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护花使者】乡村庙会(散文)

编辑推荐 【丁香】【护花使者】乡村庙会(散文)


作者:为文学打工 布衣,182.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737发表时间:2023-02-02 15:27:47
摘要: 农历二月十四,是鸡泽李马昌村的庙会,是李马昌村神圣而庄重的日子。

【丁香】【护花使者】乡村庙会(散文)
   农历二月十四,是鸡泽李马昌村的庙会,是李马昌村神圣而庄重的日子。“七圣堂”庙会,香火旺盛,有着数百年的历史。庙中供奉着“观世音、土地、财神、牛王爷、马王爷、关公、二郎神。”
   每年的庙会,十里八乡的信男信女都要到庙里烧香祭拜,祈求神明保一方平安。
   庙会将近,都要唱大戏、演歌舞,增添乡村庙会的热闹氛围。
   庙会的前一天,李马昌村的大街小巷都悬挂着红彩绸和醒目的红色标语。喜庆吉祥的红色装点着美丽的乡村,那红红火火的喜庆挂在了李马昌村民的脸上。
   “弘扬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经济”是李马昌村庙会的主旋律。
   “创建文化庙会,打造和谐乡村”是李马昌村干部群众的心声,是李马昌村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延续,是李马昌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体现。
   正如李马昌村的党支部书记常献礼所说:我们以乡村庙会为平台,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创建和谐乡村。近年来,村里的风气正了,村里的乡情浓了,村民的文化素质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村里的共青团员、共产党员都是一面旗帜,带领村民积极地投入到乡村建设工作中去。
   那种喜庆的红色彩绸,宛如红色的火焰在燃烧,红色弥漫着家乡的大街小巷,一种节日喜庆的味道在空中飘绕,醉了充满亲情的李马昌和你热情奔放的李马昌人。 
   那种红色不仅仅是浓浓的喜庆,更寄托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期盼,展现着家乡厚重的历史文化。
   李马昌村位于曹庄镇政府西北方向,东临214省道,西临东砚池村,南临东孔堡,交通便利,全村人口2098人,耕地2072亩。党员41人,两委干部6人。
   李马昌村有浓厚的文化色彩,有良好的家教家风。村里有“火神祭奠仪式”和“七圣神明的传说”,附近有毛遂公园旅游景点,有鸡泽冀南梨花大鼓、鸡泽弦子腔戏、鸡泽织字土布技艺、毛遂的传说等民俗文化。
   过去的乡村庙会,是一个地下组织。如被曝光就是资本主义的流毒,封建迷信,落个捣毁庙寺批判游斗的下场。
   如今的李马昌村庙会,便成了弘扬传统文化,振兴乡村经济的纽带,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保护。
   李马昌村的庙会,使那平静的乡村变得活跃和火爆,充满勃勃生机。铿锵的锣鼓声把亲朋好友从四面招来,欢聚一堂,把酒畅谈……什么“书香村庄”、什么“文化下乡”、什么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到高效农业种植;从生态家园到科技致富都成了亲朋们的热门话题。
   在庙会上,街道两旁那些卖吃的、用的、玩的摊位,像长龙似的连接着,商品五花八门就像城市的大型超市。逛庙会的感觉不很愉悦,也很温馨。那摊主甜甜的叫卖声和热情的招呼声,在空中久久的飘荡。
   这边的乡村大戏在庙前开场叫板,戏台上演员们铿铿锵锵唱着豫剧,梆子、板胡、大锣等乐器的旋律散入云霄,响遏行云。台下那看到兴处的老戏迷,随着板腔不住地低声哼唱着。
   跑江湖的艺人,在庙会的一个角落演着魔术杂技,被人围得密不透风,频频爆发出喝彩声。赢得了台下观众一阵阵掌声。
   那边的歌舞军乐队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人,那动感的音乐、那精彩的舞姿和优美的歌声,使青年人如痴如醉。
   村里的秧歌队,也送上了文化大餐。火爆的秧歌和广场舞,让围观的人们掌声连连。那舞姿优美的广场舞,舞出了乡村文化的神韵,舞出了李马昌村的太平盛世。
   鸡泽梨花大鼓,有这数百年的历史,是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那铿锵的锣鼓,威风八面。那鼓声有历史文化的神韵,也有农民的憨厚与洒脱。
   在鼓乐声中,两条龙灯在口中漫舞,时而龙潜大海,时而蛟龙飞天。龙灯,预示着鸡泽的“龙头企业”飞黄腾达。
   “开光大典”,庄严而神圣。
   在开光仪式中,德高望重的主法者拿起毛巾向佛像作拂尘的动作,这是表示要拂去我们众生心地上的垢尘;然后再用镜子一照,表示垢除净显,明心见性,真正见到诸法的本来面目。用朱砂笔点向佛眼,由于眼睛代表着智慧,所以点开佛眼,意思就是要开发我们众生的内在智慧。
   开光后用红绸布将神明的像盖住,等待有慧根的信徒“掲脸”。神明的法力、地位不同,“掲脸”的布施也不同。
   最吸引人吗眼球的是“李马昌村庙会文化艺术节”,一个个精彩的节目,赢得人们阵阵掌声。这个文化大餐,珍存在李马昌人的记忆里。
   县各政府部门也把乡村庙会做为密切干群关系的一个纽带。
   看,那棵大槐树下的一个个父母官,把党的富民政策和致富信息递到农民的手中,鼓励农民开工厂、办企业,搞种植和养殖业,为农村开辟一条条富裕路。
   大道旁那些打着标语的人们,有义务为群众看病的医生,也有义务文以群众普法的法官,也有推销产品的商家。
   庙会的负责人宋振华说:“我们村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的传承使李马昌村人才辈出,历史上就有不少秀才、举人和官员出自本村,现在李马昌村又培育了有许多科级、处级、厅级的干部分布在社会的各条战线,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我们以文化庙会为平台,打造魅力乡村。村里成立了乡愁微信群和乡贤联谊会,让在外的赤子为家乡的建设出谋划策,贡献一份力量。”
   憨厚的农民笑了,欢笑的脸一下变成了一朵花。在他们的脸上看到了村民满满的幸福感,在他们的脸上看到了乡村的和谐与文明,在他们的脸上看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未来。
   李马昌村的乡村的庙会,是文化传播的纽带,是密切干群关系的桥梁,是农村和谐的主阵地。
   李马昌的乡村庙会,使乡村变得喜庆、热闹,增添了浓厚的乡村文化氛围,使封闭的农村充满了勃勃生机。
   (原创首发)
  

共 220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乡村庙会,不新鲜,却很有意思。因为,庙会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更有着不一样的民族色彩。如今,像李马昌村这样的庙会,全国不知道有多少。作者用熟悉的乡音,亲切的语言,诉说着庙会的诸多元素。庙会给乡村的不仅是文化,还有经济效益。感谢投稿丁香,推荐与大家共同分享。【编辑:笑君】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笑君        2023-02-02 15:28:28
  作者用熟悉的乡音,亲切的语言,诉说着庙会的诸多元素。庙会给乡村的不仅是文化,还有经济效益。
以文字表达我的心声
回复1 楼        文友:为文学打工        2023-02-02 16:25:55
  谢谢笑君老师!
2 楼        文友:梅发平        2023-02-02 15:35:13
  喜读作者大作,欢迎作者继续赐稿!总编辛苦啦!向总编学习!
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江宁区作家协会会员,首届今古传奇文学奖提名奖获得者,荣获首届、第二届“猴王杯”华语诗歌大奖赛新诗入围诗人表彰。
回复2 楼        文友:为文学打工        2023-02-02 16:26:48
  谢谢
3 楼        文友:为文学打工        2023-02-02 16:38:41
  李马昌村的乡村的庙会,是文化传播的纽带,是密切干群关系的桥梁,是农村和谐的主阵地。
   李马昌的乡村庙会,使乡村变得喜庆、热闹,增添了浓厚的乡村文化氛围,使封闭的农村充满了勃勃生机。
4 楼        文友:娇娇        2023-02-02 18:21:09
  庙会是当地文化展示,读作者文章,想起北京庙会,逛庙会,真真是一种享受。
娇娇
回复4 楼        文友:为文学打工        2023-02-02 21:06:45
  深有同感
5 楼        文友:娇娇        2023-02-02 18:22:58
  庙会文化由来已久,各地的庙会基本都是一些艺术品,小手工,等等。最爱庙会的形式,热热闹闹,接地气。问好作者,期待更多佳作分享。
娇娇
回复5 楼        文友:为文学打工        2023-02-13 10:32:14
  谢谢
6 楼        文友:为文学打工        2023-02-02 21:05:43
  农历二月十四,是鸡泽李马昌村的庙会,是李马昌村神圣而庄重的日子。“七圣堂”庙会,香火旺盛,有着数百年的历史。庙中供奉着“观世音、土地、财神、牛王爷、马王爷、关公、二郎神。”
   每年的庙会,十里八乡的信男信女都要到庙里烧香祭拜,祈求神明保一方平安。
   庙会将近,都要唱大戏、演歌舞,增添乡村庙会的热闹氛围。
   庙会的前一天,李马昌村的大街小巷都悬挂着红彩绸和醒目的红色标语。喜庆吉祥的红色装点着美丽的乡村,那红红火火的喜庆挂在了李马昌村民的脸上。
7 楼        文友:枫桦        2023-02-03 05:59:11
  老师的文章非常朴实,也很接地气!如果有些细节,重点描写一下,就更好了,个见,祝好!
回复7 楼        文友:为文学打工        2023-02-03 21:40:26
  谢谢
8 楼        文友:为文学打工        2023-02-04 07:40:22
    庙会的负责人宋振华说:“我们村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的传承使李马昌村人才辈出,历史上就有不少秀才、举人和官员出自本村,现在李马昌村又培育了有许多科级、处级、厅级的干部分布在社会的各条战线,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我们以文化庙会为平台,打造魅力乡村。村里成立了乡愁微信群和乡贤联谊会,让在外的赤子为家乡的建设出谋划策,贡献一份力量。”2067
9 楼        文友:为文学打工        2023-02-04 07:40:49
  正如李马昌村的党支部书记常献礼所说:我们以乡村庙会为平台,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创建和谐乡村。近年来,村里的风气正了,村里的乡情浓了,村民的文化素质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村里的共青团员、共产党员都是一面旗帜,带领村民积极地投入到乡村建设工作中去。
10 楼        文友:为文学打工        2023-02-05 07:33:26
  那种喜庆的红色彩绸,宛如红色的火焰在燃烧,红色弥漫着家乡的大街小巷,一种节日喜庆的味道在空中飘绕,醉了充满亲情的李马昌和你热情奔放的李马昌人。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