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宁静·丰】母亲的平凡人生(散文)

精品 【宁静·丰】母亲的平凡人生(散文)


作者:想飞的企鹅 举人,4623.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78发表时间:2023-01-02 22:41:18

母亲的突然离去,让我真真正正感受到了那种失去亲人的痛。那种感觉,似乎整个身躯在刹那间被掏空了,如行尸走肉。即便如此,我近乎麻木的思绪又如一匹脱缰的烈马,疯了一样跋涉在她这七十年的人生旅途中……
   痛定思痛,不谈孝道,谨以此文记录母亲平凡的一生。
   一
   一九五一年大年三十那天,母亲在一个普通人家出生了,也就是我的姥姥家。我查过资料,那年大年三十是公立一九五二年的一月二十六日,可是母亲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是一九五二年一月十六日,估计是身份证上的日期填错了。因为姥姥说过,母亲是大年三十出生的,她肯定不会记错这样的特殊日子。所以,母亲的准确出生日期应该是一九五二年一月二十六日。
   母亲的娘家不是名门望族。可是,由于母亲是姥姥家的长女,姥姥、姥爷自然视她若掌上明珠。
   母亲出生的时候,由于新中国刚刚成立,女人也是刚刚从几千年的腐朽思想中解脱出来。因此,她到了上学年龄的时候,有幸进入学堂读书。遗憾的是,由于家里兄弟姐妹多,她只读了几年小学之后就不得不辍学去生产队参加劳动了。
   我想,个头不高的母亲在生产队干活时肯定遭了不少罪。不过,在她十九岁那年,她的姑姑便做媒,把她介绍给了父亲。
   我见过母亲结婚时的一张黑白照片,照片里,母亲梳着两条马尾辫,笑容是那么的灿烂。不是我吹牛,当年如果有网络,她肯定能成为一名网红。
   二
   好多地区的女孩子出嫁时,都有向男方收取彩礼的习俗,我们这里嫁姑娘,不但不向男方收取彩礼,而且还要给出嫁的姑娘陪送嫁妆。至于陪送多少,那就要看所处的时代和女方的家庭条件而定了。
   那时候还是集体时代,谁家的条件都差不太多,人口少的家庭还好一些,大抵能够勉强维持生活,赶上家里孩子多,且劳动力又少的,可能连吃饱饭这样的愿望都难以实现了。
   母亲的兄弟姊妹共六人,姥姥家在当年属于人口较多的家庭。即便如此,母亲嫁给父亲时,姥姥依然给她准备了一个写着“活学活用老三篇”的梳头匣子(妆奁)、外加一个写着“毛主席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字样的台式梳妆台,并且还买了一台在当年算得上相当流行的老式座钟作为嫁妆。以我们现在的眼光看,这几件嫁妆似乎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在那个所有人都在困苦中挣扎的年代里,姥姥家应该算得上倾其所有了。
   母亲是踩着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车轮嫁给父亲的。我爷爷是方圆百里出了名的老木匠。子承父业,父亲自然而然地掌握了这门手艺。当年的手艺人虽说过不上什么大富大贵的日子,吃喝上倒也不用太发愁。
   母亲嫁过来后,她和父亲很快步入了那种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生活模式里。婚后第二年,母亲便顺利地生下了一名男婴,也就是我的哥哥。
   我不知道父亲当时看着大儿子降生是啥表情,估计,肯定乐得合不拢嘴,或者还幻想着多子多福。别看母亲只有小学文化,可是她对多子多福的传统思想并不认可。
   两年后,我的出生并没如母亲所愿——生个女孩,竟然又生了一个儿子。
   母亲看着身边两岁的大儿子,又看看襁褓中的我,暗暗叫苦,心里盘算着:我就想要个闺女,怎么又是一个儿子?
   直至我长大后,母亲才向我说出她当年的想法,和那个发生在我身上的故事……
   三
   母亲告诉我,她当时的想法是:人这辈子,有一儿一女足矣,只要用心去培养下一代,没必要去考虑多子多福。因此,我出生后没几天,她便托人,想用我和连续生了几个女孩的一户人家换个闺女。当然了,那家人也是欣然应允。
   天有不测风云,母亲想用我去换个闺女这件事,不知怎么就走露了风声,偏巧被正在人家做木匠活的爷爷知道了。爷爷放下手里的家伙事儿跑回家,对着母亲大发雷霆,说:“你怕儿子多,我不怕。这件事,你说了不算,谁说了都不算。谁也别想拿我大孙子去换个丫头回来,谁换,我就跟谁玩儿命。”
   由于爷爷的坚持,母亲才不得已把我留下。不知是老天开眼还是什么原因,一心想要个闺女的母亲,几年后真的如愿以偿生了个闺女——我妹妹。
   要知道,我们那个年代的孩子,兄弟姐妹之间,大多数都是“踩着肩膀(间隔一两岁)”下来的。我不知道母亲当时做了多久的思想斗争才下的决心,总之,妹妹比我小了整整六岁。
   都说“半大小子,吃败老子”,这句话一点儿不假。妹妹出生后,我和哥哥在别人眼里也成了“大小伙子”,纯粹是能吃不能干的年龄。这时候,靠着父亲那点儿手艺根本不能解决家里的温饱。直至现在,我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在二十岁之前根本没吃过一顿饱饭。当然了,这句话说得有些夸张。可是,我脑子里既然埋下这种记忆,总不是空穴来风的。可想而知,当时那么疼爱孩子的母亲是怎么熬过来的。
   那时候,母亲经常笑着对我说:“谁家的烟囱先冒烟儿,谁家的高粱先红尖儿。”当年,我对母亲说的这句话不理解,以为这句话是并列关系。直至长大以后我才明白,这是一句因果关系的句子,大致意思是说,哪家的烟囱很早就冒上炊烟了,肯定证明这家人已经起床做饭了。吃饭最早的人家,一定会第一个下地干活。因此,勤劳使得这家人的庄稼也会比别人家的庄稼长势强。
   我到现在才弄明白,母亲的思想里,只有勤劳才是过日子的根本。她懂得天道酬勤。
   我那受苦受难的母亲呀!我不知道您听没听说过时光荏苒这个成语,假如听说过,我想,您给出的解释会是令人十分心痛的。
   三
   随着时光一点点流逝,我们兄妹三人也渐渐长大,母亲也变得苍老;随着我们兄妹三人慢慢长大,母亲的苦日子终于要熬出头了。
   一九九二年,父亲看着两个很快就面临成家的大儿子,心里有了新的打算。他决定,必须再置办一所房子,给儿子将来娶媳妇用。就这样,父亲申请了宅基地,准备盖新房子。
   要知道,一个一直在贫困线上挣扎的家庭,想要盖新房?谈何容易呀!
   房子盖好后,由于家里欠了一屁股债,一直很要强的母亲变得有些不正常,经常半夜离家出走,并且看到啥都不开心。
   记忆里,家里盖房的那段日子和盖完房的很多年里,对于我家来说应该是一段至暗阶段。不说了,那是一段令我难忘的、不想提及的往事,都记录在我那篇《聪明儿郎糊涂妈》的散文里了。不过,这篇散文写于二零一八年母亲做的脑部手术之后。
   母亲的手术非常成功。她的好转不单单表现在身体方面,包括精神状态也很不错。因此,生活质量也提高了很多。
   看着日渐好转的母亲,我真的很开心。二零二一年,母亲的身体恢复得越来越好,我终于能见到她脸上那久违的笑容了。
   为了彻底把那些陈年旧事抛于脑后,我决定把之前的房子翻盖,为此,我写了散文《愿往事随风》。
   房子整体竣工了,我找人帮忙选了个良辰吉日(二零二一年十一月二十号)入住。搬家那天,我第一件事就是从哥哥家接回父母,并且把家里的好多东西都处理掉了——该卖的卖,该扔的扔,可是,母亲结婚时的那几件嫁妆却被我执意留了下来。
   四
   搬进新家的母亲,终日都是满脸的笑容,为此,我也是幸福满满。可是,二零二二年五月四号那天,母亲在洗脚的时候突然摔倒了,检查结果——脑出血。由于母亲脑部手术还没有完全恢复,我和哥哥商量,不能再在她脑袋上做手术了,怕她……只能保守治疗。
   母亲被推进ICU的那一刻,我一直在祈祷着,祈祷她能熬过此劫。
   母亲在重症监护室里整整待了一个月,在医生和护士的共同努力下,真的把她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只不过,脱离危险的母亲只能躺在床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了。
   出院后的母亲每天都需要用胃管进食,大小便也没有任何意识。从那时起,她的生活起居一直由父亲照顾,我每天下班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趴到她耳边喊几声:妈——
   五
   国家全面放开疫情管控了。那这段日子里,即便我们都很小心,可是,母亲还是没有躲开病毒的侵袭。
   就在搬进新房的第十三个月,也就是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二十号,母亲突然发烧,且出现反常的症状,应该是被感染了。
   晚八点,我把母亲抱在怀里,看着她痛苦的样子,便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母亲的时日不多了!八点三十分,随着母亲粗重的呼吸慢慢变弱、停止,我的心都快碎了。不过,我还是没有放弃最后一丝希望,依然为她做了几次人工呼吸和胸部按压。最终,母亲还是慢慢地闭上了双眼。
   看着怀里的母亲,我撕心裂肺地喊:“妈——妈——妈……”可是!她最终也没能回我一声。
   我把母亲轻轻放在床上,泪眼模糊地看着她,满脑子的无奈、无助。当时,我的脑袋像要爆炸似地膨胀着,继而如撕裂般疼痛着。不得不承认:我已无回天之力。
   事已至此,我必须要接受一个不愿面对的事实:母亲去了另外一个世界,已经永远地离开我了。这也就意味着,从她闭上眼的那一刻起,我就变成了一个没妈的孩子。
   说句心里话,从母亲躺在床上那一刻起,我就从来没有奢望过如植物人一样的母亲有朝一日会恢复到一个正常人的样子。但是我敢肯定地说,假如不是因为疫情的泛滥,母亲可能会多活几个月,或者再活个一两年也尚未可知。可是,所有的如果都是以当下的结果做的假设,我深知,既是假设,无论有多少种可能,于现在的我来说都是毫无意义的,也是毫无价值的。
   说来惭愧,母亲生病期间,我没有做到“昼夜侍不离床”,就像小时候,我也没做到“父母呼应勿缓”。因此,我算不上一个合格的儿子。
   母亲去世后,让我想到了之前看到北大才女王帆那段非常精彩的《你把我养大,我陪你到老》的演讲。视频里,王帆介绍,有一次她接到父亲电话。电话里,王帆的父亲哭着对她说,爸爸没有妈妈了,爸爸没有妈妈了……
   我当时看完视频,在佩服王帆才气的同时,也因为她父亲电话里的那段话陷入了沉思。真没想到,时隔几年,也有了如她父亲般的痛——我今生再也见不到妈妈了!
   六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5卷里写到:“天下无有不散筵席,就合上一千年,少不得有个分开日子。”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天下没有不解散的聚会,指团聚是相对的,终究要分离的。换句话说,生、老、病、死是任何人都改变不了的事实。所以,对于我们生者而言,一定要看淡生死离别。但是,真的要让人看淡生死离别,又是谈何容易的一件事儿啊!
   母亲去世后,尽管我无数次劝自己,“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可是,面对失去母亲的痛,我是受尽了煎熬与折磨的。今生未能侍奉慈母食人间烟火到百岁寿辰,还望她老人家在天之灵恕犬子无能。今生如能与母亲再次相见,只有在梦里。因为,母亲已经走完了她平凡的一生,留下的,只有她结婚时的那几件嫁妆——一台根本走不动的老式座钟,还有被岁月打磨得斑斑驳驳的梳头匣子,和那个根本用不上的台式梳妆台。
   我恨这个持续了三年的该死的疫情,同时也恨着自己的无能。或许,我该恨的还有很多……
   事已至此,恨谁或不恨谁都不重要了,因为,母亲已走过了她平凡的一生,彻彻底底入土为安了。
   回忆母亲的一生,由于姥姥家是个十分传统的忠厚之家,母亲从小就被父母潜移默化地灌输了仁、义、礼、智、信的做人理念。因此,她一生也不曾与任何人结下不解的恩恩怨怨。
   母亲这七十年的人生里,经历过为了填饱肚子而绞尽脑汁的年代,生活在那样的年代里,虽说也曾遇到过一些小的磕磕绊绊,总的说来,倒也算不上经历过什么大起大落;母亲这七十年的人生里,真的从未享受过一天大富大贵的日子,就这样不声不响的去了。
   细细想来,我用“平凡”二字来形容母亲的一生,应该是再贴切不过的了。
  
  

共 456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以明代冯梦龙的《醒世恒言》中的名句“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起笔,很吸引人。母亲走了,作者无比心痛。痛定思痛,作者叙述了自己母亲平凡的一生。七旬母亲在儿子——作者的怀中去世,这是母亲的好命,却是儿子撕心裂肺的痛。母亲儿时上学时间不长,但从父辈人那里领悟到仁义礼智信。母亲嫁给父亲是幸福的,因为父亲是个手艺人木匠。母亲的第一个孩子是儿子,第二个是作者,还是儿子,但母亲却想要女儿,便欲与人家换个女儿回来,多亏被公公阻挡,否则二儿子的命运不知是什么。那个时代,为了养育三个子女,母亲肯定吃苦不少。后来家里盖房的经济压力,母亲的生病让母亲一生多艰难。因为母亲,作者曾写过几篇散文。母亲因病卧床,又被病毒感染,不幸辞世。作者深刻领会到失去母亲的痛,在心中呐喊“我没有妈妈了”,让人潸然泪下。这篇散文,段落清晰,语言简朴,但情感充沛,深刻地表达出儿子对母亲的深厚感情。一篇感人的祭母文,倾情推荐文友阅读。【编辑 木文子午】【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30107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木文子午        2023-01-02 22:44:05
  儿子对母亲的感情深厚,触动我心,是我的学习榜样。
记录时代特色,反映历史痕迹;记录生活现实,反映百姓心声;记录风土人情,反映生存状态。
回复1 楼        文友:想飞的企鹅        2023-01-03 07:04:30
  感谢木文子午老师辛苦编按留评。关于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算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可是,每个人的尽孝方式都是不同的。对此,我应该是愧对母亲的,只能简单介绍她平凡一生,以此怀念。
2 楼        文友:想飞的企鹅        2023-01-03 07:21:47
  感谢木文子午老师辛苦编按留评。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此,我属于老生常谈。尽孝,每个人的方式都大不相同,于我而言,惭愧至极。谨以此文简单介绍母亲平凡一生,仅此而已,实不敢与孝道相提并论。
告诉你多少次了,1+1=3,怎么还成天2、2、2的?能不能长点儿心?
3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3-01-03 08:35:51
  老师的散文令人感动,一字字一句句都饱含对母亲真挚的感情,读来泪目。惟愿母亲在天堂里一切安好,没有疾病,没有病毒。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回复3 楼        文友:想飞的企鹅        2023-01-03 09:08:00
  谢谢小猪爸老师在企鹅小屋驻足留墨。说实话,从母亲离世那一刻起,我才真正懂得了什么叫做人生苦短。细细想来,“我没有妈妈了”这句话,确实能让人哭得稀里哗啦的。
4 楼        文友:浩渺若尘        2023-01-03 10:11:16
  佳作欣赏,已向精品审核组申报!
浩渺若尘
回复4 楼        文友:想飞的企鹅        2023-01-03 10:28:23
  感谢社团鼓励
5 楼        文友:开心的秋蝉        2023-01-03 10:42:53
  母子情深里的故事,有言不尽的生活真谛。
回复5 楼        文友:想飞的企鹅        2023-01-03 15:00:22
  感谢秋蝉老师留评鼓励
6 楼        文友:郭永涤        2023-01-03 10:54:41
  令堂大人安息;企君节哀顺变,自强。
副高职称,著述多部。
回复6 楼        文友:想飞的企鹅        2023-01-03 15:00:57
  谢谢郭老师留评鼓励,我会慢慢调整心情的
7 楼        文友:宇蓝        2023-01-04 14:56:29
  母亲,永远是孩子心头的参天大树。无论岁月如何更迭,时光怎样斑驳。
回复7 楼        文友:想飞的企鹅        2023-01-05 14:55:09
  感谢宇蓝老师来访留墨。说心里话,好长时间了,我一直怀念和您还有倦鸟老师共同创作的日子。那段日子里,我成长得非常快。
8 楼        文友:陈雨        2023-03-22 11:00:01
  父母在我们才有来处,字处充满了对母亲的思念。欣赏学习,祝老师早日从一些伤痛中走出来,走向新的生活!祝春日快乐!
始终相信,只有文字才是点燃生命的火柴。
回复8 楼        文友:想飞的企鹅        2023-03-24 08:33:04
  谢谢老师来访。好长时间了,我一直走不出。唉!希望母亲在另一个世界里安好。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