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走进灯光秀(散文)
赏灯是一种情怀,每年都不愿错过。今年过春节,由于自己的腰伤未愈,不便长时间站立和行走,基本就在家中疗养。看电视,看到疫情缓解后,各景点到处是熙熙攘攘的人流,多地还举办了灯展,灯光辉映,人头攒动,喜气非凡。这热烈的画面吸引了我,让我怦然心动。正月十四这天下午,我也急不可耐,不顾身体不适,开启家中赏灯模式了。
灯光在秀,我的眼前,我的心中,闪过的是一束束美的烟花火炬。
一
打开电脑,目标:2023上海豫园灯会。先找篇文字介绍看看,心中先有一个大致的概念,然后,搜出一个灯会视频,随着拥挤的人群,我立马身临其境。上海,已然是我的第二故乡,我愿融入其中,感觉那灯火是为我点燃的。
我站在了旧校场路上。这是豫园西侧一条南北主干道,很多游客都习惯从这条路上开始豫园游览之旅。一抬头,就看见拱门上两端各蹲着一只彩色兔子,它们是迎宾兔,身上红蓝黄相间的条纹非常醒目。其中左侧一只还伸出左前腿,和另一只兔子打招呼,也像在和对方说“好久不见!”还不止这些,走进去,两旁的路灯都是兔子的造型,球型灯上,支楞着两只兔耳朵,这是兔子的仪仗队,在夹道欢迎每一位游客。人多,几乎摩肩接踵,有的人还要到路边的集市摊位兜兜转转,现代灯光照耀着各式国货以及散发着香气的南北美食,无不勾起人们的购买欲和食欲。脚步缓慢,但没人抱怨、烦躁,因为兔子的陪伴,每个人都变得温情。幸亏十二属相,如果再多,轮换也好,我突然生出这些有违传统的想法,灯光启迪了我的心智,诞生了这样童话般的设想很美。
豫园好大,不需要弄清路名、方位,灯是指引,见着灯阵就走过去。走了一段,我闪身进了小巷,与大路的直白相比,我更喜欢小巷的含蓄。有人曾告诉我,豫园的“豫”字是快乐的意思,我想那些灯就是指引着我向快乐行走的吧。
一条小巷,挂着满满的荷叶灯,江南盛产荷叶。仰头观瞻,夜空被阁楼的飞檐切割出半亩方塘,荷叶田田,辉映点点星光,赤橙黄绿青蓝紫,如梦似幻。与其说是荷叶,看了一会儿,更觉像是一把把倒垂的伞,凉丝丝的风吹来,虽无雨滴,倒也有了戴望舒《雨巷》的味道,这雨巷不寂寥,但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我突然觉得自己就戴望舒了,诗意在不经意里泛滥起来。
再进入一条小巷。巷子上方挂着橙红、淡黄的灯笼,长如纺锤的、状如柚子的、扁如番茄的、形如萝卜的等等,五彩缤纷。每只灯上一律立着两只长长的兔耳。特别引人注目是六只粉白相间、形神兼备的兔灯,隐身其中。弥勒佛一样的身材,凸起的腹部仿佛装满才识,两只夸张的大耳朵迎风而立,一副福相。如果它们饿了,旁边这几只萝卜灯,可以做夜宵。不过,我是不喜欢在汽车的顶上弄两只兔子耳朵做装饰,因为我极怕行车的风吹得兔子耳朵,被冻坏了。
这种扁如番茄的灯,酷似我小时候过年,村里有的人家在院子里挂起的大红灯笼。父亲是村干部,不能带头私拉电线,也就从来没在房前挂过这种里面亮着四十瓦灯泡的红灯笼。我家倒是有个习惯,除夕晚上所有房间的灯都要亮个通宵,父亲说,这样吉利。风俗,是不讲理的,我们没人敢当着父亲的面说费电。整个正月里,一到了晚上,我和小伙伴就在街上跑。看别人家的灯笼,高高挂起。如果下着大雪,雪打灯笼,那种绝美是我眼前这工艺讲究的彩灯无法仿效的。我一边跑,还要照看手提的“灯笼”,半截蜡烛点着,用蜡油粘结,立在罐头瓶里,罐头瓶发出昏黄的光亮,随风摇曳。我是看灯还是想事,我马上打断自己的无边怀旧。
不过,边走边看边回忆,一定是很多像我这样上了点年纪的人赏灯时独有的幸福吧,他们不需要去排队遍尝什么美食,心中已是五味杂陈。
随着人流,来到了九曲桥。来豫园的人,一定要走走九曲桥,都说走过九曲桥,一年都会和顺。九曲桥上的彩灯最能反映灯展的主题《山海奇豫记》。这里的彩灯都是以《山海经》的神兽为原型建造的,上古祥瑞神兽,纷纷下凡,各种奇花异草葳蕤,平添几分神秘和空灵。走入其中,和传说中神兽擦肩而过,如虎的陆吾、展翅的应龙、恬静的白鹿,活灵活现,呼之欲出。我被一只萌萌如狗的动物吸引,它手持一茎莲蓬,笑容可掬,执着如姜太公钓鱼。水中锦鲤没有理会,它们欢快游动着,只想浮出水面看灯。原来它叫朏朏,“朏朏若狸,养以解忧”。如果现代人把它养在家里,心情落寞的时候,撸撸它的毛,再冷硬的汉子也会酥掉。也许我走眼了,从朏朏的神采上看,它竟也有几分像是兔子,尤其它的脸型和张扬的耳朵。遗憾的是这里没有兔子,今年是兔年,祥兽们一起来给大家拜年来了,兔子应该感到高兴和惊喜吧。
下了九曲桥,有个卖兔子灯的摊位,游人争相抢购,是否,这些“兔子”是从九曲桥上跑下来的。
二
在中心广场,看到了最盛大的灯展。
中心广场依然是每年传统的以生肖为主题的灯展,今年是玉兔飞天。亮相的是一只以飞天为造型的玉兔,玉袂飘飘,长襟起舞,旁边是鲲鹏振翅,扶摇直上,象征着中国飞天的伟大成就。这让我想起在神州飞船上过年的三位宇航员,他们见到玉兔了吗?玉兔和他们说了什么。这只大玉兔,两只耳朵长如翅膀,这或许是一只会飞翔的兔子。它的眼神有点忧郁,它一定是在思虑,人间如此大美,不想回到天上咋办,天上人间,哪里是它的故乡?那是冷静,智慧孕育的冷静,那应该是传承自航天人的眼神,航天人的沉着冷静,才让华夏民族飞天梦终于成真。
来到黄金树下,一棵高大的银杏树,坠满了金箔,金光闪闪,富贵宝气。黄金树下,是五种动物组建的五喜乐队,兔子稳居C位,手抚扬琴,领衔演奏。这只兔子满面温和、慈祥,仿佛不是在演奏,它是在倾听人间的笑语欢声。“五喜不请自来,家中能人辈出”,意在祝福每个家庭兴旺发达。“五喜”指兔子、喜鹊、狗、乌龟、蝙蝠,各自有关联的典故。五喜中,尽管我不太喜欢蝙蝠,但毕竟“蝠”福同音,占尽天时地利,它睡觉头倒垂,“蝠”倒了,福气到了,倒到谐音,睡觉也是一种祝福,这实在少见。
据说主街那面彩灯下挂满灯谜,垂如飘带,猜中有奖。有点累,我就不去看了。当然灯谜我也不猜了,眼睛老花,字看不清楚,再者,不擅长,这个世界有太多的谜,我自己就是个谜,还没解开,够我猜一辈子了。
有人说兔子生性聪明却胆小,不敢于战斗,那兔子咬人是怎么回事?我偏偏只记住了它的善良。当年在外工作,有一次,因自驾车换牌问题需要拓印发动机号和车架号,快到截止日期了,我很着急。我的直接领导,属兔,比我小差点一轮,见状,立即掏出电话,找了他的两位从事汽车修理的朋友,到我家上门提供帮助。看似一件小事,却解除了我的后顾之忧。如同这些五颜六色的兔子灯,它们散发出的,不是刺目一般的明亮,甚至只是一团微光,但在这个春寒料峭的季节,让人特别想抱在怀里,暖手暖心。属相为兔,和眼前的兔灯兔模特的设计哪里挂上号,偏偏记忆就是这么怪,联想就是这么奇特啊。
古有范仲淹凭一幅岳阳楼和洞庭湖的图画就在邓州写下《岳阳楼记》,以文记胜,“其喜洋洋者矣!”今由我留下线上观灯的感受,姑且给那些因故不能出行的人们做一次文字“导游”吧,“豫园新境足吟哦”。
三
晚饭后,站上阳台,一眼望出去,被眼前的一片灯火惊呆了。
以前说的夜上海,显然是指老上海的主要街区,如南京路、淮海路、外滩。现在,当我再听周旋的《夜上海》,我必须更换自己的心境了。现在上海的郊区,比如我所搬进的地带,就是政府努力打造的五大新城之一。正值春节,夜晚,竟也是一片灯光的海洋。如今的不夜城,才更名副其实。
向前望去,是被道路划出矩形的灯阵。这里开发前是农村,难道这灯的设置也像田畴一样!?路灯杆子很高,灯很亮,一字排开,铺出曾经的田埂,现在都安装了节能灯,灯光更有利于车辆和行人辨识道路。每个灯阵里,都种植了一只只明灯,生长着乡亲们的回忆:灯光里,有没有采摘的南瓜、缀满枝头的红甜椒、芬芳欲滴的草莓,还有那一粒粒细密的灯光,是豆荚里迸出的大豆吗?灯光如豆,这奇妙的比喻,早就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这些灯光,来自科技园、新建的中心医院、大卖场、居民新村。太巧合了,从我们小区左侧通过的一条马路,正好将前面三条大路串起,每条马路上都车灯成带,四条灯带构建了一个大大的“丰”字,这不正是村民们日日期盼的年景吗?犹如天作之合,美不胜收,看出去非常吉祥。
更远处,我目力所及的地方,闪耀着一排灯光,有几分朦胧,几分神秘。仿佛一串星星,挂在天边,它们惊叹于万家灯火人世繁华,约好了一起俯下身来探视,结果,乐不思“属”了。每个夜晚,都在天边流连忘返。这些灯光到底属于谁,谁也不属于,属于摄取这些灯光的每一个人,他们心中的美好生活愿景,恰恰如此。
我眯缝起眼睛,眼中的每一盏灯的灯光变成了“十”字,“十”字忽粗忽细,忽短忽长,忽窄忽宽,变幻着,旋转着,跳动着,仿佛在祈祷每个人的生活都十全十美,万事如意。
目光回收,不远处,那是一座L型四五层高的楼房,我从它门前多次散步经过,是区委党校。低层灯略暗些,高起部分被闪烁的霓虹灯烘托,像一座丰碑耸入夜空。这里是宣讲中国共产党党史的地方,即使没有灯光,党的精神也会放射红色的光芒。
和党校隔条河,我看见有四盏灯在夜色里游弋着,好像有人在打着手电筒在交互巡视着。灯光有些刺眼。仔细看,是两台在加班的推土机,在平整一块土地。想起来了,在售楼处听说过,那儿要建造一所月子中心。用不了多久,那片地上将亮起一片灯光,每一个孩子诞生,都会点亮一盏灯。
低头看看我家楼前这一条小区甬道。小路笔直,百米左右。就在去年12月中旬前,每周有两天,下午五点到晚八点,是小区集中做核酸时间,很多人都走这条路,去正门处的核酸点采样。如今,路旁圆弧造型的景观路灯,依然投下几朵氤氲的光晕,像静静绽放的茶花。这些路灯是有记忆的,它见证了人们和病毒决战的日子,它整夜亮着,让每个行人看清脚下的路。
别舍近求远,我们小区也已灯火通明。搬进来的住户越来越多了,回老家过年的人回来越来越多了,我家前方的叠墅区和小区右侧一列高层的窗户渐次亮了起来。莫非有人在玩拼图,一个亮灯的窗子就是他打出的一张图片,有一天,就会连成一片璀璨,绘就一幅祥和的小区夜景图。又像操着一副扑克牌,我们看不到牌的底数,但那张牌一定是好牌,打出去就是一篇赢胜的局面。
四
天有点凉,阳台上也不宜久留,返身进屋,客厅里的吊灯,将房间照的分外明亮。十个灯球,像一串葡萄,坠在棚顶中央。这灯光不仅明媚,还增加了几分香甜。它有三种灯色,雪白,橘黄,淡紫,通过一个开关控制。因为这个开关和厨房、餐厅灯的开关相邻,经常按错,即使后来我们开关上贴了标签,有时还是会将几个开关弄混。所以,每天都要几次打开关掉客厅吊灯。每次开灯,调到想要的颜色,就要“咔咔”按两到三次开关,有若上演一场简朴的家庭灯光秀,美轮美奂。
回到书房,虽说春节休息,也不能怠慢了文字。写字台上,我今年新买的可折叠台灯在亮着。商标上写着“护眼灯”,灯光非常柔和。为了写作和阅读方便,我在写字台上放了一台笔记本和一台大屏幕显示器,这样显着桌面有些狭小。台灯不计较这些,它弯着腰,把圆饼形的灯罩从两台电脑屏幕间伸过来,像一个顽皮的孩子探头探脑,看我在干什么。不管白天晚上,只要觉着屋子光线暗了我就会打开。
这让我想到陪伴了我多年的床头台灯。它发出的光可用来阅读,又正好可制造做梦的氛围,不灰暗,不张扬。疲劳过度,因事焦虑,我会失眠,它就亮起,它总是睁着眼睛,陪伴着我;尤其那段“阳”了的日子,浑身酸痛,咳嗽,睡不着,它也一夜不睡,陪伴着我。像小时候感冒发高烧时,母亲不放心,晚上就这样坐在我的枕头边上,看护我,守望我。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盏灯。它不会像灯展上的彩灯那么艳丽多姿,也不会像高耸的路灯那样突出耀眼,也不会像家家户户高悬的吊灯那样绚丽夺目,它可能就像一盏台灯这般渺小,它默默无声,不论寒暑,风吹不灭,雨浇不熄。它一直用太阳充电,发出月亮的光辉。有它,黑夜不漫长,有它,心不会害怕。
在家中赏灯,没用多久,我就收获了太多的美,让这分美好,擦去我胸中粘滞的阴影。这么多的灯,洒给我满满的光明,我储藏着这每一度光能,即使遇到幽暗的岁月,我也能把它变成闪亮的日子。
这个春节,我一直处于欣赏灯光秀中。也不是,灯光秀都是短暂的光的闪现,而这场灯光秀,一直延伸到我们的日子里,日子天天在秀,在美,灯光怎么可以秀出其美呢。心中有一盏灯,一束光,一定会去“秀”,秀出缤纷的色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