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齐鲁文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齐鲁•情】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散文)

编辑推荐 【齐鲁•情】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散文) ————赵家沟的慢生活之十九


作者:贤者无忧 秀才,2407.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195发表时间:2023-01-21 21:44:47
摘要: 赵家沟在经历疫情之后,从四面八方回来的打工仔,投入了红花梁子的怀抱。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赵家沟才是他们温暖而永远的家,也是我们的归宿。   离开赵家沟,我初数了一下,整个沟陇有四五十辆各种颜色的车子停在一栋栋楼房的院坝和路边。   赵家沟真的变了!

当连绵不断“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响起了的时候,年终于来到了赵家沟这个寂寞一年的村子。
   车刚停稳,一个熟悉的声音就来到我的车边。
   “兵哥,回家过年了啊!”回头一看,原来是我的儿时伙伴光光娃。
   “回来了,光光,你也回来了啊?”我回应道。
   “我回来半个月了!”身着红色呢子外套的光光娃,有点像个小伙子。上半年躲避疫情的时候,他就在老家住了一个多月,看到过我的车子,知道我的蓝色车子,还来书院帮过忙。后来,光光娃在家无聊地住了一段时间,把带回来的钱花光后,被迫回成都五块石跑运递生意。
   “怎么这么早啊?”我不解地问道。
   “给你哥老倌讲,今年疫情,封闭几次,搞得我没有挣到钱,兜里空空。哎,都快六十的人了,累了一辈子都没有挣到大钱,何必在意这半个月啊。跑我们那生意风里来雨里去,不管寒冬腊月,还是炎热酷暑,你都得跑。按理说这一段时间疫情放开后,是我们多挣钱的时候了。可是,前几天降温,我身体有点怕冷了,还是老了,我就走了,回老家过年来了,钱都挣得完啊!俗话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管它三七二十一,成都再好,也不是我的家,我老了还是要回到这赵家沟来。”光光声音很大,说话干脆利落,话里带着无奈和苍凉。
   光光娃比我小两岁。人聪明,很调皮,读书一般都是在后面吆鸭儿。平时和队上的二娃、家娃、龙娃等几个耍得好。而对于我来说,我就有一颗见到光光就胆寒的心,因为他太聪明,每次一起出去捡柴火,他开始叫我们加劲捡,我们就翻山越岭,捡满一背篼。到了下午三点过,他就叫我们一起耍,我们哪里耍得赢他。每次打叉(就是打镰刀)我和二娃都是输。愿赌服输,最后一背篼柴火,乖乖塞给光光的背篼,他的背篼由空空的,变得满满的。有时还冒个尖尖,用绳子拉着,而我和二娃的就是一副哭丧的脸。这时光光会走上前来帮我们想办法,背篼下面放一块石头,然后上面用树枝架空,背篼背起的时候,看起来好像是满满的,收获很大。开始几次我用这个办法骗过了老妈。后来被老妈识破后,就挨了一顿干笋子炒牛肉(用竹筷打屁股),我心中就有恨光光的感觉。后来我们在水库里游泳,我和二娃合伙“修理”过光光娃,让他呛了几口水后,心里才平衡点。
   光光娃的聪明还在于,敢于做别人不敢的事情。他读初中时,从二队红橘林里走过,将红红的桔子偷偷装了一书包,被二队守果子的两个大爷前后夹击,逮了个正着。二队的橘子是出口苏联的上等红橘,任何人都不能碰,就连队长都不敢吃,吃了就成为反革命。于是二队的革命群众将光光娃告到公社和九龙中学,学校校长虽然是我们叫的老辈子刘西先,也包庇不了光光,无奈贴出校告,将光光开除,给公社一个交代。光光也硬气,不等校告上墙,他将书包丢在学校操场就甩脚甩手回家了,他母亲给他一顿痛打后,光光的屁股还带着血印,就到生产队当一个只有4分工的半劳力了,开始了背太阳过山的生活。
   直到我长大,离开赵家沟,光光那硬气的样子还在我心底浮沉。
   后来光光到处做小生意,在广兴场倒卖果子,上场低价买入,下场口高价卖出,赚取微薄的差价。再后来,赚到一辆自行车后,就上跑金堂淮口,下跑中江仓山,越跑越远,生意越做越大,越赚越多。
   在老房子旁边修好四间石头平房,娶到了老婆,就去成都打工,离开了赵家沟。光光娃很勤奋,知道自己的文化低,就让儿子多读书,两口子很吃得苦,为人厚道做事踏实,在成都打工二十年,将儿子养大,还考起了北京的大学,后来回到成都工作。
   光光是个性格开朗的人,说起校告,他不以为然,说起每月可以挣一万多万元的教师儿子时,眉飞色舞,幸福满满。
   光光递给我一支烟,我婉言谢绝。他说:“兵哥,现在看来读书还是好,我的崽娃子,就比我挣得多。我打工一辈子,买不起成都的房子,也要回赵家沟来居住,养老。”
   “是啊,你看我不是回来做竹韵书院了,以后我们一起耍啊。”与光光告别后,各自回家过年了。
   中午十二点,赵家沟响起了鞭炮声。一环串串烟雾升腾在赵家沟,很快就被寒风吹散。鞭炮声此起彼伏,还夹带着一声声欢迎回家的犬吠。
   午饭后,光光来到书院,拉着一套音响设备在书院门口,播放起来,高矮拉着我要跳一曲。原来他在城里每晚下班后,都要跳广场舞,他是组织者。
   “过年了,过年了……”悠扬的歌声从书院门口飘向赵家沟的青山和田野。引来了九十岁的西河老辈子,身穿皮袄的西河老辈子,情不住禁跟着舞了起来,人越聚越多,老的、少的、熟的、陌生的,书院门口热闹起来了,赵家沟热闹起来了。
   赵家沟在经历疫情之后,从四面八方回来的打工仔,投入了红花梁子的怀抱。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赵家沟才是他们温暖而永远的家,也是我们的归宿。
   离开赵家沟,我初数了一下,整个沟陇有四五十辆各种颜色的车子停在一栋栋楼房的院坝和路边。
   赵家沟真的变了!
  
   二〇二三年一月二十日

共 196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是一个怀有悲悯之心的人,读多了作者的文章最深刻的感受是,作者一直手握一支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笔,充满爱心真情满满地反映着自己的家乡赵家沟,叙述着那些底层人的生活,让我们如此鲜明深刻地体会着这些卑微人群的喜怒哀乐。这篇文章,作者笔下的光光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们出生农村,没有什么文化。为了生活,不得不一直漂泊在外面,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想过上幸福的生活。他们吃苦耐劳,漂泊半身依然活得不尽人意。可是在他们的身上,没有颓废依然乐观……作者善于构思,将叙述光光的背景放在赵家沟过年的氛围里,给人一种暖。这种“暖”其实是一代农民精神,坚韧不拔地乐观地活着,这也点题了“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老一辈人纵然经历了一些苦难的岁月,但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生活和精神面貌越来越日新月异。因为很多像光光这样老一代的人,养育出来了优秀的下一代的,他们有文化有知识,正在悄然改变赵家沟改变这个社会改变这个世界。过年了,赵家沟停满了回家过年的车,这是人民生活富足的见证。作品文情并茂,叙述语言朴实,紧扣时代脉搏反映社会面貌。欣赏佳作推荐赏阅。【编辑:叶华君】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华君        2023-01-21 21:53:08
  我今年不同往年,因为妹妹一家千里迢迢回来了。一早赶回老家就忙做饭,吃了午饭陪他们逛逛回来又弄晚饭。吃完晚饭,妹夫从他老家逮来的十几天鲤鱼因为缺氧翻背了,我又不得不把它们开膛破肚了。忙完了,才有时间编发刘老师这篇文章。想想以前母亲在时,小编也是一个甩手掌柜,现在不行了,什么事情都得亲力亲为。世上只有妈妈好,永远都是真理。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回复1 楼        文友:贤者无忧        2023-01-25 09:58:35
  谢谢华君的精彩点评,你的点评抽丝剥茧,将我文章的思想和灵魂,都抖落出来,我会更加关注农村,关注赵家沟!
2 楼        文友:叶华君        2023-01-21 21:56:48
  刘老师,过年好新年好。一边编发此文一边听春晚,幸福满满。我的父亲也是辛劳一辈子的农民,如今老家因为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他也领着几千块钱一个月的社保,父亲说,他想都没有想到有生之年还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感恩我们祖国感恩中国共产党,我们都奔跑在幸福路上。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3 楼        文友:绿叶红了        2023-01-22 05:32:24
  新春读到这篇充满力量的文字,甚好!老师的文,让我们重温了社会的革新,家乡的可喜变化!也欣赏华君老师的精美编按!
文学的道路上,虚心的学习,永无止境的冒险。
回复3 楼        文友:贤者无忧        2023-01-25 09:59:10
  谢谢点评留言,这个社团很温暖!
4 楼        文友:成敏        2023-01-22 06:52:59
  有钱没钱都要回家过年,这是每个人都有的思想,年是中国人最主要的节日,每到大年三十,是一家人最团圆的时候,所以在年关将至的时候,大家都想尽办法回家。时光流水,岁月如梭,原来的人对年,比现代的人,更会重视,那时候的人比较重情义,重感情,可现在的人却对金钱更重视,已经没有了原来的人情味。感谢老师赐稿,带来这么好的文章,祝老师新年快乐!
回复4 楼        文友:贤者无忧        2023-01-25 09:54:46
  谢谢成老师点评,我这个从农村考出来的人,对农村有着深深地情感,对儿时伙伴有着深深地怀恋!
5 楼        文友:贤者无忧        2023-01-22 08:44:54
  成都作家罗建军的点评:一边看春晚,一边仔细,认真看着我最欣赏的人一刘元兵老师的佳作,好久没这样优闲的,静下来好好拜读刘老师的充满深深人情味的佳作。映入眼帘的新作品居然是在除夕的晚会上发表出来,情不自禁地一口气认真看完,太佩服作者这种深入基层接地气,又见得作者的怜悯之心,通过对话反映各个人物的性格特征,侧射出对家乡人和事的深厚感情。作品的最后笔锋一转,通过家乡的汽车的多少,反映了家乡人的生活在步步改变,歌颂党的领导。又一篇佳作,喜欢!
6 楼        文友:万重山        2023-01-22 12:18:17
  作者通过发小光光娃的人生心路历程,反映了赵家沟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变化,歌颂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表达了知识改变命运和知识就是财富的主题。
   作者通过倒叙的结构脉络来叙述故事情节发展,通过对话描写的方式塑造了光光娃的人物形象。
   表现了光光娃的精明能干、知错就改、吃苦耐劳的精神。作品语言朴实精炼,主题充满正能量。
   佳作欣赏学习,向作者问好。
回复6 楼        文友:贤者无忧        2023-01-25 10:00:35
  光光的人生与我平行,各有各的快乐,也许当我这儿自认为是城里人儿时伙伴,还没有光光那份洒脱!
7 楼        文友:老树听风        2023-01-22 13:49:12
  在积极乐观的心态下,一切都是美好的!赵家沟的变化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作者情感细腻,语言流畅。拜读学习
回复7 楼        文友:贤者无忧        2023-01-25 10:49:10
  本文就是想反应赵家沟的变化,赵家沟人的幸福!谢谢点评!
8 楼        文友:成敏        2023-01-25 10:44:41
  老师您好!看了您的回复,我也是农村的,所有非常欣赏老师的文章,对于老师写的情景,让我仿佛看到了我的过去。尤其是您给叶华君的留评,让我更加佩服老师,重情义的人,希望老师留在齐鲁社团,让我们一起学习,共同创作,祝老师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