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宁静】一些人,一些事(散文)

编辑推荐 【宁静】一些人,一些事(散文)


作者:峙榛起航 举人,4564.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605发表时间:2023-01-17 15:53:46


   窗外的风声越来越紧,随之而来的,是温度的骤降。不经意地推开一扇小窗,待我将目光融入远山和高矮不一的屋顶时,纷纷扬扬的雪花为即将到来的年关披上一层神秘面纱。
   又是一场雪飘,望着漫天飞舞的雪花,一些画面剪影般浮现于脑海。
   时空倒流。三十四岁那年的某一天,由于要寄几个快递给远在南京的姐姐,发现封箱的胶带不够,只得去就近的店铺购买。可一连走了几家,都以失望画上句号,踌躇之际,一个小小的杂货店映入眼帘。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鬼使神差地走了进去。只见六十多岁的郭阿姨,拖着苍老的身躯,在炉火上热着可口饭菜。一番交谈下,总算不枉此行。
   有些事,上天似乎早已注定,往后的一段时间里,我成了郭阿姨店里的常客。这一来二去的,慢慢敞开了话题。当她得知我尚未结婚时,当即表示愿意牵线搭桥。
   三日后的一个晚上,郭阿姨告诉,同学家有个女儿比我小两岁,也没有结婚。对方答应,将其女儿的号码告知,让我们私底下自由发展。虽然那一次是以失望收尾,但她的此举,让我倍感温暖。
   一个闲暇之余,郭阿姨又帮忙介绍了一位。这一次,不同于往常,打了好几个电话,都未打通。情急之下,她只得亲自前往。大概,我与对方属于有缘无分的那种,往下的交往中,因性格不合,仍是一纸空文。
   大好的一个晴天,我再次进入郭阿姨店里,隔着不远不近的距离,飘来一股浓浓的中药味。闲聊之下,才得知,她的身体并不是很好,常被恼人的高血压所困扰。加上婚后,一次不堪回首的往事,令郭阿姨腿上留下隐疾,若是走上稍远一点的路程,必须借助拐杖方可出行。那一刻,我除了震惊,便是佩服。渐渐的,一幅画面由思绪里铺展开来。昏黄的灯光下,一位忙碌了一天的老人,为攒下一段金玉良缘,拖着羸弱的身体,不顾路途遥远,拄着拐杖缓慢地、默默地、艰难地在夜色里行走。她的步伐倔强有力,那拄拐的声音更加倔强有力。
   唢呐声响,哀乐充斥着整个巷道,一切来得毫无征兆。当我想要去读懂那样一个坚强的人时,当我还来不及说出感谢的话语时,郭阿姨因病情突然加重,撒手人寰,永远离开了她一辈子深爱的热土。为了求得一片心灵上的安宁,为了报答郭阿姨曾经义无反顾地付出,我只能买下一板鞭炮,用噼里啪啦的声响来告慰她的在天之灵。
  
   二
   三十五岁那年,应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经媒人介绍,结下一段美好的姻缘。
   无巧不成书。我所提及的这个媒人,居然与自己沾亲带故,若要追溯根源,估计只有老一辈抽丝剥茧后,方可知晓答案。反正不管怎样,遇见她,必须礼貌地喊一声——冉婆婆。
   与冉婆婆相识,源于一个机缘巧合。某日,有人到附近的庙宇里烧香,求的是姻缘。那天,冉婆婆应朋友邀请到庙宇里去帮忙,恰巧经历了这一幕。抱着促成一段姻缘的想法,她试着与对方攀谈起来。后来,有了对方的承诺,冉婆婆便兴高采烈地来到我家,那是我第一次看见她慈祥且布满皱纹的脸庞。
   这一次茫茫人海中的相遇,应是得到上天的眷顾,我与那位女孩的感情急剧升温。次年五月,我们一同步入了庄严、神圣的婚姻殿堂。
   按照当地习俗,婚后的前三年,为了感谢媒人的牵线搭桥之恩,过年时,必须提着礼品前去拜访。老一辈定下的规矩,做晚辈的自然不能违反,否则要被别人戳上脊梁骨。
   转眼间,年的脚步已然来临,我和妻子踏上了意味深长的拜访之路。那一次,我发现冉婆婆有个小小的爱好,在她家房屋的东侧,有块亩把大小的菜地,种着诸如白菜、白萝卜等蔬菜。不要小瞧它们,可是这大城市里难得一见的无公害食品。
   除此之外,还发现一个秘密,冉婆婆与我母亲一样,都是佛教信徒。每到祭拜神灵或为家人祈求平安时,她的身影总会出现在某个庙宇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未间断。
   天有不测风云。在我逐渐喜欢上冉婆婆那无公害食品做出的菜肴时,在我想着春节还要去看看那张苍老的面孔时,于异地打工的我,得知,冉婆婆溘然长逝的消息。那一瞬,我的内心仿佛被一阵冷风侵袭,倘若再来一阵,冰封的可能性犹在。
  
   三
   有幸遇见这样一个不计回报的人,即是母亲的福分,亦是我的福分。
   母亲曾说,她与黄阿姨原本也无瓜葛,事情的转机是在附近一座庙宇里烧香时,看见几位与自己年龄相当的人在写符纸、折金元宝、撕钱纸等,出于好奇便搭起手来。不曾想,手巧的母亲一学就会,甚至比那些人还要快上几分。这一来二去的便混了个脸熟。每次,庙宇里忙不过来,黄阿姨总会叫上母亲,而母亲也乐此不彼地愿意伸出援助之手。
   或许是出于感恩的角度,亦或许是出于本性的使然,总之,黄阿姨给我的感觉,就像古时称呼的善人,若是认真观察,又觉得她像一尊令人肃然起敬的佛陀立在那里,神圣不可侵犯。因为,从与母亲认识后,黄阿姨一直在为我的婚事不辞辛苦地奔走,经她介绍的女孩不下十位。
   黄阿姨的内心究竟有多强大,我无法猜测,更无法用尺度来丈量。在对待我的婚姻大事上,她如一位朴实无华的夜行人,无怨无悔地与时间赛跑。所以,欠下的这份恩情,千言万语也道不尽。
   古人云,取下一个好的名字,就能幸福一生。我不清楚,大家对于这句话是否持怀疑态度。但,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改了名字后不久,便认识了现在的妻子,并且在短短的几年里,陆续有了两个活泼可爱的小家伙。如今,这种幸福生活,是以前想也不敢想的。而这些天大的恩赐,全部源于黄阿姨的善举。由于多次相亲未果,她便开始在诸多因素中寻找端倪,最终发现问题出在我曾经的那个名字上。为了避免重蹈覆辙,黄阿姨建议,将原来的名字更正一下。果不其然,有了实质性的改观。
   在贵州,我的家乡,几乎每家都有一本黄历书。因我时常外出打工,出行一事显得尤为重要。在黄阿姨的耐心指导下,母亲算是勉强过了关。而我又是向母亲虚心请教,将出行一事的“条条框框”弄得一清二楚。可以说,她即是母亲的老师,亦是我的老师。
   又一年过去,渐渐意识到名字的重要性后,在黄阿姨的鼓励下,一场说干就干的行动由此展开。终于,经过三个月的不懈努力,我这个门外汉,算是入了法眼。现在,可以骄傲地对着天空大喊,二小子的名字便由我取。
   又是一个漫长的夜,在夜色尚未降临之前,母亲打来视频,当得知黄阿姨被无情的新冠匆匆带走时,一副难以置信的我,眼角不由自主地挤出一滴泪花。
   窗外的雪依旧下个不停,望着那漫无边际的天空,我仿佛看见几张熟悉的脸庞在微笑。只是,无论我怎样呼喊,她们都毫无回应。直到一阵狂风吹散那若有若无的记忆,才发现,曾经的几位故人,亦在前往天堂的路上……

共 262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人常说好人一生平安,而文中的主人公黄阿姨和冉婆婆的和善,纯朴,与人无争的人们却总是与磨难相随,命运为什么老和我们开这天大的玩笑?作者的文章里的无望、痛苦、渴求,深深地刻画在一字一句中,相信黄阿阿姨亲人的心也是在滴血。这个雪,令今天更加的特殊,许多人经历了生离死别。作者的婚姻介绍人是一位婆婆,也以疫情中逝去。这些人的善良,在作者的心中永远存在。一篇充满感恩和怀念的文章,把这个疫情里发生的真实事情以叙事的形式生动地表达了出来。感谢赐稿宁静,问好冬安。【编辑:开心的秋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开心的秋蝉        2023-01-17 15:54:50
  真挚的文字,诉说了怀念之情。
回复1 楼        文友:峙榛起航        2023-02-12 10:16:51
  感谢老师辛苦付出,问好,祝新的一年里,好文不断,精彩连连!
2 楼        文友:浩渺若尘        2023-01-17 18:25:52
  佳作欣赏,已向精品审核组申报!
浩渺若尘
3 楼        文友:红尘花瓣雨        2023-01-18 09:21:15
  有些人,有些事,有些悲,有些喜……伴随着岁月……
回复3 楼        文友:峙榛起航        2023-02-12 10:15:21
  谢谢老师来访,拙作有许多缺陷,还望海涵!
4 楼        文友:木文子午        2023-01-18 17:31:19
  好人多福,那是有人感恩。好人多难,那是因为好人管事多,必多受磨难。我们的内心总是希望好人多福,说明我们也是善良的。
记录时代特色,反映历史痕迹;记录生活现实,反映百姓心声;记录风土人情,反映生存状态。
回复4 楼        文友:峙榛起航        2023-02-12 10:18:54
  自古好人有好报,多谢老师留下珍贵脚步,祝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