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柳岸·煦】太平盛世里,祥和元宵节(随笔)

编辑推荐 【柳岸·煦】太平盛世里,祥和元宵节(随笔)


作者:严真 秀才,1371.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071发表时间:2023-02-07 09:06:36

昨晚,正月十五元宵节,当一朵朵绚丽的烟花,在卫辉腾空而起,把夜空辉映得灿烂缤纷。尽管,疫情弥漫心头的阴霾驱之未散;尽管,三年来的窘迫无以释怀;尽管,生计的困难迫在眉睫,但是,此刻,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正和美丽烟花一样,在每个人心中绽放。毕竟,现在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中特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太平盛世里,祥和元宵节,展望明天,我们国家的每个城市,和家庭、个人,春暖花开的季节,一定会如期而至。
   卫辉是我的故乡,郑州是我的居住地,团聚乃春节的主题,期间,举家近郊游,是人们的优选。樱桃沟长安古寨,距市区仅10公里之遥,国家4A景区。据史志载,唐代安禄山兵变,玄宗第30皇子李儆,在此安营扎寨,抵御叛军,安史之乱平息,百姓安居乐业,天下太平,故名。民谣云,长安寨长安寨,福泽千百代。然而,这只是老百姓一厢情愿,封建乱世,兵燹战火,不久,安居乐业之地,就沦陷为荒草虎坡。1938年日寇入侵,兵荒马乱,郑县民国政府曾迁驻长安寨,偏安一隅。改革开放后,实力雄厚的建业房地产集团,在此开发旅游,建起了明清一条街和建业大食堂。明清一条街,古色古香,店铺酒肆毗邻而居、特色小吃琳琅满目、耍猴卖艺敲锣击鼓、吹糖人、捏面人,围观者笑逐颜开……,场景让人发思古之幽情。而大食堂浓郁的1958年大跃进氛围,又让人追忆逝去的时光。思古、怀旧两相宜,因而,游人如织,喧声鼎沸,太平寨出现了了史无前例的繁荣。几年前,这里又开发了弘扬传统民居文化的“瞻园”,瞻者,心怀敬意的游览也。据游览过的朋友向我介绍,园里青砖黛瓦,典雅古朴,瓦当额坊,雕花门窗,和当地原来保存完好的原生态窑洞,巧妙融合,古韵悠悠,妙手天成。
   老家卫辉是个传统文化浓郁的古城,我儿时的德南街和清末民初的院落,早已荡然无存,然而铭刻在记忆里的古城老宅,让我难以释怀。现实中,复旧复古的的景像风貌,自然令我心仪向往。三年疫情,瞻园闭园,今年春节开放,初三,家里客来客往的繁忙刚刚结束,我让儿子开车拉我去,他立马掏手机,现在的年轻人,车马未动,查询先行。结果怏怏地说:长安寨方向的车堵到侯寨了!瞻园的人挤瓮不动,手机递给我,果然这样的画面。而初五后,儿子开始上班了。
   昨天正月十五,元宵节下午风和日丽,儿子没有和我联系,就把车开到了我家楼下,说今天瞻园可以去,要拉我。本来我准备过会儿,打电话说回卫辉老家看烟火。儿子说:“没事。从瞻园回来就拉你回你老家(儿子这样的称呼,我纠正了无数次,说卫辉也是你老家,但他,我行我素),100公里俩钟头足够了!”
   在瞻园游览,我尽情尽兴,惊喜的还有,在这座院落里,和游客有目共睹一只久违的小松鼠突然出现,欢蹦跳跃,活泼可爱,众口一词:“看、看!”小动物稍纵即逝,钻入了洞穴,有幸儿子眼疾手快,摄下了松鼠的镜头。在人流熙攘的闹市近区旅游,能够和深山幽林的精灵,和睦相处蓝天之下,足以说明瞻园环境优美,自然古朴矣。
   一条街的店铺都是老砖老瓦,没有现代痕迹,我纳闷,这是怎么烧制出来的呢?听介绍,原来这里的建筑构件,多是外地老城拆迁,老板重金买来的。我恍然大悟,怪不得惟妙惟肖。街巷里酒幡招摇,饭铺飘香,河南的地方小吃,目不暇接。痴情地想找家卫辉的,踏破铁鞋无觅处,其实,卫辉顺城关的兔肉、世魁牛肉,名闻遐迩呢!期望将来开拓市场,郑州有故乡名吃一席之地。
   从瞻园回市区,一路堵车,华灯初放才磨蹭到西郊我家,回卫辉看烟火只得放弃,遥望黄河那边方向,祈祷卫辉烟火晚会圆满成功吧!
   今天,依然“天天读”,浏览故乡媒体,静心无尘老师的文章《文革中的元宵节》记述的卫辉,张灯结彩挂灯笼、舞狮子耍龙灯、武术高跷旱船打腰鼓、玩大头扭秧歌,大礼堂广场庆元宵大会……引发我强烈的共鸣,小时候元宵节的喜庆热烈场景,一幕幕在脑海里浮现,明知海市辰楼,但清晰逼真,历历在目,不亦乐乎?感谢静心的文章。
   作者讲述的是1967年元宵节,2月23号,当时我在郑州,处于上海“一月风暴”夺权,掀起的狂风浊浪之中,2月7号起,郑州狂热的学生在省委门前,静坐绝食,2月23号正是对峙白热化,郑州没有歌舞升平,没有张灯结彩,没有吉祥喜庆,唯瞩目惊心的大字报和歇斯底里的口号。
   尽管我对文章中1967年2月故乡元宵节的记述,心存疑问,但我宁愿信其真,毕竟,祥瑞热闹元宵节,都是人民群众,无论盛世还是乱世,永恒的愿望。“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话难听,理是理。我想,也许作者记忆有误,也许根据“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文学创作理念,艺术的描述吧,因此,不可吹毛求疵。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卫辉不可能闹中取静,世外桃源。顺便说一句,我省各级革委会,当年7月25日以后才陆续成立,文章中,汲县(卫辉)和街道革委会的说法不当。
   安定团结出现在文革后的拨乱反正;太平盛世,出现在改革开放后的中华民族振兴。新中国之前出生的我,沧桑人生,让我深刻感悟到,安定团结和太平盛世,人民群众才能有吉祥喜庆的好日子,文革乱世之前和之后,确实有文章记述的场景,我们一代人,通过文章怀旧童年元宵节的美好,也可以感同身受享受如今元宵节的欢乐,无比幸福,夕阳无限好,应该倍加珍惜。
   笔者和静心,在网络是感情笃厚的文友,尽管未曾谋面,从他的许多文章里见字如晤,不揣冒昧,讲了自己的看法,如有不当,请包容和指正。

共 217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元宵佳节,万家同庆,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故事发生,也总会有细心的作者落之以文字,以飨读者!虽然还笼罩着疫情散去的阴影当中,但是看到夜空绚丽的烟花,便对未来有了美好的憧憬以及温暖的期待。过年期间一家人近郊旅游,作者见景生情,数起长安古寨的渊源,却思虑当时年代的兵荒马乱,百姓的水深火热。然而改革开放后,这里经过建业集团的开发,形成了很具特色的旅游景点,不但保存了古香古色的文化,也给当地的旅游带来了活力。另外,由于游人太多,拥堵为患,初三游览瞻园的计划泡汤。但是,正月十五下午,儿子突然说现在可以去瞻园游览尝愿,还答应游完了开车一起回老家,可是最终由于堵车也没有达成所愿,只能遥望黄河,祈祷祝福。品读文友记述卫辉文革期间的元宵节景象,新潮澎湃,当时国家政权出现动荡,但是经过拨乱反正后,太平盛世再现!读到其中精彩的章节,更是引起作者强烈的共鸣。作品通过对过年期间的所遇所见,有感而发,古今对比,紧扣“太平盛世”的主题,抒发了老百姓对太平祥和社会的热爱与欣慰之情。故事散而不乱,语言精而不碎,娓娓道来,缓缓抒情,贴近生活,引人共鸣!欣赏,问候作者!【编辑:林火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林火杉        2023-02-07 09:07:48
  再次拜读且能编辑老师大作,幸甚之至,不到之处,望海涵!
时光煮酒但求微醺,文字烹茶半苦半香。律己守正于先,雅俗皆品各半。一诗如梦,已忘却花香隔年。
2 楼        文友:林火杉        2023-02-07 09:08:15
  祝作者佳作连连,写作快乐!
时光煮酒但求微醺,文字烹茶半苦半香。律己守正于先,雅俗皆品各半。一诗如梦,已忘却花香隔年。
3 楼        文友:林火杉        2023-02-07 09:08:45
  欢迎赐稿柳岸,这里因你更精彩!
时光煮酒但求微醺,文字烹茶半苦半香。律己守正于先,雅俗皆品各半。一诗如梦,已忘却花香隔年。
4 楼        文友:严真        2023-02-07 09:51:09
  感谢林老师推荐和精心的编按,祝老师元宵节快乐!祝老师健康幸福!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