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鲁·情】光背后,花朵在黑暗里凋零(散文)
1
婆家小姑子春花,小我四岁,貌似仙女,是远近闻名的美女。
据婆婆说,初一时,春花觉得早起晚睡太受罪就辍学了。家中有生意,另有二亩粮田耕种地,秋收时候她会帮着忙碌两天。平时,她也无事可做,整日在家,除了擦桌子扫地板,就是梳妆打扮。光梳头,她就需要一个小时。自己对着镜子,左看右看,不满意再重梳。两个麻花辫梳理完后,她拿根草在脑后比一比,两个发辫距离中线是否一样。长长的发辫及臀,春花走起路来,流苏似的发梢如风拂柳。她在家中排行老小,爱撒娇,公婆对小女儿疼爱有加。左邻右舍都夸她漂亮,婆婆也骄傲不已,逢人便王婆卖瓜,“俺家的孩子,不用涂不用抹,小子是那小子样,闺女是那闺女样。四外八村,谁不夸啊。你看看,有的大人不教育孩子,挺好看的姑娘抹那个嘴唇跟吃死孩子似的,难看死了。”
2
情窦初开的春花和邻村的小伙明子初识后,脸上阳光明媚,笑声荡漾。情投意合,门当户对,满意呈现在婆婆脸上。所有的孩子中,婆婆觉得这是最满意的一门亲事。
春花拍结婚照那天,暮色降临还没有回来。婆婆站在街口,看着远方,着急地跺着小步,恨不得把门前的路踩碎了。我陪着老人等,万家灯火次第亮起在黑暗中,春花才带着明子,满面春风进了门,婆婆的脸色慢慢缓和下来。
一抬眼皮,婆婆撞见了春花鲜红的指甲,脸沉了下来,屋子里,我闻到了窒息的气息。
“涂抹成那个熊样,好看吗?”
“人家非要让涂。”春花漫不经心地回答。
“你不涂,人家能咋着你啊?”婆婆还是气呼呼地追问。
“反正不掐死!”春花也来了气,翻着大白眼珠子回答,然后盯着婆婆,随时准备反击。
婆婆没说话,没好气地喝了几口米饭,拔腿转身小北风一样去客厅了。
3
婚后,春花看不惯明子的家人。在婆婆一家的极力支持下,她多次要求明子分家过日子。他们村富足,地多,随便一户都是几十亩地。明子拗不过春花,只好与父母商量。我佩服明子的父母,他们是通情达理之人。听明子妈说过,分家有啥?一个儿子分家的有的是,只要小两口过好日子,做父母的怎样都行,不能惹媳妇不愿意。我看到了明子妈脸上温暖的轮廓,那天的阳光很刺眼,我低头沉思的时候,听到了流水的声音。
还是分了,春花两口子八亩棉花地,六亩粮田。我看到春花的脸,把父母的身子压低了一截。
4
夏天,暑热难耐。农人歇了晌后,会到地里干活,拔草、施肥、拾掇棉花……,农家没有闲着的人。
我经过春花家,看到春花坐在大门洞里,一遍遍地看那火辣辣的大太阳,眉宇之间聚拢了一座山峰。日头偏西的时候,春花极不情愿的戴上防晒帽,骑着电动车去拾掇棉花。
明子是勤快的人,在地里干了两个多小时了,正在地半截。春花与刚好路过的我打了招呼,硬着头皮下地。
“妈呀!吓死人了!”她惊呼一声,扭头跑出棉花地。
“怎么了?”我不解其故。
“一个绿虫子,肉嘟嘟的,还一动一动的,瘆得慌。”春花捂着胸口,似乎还心有余悸。
“你看见虫子就捏死,有什么可怕的,还需要跑嘛。”明子在地里笑道。
“你奶个猴的,我跟着你,就是来干这个的嘛。”春花很生气,怒骂道。
明子理解媳妇的委屈,不再搭话。春花还是不依不饶,鼓着一肚子气,“走啊,嫂子咱回家。”说罢,她骑上车子,一拧车把,朝着娘家的方向疾驰。
“快去追回来!”我提示明子。
“她回娘家玩玩也厚,我干完这点儿活再去。”他笑着继续低头干活。
我快速追上春花,她黑着脸一路无语。一进娘家门,她就哭诉刚才的经历。
“棉花地里有虫子不正常嘛,秋后拾棉花的时候还有,你卖钱的时候就高兴了,一袋子能卖一百块钱,真是喜人啊。”恰好来串门的八婶笑着说。
公婆阴沉着脸,一声不吭。婆婆狠狠地说:“俺闺女没受过那个累,嫁给那庄稼耙子,真遭罪。”八婶没明白婆婆的意思,还是好心劝慰:“习惯了就好了,跟土地打交道,哪能没有虫虫语语的呢。”
太阳下班了,明子来接春花。两脚泥土进了屋子,地板砖上留下两条泥巴线,直到沙发旁。婆婆和春花的眼睛都没有看明子,而是顺着脚印看着他的脚后跟。我想:明子咋那么笨呢,找骂的节奏。
“你瞎吗?”春花已经怒不可遏。明子满脸慌张,注意到那两条显眼的泥块线段,赶紧起身,走到门口,抓起拖把,一回头才发现又画了两条。
“操你妈!滚!”春花发飙了。尴尬的明子立在门口,高大帅气的身影呆若木鸡,脸上原本不自然的笑容戛然而止。
“走吧!你也快走吧。”婆婆再三催促下,春花摔门而去。我接过明子的拖把,示意他去追春花,他感激地笑了笑,快速离去。
5
秋收时节,婆婆跟我说她雇了几个老年妇女,去帮春花扒棒子。我送她们到街口,遇到了八婶,爱说话的八婶忍不住说:“出嫁的闺女了,你管得有点儿多,谁家不是一家人集体过秋,你这老丈母娘不嫌累得慌,净瞎掺和。”婆婆很生气,瞥了一眼八婶,没好气地说道:“我不能让人看俺春花的热闹。”
令人没想到的是,秋收刚过,春花以与明子父亲一个院子不方便为理由,将明子父母赶到沿街的南屋居住。明子父母怕儿子为难,在街边盖了一个简易厨房,不再进入院子。可是,刚刚盖好没几天,就逢村里清理街道。明子父母好说歹说,才保住了简易厨房。
逐渐,村里议论纷纷。有人说明子过于怕老婆,对父母不孝;有人说春花仗着娘家撑腰,欺负人;也有人说春花娘戳弄的。
明子越来越觉得觉得在村里抬不起头,悄悄对我诉苦。我告诉春花:“生而为人,两边都有父母,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春花不耐烦地说:“别说那么好听,你倒是清心,啥也不用管,咱家啥都不用你操心,你上好班就行,你多滋儿。明子这个熊玩意儿敢跟我娘家人告状,看我不弄死他。”
“千万别!人家啥也没跟我说,我只是听到一些闲言碎语而已,你不听是你的事儿。”我赶紧解释。
6
每次回娘家,春花都哭诉自己的不如意,觉得自己简直是瞎眼,找了这么一户庄稼耙子,如果跟她大姐一样找个做生意的也好啊。只恨目光浅,当时,她看中了明子的憨厚帅气,还有明子村里的高收入,完全没有想到早起晚睡,风吹日晒这般辛苦。春花越来越觉得憋屈,时常无缘无故地谩骂。
亮子敢怒不敢言,小心翼翼看着春花脸色行事。家庭矛盾仿佛是个一触即破的脓包疮,就差谁不长眼睛了。
春花有个小姑子,叫美美,自由恋爱嫁到了本村。春花曾极力反对这门婚事,所以一直不搭理美美,即使美美结婚,春花也拒绝参加。美美内心极度不满,碍于父母,一直隐忍着。
事情就是那么凑巧,我去她村看望同事的母亲,到春花家小坐。春花送我出门时,恰好听到美美提到了村里人嘲笑简易厨房的事情。积怨已久的春花,一下子爆发了,猛地踹开门,破口大骂:“熊闺女嫁出去了,还回娘家挑唆。”说罢,春花发疯一般冲上去,抓住美美的头发,两人扭打在一起。我赶紧站在两人中间,试图分开。明子母亲也一边拉,一边着急地骂着美美:“人家不笑话嘛!美美啊,你咋这么不懂事儿。”霎时间,两人脸上都有了抓伤痕迹。过往行人听到吵嚷,进来拉走了美美。
春花一摸下巴,饿虎扑食一般冲向明子妈,雷霆般吼道:“我跟你拼命,你个老东西拉偏仗,娘俩合伙打我。”我使劲拉着春花,却劝不住她的嘴:“俺家既有钱也有人,你家有啥?一窝熊废头!”明子妈一言不发,黑漆着脸任由春花发泄。
邻居实在看不下去了,大喊春花:“没完了吗,你还打死她吗?”春花抓起电话,明子妈知道不妙,扑过去抓住电话,跪在春花面前,“媳妇啊,都是我不对,别给你妈添麻烦了,行不行?”春花一脚踢开明子妈,对着电话哭喊:“哥哥,快来吧,我跟嫂子快被人家打死了。”
十分钟的功夫,婆婆一家人怒气冲冲赶来,老公问我咋回事儿的时候,婆婆已经看见了春花的伤痕,声嘶力竭地大吼道:“美美呢?我们要打死这个熊闺女,给俺家闺女报仇。俺闺女从小就没吃过过这样的亏!”
“您先别生气,她嫂子也在场,咱慢慢说说这是咋回事儿。”明子妈努力挤出笑脸。
婆婆哪里还听亮子妈的话,早已是怒火中烧,“操你奶!砸!”转眼间,所有的玻璃、电视都碎了,厨房里的锅碗瓢盆扔到了大街上。
“凭啥?你凭啥这么欺负俺?”明子妈一反刚才的低声下气,眼睛都快要瞪出来了,嘶哑地质问。
“你看看你家是一帮啥玩意儿,你看看俺的媳妇,进了俺家门就没受过委屈。”婆婆怒目喷着火蛇,连珠炮怒般吼着。
“你的媳妇好啊!你的媳妇四外八村出名的好啊!谁不知道啊!”明子妈打了鸡血一样,跳起来,使劲拍着大腿喊着。
围观的人,占满了街筒子。人们异样的眼光中,春花跟着我们回了娘家。
腊月二十九晚上,明子和两个叔叔带着厚礼,又一次来叫春花回去。婆婆死活不同意,坚决要求美美来,让春花打回来才可以。我告诉春花,不想离婚的话,愿意住娘家,过完春节再来。想离婚,就不用走。春花考虑再三,还是跟着回去了。三十上午,婆婆让人给春花送去了肉和菜。中午,春花不允许明子去他妈屋里过年。明子妈只好一盘一碗地端到春花屋里。春花二话不说,拿起来统统扔到了院子里。明子的心也跟着一地狼藉。
7
适逢拆迁,一家人六十万款项,春花一把抓起,即使明子,也一分钱摸不着。土地没有了,房子没有了,明子和父母的经济来源陷入了尴尬。
明子父母靠在绿化带里干活,挣生活费用,明子则游神一样到处飘摇不定。钱少的活,他不想干;钱多的活,又不好找。他要负责春花和两个孩子的所有费用,挣不出来就不会安宁。他还想补贴父母。
不知什么时候,明子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线。偶尔,听春花说,明子只是按时缴费,隔三差五给孩子送食物,夜里基本不回。后来,明子搬走了,春花也不知道他搬到哪里去了。不知什么时候,他拉黑了我们一家的电话和微信。
“嫂子,我压力太大了。看在两个孩子的面上,我和爸妈已经忍受够多了,可她还不满足,整天骂我没本事。我的确不如姐夫哥挣钱多,可是人家那是积累多年的生意。我一个种地人,靠力气干活,做不了生意。所有的地钱她都拿走,一分钱也不给俺爸妈,俩老人也得吃饭生活吧。”明子瘦削的脸,挂着泪珠。这是我最后一次遇到他时的情景。他的意思我明白,但是我的话,春花根本不听。她早已被哥哥姐姐们的收入蒙住了眼睛,加上公婆一年一度的家庭收入总结会。生活的道路上,春花严重偏离了方向。
回迁楼交房后,明子彻底消失了。房子很宽敞,装修也很高档,家却没有欢乐的气息。
8
我想起了某个很早很早的晚上,明子抱着春花,幸福地笑着,灯光一直照着他们。
而角落里的暗影,像此时他们身体里的疼,无处不在。
作品细节描写生动,栩栩如生地刻画了春花、明子等人物形象。反映了农村青年择偶问题和尊老敬老问题,对社会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