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奇】黄昏和夜晚里的上海(散文)

精品 【东篱·奇】黄昏和夜晚里的上海(散文)


作者:简柔 秀才,1906.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491发表时间:2023-01-18 21:44:50


   抵达上海火车站,是黄昏。
   踏在上海的土地上,不由想起出身于上海的名媛陆小曼。这是一个风华绝代、才情不俗的女子,七岁随父母去北京,十八岁进入北京社交圈,名动京城。婚后遇见徐志摩,爱得不管不顾,离婚闹得全城轰动,嫁给徐志摩后,心系上海,执意奔赴,不顾徐志摩的反对。她的决定导致徐志摩频繁在北京和上海之间奔波,身心俱疲,自己却在上海过得满足而酣畅。她的任性和自私,间接毁灭了徐志摩,也导致自己大半生凄凉,抱憾终生。陆小曼的一生终究可惜了。
   第一次知道上海,因赵雅芝和周润发主演的电视剧《上海滩》,该剧以民国年间的上海为背景,描述了上海帮会内人物之间的恩怨情仇,演绎了一个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此后更多的民国影视剧,总有一个上海,那个风云变幻、繁华与苦难兼具、动荡与悲凉并存的旧上海,从此,对民国的上海为之神往。我的想象如河流,经常会在民国的上海奔流跌宕,我美貌如花,生于豪门,有穿不完的漂亮旗袍,被父母万千宠爱,日子过得惬意无比,我时常在黄浦江上看落日,在南京路漫步,在百乐门跳舞,坐着黄包车在弄堂里看人间烟火……我在百乐门遇见陆小曼,我对她说,她有一张照片,穿着月白色的旗袍、学生头,静静坐在桌前看书的样子美得让人叹气;她的山水画有灵气;她的古诗词写得颇有情致;她是一个很幸福的女人,拥有美貌、爱情、家世、才情,几乎拥有世间的一切,一定要珍惜。然后我和陆小曼成了好友。后来我爱上了一个男子,他霸气不失柔情,聪明果敢,敢爱敢恨,我们爱得轰轰烈烈,最终因家人反对,他远走天涯,我等待一生。在浪漫的想象里,我与上海的距离变近了。
   跟着导游小秦,我们出了火车站,走向一辆大巴车。那是一辆半新不旧的车,以寂寞和孤傲的姿态伫立,车门开着,似一张巨大的口,准备把我们吞入。进入车里,似回到温暖的家。我选了一个靠窗的位置,以最舒适的坐姿靠着,凝望窗外。不管到哪里,喜欢临窗。因为窗外有生活,有风景,还有远方,对我是吸引,更是诱惑。
   车门关闭,车子开动。于是,梦想中的上海,在一个初夏的黄昏,在夕阳的笼罩下,如一幅优美的画卷,在我眼前徐徐展开。
   一栋栋高楼,重重叠叠,在路边次第铺开,也铺开了上海的博大和恢宏。上海的高楼和其它城市的高楼相似,但更有气派,给人赫赫扬扬之感。对高楼,难以爱上。所有的高楼都沦为工业时代的复制品,缺乏诗意和韵味,就如一群个性相同的人,面目也变得模糊了。但是城市与高楼,是生死相依的关系,不可分割。我必须接受,这是妥协,也是生存的智慧。
   车子在一条条马路上缓缓行驶,也把少许老洋房推送至我的眼帘。看到老洋房,不由欣喜、激动。人到中年,有浓厚的怀旧情结,迷恋老物件,如一个色泽黯淡的笸箩、一本泛黄的线装书、一堵斑驳的土墙、一片残缺的瓦、一件手工织的旧毛衣、以及老建筑等。老物件虽旧,却旧得有味,有凛然的风骨,有苍茫的气息,似与浮华人世隔着遥远的距离,让人打捞出很多温暖纯粹的记忆,撩拨得人心酸酸楚楚,灵魂里渗出无限柔软。只是很多老物件已随一个时代消逝了,包括很多老建筑,我庆幸,上海还保留了这些老洋房,也保留了城市的历史。历史是城市的记忆,若丧失,多么遗憾。
   与这些老洋房见面,更适合坐一辆黄包车;或者坐一辆民国时期的老爷车也好,如此才适合老洋房的气质。坐大巴车和一栋栋老洋房见面,总觉少了几分情调。
   老洋房有西洋风格、仿古典式、现代式风格,多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配有庭院,屋顶、门楼、阳台、栏杆、窗户,都做得雅致而精美,现代不失古典,美感纷呈,从中窥视到主人当年的排场和审美格调。我想象着当年房子主人的生活场景:穿着旗袍的女主人优雅地坐于庭院中,端着一杯冒着热气的咖啡,凝望天边即将消隐的夕阳。庭院一侧,一个穿着公主裙的小女孩在荡秋千,一个小男孩在乐呵呵地推着,他们发出清脆的笑声。穿着一身白色西装的男主人,轻轻推开院门,看到女人和孩子,满脸笑意。然后,一家人走进屋子,不久,有钢琴的声音响起,美妙的音律与美好的黄昏融为一体。
   这些老洋房,都有故事,当时住的多是商业巨贾、政治要人以及名人。小秦告诉我,常德路的爱丁堡公寓,张爱玲曾在那里住过,《倾城之恋》《沉香屑——第一炉香》《金锁记》等名作也是在那里完成的。听到张爱玲,不由怦然心动,喜欢她的小说,更喜欢她的文字,如冬日晨霜,有清冽之美,又似悬崖古松,峭拔、孤绝,让人心颤。张爱玲在小说里写尽人世的冷暖和薄凉,对爱情看得清醒而通透,可是自己爱起来却很单纯,甚至糊涂,爱得小心翼翼,爱到卑微,恨不能把魂魄附于胡兰成体内,恨不能把命交付,终究被他辜负得彻底,伤害到肝肠寸断。遇见胡兰成,是张爱玲的幸,也是痛,是她一生的蛊,绕不开的劫。张爱玲的命运实在让人心疼。
   老洋房,镌刻着百年的时光和沧桑,携带着岁月的温度,携带着主人的情感,穿过千年不变的月光与星光,穿过厚厚的风霜,从民国走到现代,以孤傲的姿态屹立,成为上海街头一种特立独行的存在,有天荒地老的意味。任凭世间变幻莫测,老洋房始终静若处子,宠辱不惊。老洋房,深处繁华里,又在繁华外,它们的存在,是一种提醒,一种情怀,更是一种精神的感召,期待它们一直都在。
  
   二
   正是下班高峰期,每条街都沸腾起来,路上车流滚滚。站台上站满了人,有人气定神闲地玩手机,有人焦急等待,他们的表情呈现着各自的心态,一辆公交车靠站,吐出一批人,又吞进一批人。人行道上,穿着时尚的年轻男女,神采飞扬,行色匆匆,走向他们要去的地方,他们在这里风花雪月,也勾心斗角,谋生也谋爱;牵着狗的老大爷,悠闲地走着,脸上有云淡风轻的从容;扭着腰肢的少妇,提着一袋菜蔬走向一个弄堂口。那是一个老弄堂,房屋虽又老又旧,却沉淀着上海人的生活底色,藏匿着最质朴的人间烟火。上海若少了老弄堂,该少了一半风情和味道。我看到她披着一头蓬松的头发,穿着一身素色的旗袍,踩着细碎的步伐,拿着两本书,从里面走出,旁边跟着一个面容俊朗的男子。她用手挽一下被风吹乱的鬓发,朝他浅浅一笑。他们走向公交站台,她上了一辆车,她要去别人家做家教。他站在站台,朝她挥手。
   那个老弄堂,在我眼前只是匆匆闪过,却如烙印,刻在了我的心里。
   小秦把我们带到一条美食街用晚餐。这是一条窄窄的街,两边有各式小吃店,有本地小吃,小笼包、三鲜小馄饨、生煎包、线粉汤等,也有外地小吃,酸辣粉、西北拉面、桂林米粉等。上海饮食以精致、鲜美著称,尤其那道腌笃鲜惹人垂涎。上海小吃,印象最深的是南翔小笼包。电视剧《双面胶》里有一个情节:女主人公胡丽鹃在一次中午排队买南翔小笼包,辛苦买到,欢喜地送到丈夫亚平的公司,亚平的女同事被她感动了,说南翔小笼包很难买到的。丽鹃浅浅一笑,笑得耐人寻味。婚后的丽鹃有着十足的自信,甚至骄傲。她有骄傲的资本,上海人,有一份体面的职业,人漂亮,嫁给来自北方的打工仔亚平,婚房的首付她家付了大半。她不骄傲,谁骄傲。但是那笼南翔小笼包似乎带着一点讨好的意味了,让亚平找到一种存在感和满足感。我要了一笼小笼包和一碗线粉汤。小笼包虽不是南翔小笼包,但肉鲜嫩,皮Q,味道也不错。
   晚餐用完,夕阳彻底消失,天空呈现深灰色,像一块搁置了多年的白布,黯淡,陈旧。再次钻入大巴车,其实我更想以行走的方式打量上海,如此视野才辽阔,能更为深入地了解上海,大巴车上的打量是敷衍的、潦草的。只是在接近夜晚的时刻,独自行走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我没有这份勇气和力量,我是一个缺乏冒险精神的人。车子在路上慢悠悠地晃荡,我与上海始终隔着一扇车窗的距离,很近又很遥远,多么希望我的目光似犁铧,深深划入大地,挖掘出上海尘烟里的所有往事,洞察到它全部的秘密。如此,才算与上海紧密相融。
  
   三
   黑夜降临,华灯闪亮,我们来到黄浦江的一个码头,准备坐游轮看上海夜色。
   伫立于黄浦江畔,耳边响起《上海滩》的歌,叶丽仪演唱的浪奔,浪流,万里涛涛江水永不休,淘尽了世间事,混作涛涛一片潮流……歌声豪情而悲郁,动人情肠,歌里唱的江水想来就是指黄浦江的水了。黄浦江,曾经是旧上海一个触目而悲情的存在,有过惊涛和骇浪,承载过一代华人的家国情怀,如民国那个年代,风云变幻,激荡万千。如今的黄浦江,收敛锋芒,淡看春花秋月,俯视芸芸众生,平静、雍容、沉稳,仿佛从来没有发生过什么,但黄浦江是有记忆的,记住了所有的悲与欢、聚与散。
   上了游轮,密密的人,不同的面目,不同的表情,不同的肤色,他们或谈笑,或沉默。游轮开动,初始,周遭漆黑,无月,也无星,一切陷入静默里,只有我们轻微的呼吸声和江风的呼啸声。突然,一片璀璨,一栋栋高楼携带着无数的灯光奔来眼底,如千万道利剑,劈开了黏稠而深沉的夜色。一道道灯光,色泽斑斓,如星子,如钻石,如珍珠,在一栋栋高楼上跳跃、翻涌,呐喊般舞动着,满目绚烂,美得惊心,让人尖叫。游轮在绵绵无尽的灯光里穿行,人似跌入到童话里,跌入到一个绮丽、悠远的梦境里,沉醉,深深地沉醉,不舍走出。
   当游轮重回码头,那些灯光渐行渐远,最后消隐,一切归于平静。我们从童话里走出,从梦境里醒来,不胜唏嘘,犹自回味,感受到上海夜的灿烂与奢华,足可明媚整个夏季,值得一生回味。
  

共 372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民国时期的上海,东方明珠,流光溢彩,诗意的浪漫,留下了那些风花雪月。夜上海的歌,伴随着那百乐门纸醉金迷。陆小嫚,唐瑛,年代女性的典型代表并称为“南唐北陆”,风情无限,曾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小资女人,在整个国度丧失灵魂的社会里,她风流成性,好吃懒做,人们将她视为间接害死徐志摩的元凶。上海古老的那些建筑,那些弄堂里老屋,常有的一群白发老人,摇莆扇,讲着远去的故事,成了朴实的烟火。上海滩那些古色古香的,带着异国风貌建筑,挥不去繁华与沧桑,似与浮华人世隔着遥远的距离,却是现代都市中,打捞出中西文化融合的记忆。黄包车奔走于上海的大街,风景远去了。如今,坐大巴车闪过的,是高楼林立。大街上车流滚滚,人如潮水。作者最喜欢的感觉,似乎还是那些弄堂,或许才是一个城市的沧桑和灵魂吧!许文强,《上海滩》的电影的主角,咉回这些回忆。张爱玲和胡成兰的经典爱情故事,就发生在这种弄堂里,弥漫了岁月里的妙韵焉然。 走进这里,体验张爱玲笔下冬日的晨霜,如秋夜的月光,清冽,孤绝。走进它,如同前世来过,那个民国女子,美貌如花,生于豪门,有穿不完的漂亮旗袍,被父母万千宠爱。还有若许文强那样的男子来爱,霸气不失柔情。这里似乎已经形成了民国时期的那种文化和情调。让我们想到了这样诗句,灯红酒绿男人和女人们,那种麻木,正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黄浦江,江水滔滔,曾经山河呜咽,帝国主义的铁蹄蹂躏,十九路军铁血,淞沪会战,蔡廷锴率部血战33天,鲜血染红黄蒲江。如今还是那条江,浪涛尽昨日屈辱与苦难。游轮于江上,静行于碧波。黄昏,夜幕下,七彩的光,缤纷了繁华与月色,合奏着盛世风情。更是明媚了远处的万家灯火,璀璨而晶莹。辉映着小巷里那些阵年往事和沧桑的记忆。文章用时间维度,把旧上海沉淀文化记忆,那些老屋的人间烟火,放入如今繁华中蒸煮。因而,上海更有底蕴了。文笔妙曼锦绣,细腻而浪漫。强力荐读!【东篱编辑:鸿雁南飞】【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30127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鸿雁南飞        2023-01-18 21:53:14
  上海的繁华与现代,安宁和谐。如今依旧遗存着旧上海那些中西合碧的建筑,民国时期,纸醉金迷与危机四伏同在名媛小资丽黄昏夜晚,与,听黄浦江的灯火,璀璨耀眼,成了历史纬度的对比。如今,万江灯火是那么的温馨。问候老师,春节快乐!
回复1 楼        文友:简柔        2023-01-19 10:40:36
  谢谢鸿雁老师精美按语。老师对上海很熟悉,文字间的通透闪现着灵气。如果老师来写上海,一定更为厚重。老师辛苦了,敬茶,祝老师新年快乐,编创愉悦。
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1-18 22:05:58
  作者笔下的上海,是文学的上海,是一代代名人闪过的光怪陆离。我很喜欢这篇文章解读上海的视觉与情调。偌大的上海,何处起笔,泼墨何处,哪里可以恣意,真的不好把控。其实,我早就想再写上海的景色的,尤其是20年前夜游黄浦江,我想写但几次下笔都觉得少了灵性,写不出那种韵味,读简柔的文字,一下子被征服,这是一个女子的上海,那男人的呢?一个乡下人的上海是什么样呢?我一直是懵懂的,这次有了眉目,是因为简柔的文章。华美而不失韵味,精当而不失风骨,这样的上海,不能不喜欢。那些文学艺术的形象也随作者流连于上海的街头马路,还有隐匿在古建筑深处的,都被发现,这是怎样的老道之笔啊。容我明天再细读几遍。
怀才抱器
回复2 楼        文友:简柔        2023-01-19 10:52:15
  于上海,是走马观花。要想懂得一个城市,应小住一段,深入大街小巷,熟悉当地风土人情,品尝当地特色美食,了解它的前世今生。想到上海,总会想到民国,想到那些风华绝代的女子,陆小曼、张爱玲、唐瑛等,她们凝聚了上海的风情与妩媚。若是怀才老师来写上海,必定是纵向千年,横向万里,人文与美景相融,呈现给我们一个风姿万千,厚重美妙的上海。谢谢怀才老师的留言总是那么精彩、精当,让我心生感动。祝老师新年快乐。
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1-18 22:12:51
  黄昏和夜晚,是遮挡人们视线的时候,作者可能此时更可以深入地洞见上海的底色,这些底色是隐藏在时光深处的。这是我喜欢的几个角度。同时,我一看就喜欢上作者是在以文学的视觉观察解读上海的,上海千般模样,我只取一面,这是睿智,也是情调,就像一个人,我不见他的衣着,只喜欢某个细节或者气质吧。味道说不尽无妨,留给读者过多的审美时空,这是一个温暖的作者。
怀才抱器
回复3 楼        文友:简柔        2023-01-19 11:01:17
  曾写过上海,较为简单、粗糙。对上海,有着缱绻深情,喜欢寂静的乡村,也喜欢繁华的大都市。我在想,既然去过,应写一文作纪念,不负此行。上海于我匆匆,我对上海是过客,于是便通过那些美丽的女子来表现上海,她们也是上海的一道风景。谢谢怀才精妙解读。
4 楼        文友:枫桦        2023-01-19 03:38:51
  用一本书和一部剧来解读上海的弄堂,觉得很有味道,如果把王安忆给加进去,好像会更迷人。解读上海不容易做,老师在着眼点够奇特的,想到了许文强,还想到了那首歌,读文的时候,耳边真的想起了那个旋律。文笔通透,文字美妙,不过几千字,却通览了整个大上海的感觉。另外,非常喜欢文章的名字。高度概括的感觉!拜读老师的好文。问候!谨祝新春快乐!
回复4 楼        文友:简柔        2023-01-19 11:05:16
  老师所言甚是。王安忆,熟悉,却没读过她的作品,遗憾了。想到上海,上海滩便会迅速闪现,于我,仿佛成为上海的一个标签。若得闲,必定再去上海,细细地去品,上海的味道都藏在老弄堂里了。谢谢枫桦老师精彩留言。祝新年快乐。
5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3-01-19 06:05:32
  上海无诗,来到这里的文人墨客常常失望而归,慨叹而归,我的许多朋友来过,看看满大街的脑袋就回去了,说受不了。我佩服老师的独到眼光,选取了两个视角,就写出了上海至今流淌的温婉与浪漫、古朴与新潮。跳出上海看上海,更有感觉和收获,老师做到了,文章很有味道。拜读学习,问候老师,冬暖!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5 楼        文友:简柔        2023-01-19 11:10:36
  江山一位才女说过:写游记,不要写成游记,还可以写一些别的东西,给我很大的启发。写此文,特有感觉,开始没想到怎么写,写着,写着,那些人物突然就蹦出来了,可能因为我爱她们,爱民国吧。谢谢韩老师精彩留言,祝新年快乐。
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1-19 08:46:58
  行文上,老时光与当下风光的交织,使文章显得摇曳多姿,情趣横生。简柔老师的散文颇具风韵,不同俗响。值得喜欢。
怀才抱器
回复6 楼        文友:简柔        2023-01-19 11:14:34
  老时光令心静。在当下时光回味老时光,有怅惘,也得意趣。再写怀才老师鼓励。
7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3-01-19 08:53:23
  上海开阜年代并不久远,她是中国近代工业的缩影。被称为东方小巴黎,冒险家的乐园。各色人物粉墨登场,上层纸醉金迷,尔虞我诈,底层艰难求生,黄浦江中时有饿殍漂浮于上。所以选取一个小而精的角度并不容易,老师以独到的视角和各色文人在时空交错中相遇,对话,倾听,给人别开生面的感觉。拜读好文,学习欣赏!
回复7 楼        文友:简柔        2023-01-19 11:22:04
  天方老师对上海的理解很透僻。上海是一个奇妙的城市,时尚里有传统,喧嚣里有宁静。而民国的上海,更为丰富、激荡,凝聚了繁华万千,也蕴含着无边的沉痛和悲凉。上海,是魅力四射的。谢谢天方老师精彩留言,祝新年快乐。
8 楼        文友:白玄        2023-01-19 09:56:50
  大都市的生活,光怪陆离,浪漫温馨,很令人神往,但也危机四伏,令人防不胜防。去一趟上海旅游,有现代化高楼,也有古典洋式房子,黄浦江的汹涌与平静,弄堂与黄包车,《上海滩》里的人物,令人回味思考,意味深长!问候作者,学习欣赏。
回复8 楼        文友:简柔        2023-01-19 11:31:18
  大城市给人提供更多的机会,给人生提供无限的可能,多数人还是钟爱城市。理想的生活方式就是——工作日在城市,周末住乡村。周润发和赵雅芝演的《上海滩》,是经典。谢谢白老师精彩留言。祝新年快乐。
9 楼        文友:罗莲香        2023-01-19 10:21:46
  简柔的此文写得柔美动人,情韵十足,让人入境,共鸣,很喜欢这样的文字,就像欣赏一位古典气质的蒹葭伊人,举手投足皆给人以动人心魄的欢喜与陶醉。作者去大上海,黄昏和夜晚时分,并不醉心于现代的雍容和繁华,却于老建筑、旧式弄堂、黄浦江等处流连忘返,因为这些地方流淌着旧时光的气息,与作者内心深处的情结是丝丝入扣的,是浑然一体的。作者希望乘黄包车穿行于上海滩,想象自己生于民国时期,是位貌美如花的女子,逢着像许文强一般的男子,开启一段婉约缠绵的情事,缱绻的心思,温婉而多情。想象自己遇见了陆小曼,遇见了张爱玲,有多少温暖贴心的话要向她们倾诉,女人间的惺惺相惜,絮絮而语也是让人心动的啊。作者的描写很细腻唯美,情景交融,交织着太多内心的感慨,情真意切,启人遐思。文采斐然,笔力通透,辞藻摇曳,引人入胜,盛赞才情,问候简柔创作愉快,祝才情永驻,安康幸福!
回复9 楼        文友:简柔        2023-01-19 11:44:41
  我想,上海若少了老弄堂、老建筑,该少了一半风情。老弄堂里,有着最家常的人间烟火,蕴藏着上海人的底色。老建筑,镌刻着百年的时光和沧桑,特别有味道,有美感。现在的建筑,无趣,不免呆板。而民国,凝聚了上海最美的风情,旗袍,美女,才女,才子,大亨、拉黄包车的车夫、流氓地痞等,构成了上海的一种情调和特色。当然,民国的上海也是血腥的,暴戾的。这一切,使得上海让人爱怨交织。谢谢莲香精彩留言,贴心贴肺。祝兔年里生活如词如曲,快乐与你缠绵,幸福追着你跑。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