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瀚】笃行不怠,筑梦未来(随笔)
人生有梦不觉远。在这个全新的网络时代,如今的学生已经不同往日,他们有着超乎想象的成熟。提前接触手机、平板等上网设备的他们,不再满足于书上的知识,不再欣赏老师丰富的语言,他们更愿意把时间花在刷视频、玩游戏上。长期以往,他们又怎能担当起实现中国梦的重任呢?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为之奋斗不息。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如何才能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呢?在教育实践工作中,我进行了一些不成熟的尝试。
善思,以筑梦厚积薄发。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长期的教育工作中,我总是在不断地思考:作为学生成长路上的领跑人,我除了教给学生知识外,还能教给他们什么呢?面对这个竞争激烈的新社会,越来越多的工作正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现在的学生将来要面临的就业形势严竣,而年少无知的他们丝毫没有忧患意识,学习之余的时间都被手机、电脑、电视占据了。
正因为意识到这个问题,我才倍加重视阅读习惯的培养。从教二十多年,我始终坚持把书香教育放在首位,力求让学生从小就爱上阅读,在书香的浸润下快乐成长。这种想法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想要马上看到成效却并不容易。十几年前,学校的办学条件落后,很多班级的图书角不完善,学生喜欢看的书并不多。为此,我们语文组的老师还专门进行了课外阅读与写作关系的课题研究。事实证明,爱上阅读的学生在写作文时会比不爱阅读的学生得心应手。那个课题研究花费了我们两年的时间,学生的进步是喜人的。可惜后来,同事们觉得这个课题研究费时费力,吃力又不讨好,结题后便再继续研究了。
一直坚持自己的教育理念是正确的,因此,我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做法。此后,我又自己开展了一个有关阅读与写作的小课题研究,也优秀结题了。在成果展示时,学生自制的个性化文集得到了评审组老师很高的评价。通过这件事,我深刻地意识到:想要帮助学生“筑梦”,让他们从小就树立远大梦想,就必须要从学习习惯培养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学起。细节决定成败,只有他们养成终身受益的阅读习惯,将来走出校园,走上社会,也才会坚持“活到老,学到老”的做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善思,以筑梦厚积薄发。对我来说,善思是取决于我是否能够胜任语文教师的法宝之一,只要我把它用好了,学生就能够学以致用,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在阅读中善思,在学习中善思,在生活中善思。
笃行,为追梦开疆辟土。
人生有梦不觉寒。一个人如果心揣梦想,就会充满自信与希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为之奋斗终身的梦想。在追求梦想的路上,我觉得惟有“笃行”,才能让梦想之花盛开。
“知行合一”对学生来说是很难做到的事。可越是如此,我们越要不遗余力地去培养。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事业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学校办学条件的提升,为学生的学习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九十年代,一本书一根粉笔,便可以轻松上完一堂课。二十多年过去了,如今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班班通,电脑进课堂,网络进课堂。如今的校园不再是以前破旧落后的模样,花园式的全新校园让学生置身于高科技的课堂里,随时都能够上网冲浪,能够迅速得到相关信息。
为了适应传统教学模式到电化教学手段的转变,我们每个老师每年都要参加继续教育培训,一轮轮地学习全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不进则退”,生怕被时代淘汰的我们,不敢落下一次培训,哪怕工作再忙,也要抽空进行学习,不断为自己充电,让自己有足够的能量去为学生续航,去适应这个日新月异的新时代。
既然选择了人民教师这个职业,就应该踏踏实实地走下去。为了帮助一届届的学生实现自己的梦想,我始终教给学生一句话:行动是最好的证明,求别人不如靠自己。说再多的空话,不如一次具体的行动来得实在。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愿每个学生都能学会“笃行”,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开疆辟土,早日等到梦想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