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那些远去的年味(散文)

精品 【流年】那些远去的年味(散文)


作者:半生清欢 白丁,21.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33122发表时间:2023-01-18 08:18:21

傍晚时分,出门扔垃圾,看见不远处有一个小男孩正在爷爷的陪同下放烟花棒,“啪啪啪”,一个个烟花弹冲向夜空,闪着光,夜空也在一亮一暗中有了光彩,孩子开心地笑着叫着,爷爷笑呵呵地看着孩子,一脸慈爱。我看着一阵恍惚,那远去的年味在淡淡的硫磺味中渐渐清晰起来……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但我记忆中的年味是从“掸尘”开始的。我们无锡这边有这样的风俗,年前要掸檐尘,也就是大扫除。一般定在农历十二月十七、十八,视为吉日,于是就有了“十七、十八,越掸越发”的说法。
   父亲会提前几天找一根长竹竿,拿一把稻草秆,用细绳紧紧地绑在竿子一头,用剪刀稍加修剪,一把掸帚就成了。到了掸尘的日子,一大早母亲的大嗓门就炸响了:“都起床啦,今天不能睡懒觉,每个人起来大扫除了。快点快点!今天好好掸掸尘,来年我家发发发。”大家赶忙嬉笑着起床,匆匆洗漱,扒拉两口就开始了。最先上场的是父亲,他头上盖块毛巾,以防灰尘弄得满身满脸,然后开始掸,积攒了一年的灰尘很多,角角落落到处都是蛛网,有的已经破了,在风中飘荡;有的还是完整的,蜘蛛正在悠哉悠哉地等美食上门呢,没成想很快梦想破灭。一只只大大小小的蜘蛛随着掸落的蛛网在地上乱窜,引得我们阵阵惊叫。父亲见怪不怪,淡定地掸着,很快掸好:“好了,我上班了,剩下的活交给你们了。”撂下一句就匆匆走了。接下来老妈给我们分工,玻璃难擦,窗台高有危险,所以这个活老妈干,我和姐姐负责整理擦拭桌椅,小妹扫地。整理那张堂前的长台是个重头活,里面的抽屉塞满了乱七八糟的东西,我要把它们一一清理出来,没用的扔掉,一类的放在一起,把里面的灰尘擦掉,常常要花很多时间,做做没有耐心了,想不干时,转头看看母亲,一脚踩凳子上,一脚踩在窗台上,正探着身子费力擦拭,不知是干活累的,还是冷风吹的,脸红红的,几绺头发脸前飞舞,不时沾到嘴上,也顾不得擦,吹一下继续干。姐姐担心母亲,一只手紧紧地拽着母亲的衣角,心里一阵悸动,大家都在努力,我可不能拖后腿。于是继续埋头干。中午简单下点面条后继续,母亲擦好玻璃后就去拆洗被褥。这样的忙碌一直要持续到三点多。经过一家人的齐心协力,家变得干净整洁,被褥飘着肥皂和阳光的香气。看着焕然一新的家,觉得年味正在渐渐走来,心里有一种暖暖的期盼……
   接下来弥漫年味的当属蒸年糕了。糯米、籼米按一定比例配好,这决定了粉的软糯口感,在我眼里这是个技术活,当然有父亲完成。淘洗沥水,然后天不亮他就到加工厂去排队做粉。粉扛回来后母亲会小心地拿出早已擦拭干净的匾,把粉轻轻倒进去,那份小心翼翼如同面对的是个粉嫩嫩的婴儿,然后柔柔地将粉均匀地铺开,那米粉独特的气息伴着阳光汇成了年味。
   一切就绪,村巷上就热闹开了,大家商议好,今晚哪几家蒸,明晚哪几家。这蒸年糕可是个大工程,需要很多人通力合作,所以轮到的人家都是要去帮忙。我村上的年生阿叔个头不高,一米七出头,但壮实能干,蒸年糕经验丰富,一般都有他指挥调度并且把关。早早吃过晚饭,大人们就有条不紊忙开了,灶膛烧火的,上蒸的,撒粉的……孩子们觉得新奇好玩,在其间嬉笑追逐,大人怕磕碰着,就会嚷:“都到外面玩去,一会好了喊你们吃年糕。”于是孩子们一哄而散,出门撒欢了。也有几个不肯走,贴着父母脚跟跟前跟后,生怕错过什么。等灶间热气腾腾如仙境时,有男高音喊:“出笼了,起!”力气大的端着桶快速来到堂上,在靠墙的边上早已摆好了擦拭得干干净净的实木门,很是结实。将桶倒扣,蒸好的粉团就出来了,白白胖胖,腾腾的香气挠得心发痒,好想上去啃一口。当然这只能想,暗暗咽下几口唾沫。我是知道的,这个时候很神圣,不能轻举妄动,也不能多嘴多舌,这是大人在家里千叮咛万嘱咐过的。关键时刻到了,年生阿叔上场。他只穿一件薄薄的衣服,衣袖高高挽起,拿起一块浸了冷水的棉布包裹住右手,然后开始去揉压粉团,动作有力,频率很快。不一会将棉布取下过一下凉水,缠上继续按压。渐渐的,粉团变得粘性十足,也光滑了许多。年生阿叔边按边拉,不断地按扁拉长,最终粉团变成了宽约十公分,长约二米的长条状。年生阿叔停下来,擦一把汗,拿出一根棉线,然后开始绕着一拉,一块年糕就做好啦!流畅丝滑,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很有艺术感。但此刻最吸引人的是那软软糯糯的香甜年糕,外面疯玩的早得到讯息,一股脑挤进来围成一圈,个个眼巴巴地瞧着。年生阿叔呵呵一笑,把第一块弧形的糕头放一边,那是不能动的,好像是敬献给祖宗的。拿起另一块长方形的,把它用棉线分割成若干小块,分我们每人一块。放进嘴里细细嚼着,又香又甜,觉得世上美味不过如此。心急的两口就没了,吸着鼻涕,眼巴巴看着,大人忙道:“好啦,别占着地,出去玩一会,等下一笼。”于是又一哄而散飞出门去。我可是不去的,因为接下来的可好看了,只见大人把做好的年糕小心地搬到另一张放桌上,让它们稍微晾凉,然后拿一根筷子,蘸上红料,开始点红点,雪白的年糕加上红艳艳的圆点,像打扮的新娘子,煞是好看。我羡慕得紧,但是得我家的年糕蒸好了,这个神圣又美好的工作才能轮到我来做。开心地点完红点,我姐妹三个还会趁大人不注意互相在眉心也点个红点,感觉老臭美了。
   一家蒸好了,又开始了下一家,灶间早就装不下这腾腾热气啦,里外都是雾腾腾的,加上糕团的香气,大家忙碌穿梭的身影,如一幅流动的画卷,唯美又温馨。辛苦了一年,终于可以做点美食填填空落落的胃!民以食为天,在那贫瘠的年代,食物最抚凡人心。
   蒸年糕的大工程完成了,接下来各家就开始自个忙碌开了。炒花生、向日葵瓜子的,做馒头、团子的,还有个别条件好的还会做炒米糖糕……家家户户好像铆足了劲似的,一改平时的抠抠搜搜,把积攒了一年的“家私”都用出来了。年味就在这些香香脆脆里,甜甜糯糯中越滚越大……
   当然最浓最浓的年味一定藏在大年夜。父母一大早就忙开了,主要是准备年夜饭。割一大块肥瘦相间的肉,一部分用来烧浓油赤酱的红烧肉,另一部分剁成肉馅,包一盆百叶包,做一碗肉酿面筋,这样,就有了过年典型的三碗年菜。鱼也是必不可少的,多买几条,红烧,分两碗,一碗年夜饭时吃,一碗得留着,寓意年年有余。有时父母也会买只鸡,寓意“吉”,放点萝卜豆腐煮上满满的一锅……我们小的也不闲着,帮着父母跑跑腿,买买东西,再次收拾一下屋子,还有就是贴春联。那两扇门的油漆有点脱落,父母太忙没时间重新油漆,就用春联遮遮丑啦,贴上去后顿感增添了许多喜庆。夜幕降临,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年夜饭。那时没有手机,没有低头族。大家都是吃着饭聊着家常,嘻嘻哈哈无比热闹。饭桌上父母也不忘叮嘱我们:过了年就大一岁了,要懂事,还有说话要注意,不能说不吉利的话。我母亲最夸张,不知哪里学来的,饭后竟然拿干净的厕纸擦我们的嘴,我们抗议,但母亲说她母亲过年时就是这么做的,这样即便说了什么不当的话,就当放屁不会怪罪,真令人哭笑不得!
   吃饱喝足,父母继续收拾忙碌,我们却可以尽情撒欢了。看巷子上的男孩玩甩炮,“啪啪啪”的,令人紧张又兴奋。有调皮的还会专门往我们脚下扔,吓得蹦跳着逃开。烟花并不多见,一条村子也只有一两家条件好的会买上几个,大家都围过去看,那绚丽七彩的烟花啊,迷了多少人的眼啊!看得不过瘾,我们又跑到村口的桥上去看,那时高楼不多,都是平房或二层楼房,所以站在桥上看四周,视野很开阔,远处的烟花陆陆续续冲向天空,炸开,如梦如幻,像开在夜空中的朵朵花儿,真美啊!烟火把年味变得活色生香了许多。看够了回家,父母要守岁,我们也嚷着要一起守。可是十点多就个个困得头像鸡啄米了。这时外面的爆竹声也此起彼伏响起,父亲说这是在放关门炮仗,放好就可以关门睡觉了,明一大早还要放开门炮仗。我们虽困意十足,但听着声声爆竹,打心里觉得过年真有意思!
   光阴似箭,一晃而过。年,年年过,却总感觉年味渐渐远去,越来越淡,再也找不回小时候的感觉。也许岁月改变的不仅是我们的容颜,还有心境。我们不再是那个无忧无虑,给点阳光就灿烂的孩童。那个时候,小小心房只要有一点甜一点笑就能填得满满的。那个时候,过年是充实快乐的,像一个个慢镜头,每一个细节都看得真真的,可以慢慢咀嚼,滋味绵长;而现在过年,像快镜头,还没看清楚,来不及品味,或是本就没心境体味,就一闪而过了……但今年,我希望年味浓一些,再浓一些。就让最浓的年味藏在那一声声爆竹之中吧,压抑太久的人们需要一场惊天动地!让浓浓的硫磺味将阴霾驱散。爆竹声中一岁除,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降临。愿除去一切的不美好,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共 345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以偶然间看到孩童放烟花引出对儿时过年时种种风俗的回忆。掸尘、蒸年糕、年夜饭、放鞭炮……这些有着浓厚的地域特色的风俗在作者的笔下一一展开,生动形象,妙趣横生。年味儿,代表着古老的文化传承,也代表着人们对来年生活的美好祝愿。掸尘时一家人的齐心协力,蒸年糕时多家的通力合作,吃年夜饭的喜庆,放鞭炮时小孩子的快乐,幸福的感觉就在这朴实的文字中溢了出来,飘入了人们心中。特别是蒸年糕一节,村人彼此合作,有指挥调度把关的,有灶膛烧火的,有上蒸的,有撒粉的……那么和谐,那么有序,配合默契,最后的出笼更是带有某种神圣的仪式感,让人感受到村人的朴实和热情的同时,心神也随之升华,对这过年的习俗有了敬畏的感觉。随着时光的流逝,尽管年味远去,但那温馨的感觉永远都在。文章描写细致,情感真挚,最后的祝愿,更是写出了无数人的心声。佳作,荐阅。【编辑:素心如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0119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23-01-18 13:44:15
  蛮形象的,尤其是做年糕那儿。
   文写出了记忆里的乡愁,哪种体验随着时空远去了,唯有回忆,飘散着年的香甜味。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年味。贫困年代,年味浓郁,因为有孩子们一年的期盼。如今日子好了,仿佛天天过年,自然不是那么期盼了,那种年味也就变了。
2 楼        文友:素心如玉        2023-01-19 10:41:17
  年关越近,对年味的感触越浓。这些年,人越来越想清闲一点,年味也越来越淡了,有时想想,那种忙碌之后的幸福感,真的是久违了。
   今年疫情大面积拆散,人人惶惶,更是连买年货都省了,街上,也很久听不到吆喝声了。
   愿今年的爆竹能驱散旧日的阴霾,愿春天能尽早到来。
   问好作者,祝安。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回复2 楼        文友:半生清欢        2023-01-20 10:00:35
  给你拜个年,安好就是晴天。祝平安幸福常伴。
3 楼        文友:石语        2023-01-20 12:59:28
  这篇关于过年的文章,重点在“掸尘”和“蒸粉团、做年糕”。是的,年的风俗在我国,无论东南西北皆大同小异,不同的是个体的感受。这感受正是每一个人怀旧的根由。新年将至,祝福作者新年快乐,祝福祖国国泰民安!
4 楼        文友:生米        2023-01-20 16:31:27
  那些远去的年味
   过年过得要有年味,过年如果不热闹,那就没有一点意思!
   读着清欢老师的文字,我也好似回到了自己的孩童时代,是的,那时候的春节过得真的是好热闹啊,大人们忙前忙后的弄吃喝,孩子们欢天喜地的到各家各户去拜年,几颗糖,几粒脆脆的泡米花,就把孩子们逗得开心得笑,知足得笑!
   不过,像清欢老师家乡那样的打年糕,我们老家没有,我们老家的祖辈不会打年糕,只会做糯米团子,糯米团子也跟年糕一样,甜甜糯糯好吃得很!
   今年国家政策放开,不封不禁,鞭炮烟花齐鸣,我想,这年味儿,相对于过去的这几年,应该还是会要热闹一些吧!
5 楼        文友:永远红梅        2023-01-20 20:48:01
  过年,人们最快乐的时刻。小时候,我天天盼望过年,有好吃的,有好穿的,有好玩的,心情是太爽了。总觉得,小时候过年是最有意思的。作者小时候的年味,令人回味无穷。那时候,人们的生活不是很富裕,都盼着过年。而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平时什么好吃的都能吃到,看上新衣就买,玩的什么都有。但却少了以前的年味,作者以真挚、细腻的笔墨抒写小时候过年的一幕幕,让我回到以前。全家总动员大扫除,齐心合力把屋子收拾干净,接下来就是蒸米糕,香甜的味道让人眼馋,村里一家一家排着蒸米糕,真是热闹。接下来,每家都做出拿手好菜,家家飘出诱人的香味。放烟花、鞭炮,让喜庆的年味更浓。作者将小时候过年的情景呈现出来,很是热闹,有着浓浓的年味气息。作者很善于观察事物,写出来的作品是那么亲切、自然、栩栩如生。让人回味很久,语言描写精炼、准确、生动,描写形象。欣赏佳作!
永远红梅
6 楼        文友:江凤鸣        2023-01-23 19:02:11
  读这篇散文,一股浓浓的江南年味扑面而来。这些时代相传的年俗,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渐渐失传。经过数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人的日子好起来了,食物也丰富多彩。用老百姓的话说,天天都像过年。久远的年味,变得淡然。专门的扫除,蒸年糕、放烟火、穿新衣,吃团圆饭,正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变得不那么重要。然而,悠久厚重的中华文化是深植于我们的血脉中的,相信传统在我们有了更多休闲时日后,还会回来。
江凤鸣
7 楼        文友:闲云落雪        2023-01-26 11:42:23
  年味儿,在作者笔下分外浓烈。作为北方人,我没见过做年糕,但从你的文字里,我读到了制作年糕时的辛苦和喜悦。我们这里用发面做枣糕,一层层摞起来,寓意生活越过越红火,来年的事业步步高升。不一样的做法,一样的祝福和希冀。
   散文语言流畅干净,描摹细腻生动,学习了。
闲云落雪
8 楼        文友:桑子        2023-01-29 17:06:19
  你说年味真的变淡了?其实或许并不是年味变淡了,只是我们早已不再是很容易就满足的小孩子了。长大成人后,所处的环境,关注的事情早就变了又变,而过年很多时候甚至不再是我们所期盼的一个时节。只是一年又一年,“过年”时的仪式感依旧在那里,等着每一给归家的游子将其重新拾起。
宝剑、纸笔、乌鸦
9 楼        文友:桑子        2023-01-29 17:08:30
  你说年味真的变淡了?其实或许并不是年味变淡了,只是我们早已不再是很容易就满足的小孩子了。长大成人后,所处的环境,关注的事情早就变了又变,而过年很多时候甚至不再是我们所期盼的一个时节。只是一年又一年,“过年”时的仪式感依旧在那里,等着每一给归家的游子将其重新拾起。
宝剑、纸笔、乌鸦
10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3-01-31 22:15:55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共 12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