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美丽的攀枝花(散文)
一
全国唯一以花命名的攀枝花市,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水利资源和独特的阳光资源,那巍峨的高山峻岭、宽阔的森林草甸、神秘的天坑地漏、独特的民族风情,都向世人展示着独特的魅力。
在工作之余,我和驴友告别钢筋水泥匣子里的生活,背上行囊,将足迹印在了攀枝花的山水之间,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放飞了心情,收获了快乐。我将足下的山水、眼中的美景、心中的感悟,与诸君共享。
一、神秘的格萨拉绿石林
距离攀枝花市区约120公里的格萨拉绿石林,如同一颗隐藏在深山里的绿宝石,美得纯净、原始而又自然,景区的形态各异的石头、品种繁多的花草树木被绿色苔藓包裹着、覆盖着、隐藏着,若置身其中仿佛觉得就连天空和空气都是绿色的。
我们到达景区时,天空飘着像雾像雨又像风雨丝,更加增添了绿石林的神秘感,不远处的牛羊和山民悠然自得,对我们的到来丝毫不感兴趣,只有鸟儿在枝头唱着欢迎的歌。我们20多个驴友如同一群快乐的孩子,笑着、叫着、跑着奔向那神秘美丽的绿石林。
不久,天公作美,云开雾散,斑驳的阳光透过茂密的枝叶洒在绿色的石头、苔藓、野草、野花上,徜徉在景区的或由碎石铺成或由木板搭成的小路上,踩着松软的落叶,呼吸着纯净的空气,鸟儿在枝头鸣唱,间或有几颗水珠从枝头落下,那种意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绿石如雄鹰、奔马、虎豹、麋鹿…形态各异,红的、紫的、粉的、黄的……野花争奇斗艳,野生的动物、植物、菌子种类繁多。最吸引的我的是那被栏杆围着的天坑地漏,远远望去绿色的草、苔藓、红土、乱石好像都被它的魔力吸引着,向着那深不可及的地心深处奔去。
欣赏着美景,欢乐的时光过得飞快,快到了约定的集合的时间了,此时,我才发现,我们一家人只顾在绿石林里探幽寻美,在不知不觉之间和其他驴友失去了联系,我们迷失在绿石林之中了,我大声呼喊几声,虽有几声应答,但是,却无法辨别方向。
正在一筹莫展之际,前面的一丛灌木之中忽然发出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正在紧张之际,从灌木中冒出两个小脑袋,原来是两个肤色黧黑背着大背篓的小朋友,看样子是姐弟,弟弟脚边跟着一条土狗,狗儿一直用好奇的眼神打量着我们。
我正在想着如何求助两个小朋友给我们带路,小女孩笑着主动询问我们:“叔叔,你们是来旅游的吧?”好纯正的普通话啊!我们连忙点头,恳求两姐弟给我们带路,两姐弟爽快地答应了。
小男孩给狗儿打了一个呼哨,狗儿欢快地向前跑去,小女孩告诉我们狗儿叫阿土。两姐弟在前面引路,我们紧跟其后,在茂密的树林之中穿行。小姑娘提醒我们要一边走一边用登山杖击打杂草灌木,以防有蛇。
突然,阿土停住脚步,对着一丛灌木吠叫起来。“小心,有蛇!”气氛陡然紧张,妻子和女儿抓紧我的手臂,我抓紧登山杖,如临大敌。
灌木丛中一阵声响后,阿土哀鸣着从灌木丛中退了出来,鼻子上流着鲜血,小男孩赶紧抱起阿土,紧紧搂在怀里。小女孩小心地探头到灌木丛中看看了,“没事了,蛇被咬死了。”
我们心中忐忑地继续前行,善解人意的小女孩为了缓解我们的紧张,一会儿给我们介绍沿途的景观,一会儿给我们哼唱着民歌。小男孩则闷闷不乐地紧紧搂着受伤的阿土。
我心生歉疚,提出要帮着两个孩子背背篓,小女孩笑着说:“叔叔,没事的,我不累,我背得起200斤的。”看着我们怀疑的样子,小女孩放下背篓,说要证明给我们看,她让身高一米六多的我妻子伏在她的背上,我妻子将信将疑地轻轻伏在孩子的背上,小女孩俯身将她背起,还原地转了几个圈。看着阳光欢乐的小姐弟,又看着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的女儿,我不仅心生感叹。
在小姐弟的带领下,我们准时到达了集合地点,为了表示感谢,我们将水果、饼干、糖、牛奶都送给了小姐弟,老婆悄悄将一点钱放进了孩子的背篓。驴友们听到了小姐弟的故事,看着孩子破旧的衣服和鞋子,也纷纷将食物、水果和钱放进小姐弟的背篓,小姐弟不停地推辞着、感谢着。见盛情难却,小女孩叮嘱我们等着她,她背起背篓拉着弟弟转身快步离去。
不一会儿,两姐弟气喘吁吁背着两背篓土豆回来,小女孩对大家说:“叔叔阿姨,我们这里因为气候、土质原因,只生产土豆、荞麦、萝卜,你们要是不嫌弃,就带一些土豆回家。”
孩子,我们怎么能会又怎么会嫌弃呢?!大家纷纷“抢”着那些沾着泥土的土豆,也将孩子纯洁的情谊的装进了心里。
夕阳西下,我们恋恋不舍地告别美丽的格萨拉绿石林,在余晖中,小姐弟向我们挥手告别,目送我们远去。
二、巍峨陡峭的大黑山
一个微风送爽,气候宜人的周六,我来到了大黑山脚下,面对巍峨陡峭的大黑山,我在心里大喊一声:大黑山,我来了!有很多次想要徒步攀登大黑山,可是听那些曾经登顶的朋友一说大黑山的险、高、峻、奇,不禁心生敬畏,打了退堂鼓,这次能够组队登山,主要是我们有了坚定的登山生力军—几名新分配到矿山的大学生。
我们选择的线路是比较陡峭的林间小路,攀登了半个多小时以后,树木渐渐浓密,城市的喧嚣、浮躁、污染荡然无存。伸开四肢,深吸一口混合着青草、松枝、泥土味道的空气,清新的感觉传达到身体的每一个细胞,舒服的感觉只可意会无法言表;闭上眼睛,侧耳倾听有山风吹过树梢、草叶的声音,还有鸟叫、虫鸣的声音,还有鸟儿煽动翅膀的声音,甚至可以听到自己的心跳与大自然的合奏声;放松身体,纵情高叫,山在应答、树在应答、鸟儿在应答、所有的游人都在应答,所有的应答和在一起形成一首绝妙的天籁之音!
一路欢声笑语,在不知不觉我们到达了石林,在阳光的照射之下,姿态各异的石头如一群自远古而来的勇士,威武而雄壮,森然而立,守护着这片美丽的净土;散落在石峰之间傲然而立的树木,如同勇士手中的长枪短戟,指向苍天;缠绕在石头上的藤萝野草,就如同勇士的铠甲,与勇士一同接受着风雨的洗礼。
登上一块如同石船一样的巨石,迎着山风而立,听着风啸、鸟鸣,望着山下的奔涌而去的金沙江…..令人心旷神怡,思绪飞扬。
坐在青青的草地上,在温暖的阳光照射下,被山风轻轻吹拂着,肆无忌惮地吃着朋友精心准备的美食,开心地交流着对美景的感受,身上的疲惫顿时不翼而飞。
在仙人洞稍作停留,拍照留念之后,沿着林间山路直奔电视差转台。虽然此段山路较平坦,但是由于我们已经连续徒步四个多小时,体力稍弱者已经是步履蹒跚,不禁发出“景色虽美,体力有限”的感叹。“看,铁塔!”一声开心的惊叹使疲惫的队伍立即兴奋起来!果然,在前面的丛林掩映之中有几幢楼房和高耸的钢塔,此行的终极目标终于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经过艰苦的徒步攀登,灰头土脸的我们拖着沉重的脚步全部到达了大黑山电视差转台铁塔下面,回望来路,只见树木茂密、群山巍峨、怪石奇峰点缀其间美不胜收,如同人间仙境;极目四望,如同人工梯田般的兰尖铁矿别有情趣,金沙江如同一条金色的巨龙滚滚而去,金沙江畔的百里钢城欣欣向荣!
怀着惋惜的心情对着老鹰岩、菩萨岩的方向挥了挥手,尽管有山风吹拂、鸟儿鸣唱,我们却觉得脚步无比的沉重,回家的路似乎越走越长!
下午六点,疲惫不堪的我们齐聚在山下,对着大黑山的方向呼喊:再见了,美丽的大黑山!
三、美丽的宝鼎生态园
放下工作的压力,远离城市的喧嚣,我们一路欢笑、一路颠簸、一路尘土朝向往已久的宝鼎生态园奔去。
车行至一处,车内的欢声笑语戛然而止,女儿不知缘故。我指着一座修建在高高山坡上的墓碑告诉她:“那是亓伟爷爷的坟!”女儿茫然不解地问:“亓伟爷爷是谁啊?他的坟为什么会修在这荒凉的、高高的山坡上啊?”我和好友七嘴八舌的将以亓伟同志为代表的攀煤建设功臣“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丰功伟绩和无私奉献精神告诉了孩子,最后让她一定要牢记亓伟同志那句“我死了,请将我埋在高高的宝鼎山上,让我看着攀枝花出煤、出铁、出钢!”的朴素而又令人敬佩的遗言。女儿一边听着我们的讲述一边崇敬地望着远处亓伟爷爷的墓碑,不知道她在心里思索着什么。
“看,桃花!还有梨花!”一位好友叫了起来。
我们顺着他手指的方向一看:在公路下面一处农家小院旁,几支桃花和梨花象害羞的小姑娘一样从墙角探出头来欢迎着远方的客人。
“到了!到了!好美的郁金香啊!”车还没有停稳,好友们就争先恐后地拉开车门跳下车,奔向那一丛丛的怒放的郁金香花丛。在欣赏一番后,纷纷抢占有利地形拍照留念。
“前面的花多得很!”山庄的一位小姑娘笑着告诉我们。
我们一行人顺着山间陡峭的小路,一边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听着阵阵的松涛、指点着远处的原始松林,一边寻觅着隐藏在密林深处的“郁金香培育基地”。
到了,到了!这次真得到了郁金香的王国、郁金香的海洋。红的、紫的、黄的、粉的……就如同上帝打翻了的调色板正好落在这群山掩映、苍松环抱的地方。
那正在怒放的郁金香就如同正午的太阳,那么的热烈、那么的美艳、那么的动人。
那含苞待放的郁金香就如同掩映在云朵后面的的明月,那么的恬静、那么的迷人、那么的令人陶醉。
那才破土而出的花骨朵就如同夜晴朗空里的繁星,那么的纯净、那么的深邃、那么的引人遐想。
“啊,爸爸你看鸵鸟、孔雀、山鸡,那边还有野猪!”女儿兴奋的大叫着,将我从郁金香的王国拉回到生态养殖基地。
女儿睁大好奇的眼睛说个不停:“真正的鸵鸟蛋原来这么大啊、鸵鸟还吃糖哈、山鸡蛋还有绿色的啊、孔雀为什么不开屏啊……”
虽然生态养殖基地没有郁金香培育基地那么美丽迷人,但是却别有一番趣味,让游人开了眼界、长了见识,游人不但可以与动物合影,嘴巴馋、胆子大的游客还可以亲手去捉几只野鸡带回家。
中午,我们匆匆品尝了山鸡、腊肉、南瓜汤、包谷饭,又奔向宝鼎生态园最吸引游人的景点—野生猴群聚居地。尽管我们事前为猴居士们准备了大量的瓜子、糖果、花生等见面礼,但是没有预料到有会有如此众多的猴居士,大大小小加起来恐怕有一百来只。我们一下车就被猴居士们包围了,在不到五分钟的时间里,所带的所有见面礼就被一抢而空,可是猴居士们显然意犹未尽,一直围着我们打转,贪婪地盯着我们的包,吓得女士和孩子惊喜而又恐慌地乱叫、乱跑,男士则在一旁看热闹,间或拍几张人猴嬉戏的有趣画面。正在我们不知如何脱身之际,又有游客乘车赶到,猴居士们又开始围着新的目标嬉戏打闹。吃饱了的猴居士,有的攀上树枝荡秋千,有的围在一起互相挠痒痒、捉虱子,有的躺在山坡上懒洋洋地晒太阳,还有的将几只山羊追得跑来跑去,更有几只顽皮的小猴竟然爬到车上摆出各种各样的姿势供游人拍照……简直太有趣了。
作为一名普通的“煤二代”看到此情此景不禁心生感慨:老一辈的煤矿建设者啊,老一辈的攀枝花建设者啊,您的子孙可以告诉,这青山、绿树、生态园、百里钢城可以作证,您的汗水没有白流,您的青春、您的终身没有白献!亓伟同志啊,您在攀枝花出煤、出铁、出钢的时候,是否看到了攀枝花变清、变绿、变繁荣.
是的。
多谢!
学习了。
多谢!
老师:
一山一花一人情,
无水无果无大事?
多谢!
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