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箩筐】至真的情(随笔) ——电影《蓝色的花》的诗意表达
在浮华世界里,往往很难遇到真情!
物质丰富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反而什么都需要条件,爱情需要条件,友情需要条件,邻里之间互相帮忙,都要用精切的探测仪计算一下。人与人之间似乎有太多的伪饰和虚假失去了真性情。如此,反倒是艰苦岁月,患难之交的情感,那种不讲任何条件,只奉上纯纯的情和真切的心就成一生的绝唱。
如果说,世界一片狼藉时,人最后的实在就是爱与情感。我想,电影《蓝色的花》对真情是最好的诠释(北京电影厂出品,水华执导,郭凯敏,沈丹萍主演)。时间可以记录人性的发展,在战乱岁月,每一个生命都不能保证睡一夜,第二天是否还活着,苦难陶冶情操,颠沛流离的生活人心反而是温暖的。
一切都是从那次战斗开始的,那个时代军民如一家,曾经是美的音符。天定的境遇,让他们有了一次生死之交,小战士伊汝(郭凯敏饰),为掩护村姑妞妞(沈丹萍饰)不幸中弹滚在山沟里,少女妞妞不辞艰辛昼夜寻找,终于找到了昏迷的小战士,她使足力气把小战士背回家中为他疗伤,从此,内心埋下了爱的种子。这个叫做羊角垴的小山村也便成了伊汝的家乡,那个房东大娘也便成了他心目中的娘。后来他随部队南下、抗美援朝,解放后他当了一名记者,有一位女记者对他似有钟情,但她发现终是抵不过从大山深处走来的一个村姑。
你用生命救活了我,我用一生的深情给你幸福!
这一定是小战士伊汝的心志。于是,伊汝回到羊角垴,和妞妞结了婚,没有嫁妆,没有奢华的婚礼场面,只是两颗久已等待的心贴在一起,他们是孤儿,房东大娘不是娘胜似娘,是他们的见证人。伊汝如愿以偿地走了。其间“娘”带着妞妞去见过一次丈夫,还去当年首长家里做客,官民的亲和力无可置疑。
也许,只有经过战争的人才会与老百姓不分亲疏吧?那种其乐融融的气氛,让人觉得好向往啊!世界的美好,其实就是人心的美好。冷风甩了我一巴掌,不由得让我惊呼:这样的情感何时消失了?
妞妞探望了丈夫喜山悦海地回到家中,一定是满目春风奔向幸福的金光大道。
然而,丈夫不再和她有联系了。伊汝在报社写了不适之文犯了错被处罚,那时候各种运动,拿笔杆子很少能逃过一劫,名目繁多的帽子随便哪一顶都会压倒一个人。伊汝心中装着妞妞,可他不能把灾难殃及心爱之人,于是他成了“背叛者”,忍痛写信希望妞妞离开他,然后他被流放到草原去开汽车,放逐他孤独的心……
长达22年天各一方,遥遥相望。
什么是悲剧?悲剧就是把美的东西揉碎。爱情湮灭在这意想不到的灾难之中,如果说战争是为了和平,那时候每一个人的奉献和牺牲都充满憧憬。可是战争过后,新的情况成为这一对情人的围墙,或者说是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不顾一切地毁灭它。他们甚至来不及讨论,来不及流泪,来不及道别!
不能给予所爱的人以幸福和安全,他必须一意孤行地忍痛断腕!
虽然剧情没有太多的台词,但我能听到硬硬的冷风在刮着肌肤,伊汝的内心是一片腥风血雨,这是最具时代性的爱情摧残。不忍读,不忍看,不希望悲剧重演!
这期间“娘”为一对离散的“鸳鸯”四处奔走,她要为妞妞找回伊汝终是不得。二十多年后,伊汝的“帽子”摘掉了,他的头发已抽出银丝。他想回羊角垴看看妞妞,看看娘。可是乘坐的公共汽车司机是个女孩,她说她是妞妞的闺女,伊汝方知物是人非了,往日的爱如一座死去的城池,临到羊角垴他望而却步,不再前行了……可是,这难道不是他当初希望的吗?妞妞有了女儿,证明她生活得还好。二十多年的爱在心中生根发芽,多少个难眠的夜晚浸泡在思念里,他的心灵一定是淌着血,然而是慰藉的,不便去打扰妞妞的生活吧,于是他又转身走了。
悲剧成了他的纪念碑,碑文是:“我亲自毁了自己的历史。”纪念碑就这样竣工了。我不由得想问:这场悲剧的元凶究竟是谁?这是他一个人的历史吗?他愿意亲自去毁掉他们的幸福吗?如是这样,他回到羊角垴又是为了什么?显然他还深怀侥幸,或者直觉告诉他,妞妞在等他……
这部剧作的深刻之处,是过多的潜台词留给观者去想,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有一千种想法和思绪。世界上最无法挽回的是时间、生命和爱!
他站在大山深处,有多少感慨,又有多少悲叹?曾经长着翅膀的心,没想到处处撞在时代的壁墙上。他们的理想并不高远,战争过去了,只想如同燕子筑巢一样,有一个幸福的小窝,有一堆小孩绕膝同乐!可以不富有,但一定有爱在心中,就能保证一生的快乐。他们一定不希望自己的爱像叠好的布匹一样束之高阁,他们强烈想要摊开这些织物,让织工构思出美丽的图景获得意义。然而似乎一切都错过了!我看到一个孤独的身影装满了悲情的故事。我看到了一双惆怅的双眸欲哭无泪……
为他们奔波了多年,牵扯了多年的“娘”去世了,他不能不回去看看。当他忐忑不安地推开小屋的门,一切记忆拥挤而来,屋里没有人,只有寂寞和空空荡荡的感觉。墙面上有一方莫名其妙的布帘子,他去掀开布帘的时候惊呆了!发现半面墙上的木格子里放着各个年份的鞋,整整22双,这是他们天各一方的年份,这是妞妞深情至今的佐证,也许她日日夜夜抚摸着这些一针一线做就的鞋以释远念!
他什么都明白了……
感情的风暴席卷而来,那深埋在鞋中的泪脸,那颤抖的背影,传递出万千悲情!这里编、导、演,合成一种饱满的诗意表达,推向高潮!艺术没有与生活隔离,主人公长期的缄默,都在背影中集中爆发!编剧找到了最好的生活素材,导演找到最好的电影语言,演员找到了最好感情表达。
多想去安慰他,多想给他一点温暖,他承担了时代的摧残,拿什么来弥补人生的空白,谁能还他们的幸福,他们的青春年华被谁偷走了?有谁真正了解过这一代人的苦难心路?他面对那一排鞋情何以堪?妞妞没有离开他,整整等了他22年,22年对于一个青春年华的女子来说,其内容又是什么?他一头黑发而去,一头银丝回归。22双鞋里针针线线都注入了日思月想的情丝!这是发长河中流出来的悲歌!这就是那个时代的人心!他们的爱本是美的,却如此畸形。然而正是这种至情,没有任何条件可言,只有两颗至真的心,成为那苍白岁月的千古绝唱!孟姜女哭塌万里长城是千古绝唱,那是对时代最有力的控诉! 历史是背景,人性才是艺术表现最突出的画像。
优秀的电影往往最有嚼头,最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这里的关键不是题材,而是把生活高度浓缩成艺术,带给观众深层原因与个人的特殊感受。总有一天世人会在这样的艺术中倾听到时代对个体生命最深刻、最隐秘、最具毁灭性的声音。无情中的深情演绎着男人的真情。面对困境的取舍,他只为对方着想,为她留下选择的余地,留下幸福的可能性。他以为伤害了自己,会成全妞妞。然而他仅仅是一意孤行,一厢情愿。至真的心,怎能因为所爱的人遭受不幸而离他而去呢?即便二十多年的空白,也要苦苦守望。
或许这二十多年的空白,生活有无尽的艰难,但她心有属,苦也化作甘甜!这便是这部剧表达出来的最深层的人性美。我面对他颤抖的背影,好想告诉他,你没有错,如果有错是岁月的无情。这种诗意的表达让我随着剧情一起颤抖!《蓝色的花》别称“勿忘我”。凄凉的美,让我慢慢闭上眼睛,回放每一个细节,泪水涓涓涌出,迷濛了整个世界。
他们这一代人带着无限的热情、渴望和单纯的向往,去追逐生活的美好,结果岁月的庞大胃口吞噬了他们的可能性,只剩下惆怅和伤感,只能面对无语的苍天诉情无门。令人感慨的是等待就是最伟大、最淳朴的美。
艺术家始终是舞蹈者,他们是时代的音符。郭凯敏和沈丹萍真是天然的绝配,纯粹的艺术感觉,把那个时代的人情、风貌、品行演绎得活灵活现。妞妞的质朴、淳厚;伊汝的清新、朝气;都塑造得十分可爱,但这一切很快让岁月消费了。他们再次相见已是无言,眼神里装载的一定是淘尽苦难后的喜悦和慰藉……从人物的情感中析出的观者,无法抵御泪奔的效果,使得一切温柔、伟大的幸福都显现出来,那样意味深长,纯朴而感人至深。
我慢慢从情景中退出来,我怕惊动了这一对可怜的人儿,让他们相会吧,让他们抱头痛哭一场吧,然而他们只是相望,也许相望就能胜过一切言语……
我耳鼓里一直响着一个名字:勿忘我,勿忘我!这是电影《蓝色的花》给予我连绵的绝响!
2023年1月8日于净心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