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静】对胡鑫宇失踪案的再思考(随笔)
胡鑫宇失踪案已尘埃落定,天下大白。自他2022年10月14日从致远中学出走而失踪,至2023年1月28日在金鸡山区域树林中发现其遗体,胡鑫宇已失踪106天,系自缢身亡。
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竟然决绝地告别人世,令人不解、惋惜、痛心,更促人思考。
一、求生与寻死
求生是人的本能,而寻死必有原因,有可能是某种压力压得人精神崩溃,自寻短见;也可能是某种灾难让人痛苦不堪,自寻短见。因此,学会释放压力、治愈痛苦非常重要。二者既需要自身的努力,又需要外界的帮助,甚至需要药物的干预。
二、生命属于谁
生命既属于自己,又属于亲人,更属于父母;又属于爱人,更属于子女。当一个人要放弃自己生命的时候,这个决定是非常自私的行为,因为这个人只认为生命仅仅属于自己,而忽略了那么多人。
只有这个人征求那么多人的意见之后才能决定,如果有一个人不同意,这个人都不能放弃生命。
有问题,大家可以一起解决,绝不能私自做出放弃的决定。放弃生命,自己一了百了,可伤害了那么多人,给那么多人带来痛苦,真的大错特错啊!
这些知识应该属于生命教育,因此在学校阶段开设生命教育课非常必要。
三、学习与做人哪个是第一位的
不容置疑,任何时候做人都是第一位的,而学习是第二位的,想必这个观点很多人是赞同的。一个人由于各种原因会在学习上有些愚钝,但绝不能因此而放弃做人的信心,因为世界这么大,行业这么多,工作范围这么广,学习只是一部分。
一个15岁的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刚上高中,面临的学习压力肯定比以前要大得多,需要家长的关爱和交流,更需要学校老师的关心和鼓励。教育除了追求成绩,不能忽视孩子的健康成长。在孩子成长的路上,要让孩子觉得温暖,心中有光!小宇的悲剧伤透了父母的心,希望这样的人间悲剧不要再上演。
四、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学习内容
最基础的教育,比如识字、算术,简单的几何、物理、化学,基本的历史、地理知识,等等,人人应该接受。而较为高深的知识,智商高的人去学,不必要求所有人都学,因为人的智力存在差距、差异,这是客观现实。就我的经历而言,大学的专业教育,只能用上一少部分。对于一般人而言,中学及以前的知识就够用,所以中学之后一般人可以接受职业教育。在德国,学生很小就可以选择职业技能学习,不必都去学高深的理论知识,那是少数人的方向。咱们国家已经在提倡职业教育,所以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会逐步改变的。
五如何做到专业理论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并重
在国内,只有缩小科研与技能操作人员的工资差距,才能真正改变人们对操作人员的偏见。一般状态下的工资差距不要过大,但不论是科研人员还是操作人员,当有突出贡献时可以给予相应的较高的奖励,这样的做法人们是可以接受的。现在国内设立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仿照此做法,国内也可以设立国家最高工匠技术奖。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改变人们重理论轻技能的观念,真正实现坐办公室当技术员光荣,下车间当操作员照样光荣的愿望。
十五六岁的胡鑫宇走了,惊动大半个中国人。人们在惊异之外,也要深度思考,并在今后要做点什么,不要过后就慢慢淡忘了。国家教育部门也应该痛定思痛,该出后几个政策,或者制度,向基层宣传,并要求执行且完善,不要只说说而已,过后似乎曾经什么也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