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小站练兵园(散文)

精品 【星月】小站练兵园(散文)


作者:沧桑战神 童生,765.4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561发表时间:2023-02-04 11:17:39
摘要:原发首创。

提起天津小站,人们总会想起声名远播的小站稻。可是,对于有“历史控”的人,比如我,首先想到的却是清朝末年小站练兵的激情岁月。小站练兵开启了中国近代陆军的先河,后来,参与小站练兵的将官和后期形成的北洋军阀左右中国政局十数年,可谓影响深远。住到港城之后,发现这里距小站很近,打开地图一查,发现那里竟然有个叫“小站练兵园”的景点,我萎靡已久的好奇心一下子满血复活,于是网购一张票,坐公交车前往一游。
   车一路向北,半小时后,小站就到了。下车,沿街东行500米,街北赫然现出一座古城(仿古),城中一片宫殿式建筑,建筑群“廊腰缦回,檐牙高啄”,矗立在湛蓝的天空下,显得雄壮巍峨,气度不凡,这座城便是“小站练兵园”了。
   由城门而入,园内阳光坦荡,和风细细,眼睛四处搜寻,除园中央一座仿古宫殿外,并未发现当年练兵遗迹。向南看,南侧城墙辟一门,掀帘进去,里面豁然开朗,却是一条长而曲折的展厅,展厅里光线暗淡,游客不多,显得有些冷清。展品有照片,有实物,有雕塑,有地图……不一而足,它们默默地待在那里,静静地散发着柔和的光芒。这些展品无声地讲述着从1842年鸦片战争到清朝灭亡的沧桑往事,与其说小站练兵园是旅游景点,倒不如说是一座中国近代史展览馆。
   展厅的第一个拐弯处,《南京条约》的手抄本孤独地躺在玻璃柜中,像一具战争过后遍身鳞伤的遗体。当时清政府对世界的规则和形势一无所知,就像文盲读书,是个睁眼瞎,而那时的中国社会似乎也是一潭死水,《南京条约》就像投入死水中的石头,并未激起波澜。
   我曾在省图书馆的相关文献中读过南京签约的细节。清政府签约的目的是让英人赶紧离开,对谈判不上心,也根本没想执行。清政府没有外交部,条约签订后就放到两广总督府,束之高阁,并未通知地方政府,英国人要求履约时,两广总督总以各种理由推脱。另外,清朝虽然在鸦片战争中落败,却没有改变“天朝上国”的傲慢,在政府文件中仍称对方为“蛮夷”,对方提出互派大使和修约要求,清政府毫不犹豫地予以拒绝,缺乏国际法思想和平等外交理念。拒绝修约要求是消极对待西方的入侵,其实修约并非完全对中国不利,我们也可以借修约收回一些权益。所以,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并未使清政府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觉醒,整个社会仍处于一片懵懂混沌之中。
   慢慢移动脚步,细细观览每一件展品:英国的商船照片,贩运鸦片的趸船和舢板照片,销毁鸦片烟的浮雕,英军的进攻路线图,三元里抗英中群众使用的武器,克虏伯大炮,英军使用的来福枪,清军使用的火铳、刀剑、弓箭和鸟枪,英国人绘制的南京谈判的油画,还有墙壁上林则徐、邓廷桢、关天培等人的画像……一百多年的往事在这些展品中静静地流淌着,似乎战争的硝烟仍未散去。
   林则徐的画像在墙上自信地微笑着,一副神态自若的模样。在清朝众多大臣中,他算一个能吏,被誉为睁眼看世界第一人。他曾在一首诗中明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不过,他事前也没想到禁烟运动的最终结果吧,历史总是这样的波诡云谲!不过,这不是他个人的悲剧,而是整个时代的悲剧。
   往前走,墙上是几幅形势图,分别是《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所涉及的地区。这些正是在“虚与委蛇”心态的支配下,鸦片战争之后的几年,清政府先后与法、美等国签订的一系列类似条约,可是清政府没有也不想认真履约,谁知欧美国家的人一根筋,非要遵循所谓的“契约精神”,于是,这些白纸黑字的文书给中国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
   望着这几张悬挂在墙上的耻辱标记,我不禁感慨万千,世界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而中国这头“睡狮”仍活在梦中!
   继续往前,左侧墙壁上悬挂一巨幅战争题材的油画,标题是“八里桥战役”。这场战役要溯源到1856年,彼时,英国和法国为扩大侵华权益,再一次发动战争,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一败涂地。1858年,双方签订了《天津条约》,翌年,英法联军从大沽口进京换约,僧格林沁在通州八里桥袭击英法联军,扣留、杀害了多名使者。此举使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进攻,僧格林沁两万五千名八旗兵全军覆没,联军攻陷北京城,焚烧圆明园,咸丰帝逃往热河行宫,清政府为自己的愚昧和颟顸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留守的奕䜣分别与英法两国签订了《北京条约》,相比原先的《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变本加厉,使列强从中国攫取了更多的特权。第二次鸦片战争终于打痛也打醒清政府的当权派,他们认识到中西方的巨大差距并开始尝试了解和学习现代世界的运行规则,洋务运动也由此发端。
   看罢油画,我收回已穿越百年的思绪,长出一口闷气,转头再向前看。前面有几个身着清朝官服的橡皮人,他们围着沙盘指指点点,走近了才发现原来是在勘察边界。他们对面是几个趾高气扬的俄国佬,面现得意之色。
   这段历史让人痛心疾首!那几年,清政府内有太平天国起义,外有列强环伺,可谓内忧外患,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正在这档口,穷凶极恶的沙皇像北极熊一样开始觊觎我们这块温热的土地。一百年来,他们对《中俄尼布楚条约》耿耿于怀,认为中国夺取去了原本应属于俄罗斯的土地。现在他们趁火打劫,撕毁《中俄尼布楚条约》,先后从中国掠走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从那时起,中国永远失去了美丽的贝加尔湖,失去了海参崴和库页岛,海参崴被命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库页岛被命名为“萨哈林群岛”。我曾登上过库页岛,它的面积比台湾大一倍多,上面矿产丰富,河流众多,无数飞禽走兽栖息在成片的桦树林中,自然风光美不胜收,只可惜如此美丽的岛屿已不再属于我们。
   我久久地凝视着悬在墙上的一张地理图,上面绘着《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和《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签订后的边界线。恍惚中,那些边界线似乎变成了一道道刻在中华民族身上的伤疤,每一道伤疤仍渗滴着殷红的鲜血。
   防川,位于吉林省延边自治州珲春市的一个旅游风景区,素有“一眼望三国,犬吠惊三疆”的美誉,殊不知这样的情景正是拜《中俄瑷珲条约》所赐,其实,我们望的是自己的故土啊。在这里,听得到大海的涛声,却去不到海边,因为那里已经变成俄罗斯的土地。原国务院总理李鹏到这里视察,登上山岗,眺望大海,心中十分感慨,曾写下一首诗,现与大家共勉:
   一眼望三国,犬吠惊三疆
   边陲烽烟起,故土被分离
   百姓多苦难,国弱不兴邦
   遥遥是大海,而今不能行
   俄罗斯先天就对土地有着永无休止的贪欲,不单是东北,在西北,俄罗斯也不断蚕食我国领土。还记得那首《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的歌吗:
   心上人我在可可托海等你
   他们说你嫁到了伊犁
   是不是因为那里有
   美丽的那拉提
   还是那里的杏花
   才能酿出你要的甜蜜
   ……
   歌词中的伊犁是一片外宽内窄的喇叭形山间平地,大西洋暖湿气流能到达内陆最远的地方,那里雨量充沛,水草丰美,被称做“塞外江南”。可是这里也曾被俄罗斯以“代管”名义占领,许诺中国收复新疆后归还。后来,左宗棠消灭了阿古柏集团,使新疆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根本没想归还土地的俄罗斯食言反悔,欲永远占领伊犁。左宗棠又抬棺入疆,摆出一副拼命的架势,支持曾纪泽与沙俄谈判伊犁的归属问题。后来,中国付出巨大代价才抠出这片被北极熊吞到嘴里的沃土。
   我已经走到新疆形势图的前面,驻足观看清军的进攻路线,眼前刀光闪闪,耳畔炮声隆隆。在左宗棠“缓备急进”的策略下,仅一年半时间,清军便收复了新疆全境,左宗棠厥功至伟。当时阿古柏在新疆建立的“哲德沙尔汗国”已存在十年之久,且心怀鬼胎的俄罗斯和英国已同其建交,若非左宗棠力主西征,现在新疆已经是外国啦。
   我在地图上搜寻着伊犁,搜寻着美丽的那拉提,又联想到中俄(苏联)关系的前世今生,不禁在心中感叹,国家和个体一样,只有共同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
   这时候,宽阔的长廊又拐了个弯,就在拐弯处,我看到了邓世昌的照片,就是历史课本上的那张,他头戴官帽,平静地看向前方,当然,这肯定不是追逐日军旗舰“吉野”号时的表情,那时候估计是“目眦尽裂,须发皆张”吧。
   中日甲午战争,中方海陆皆失,输的很惨,输给了自己的学生,一个“蕞尔小国”!《马关条约》赔款二万万两白银,分六期还清,加上日本其他勒索,最终赔付给日本3.9亿两,按现在的购买力计算,折合人民币约2500亿元,相当于当时日本五年的财政总收入!日本把赔款的一半用来发展军事,其余的赔款用于教育基金和灾害救助基金。天文数字般的赔款饿死了自己,喂肥了恶邻,直接助长了日本侵华的野心,后来日本吞并朝鲜,以朝鲜为跳板,日寇的铁蹄踏遍东三省,数年之后,又以东北为基地,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
   一张张图片让人触目惊心,被摧毁北洋铁甲舰、旅顺大屠杀中的尸体、刑场上的抗日义士……哎,苍天有泪!
   再往前就是小站练兵的展览了。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清军溃败,清廷痛感“筹饷练兵为急务”。1895年12月,任用袁世凯在原淮军屯驻地小站编练“定武军”,小站练兵自此开始。当时公认德国是世界第一军事强国,袁世凯就以德国军制为蓝本,制订了一套近代陆军的组织编制、军官任用和培养制度、训练和教育制度、招募制度、粮饷制度等建军方案。
   展台上陈列着当时的步枪、军刀、刺刀、手枪、炮车等实物,墙上挂着当年的“十八斩令”的条文,还有步、炮、马、工四个兵种详细营制的介绍图,还有当年查拿逃兵的“卡子房”照片,据说至今小站北边津岐公路旁仍有一个地名叫“卡子房”,那就是当年查拿逃兵的历史遗存。
   民国历史上有名的人物很多都出自小站练兵,“北洋三杰”: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民国总统”:黎元洪、曹锟,“民国总理”:徐世昌、唐绍仪、赵秉钧,其他还有段芝贵、卢永祥……这些人在民国时期粉墨登场,左右中国政局十数年,一直到1928年国民党北伐胜利,他们才退出历史舞台,黯然谢幕。如今,这些名声显赫的风云人物变成了一张张照片,表情各异地看着他们来时的路。
   抬头看看,展厅已到尽头,我掀开门帘走出这堆积百年沧桑的长廊,走出城门,走过石拱桥,走向车站,回头望望,西风残照,远处的小站练兵园孤独地矗立在夕光里,像一个身材高大却藏满心事的老人,我再往前走,拐了个弯,它便彻底消失在我的视线里了。

共 413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写了游历“小站练兵园”的经历,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作者移步换景,为我们一一叙说。先介绍了气度不凡的仿古古城,这里便是小站练兵园的所在地。由城门而入穿过南侧城墙门便有一个厅,这里面的展品无声地讲述着从1842年鸦片战争到清朝灭亡的沧桑往事,是一座中国近代史展览馆。作者详细地介绍了展厅展品:《南京条约》手抄本,英国的商船照片,贩运鸦片的趸船和舢板照片,销毁鸦片烟的浮雕,英军的进攻路线图,三元里抗英中群众使用的武器,克虏伯大炮,英军使用的来福枪,清军使用的火铳、刀剑、弓箭和鸟枪,英国人绘制的南京谈判的油画,还有墙壁上林则徐、邓廷桢、关天培等人的画像……往前走,墙上是几幅带来耻辱标志的形势图,分别是《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所涉及的地区。继续往前,左侧墙壁上悬挂一巨幅战争题材的油画,标题是“八里桥战役”。这次战役后,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两个不平等条约。正如作者所说,这段历史让每个中国人痛心疾首!作者凝视着悬在墙上的一张上面绘着《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和《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签订后的边界线的地理图,浮想联翩:国土沦丧,历史屈辱,中华民族历经劫难,爱国志士前赴后继……小站练兵只是保家卫国的一个缩影。游小站练兵园,铭记近代沧桑历史,爱国之情渗透到每一个文字中。好文,倾情推荐赏读!【编辑:燕飞舞】【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020400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燕飞舞        2023-02-04 11:24:30
  随战神游历了小站练兵园,爱国之情油然而生。一部近代史浓缩在文字里,让读者感受到作者丰富的历史知识以及对历史的解读能力。牢记历史才能开创未来,感谢战神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奉茶问好,遥寄新年祝福!
当认真成为一种态度,生命便不会在虚无中度过。
回复1 楼        文友:沧桑战神        2023-02-06 09:57:24
  感谢燕飞舞老师精心编案,读史可以明智,吸取历史教训,尽量避免重蹈覆辙。
2 楼        文友:彩蝶飞舞        2023-02-06 06:46:49
  小站练兵园,承载着历史的厚重和沧桑,里面的资料文献记录了战争时代的残酷和惨烈,让后世铭记。
愿做一株野草,简单,自然,宁静,美好。
回复2 楼        文友:沧桑战神        2023-02-06 10:04:42
  历史这东西,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就会有不同的结论,很多的细节,也并非在学校中老师教授的那样简单,都有其深层次的原因。比如领事裁判权,说是剥夺了我们司法的独立性,但真正原因是西方对当时清廷司法的不信任,如不重证据、严刑逼供、刑法酷烈(打板子、凌迟等),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司法。马克思说过,西方国家在东方有两个任务:一个是破坏,一个是重建。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