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鲁·情】不断行走的旅程(散文)
一
故土难离,每个人都对家有着难以割舍的眷恋。漂泊在外的人,骨子里都会惦记老家,那里的土墙老屋,那里的一草一木,都是那么的熟悉,更是那么的亲切。老一代的人,为了讨生活,只能远走他乡,走到天涯海角,多少年后,始终都在梦中回归故乡,临死都会记挂着叶落归根。人生路上,不就是一段不停寻找,不断追梦,最终回归的旅程吗?
现代的年轻人,虽然不用为了温饱再经历苦难,但为了更好的生活,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不也是四处奔走,不断追寻,在人生的旅途上,经历着生命中的喜怒哀乐。这也许就是人生,一个不断寻找梦想的过程。
我的邻居狗剩,终于结束了旅程,他结婚的消息让我感到惊喜。他一路向北,沿着祖辈的脚步,行程几千里地,实现了梦想。狗剩改邪归正,勤恳打拼,娶妻生子,生活稳定下来。他终于获得了家的温暖,感到了社会的谅解和肯定。
我是狗剩的铁哥们,因为我从小就跟随狗剩“打天下”,是他的忠实小弟。对于狗剩的勇猛,佩服得五体投地。我们无话不谈,对于他家的情况,和他家传奇的经历,了解得一清二楚。现在虽然天涯相隔,但是我们还是经常联系。
狗剩跟着父亲回到了万家访,爷俩千里奔波,从遥远的东北黑龙江,坐了三天的火车,经过山海关,进入关里。到了德州,已经晚上,没有客车。爷俩商量许久,觉得不等了,正值夏天的晚上,皓月当空,走,向着一百多里地的万家访前进。
这话说起来已经几十年过去了,那时候实行土地责任承包制,不再吃大锅饭。万家访几年时间就从吃不饱穿不暖,靠救济生活的穷村庄,变得逐渐富裕起来。六零年自然灾害开始,村里三分之一的人,下了关东。那时候在万家访实在是混不下去了,饥荒笼罩着村庄,饥饿让人打晃。村里不断在饿死人,抬死人的人,也饿得没有力气,草草把人埋了。几只饿狗,竟然扒出没有埋好的尸体,啃咬着。这惨景,让活着的人,几十年后,说起来都毛骨悚然。
本来就不大的村庄,因为大量的人口走失,变得死气沉沉,没有往昔的生机。村庄没有死,只要还有人在,村庄还是活着。村里死了几十口人后,终于熬过最艰难的时期。有粮食,人们便有了希望和勇气,他们不断努力,继续与天斗,与地争,经过十多年,日子逐渐好转。
万家访远走他乡的人,听说家乡的变化,叶落归根的念想,在他们的脑海里盘旋,对家乡的思念,始终萦绕在他们的心间。很多人收拾好简单的行囊,向着家的方向奔去。有拖家带口,有孤身一人,看着山东的方向,眼里充满希望,开始漫漫回家的征程。再苦再累,也不放弃,因为只有回到老家,才会心安。
二
狗剩的爷爷死了,狗剩爹是个孝顺的人,当年狗剩的爷爷奶奶,带着狗剩的爹一起闯关东,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黑龙江落下。但人生地不熟,在那个陌生的环境里,艰难地生活。还好,在那里遇到山东老乡,给予他们很多帮助。都是山东人,出门一家亲。山东人的豪爽与侠义,自古有之。尤其是在遥远的异乡,他们抱团取暖,团结一致,打败当地的土匪和保守主义地痞。硬生生存活下来,生根发芽,有了自己的一方土地。
对于土地的热爱,是每一个中国农民骨子里生来就有的。山东人吃苦耐劳,朴实无华的本性,在关东大地上,展现的淋漓尽致。他们习惯了艰苦的生活,在新的环境里,很快适应。用他们坚定的意志,不懈的努力,把根深深扎下来,开花结果,繁衍生息。据统计,东北三省的人口,百分之七十都是山东人,或者与山东人有亲缘关系。
狗剩的奶奶因为水土不服,得了肺结核,每天咳嗽的上气不接下气。狗剩的爹,那时候身强力壮,和他爹一样,标准的山东大汉。但是因为逃荒到此,人生地不熟,还是单身。被病痛折磨的奶奶,最大的心愿就是想给儿子说房媳妇,了却自己的心病。狗剩的爷爷到处奔走,托山东的老乡呱啦,终于给儿子说上了媳妇。虽然媳妇患有软骨病,走路歪歪斜斜,不能干重活,可能够给老王家生娃,接续香火,这就足够了。狗剩的爹和爷爷,都是身强力壮,很多农活都是得心应手,根本不用女人插手。
狗剩的奶奶,还没有看到女人生下狗剩,就撒手人寰。穷苦人家,没有置办棺木的财力,只好草草掩埋老太太。一个月后,狗剩出生了,狗剩的诞生,驱散一家人失去老太太的悲痛,爷爷的脸上,终于见到笑容。毕竟新生命的诞生,就能有希望。爷爷请来附近几十里所有的山东老乡,把那头养了一年的猪宰了,架上大锅,放进猪肉白菜粉条,招待老乡。老乡们都祝福孩子,祝贺老乡后继有人。朴实的老乡们,也都没有空手,有的拿着鸡鸭鱼肉,有的提着一罐子油,有的递上几块钱。那时候的山东人,就是这样互相帮凑,众人拾柴火焰高,这样的氛围,一直延续到现在。
还没有高兴太久,狗剩的母亲就死了,这个体弱多病的女人,怀上孩子后,身体更是羸弱,她几乎把身体里所有的营养,都给了孩子。在生下狗剩后,越来越虚弱。在狗剩满十二天的时候,这个苦命的女人咽下最后一口气,浑浊的眼里流下最后一滴泪水。狗剩的爷爷蹲在门口,吧嗒吧嗒抽着旱烟袋。狗剩的爹平时没有多少话语,这时也没有言语,背起女人就要去埋掉。被他爹骂了几句:“人家毕竟给咱留了后,也算是咱家的恩人,你咋着也得给人家去买身新衣服。再说,你不去通知人家的父母一声啊?”
狗剩和我说这事的时候,我们俩的心情都很沉重。他说他那时候还在襁褓中,不知道自己已经失去了母亲,更不知道爷爷和父亲的痛苦,只是哇哇地哭。
附近的乡亲们帮助父亲埋葬了母亲,狗剩一家成为三个光棍之家。看着饿得哇哇大哭的狗剩,爷俩搓手心焦。这时候,才产了狗仔的黄狗摇着尾巴跑来跑去,爷爷有了主意。从此,狗剩就吃狗奶活了下来。后来,在狗剩几个月后,爷爷就熬稀粥喂狗剩。狗剩竟然长得壮实。
狗剩在冰天雪地里滚爬,在爷爷和父亲的爱护下成长,终于长成了一个壮实的少年。
爷爷老了,多年的积劳终于让这个山东汉子承受不住岁月的摧残,他病倒了。在弥留之际,他对自己的儿子和孙子说:“听说老家现在已经变得不再穷困,我是多么的想回到老家去啊!等我死后,你们无论如何都要把我的骨灰带回老家,把我埋在祖坟里,千万记住!”
一向坚强的父亲,在母亲去世和他女人死的时候,都没有掉一点眼泪,这次却是泪流满面。他深深知道父亲的愿望,其实就是自己的愿望,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思乡的情节也越来越重。这想法让他寝食难安,常常在梦中回到那个生养他的地方。
狗剩的爷爷死后,狗剩爹支起柴火,把爷爷烧了。狗剩和父亲,把爷爷奶奶的骨灰,装进两只罐子里,变卖了家当,背起行囊,向着家的方向启程。
三
我在认真听狗剩说,这些故事,让我深深感动,狗剩的爷爷一辈子不容易,临死还是想着叶落归根。狗剩的爸爸也是个顶天立地的汉子,他的做法,让人敬佩。
经过千辛万苦的颠沛,狗剩爷俩终于回到魂牵梦绕的老家。由于多年的风雨,老房子已经倒塌,映入眼帘的是一番破败的景象。老屋的土墙大部分都已经倒塌,只有一面山墙还竖立在风中。到处都是杂草小树,几棵榆树,在房基里茂盛地生长,已经碗口粗。看不出原来的院子,只有一片枣树。
爷俩开始建设家园,在湾边和泥脱土坯,清理院中的杂草树木。等爷俩把土坯全部脱好,全村的男人都来帮忙,经过大家的努力,一座新房子终于落成。虽然都是泥土的房基房墙,但总算有个温暖的窝,这就是一个家。狗剩爷俩,拿出最后的积蓄,请乡亲们帮忙,把两位老人的骨灰埋进了祖坟。请乡亲们吃了一顿饭,所谓的饭,就是一锅加了些肉的白菜汤,窝窝头。那时候的生活还很贫穷,白面还是奢侈品,招待乡亲,只有窝头。
狗剩和父亲在村里做起了豆腐,用以补贴家用。经过相亲们的帮助,和爷俩不懈的努力,日子逐渐好转。父亲又有了新的盼望,那就是啥时候,再给狗剩娶个媳妇,圆了抱孙子的梦想。可说媳妇,是需要彩礼的,狗剩和父亲回到万家访,一穷二白,啥都没有,就是开豆腐坊,还是借了乡亲们的钱,现在好不容易有了点积蓄,娶媳妇的彩礼钱,出不起。
狗剩在东北的冰天雪地里滚打,养成桀骜不驯的性格,遇事就想打抱不平。那时候乡里还有放映队,在各村巡回演出。晚上看电影的时候,每个村里都会有小青年打架斗殴。狗剩对于这个,是非常兴奋的。看到自己村里的人受到欺负,就会挺身而出,挥拳踢腿,把人家打倒。当然自己有时候也会被揍得鼻青脸肿。
在一次群架斗殴的时候,狗剩失手把人打得住院治疗,被派出所带走,最后被判刑三年。狗剩的故事,被村民们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谈论了很久不衰。那些受到狗剩爷俩照顾的人,都为狗剩的前途惋惜。
我更是挂念狗剩,我知道他的为人,看着是吊儿郎当,不学无术,其实他的内心却是善良的。村里有几个孤寡老人,他经常去帮助老人挑水扫地。还有几次,他把自己不多的钱拿出来,帮助老人看病。
四
三年后,狗剩出狱,但是他的婚姻却成了父亲压在心头的石头。没有人再敢提亲,狗剩在村里到处闲逛,背后总是有人指指点点。狗剩的脾气越来越大,三年的教育,并没有让狗剩学好,还是我行我素,照样打架斗殴。
我们几个人,都跟着狗剩,到处“抱打不平”。遇到外村的人欺负我们村的人,非去把人家揍一顿。邻村后跌倒村,有几个孩子学过武术,自成一派。他们仗着会些拳脚功夫,就到处招摇。专门欺负那些小商小贩,收保护费。搞得人心惶惶,鸡犬不宁。狗剩听说后,带领我们杀将过去。两群年轻人,话不多说,出手就打。
毕竟人家学过武术,打架确实不含糊,一阵下来,我们都被揍趴下了,只有狗剩还在和几个人周旋。但是双拳难敌四手,单虎架不住群狼。狗剩也被打趴下了。那伙人的头,拿着一块砖头,挨个拍我们,狗剩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力气,突然从地上一跃而起,夺过那人的砖头,一下拍在脑袋上。那家伙普通一声仰面倒下。那伙人都惊呆了,围着他们的头叫喊着。狗剩向我们摆摆手,我们赶紧连滚带爬地跑掉了。
父亲是个正直的人,在村里名声很好,谁家有事都去帮助,他是个懂得感恩的人。可是儿子的所作所为,让他彻底失望。在和狗剩一遍遍的打骂声中,他一病不起。因为狗剩的惹是生非,让他丢尽了老脸,也让他对儿子失望到极点。在狗剩又一次被派出所带走后,他将一条绳子搭到梁上,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万家访的村民,都很心疼,老人一辈子不容易,厚道老实,大家帮助把他埋葬。
狗剩再次回到万家访的时候,我骑自行车把他接回来的。一切都变了,家里空空荡荡,破败不堪,一个人在冷锅冷灶的屋里待了几天,觉得没有再待下去的意义,因为这里没有亲情,没有温暖,只有乡亲们的白眼。在东北雪地里长大的他,开始怀念白山黑水,那里的山山水水还有黑色的土地,都是那么的亲切。还有,那里有他最惦念的女人。
我是真的不愿他离开万家访,舍不得他再去那么远的地方。我建议他留下,因为我知道他是个重义气的人,村里的父老,早晚会理解他的。可是狗剩的决心以下,他不愿再让乡亲们看不起。也说起了他的秘密,那就是远在东北的一个女孩,是他这次去的最大的理由。
邻居家的小花,和他青梅竹马,自小一起长大。他们早就私定终身。只是父亲当年的一意孤行,非要带着他回归故里,结果让他和小花从此天涯相隔。现在这里再没有牵挂,他要回到东北,不管小花有没有结婚,也要去守护心爱的女人。
狗剩背上行囊,一路向北,去寻找自己的那个梦,那里有他未曾见过面的母亲,有他熟悉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更有他为之眷恋的女人。
人生就是一场不断行走的历程,有背着故土的眷恋,有揣着难以改变的乡音,更有挑着父母的愿望,走南闯北,一路追寻。但家的味道,却始终萦绕在心头,那是故乡的呼唤,那是梦开始的地方。
结尾留白,让人对狗剩寻梦故乡的命运展开联想。
作品细节描写生动传神,刻画了狗剩及他的父辈、祖父辈的人物形象。
佳作欣赏学习,向社长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