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璞】第一次抗击强台风(散文)
我在福建待了13年,几乎年年遭遇台风,本是寻常之事,但是直接而主动地与强台风抗击,只有一次。
1966年我时任步兵第84师政治部组织科干事,9月2日那天,奉命乘公共汽车赴驻连江县文山地区的步兵251团9连,了解战士尹某给师首长的申诉信情况并做好思想工作。尹战士在信中说:他入伍前与地主分子、国民党员曾任过伪保长的女儿结婚。在连队入党时隐瞒了这个问题,由预备党员转正时,被组织发现而取消预备党员资格,他想不通,故而向师首长反映。信中可见其思想极其悲观,情绪极度反常,为防止矛盾激化,师政治部领导派我前去处理。
我赶到团里,在政治处主任的配合下,向连里说明情况,找尹战士谈话做思想工作……顺利完成任务后的次日,返回连江县城,准备坐公共汽车回师部时,遇上了14号强台风登陆连江地区,其风力达到17级,狂风夹着暴雨,追赶着乌云,刮得天昏地暗,大树折断了,有的连根拔起;房屋揭开了顶,有的被刮倒;溪流、江水泛滥,奔腾冲击。车辆停开,交通堵塞。
我以焦急的心情在汽车站候车室等待,盼望发车,真是疲惫饥渴,烦躁至极。直至下午4点20分,问服务员还会不会有开往罗源方向的车?对方答:“不可能有,只能等着!”
汽车站里人山人海,拥挤不堪。我想住旅店,可旅馆人满为患,挤得水泄不通。怎么办?左思右想,只有靠两条腿了。当机立断,下定决心:“走!不就是20公里路吗?”立即脱掉上衣塞进挎包,卷起裤腿,脚穿塑料凉鞋,牙一咬就上路了。虽然台风强势已过,但大风还在刮着,雨仍在下着,天色渐渐地暗淡下来了,我半撑着纸伞,顶着风雨,以急行军的速度赶路。
公路上到处都是被折断的树枝,不时绊着脚,又要快步又要避开路障,真是举步维艰。当风刮大时,就收起雨伞,被雨淋着。公路两旁渺无人烟,许多地段处于悬崖陡坡,要万分警惕,随时防止被狂风刮倒掉崖,真是异常惊险,命悬一线……
在风雨交加的暮色苍茫之中,想到毛主席的教导:“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无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军人就要有军人的血性与气质。我又对自己说:一个共产党员就是要经风雨、见世面,敢于在大风大浪中锻炼自己。于是,就大声朗诵高尔基的《海燕》诗句片段:“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我大声呐喊着:“暴风雨,你来吧,我要战胜你!”这种呐喊,也是给自己壮胆助威,毕竟在风雨路上只有我孤单而行,不免有些心虚。
我以6公里的时速往前闯着,一步步地紧赶着。终于,晚上7点30分到达丹阳镇山边村师部我的住地。虽是劳累饥渴万分,但经受了一次暴风雨的洗礼,胜利抗击了强台风的挑战,感到十分欣慰与自豪。这是一次终身难忘、不会再有的经历啊!
事后回想起来,这次抗击强台风暴的经历,真还是有些后怕呢!为什么孤身一人,不畏艰险,独断专行,不返回距离较近的团部,或是就在车站等候一夜?大概这与年轻气盛有关吧?当时的烦躁处境,由然而生抉择步行,心无旁骛,意志坚定。这也说明,定下抉择,义无反顾,专心致志,奋力搏击,就会成功。抗击风暴所得:毅力强势,谨慎前行,所向披靡,定能取胜!
(2023年2月12日于北京市朝阳区军休十五所,作者系87岁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