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湖色·清川(散文)

精品 【流年】湖色·清川(散文)


作者:许冬林 童生,501.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07290发表时间:2023-01-28 14:55:19

一、湖色
   去年夏天搬到合肥滨湖,自此,开启了我面湖而居的幸福时光——这湖,是方圆八百里的巢湖。
   最美是湖色。青绿、黛蓝、水墨、月白……住在湖边后,才知湖色万千。
   湖绿,是湖的主色调。
   尤其是春夏,在艳阳高照之下,汤汤湖水缎子似的浩渺铺开。湖水之外,是绿草如茵、绿树团团的湿地,湿地的尽头接上连片的城市楼宇……有时风吹湖面,那些微微翻卷的鳞浪闪烁着层层叠叠的银色,仿佛湖在艳阳下走动,每一步,都是珠光宝气。
   赶上起风的日子,湖上蒸腾的水汽被长风吹散,视野格外开阔,方圆百里的湖景尽收眼底。此时,湖像是又生长了几百里,远处起伏的连山、湖中心的姥山岛和岛上的文峰塔清晰可见,仿佛淡墨扫出来的。立于高楼俯望眼前浩浩碧波,常常疑心这湖水、湿地,会一不小心就漫到我书房的宣纸上,流淌成日色下鲜妍明媚的青绿山水画。
   当日头偏西,光芒渐收,一片浩瀚的靛蓝天空倒映在辽阔的湖水里,湖色渐深。远处,汽车往来的呼啸声、工厂里的机器轰鸣声、商业街上招徕顾客的吆喝声、写字楼里人们敲击键盘声……这些繁茂生长的市声,在楼宇街道之间或长或短地传播。然而,在湖边,却只有风声、水声,只有风声水声之外的寂静。这一片盛大的水域,把遥遥传播而来的市声一寸寸抿入,然后吐出大于方圆五百里的寂静和生机。
   夏秋黄昏时,湖水的西面辉煌耀目,那是西天云彩的倒影。那些还没回家的云朵,被夕阳晕染着,成为一片蔷薇色;蔷薇色的下层被晚风吹成了樱桃粉;樱桃粉的下层紧贴着靛蓝的天幕,又被染成了丁香色或香芋紫。这些色彩斑斓的云朵在天空蓬蓬铺开,好像姹紫嫣红的花园,而这一个美丽的大花园又被浩浩碧波尽收于湖底,借着层层鳞浪,一直灼灼颤动,直到夕晖完全融化于天空。
   夜幕降临时,远处的连山隐去,近处的华灯初上,白日里那一片青绿的湖水此刻也仿佛凝眸深思,成为一片凝重庄严的黛蓝。晚风自湖水之上拂面而来,仿佛揉进了一种属于农耕年代的古旧的潮润与清芬,我想,湖水的对岸,定然有一片辽阔的田畴。
   这夜色下的湖水呀,真让人忍不住起了乡思。乡思也像入夜的湖色一样,静穆,辽远,悠长……
   有许多个春冬的清晨,抬眼看窗外,是蒙蒙水汽里的巢湖日出。看不见湖,只看见茫茫的一层月白色,浮荡在窗外。然后,一轮朝日红豆一般,从水汽里凝结而出。曙色一层层向上扩展,东方的云天一层层被染成胭脂色、雪青色,直到被喷薄而出的太阳照亮成纯粹干净的天蓝色。其后的湖面上,白茫茫的水汽渐淡渐消,潋滟湖水之上,连绵远山像是被朝日喊回来了,姥山塔影也一寸寸回来了。
   和远山塔影一起重现于朝阳下的,还有湖上的船,那应该是巢湖蓝藻打捞船——我说它是巢湖卫士。
   “住在湖边,有味道吗?”有时会遇到这样的好奇询问。他们说的味道指的是蓝藻爆发产生的臭味。
   我说:“有味儿那是从前的事了!我住的这两个夏天,从来没闻到过味道,倒是赏足了一派万千湖色。”
   月白色的晨岚,黛青色的远山,碧玉色的湖面,湖蓝色的打捞船,金色的朝阳……清晨不到六点,湖上已是光芒万丈。
   我常常是被嫣红的巢湖日出唤醒的。我想,这个城市也是吧。
  
   二、清川
   溪是闲的。
   瘦瘦薄薄的一带清溪,被上天遗忘似的,蜿蜒落在山谷。大的小的鹅卵石镶在清溪两侧,补丁一般,标记着溪水在汛期时的宽度。
   此刻的溪,闲着了。不用春水暴涨,日夜淙淙;不用载一树的落花,或者一坡的秋叶,去赶一段繁忙的水路。景致收了,游人也不来了,岸边歇了船与筏。
   溪,只是溪。只是它本身,不为任何溪之外的事物而负累。溪水脚步迟缓,比风慢,比日光慢。在缓慢中,水与水流连,与卵石,与水底的寥寥几片腐叶和树根流连。
   水浅,游鱼历历可见。游鱼也是瘦的,瘦得更见身体敏捷,浅褐色的鱼影在水里倏忽一跃,忽隐忽现,仿佛是光的明灭。
   我们是喧闹的。我们身上还披覆着城市的热烈和恣肆,我们的步履里灌满尘世的匆促和焦虑。可是,当我们赤脚踏过鹅卵石,在溪水边坐下,坐得也像一块补丁,心就清凉岑寂了。微风从溪水之上而来,拂过卵石,拂过我们的面庞鬓发,心里仿佛有一带清川,在静静地流淌,在静静地反射着日光。
   我的身体内外,被一带清川浣洗,被山光照耀,变得洁净,通透,轻盈。我是瘦的了。
   这是皖南秋初的深山,秋初的山间小溪,春花灿烂的时节早已远去,而秋叶还未曾霜染繁华。在春和秋之间,在两个隆重的季节之间,有一段清寂的山中光阴:草木一派朴素的老绿,溪水无声,林木深处的鸟也不喧嚷,仿佛一切都选择沉默。
   溪边有人家。白墙黑瓦的两层小楼,典型的皖南民居。楼下两株高大的板栗树,抬头望,阳光穿过树叶,光芒软成带绿汁的光了。板栗还未老,一身绿刺,我们举竹竿帮主人打板栗,用剪刀剥出嫩白的子实,入口清甜。
   板栗树下有柴垛,手腕粗细的柴木,垒得方方正正。柴垛憨厚如老者。此刻山民家的灶膛里正烧着这样的柴木,炊烟升起,在树荫里弥散,弥散成浅白色的裙子,软软罩着民居,罩着溪水两侧的山路和草木,空气里充满烧柴的焦香味。放养的几只母鸡在板栗树下啄食被主人拣剩弃掉的菜屑,它们啄啄停停,也不争,想来那是它们的游戏。公鸡站在柴垛上,目光仿佛高过山顶的庙宇,高高翘起的尾羽上,闪烁着树叶缝里漏下来的阳光。
   猫有静气,像“幽人独来去”的幽人。它悠闲经过我们的脚边,也不叫。它径直走到溪边,在那里舔水来喝。水里颤动黑白相间的猫影,猫见怪不怪,只低头凝望片刻,便拖着长长的尾巴,踏过卵石,往草丛而去。草丛里有虫鸣,碎碎小小的虫鸣,露珠一般,在我们的耳膜上慵懒地滚。
   午饭是用溪水煮出来的,入口,如有泉香。饭后饮茶,也是山溪之水泡出来的山茶,叶子在水里苏醒,舒展腰身,吐一杯春色。我们小口啜饮,惟恐惊了春天。溪在卵石上流淌,也在我们的脏腑之间流淌,到处都是波光荡漾。茶后恋恋不去,三三两两,我们在溪边的枫树下小坐,一株老枫,叶未红。阳光换个角度照射溪水,水光潋滟,如锦绣铺开。我们携手走上木桥,在木桥上排排坐,脚悬空晾着,细风吹拂各色的裙子,仿佛回到童年,我们都在水光的照拂里。我们潮湿,洁净,一夕无欲求。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我们得一日之闲,暂拥一段清川。阳光很近,尘世很远。
  

共 253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湖色·清川,散文给人一种清新、自然、舒适的感觉。作者眼中的湖色,青绿、黛蓝、水墨、月白,犹如一幅美丽的水墨画。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作者以多个视角描绘湖色,仿佛这一片湖就在我们眼前,碧波荡漾,层层泛着金光,如进仙境般令人浮想联翩。这夜色下的湖水呀,真让人忍不住起了乡思。乡思也像入夜的湖色一样,悠长的思念如湖水般荡漾。清川,作者以灵动深情的笔墨抒写了湖色与清川,描写了美丽的大自然,生动、美轮美奂,令人心动、神往,湖色与清川在作者的笔下熠熠生辉。作者用真挚的情怀,将这份对大自然的热爱描绘得朴实、自然,如同一首歌,轻轻在我们耳边响起。作者行云流水的文字里是细腻的真情。欣赏佳作!倾情推荐阅读。【编辑:永远红梅】【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012800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永远红梅        2023-01-28 14:57:19
  感谢作者赐稿流年,祝作者写出更多佳作,写作快乐!
永远红梅
2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3-01-29 19:06:05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3 楼        文友:闲云落雪        2023-02-03 18:47:30
  老师的文字太优美了,在老师灵动的笔下,湖是活的,溪也是活的。更难得的是,湖和溪都写出了层次感,令人沉醉和沉迷,这离不开老师惊人的感受力和想象力以及表达能力,拜读学习。
闲云落雪
4 楼        文友:江凤鸣        2023-02-06 11:17:01
  自从读过《瓦尔登湖》,我就爱上了描写自然野趣的散文。作者这篇散文写得就非常好,对于湖光波影的描写非常成功。有时候,我们描写静物,比描写运动更难。在绘画中,静物素描,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写作功夫。虽然对自然风光的描写,看似没有情节,没有抒情,但在这些安静的文字背后,恰恰满是作者的诗意,充沛的感情。
江凤鸣
5 楼        文友:桑子        2023-02-07 14:59:12
  品读作者笔下的合肥滨湖,就仿佛是暂时得以脱开城市冰冷的高楼大厦,去捕捉大自然中最为细腻的万籁俱寂。作者对黄昏之时颜色的观察,竟然让我想起了梵高在书信中对乡村美景的刻画。我想,作者有着印象派画家那样敏锐的观察力,能捕捉到最为细腻的光影变化。清川,就像是一幅安静的古典水墨画,能让人心静下来,去细细品味那种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悠然自得。
宝剑、纸笔、乌鸦
6 楼        文友:桑子        2023-02-07 15:01:33
  品读作者笔下的合肥滨湖,就仿佛是暂时得以脱开城市冰冷的高楼大厦,去捕捉大自然中最为细腻的万籁俱寂。作者对黄昏之时颜色的观察,竟然让我想起了梵高在书信中对乡村美景的刻画。我想,作者有着印象派画家那样敏锐的观察力,能捕捉到最为细腻的光影变化。清川,就像是一幅安静的古典水墨画,能让人心静下来,去细细品味那种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悠然自得。
宝剑、纸笔、乌鸦
7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23-04-09 14:09:43
  最美是湖色。青绿、黛蓝、水墨、月白……住在湖边后,才知湖色万千。 湖绿,是湖的主色调。这是个神仙都向往的好去处。一切都在老师如诗的文字中活泛起来了。美醉了。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