂庄子,能读懂苏子也成。最不成的是什么也读不懂,只能读懂天子。
20221229
◎《黑人白话》
又要过年了,又想爹妈了,刘齐兄的《父母回家》亦真亦幻,直看的黑人泪眼朦胧,也想我爹我妈了,特别是咳嗽的上气不接下气的时候。伯父伯母很幸福,一颦一笑都被他们的儿子记得这么清楚。所以还是那句话,只要我们都好好活着,我们所爱的人就不会离去。黑人家很多年都没有个像样的饭桌,如今有了,吃饭的人却不全了。
20221229
◎《黑人白话》
这一年继续读书,不系统,没计划,是那种随心所欲的散读。读苏东坡走过的地方、交过的朋友、见过的风景、写过的诗词、建过的房子、做过的美食、献出的政绩、留下的故事……读李叔同的天津、日本、上海、湖州、杭州和弘一法师的厦门、福州、泉州,探寻他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灵魂生活——“三层楼”的不同风景……读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列宁的《伟大的壮举》《宁可少些,但要好些》、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分辨真假共产党员……读王阳明的《大学问》《传习录》和稻盛和夫的《人为什么要活着》《活法》,求索“心学”的中国之根和日本之花……读屈原与秭归、南宋与杭州、古镇与江南、民国与上海、信仰与西藏、民俗与营口、工业与沈阳、父母与长沙……读鲁迅与林语堂、丰子恺与木心、彭定安与康启昌、刘齐与刘嘉陵、靳逊与寞儿、石佛与闲妹、冯西海与温嘉琪……将这一年的散读写成随笔,便是三千多篇《黑人白话》,大约三十万字左右,退休以来每年的读书笔记差不多都是二三十万字,也是黑人退休生活的重要内容和形式:边走边唱,边唱边玩,边玩边学,边学边写,一如吃饭、睡觉、呼吸、运动……缺一不行,相辅相成。如此这般,也算做2022年的一段小结。
20221230
◎《黑人白话》
秭归应当是中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联系最紧密的文旅圣地之一。
20221230
◎《黑马由缰》
今年南下,先到子瞻笑迎朝云之杭州西湖,后到东坡哭别暮雨之惠州西湖,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那天在惠州西湖孤山阴六如亭的朝云墓前,细雨蒙蒙,泪眼蒙蒙,黑人给同伴讲苏东坡与王朝云的故事,引来长长叹息以及深深遗憾。若有朝云伴身侧,东坡古稀轻松过。自古苍天妒红颜,从来知音终成各。
20221230
◎《黑人白话》
酒是文学范畴,色是美学范畴,财是经济学范畴,气是社会学范畴。
20221230
◎《黑人白话》
总结完2022年的体育频道,再归纳一下同年的电视剧频道,这也是黑人和月牙儿的重要生活内容,特别是新冠疫情以来,电影院不太容易去了,更是突出了电视剧在家庭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无论两个人在生活中发生了什么矛盾,或是在选择电视频道上产生了什么分歧,只要是看片或者追剧,肯定意见一致,而且价值取向和审美标准也比较接近。每当这时,不是我给她准备爆米花,就是她为我预备黑啤酒,然后相视一笑,那叫一个融洽。2022年,因为在沈阳和营口的社会活动比较多,我们看电视剧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年初三个月和年末两个月蜗居海南小房子里看小电视的幸福时光。先是一集一集的看《人世间》,当然是以看雷佳音和殷桃、辛柏青和宋佳为主,看不够,就买来梁晓声的同名小说读。后是一天一天的看《天道》,是因为在网上读《遥远的救世主》才把老片子翻出来看的,看不够的王志文和左小青,看完电视剧,又听广播剧,看完王志文的《天道》,又去看他的《黑冰》,不仅喜欢王志文的戏,而且喜欢王志文的歌,特别是那首《糊涂的爱》。接下来有三部电视剧让我们很是喜欢其中的主演和主角,这便是靳东主演的《精英律师》、孙俪主演的《理想之城》、杨幂主演的《谢谢你医生》,从骨子里喜欢这样的青春派,打心眼里喜欢这样的年轻人。最近,我们俩又挤在小房子里看小电视(似乎找到家庭影院和情侣包厢的感觉),先是含泪看完《信仰》,那样一批前赴后继在特殊战线上视死如归的年轻共产党人;而后含笑看完《省委大院》,那样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好县委书记、好县长、好基层领导、好年轻干部,尽管不够典型,总是看到希望。应该说,这两部电视剧的结尾都有些问题,一个是拖的太滥,一个是收的太急。现在,我们正在收看《破晓东方》,是带着先入为主的偏爱锁定频道的,一是偏爱大上海,二是偏爱陈老总,三是偏爱张嘉译。但愿我们的偏爱不落空。如此,便是我们俩个2022年的追剧小结(月牙儿比黑人追的还多一些)分享给大家。
20221230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