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奇】铜钱草(散文)
生活里,我们常常被钱弄得没了好心情。可我常常面对那鱼缸里的铜钱草,却不讨厌名字里的“铜钱”两个字。
一
喜欢铜钱草,可能因为“铜钱”二字给我的感受不同。
也许因为出租车天天跟小钱打交道,所以对“铜钱”二字,感受颇深。
市里物价局给出租车定起步价的时候,想出了一个“7.5”元,领导们居然同意了。原因是,若定8块,市民们会觉太高,容易生怨气;若定7块,则对不起出租车师傅的早出晚归,收入太低。于是取中间,折中。于是,就产生了7.5,8.5,11.5,14.5……诸如此类的车费,弄得乘客和我们都很累,每天都要为那0.5而劳神,数字啊,有时候弄不好很累人的。那时手机支付刚刚开始,市民大多还在用现金结算。于是每天都要去小卖店换零钱,是那种黄灿灿圆圆的铜板。那铜板,跟我看到的铜钱草的绿叶子多么相似!所以,它叫铜钱草。讨零钱频繁了,不好意思,就找路边开三轮车的换一些,回到小区,找邻居,收废品的,凡是能找都找到了换到了,有时候,车上五角的用完了,乘客坐在车上不下车,坐等属于他的五毛钱。没法,只能不要那零头。事实上,不知有多少次我是主动不收的,如年老体弱的,或者乡下来城里看病的,或者路上相谈甚欢的。第一次知道0.5可以作整数收,是从一个男乘客开始的。我报出那个带着零头的数字后,他主动多付了五毛钱,说是“四舍五入”。以后,我如法泡制,结果人家不买账,瞪着眼珠子看着计价器,一通海啸:“为什么多收我五毛钱?我要投诉你!”还有的,那五毛钱找慢了都不行,晚一秒递给他,仿佛就少了他一百万的利息。我觉得,一个管理着经济的人,一定会体会到太多的人情冷暖啊。不是我抱怨,找到原因,我还是觉得起步定价上疏忽了这个实情。
小小的五毛钱,折射出人生百态。偏偏我天生对钱不敏感,钱,在我眼里从来都只是数字而已。对我,有饭填肚,有檐遮风,我便心满意足,从没想过锦衣玉食高堂华屋。
所以,对有的乘客锱铢必较的样子,我常常不屑,嗤之以鼻,觉铜钱真乃臭味甚浓,严重腐蚀了人的良善和宽容。遂痛恨。然,当遇到有人无端多给一些车费而又感动异常,又觉铜钱不臭,反而可爱。而且他还给你算了一笔帐,一个乘客五毛钱你不要,一天二十多个五毛就是十块多,一个月就是三百块钱,一年也是三千钱了。我一听,可不是吗?正所谓集腋成裘,以少聚多,聚沙成塔。可我从来都没有把出租车行业当一门生意来经营,从来都觉得它是一种职业。所以,乘客对钱的态度和我对钱的态度完全不一样。我更愿意从这份工作中寻找更多的快乐舒心,于是,骨子里的感觉是,钱,不是最重要的。因此,在现在手机支付方便快捷的今天,仍有人不愿意点那个小数点,我从来都不强求。我只是告诉他,“我总不能因为五毛钱,把你关在车上吧。无所谓,没有那五毛钱,我穷不到哪里去,有那五毛钱,你也不富不到哪里去。”
这样的情绪,在我面对铜钱草的时候,两个“铜钱”完全不搭边了。首先,是那油汪汪的绿,给我注入无限的生机,车上的无趣无味立刻被抛得无影无踪。整个人像被那绿色浆洗过,心思也变得葱笼起来。
二
铜钱草,这名字与熏衣草有异曲同工之妙。曾经有友写过一首熏衣草的诗,说,熏衣草明明是一种花,望去,是一种无比震撼的惊与天人的美,但它却只能叫“草”,而不是花。铜钱草也一样。它开花,开得很小很不起眼。它也不同于其它的草,在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古诗中,“离离原上草”,“草色遥看近却无”,“草色入帘青”………指的都不是铜钱草。铜钱草在弟弟的大鱼缸里,没有“远芳侵古道”,而像一条美人鱼,舒展着她颀长秀美的身姿,头戴一顶碧绿的玉冠,亭亭玉立,冰清玉洁,不枝不蔓,水佩风赏,袅娜聘婷,一下就吸引了我。见到它,竟有一见如故的欣喜。
二弟伸手去缸里扯下几根,用一塑料袋装水,把铜钱草放在其间。于是它跟着我一路飞驰四十公里,到了我的家。
找来一个大玻璃瓶,放上半瓶清水,小心翼翼地把铜钱草放进去。左等右等,一日看三遍,好长时间竟不见它长大,变壮,有的还在萎缩变小,逐渐变黄,有的干脆在水里不长不变。弟弟说,这东西很好养活,怎么到我这里就不一样了呢?
后来,莲子来我家,看到瓶里不死不活的铜钱草,告诉我,可以放些土进去,半土半水,像荷花那样,它能长得好些。听了她的建议,我重新布置,给铜钱草安了新家。果然,没让我失望,它们很快长满了盆,挤挤挨挨,蓬蓬勃勃,碧绿青翠,生机盎然!
我大喜。一有时间就站在一边,目不转睛去看它。此时的铜钱草,跟“铜钱”二字的俗气完全不沾边。它们亭亭玉立,青碧高洁,水清,草碧,一股清雅。
我俯身细端详,它们像一个个江南美女,身着旗袍,脚穿高跟鞋,绾着精致的头簪,打着五彩的油纸伞,如梦如幻地,款款地,从戴望舒的诗歌里走出来,从江南的水乡里走出来,从青幽的石板路上走出来,从开满丁香的小巷里走出来。
一把油纸伞,演绎年深日久的思念。渴盼,穿过一道道矮墙,穿过幽深的石巷,望眼欲穿。
高跟鞋诗一般敲击地面,寂寞幽长里,久久回响着深情和眷恋。回想与执念,一天天一年年。
古筝,琵琶,与盈盈长水交错相缠,一点一点,浸湿了梦的眼睑。谁的相思乱了谁的琴弦?
醉眼看碧草,心生江南春,细雨笼千家,远山含黛柳吐烟。
这哪里是草,这就是我的诗与远方啊。江南也生铜钱草,但我的铜钱草就是一幅意境深远的江南水墨。我常常忘记了时空,错位地栽移了思绪,一站就是大半天。可能这铜钱草本来就去俗,每当面对,铜钱两个字就远去了,但日子里还是要有铜钱。
三
几年来,它们认真生长,从没放弃。对它的喜欢也从没有减弱。我从网上买了一个白瓷大肚的圆花盆,盆身着一对活蹦乱跳的锦鲤。我把铜钱草移到这新花盆里,盆面洁白如玉,盆里青翠扑眼,一汪青水吟吟含笑。盆是圆的,叶是圆的,突然觉得自己对美学的鉴赏一下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过了些时日,我把几尾小鱼放了进去。刚被修剪的花盆里,一截截绿盈盈的小径在水中立着,那些鱼儿在水里,摇着尾巴,“哧溜”一下到这里,“哧溜”一下又到了那边,红色的长尾巴在清水里摆来摆去,盆虽不大,水也清浅,但它们把这当作了它们的海,游得欢畅。有意思,鱼儿在铜钱草的“铜钱”两个字里一点感觉没有,熟视无睹。
修剪的铜钱草需要时间恢复原样。我又到了几年前最早看它们的心情了,一日看三遍,盼望那些绿擎盖快快长出来,变成荷叶,就有了“鱼戏荷叶东,鱼戏荷叶西,鱼戏荷叶南,鱼戏荷叶北”的意境。
先是最边缘的那些根茎,慢慢的,努力的,从顶端孕育一个小米大小的点,然后,当我回到家,发现那小绿点就长出了水面,绽开了脸皮,成了一个圆圆的绿叶了!亭亭娇媚,鱼儿摆着它们的红尾巴更高兴了!
天气很冷。铜钱草一棵一棵渐渐生叶。我把花盆端进客厅,让它也享受暖气的熏陶,当然,看起来更方便。
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去看它。天哪!真不可思议!昨晚睡前刚看的,盆中间的铜钱草只有三五棵,还在临水自照,羞羞答答迟迟不肯迈出家门,一个晚上,突然长出来十几个绿叶子!高出了水面一大截!这真是奇迹!想起季羡林写过一篇荷的文章,说那荷叶一个晚上就可以铺平半个湖,莫非,这铜钱草真有荷的特性?它们是缩小版的荷?或者它们是为了满足我极早看鱼戏荷叶的兴趣迎合我的吗?我激动地蹲下身,仔细观看这些仿佛懂我心思的小“草”来。它们还很柔弱,有点弱不禁风,身姿还不是那么挺拔。但是它们已经有了荷的风骨。
十二三岁的时候,突然痴迷画画。画得最多的就是荷。买来蜡笔,照着书本上的荷,一张一张,画得如醉如痴,废寝忘食,还曾想长大了当个画家。画中的荷叶,跟眼前的铜钱草一样的美。抄几滴水洒在铜钱草的叶面上,一样生出“错落明玑走碧盘”的韵味来。我好像明白了我为什么那么喜欢铜钱草,或许是小时候就埋下的种子。我把那些画纸贴到凹凸不平的土墙上,竟也迎得了许多人的赞赏。多年以后,见到铜钱草,恍如隔世。如果这也算缘分,是不是应了那句“分久必合”的话?果真如此,世间该有多少喜极而泣啊!
又想起,母亲也爱荷。一个泥巴烧制的红陶缸里,半缸清水,半缸淤泥,一棵黑亮的莲子埋下去。夏天竟然长出几根长长的梗,托着几片圆圆的叶子。一朵红莲宛若仙子,一朵还在半睡半醒。
这才明白,我的一见如故,来自我的粗糙的画,来自母亲生动的图。这些被时光埋藏的记忆,如果不是因为铜钱草,不知道哪一天才会重见天日。铜钱草不开红花,水中只有红尾巴的鱼儿在畅玩,是不是母亲的红荷落在水里,变成了鱼与我来相会?圆叶也田田,给我铺开了一个遥想的空间。“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只是,我现在的画里,没有一丝红蕖落尽的薄凉,只有无尽的温馨。
铜钱草,哪里有一丝丝的铜钱味呢?它是一首两个字的诗,一头是我,一头是家。
四
铜钱草在客厅里,肆意地生长。几天工夫就有了满盆绿的气势。我的眼睛没有一天离开过它们,而且绝不只有三遍。
它们在我家已有七八年之久了。我想我喜欢它们,还源于它圆圆的叶子。自然界中大多数植物的叶子都有尖,即使是大叶片,顶端也都有一个小尖尖。植物是脆弱的可爱的,即使有尖,也无利刃,但柔软的尖也露锋芒,麦芒也可比针尖,总浮有一股戾气,无形中与心隔开一段距离。而铜钱草的叶片圆圆,无论在外有多少烦恼,回到家,目光所及,看到它们,心里立刻平静安顺,安神效果比药都灵验。
那一个个碧绿却稚嫩的小圆盘,让人觉得世界充满朝气充满美好。它们彼此相依,又互不侵扰。各自独立,又心意相通。不拒绝亲昵,但又知道自敛。它们落落大方,坦坦荡荡。没有鸡毛蒜皮的狭隘,没有你多我少的算计,用最流畅的圆满,笑盈盈地迎接每一天的太阳。
在它们的世界里,天空是圆的,大地是圆的。思念没有残缺,陪伴长绿不衰。希望可以转着圈地流动,决不会消失;美好可以无休止地循环,永不会枯竭。
铜钱草,哪里有一丝丝的铜钱味呢?
人们给它起名“铜钱草”,而没有叫作“荷叶草”,肯定是取其生活富足,幸福美满的寓意,从没有铜臭味道在里面。一株草如钱,那些最本分的东西才有着价值。精神上的富足远远大于生活的肥腻,那种富足带来的快乐是肥腻生活不能比拟的。魏雪是我的同行。一天之中她总有一个电话是跟我发牢骚:“刚才拉个人差点把我气死了!下车前一个劲地问,那五毛钱不给了行不行?嗯?行不行?我说不行!他还是没给,下车就走了!头也不回!你说我怎么净遇到这样的人!要气晕!”不是她净遇到,我也经常遇到,只是我从不把这类芝麻绿豆的小事放在心上。我不想因为这样的事影响我一天的心情。生活已经很累了,何必再给它加一层薄霜。更不想因这些事情,让“铜钱”二字变得低俗无趣。不计较那么多,精神会变得富足,会让我收获更多的快乐。
沉默而不再抱怨,不去计较,车主和顾客,都在一个从容的境界里,每一趟旅程,都是用好心情铺设的,而不是铜钱架起的。
有时候一个烦恼,可能我们无法在它的面前作为什么,时代让我们不必为小小的铜钱而犯难了,支付宝,微信付款,零头碎脑的,在科技手段面前变得不值一提。但有那么一段,铜钱和铜钱草挂了钩,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有时候又想到铜钱,觉得怪有意思的,记下一个个人情人性的故事。
是一棵棵的铜钱草,给了我美的启迪和感受,让我在它们那里找到了不一样的情趣。
铜钱,变成了一棵草,就生出许多趣味,也生出一种生活哲学。富足,可能不是几个铜钱的累积,而是心情在一种职业过程中的愉悦和舒适,别抓住了铜钱,而阉割了那个“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