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奖】小喇叭相伴的美好时光(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奖】小喇叭相伴的美好时光(散文)


作者:为爱守候 白丁,47.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586发表时间:2023-01-02 12:00:33

我家的第一台收音机是买给哥哥用来学英语的。记得大哥上高中时,母亲攒钱给哥哥买了一台黄山牌七晶体管收音机,就像一块红砖大小,平时大哥就像宝贝一样装在草绿色的书包里。在大哥的书桌上,我还见到了几本厚厚的英语教材。连汉字都不认识多少的我,自然看不懂,可是我根据书里的插图来猜测英语表达的内容,这也激起了我学习英语的兴趣,后来学习英语时成绩很好,这是后话。小时候的乡下,没有电,没有电视和网络,更没有现在的智能手机,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上网。那时乡下,只有少数先富起来的人家里才能买得起收音机,是很让人羡慕的。我家还没有收音机的时候,每当邻居家听节目的时候,好像故意声音开得大大的,在炫耀。我们就会侧起耳朵倾听,有时是人的说话声,有时是唱歌、唱戏的声音。别人家听收音机都是娱乐,只有我们家的收音机是买给哥哥用来学习英语的,助哥哥后来考上了大学,可谓劳苦功高。
   虽然这台收音机我们平时很少接触,都是大哥学习英语在用,但节假日留在家里的时候,我们还是可以听听的。记得哥哥卧室里靠窗的书桌已经很旧了,都有了黑色的包浆,桌边都已磨得很光滑了。桌子的面前放着一把雕花的黑红漆的太师椅,收音机就靠墙放在桌子上,这些当时是我们家最好的家具了。哥哥是家里的长子,父母对大哥的培养很重视。每当大哥不在家的时候,我就会在大哥的书桌上写作业,写作业写累了就听听收音机。童年的我不喜欢听歌、听戏,就喜欢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小喇叭节目。我至今记得这个专门为儿童开设的节目开头的片花:哒迪哒,哒迪哒,小喇叭开始广播啦。是一个奶声奶气的小女孩的声音,感觉特别可爱。那时,我听得最多的就是《西游记》的故事。演播者是一个慈祥的老爷爷,我至今记得老爷爷绘声绘色的演播。其时,一个孩子在侧耳倾听,脑子里是天马行空的想象。现在想来,这也是我最早的文学启蒙之一。那时,我只是被精彩的故事吸引,还不知道什么四大名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的引导胜过刻意的强行灌输。我还用这部收音机听了评书《杨家将》等。
   专门为哥哥学英语买的这台收音机后来用坏了,家里就没有收音机听了。那时,我们弟兄三人都在求学,家里经济拮据,父母也没有多余的钱买收音机,家里平时就变得安静了。暑假的时候,哥哥就把姥姥家仅有的一台收音机拿回来听了。收音机在那时是乡村里唯一的高档家用电器,听广播是平时主要的文娱生活,也是乡村人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途径。爱听评说的姥爷自己舍不得听,把自己的新收音机借给大外孙听,可见姥爷是有多疼自己的外孙了。
   暑假里,炎热的夏日是比较难过的。小时候乡下不通电,人手一把蒲扇就是空调。傍晚,在我家的青石小院里,一家人大汗淋漓地吃着晚饭。吃着吃着,就要拿起蒲扇紧扇几下,好降温和驱赶那些咬人的蚊虫。现在的人再看那时的生活,一定感到很艰苦。可那时的人们都不富裕,对外面的信息了解也少,大城市的现代生活离我们很遥远。所以,大家都习以为常了,当时也并不觉得有多苦。院子里的小方桌上,除了饭盆和菜碗,还放着一台红砖一样大小的收音机。一家人一边默默地吃着晚饭,一遍侧耳倾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全国新闻联播》节目。像红砖一样大小的收音机,就像一个神奇的万花筒,让我们在自己的脑海里天马行空地想象外面精彩的世界。那时,能够吃饱饭,能有广播听,我们能上学读书,我们也感觉自己很幸福。
   吃过晚饭之后,我们小孩子就去村子西边的两口大塘里洗澡。洗过澡之后,我们就摇着蒲扇,坐在我家的青石小院里乘凉。这时,院子里小方桌上的那台黄山牌七晶体管收音机就又成了主角。大家一边摇着蒲扇乘凉,一边侧耳倾听收音机里播送的评书和小说等节目,非常的惬意。那时,乡下的文化生活很贫乏,除了偶尔看看大队来的露天电影,听广播就是乡下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大餐。那时,家里没有什么电器,也没有手机、网络,没有各种杂波的干扰,所以广播的信号很好。除了一些很远的电台,大部分都很清晰,堪比音响。那时,广播节目里插的广告也很少,甚至节目中间还留有空白,就像中国画中的留白,给人想象的空间,让人听起来很舒服。有时,夏夜有凉风,我们一边听着广播,一边望着满天的星海,脑子里尽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外面精彩世界的想象。
   小时候家里没有电视,我们根本不知道电视里的春节联欢晚会是什么样。那时,过年的时候,我们就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虽然看不见人,但我们能通过自己的想象,想象那些热闹、喜庆的画面,感觉广播节目一样丰富多彩——通俗歌曲、相声、戏曲、轻音乐、对联朗诵等,让我们听得入了迷。广播里的春节联欢晚会这时又成了我们农历新年的精神文化生活的盛宴。
   时光荏苒,岁月更迭,时至今日,不要说收音机,就是液晶大彩电对我们来说已不是什么稀罕物。虽然家里的卫星电视能收到九十多套卫星电视节目,也很难吸引我了。我现在也很少听广播了,偶尔打开家里安的卫星广播听一下,很多时候,都是铺天盖地的广告,感觉特别吵,再也找不到小时候听广播的那种感觉,让人生厌。随着智能手机和宽带的普及,我更喜欢网上冲浪和写作。小时候,那种对广播的迷恋已成为过去,那种生活已经离我很遥远,只留下了一些美好的回忆。

共 209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这篇散文讲述了“我”小时候与收音机相伴的一些快乐往事。那个年代,没有电,没有网络,没有智能手机,人们惟一能够与外界进行接触交流的就是收音机。收音机可以听新闻、天气预报、评书演义的各种故事。正是在这种娱乐接触中,让我不知不觉对文学产生了喜好。而当年“我”家最开始购买收音机主要是为了方便哥哥们学英语使用,这也让我从小就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这一系列与收音机的交流接触留下来的趣事实在难忘,在过去物质匮乏,生活贫困的年代,大家的精神生活却很纯粹,对于像收音机这样简单的与外界交流的媒介载体,反而能够获得更多的生活乐趣。反观现在的社会,物质丰富,信息高度发达快捷,而许多人却再也快乐不起来,这不能不令人深思,随着人类文明进步程度越来越高,我们终极追求的幸福和快乐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抚今追昔,在巨大的反差中让人清醒而不至于迷失,这些无疑是那个艰难而简单的过去时代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值得永远铭记。感谢老师带来的精彩佳作分享,推荐共赏。【晓荷编辑:萧垦】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萧垦        2023-01-02 12:04:24
  学习欣赏老师佳作,生活离不开物质,而决定我们幸福与否的却是精神生活,从那些逝去的时光中尤其让我们明白这个道理。
回复1 楼        文友:为爱守候        2023-01-02 12:15:04
  谢谢萧垦老师的辛苦编辑,问好!
2 楼        文友:何叶        2023-01-02 14:43:06
  学习为爱老师的好文,感谢老师对社团的支持。期待老师更多精彩!
何叶
回复2 楼        文友:为爱守候        2023-01-02 15:53:26
  慢慢来,问好何叶。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