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枫】记忆里那朵俏丽的云(散文)
随着年岁的逐渐增长,老爱念旧。记忆的湖闸一旦被某些事,某些景,某些人之手打开,便如瀑布飞流,或似溪拨琴弦,更像老电影转过眼帘。
喔喔鸡鸣,噹噹钟语。披衣盥洗过后,腋夹一卷书,漫步门前的山路,仰望万里霞天,环视四面群山,不禁思潮滚滚。顿然忆起:“水似晨霞照,林疑彩凤来。”的诗句,而这彩凤却是经常浮现我眼前,摇曳我心湖的表姐俏云,大姑母的独生女儿。她袅娜高挑的身材,四四方方的脸蛋,秀眉弯弯,凤眸莹莹,一笑便露出两个好看的酒窝。脆甜脆甜的歌喉,引得百灵伴歌共舞。飘荡多姿的秧歌舞更令人目不转睛,暗暗模仿。尤其是她手脚麻利,勤劳勇敢,砍柴,打猪草样样得姑父姑母的称心,不愧是大姑母姑父的最好小助手,掌上明珠!
俏姐喜欢我,我也很喜欢她。我经常在她家玩耍,嬉闹,捉迷藏…..有时简直是形影不离,乐得姑父姑母笑容可掬。有一次,姑父竟然向我的父亲要求,将我抱去做他们的儿子,俏姐的弟弟,可我父亲死活不同意。但这并没影响我和巧姐的情谊。她照旧每天带我去凉坳读书,那时她读高小五年级,我读一年级。她学习成绩非常优秀,常常拿班级第一,奖状一大摞,成为同学们学习的好榜样,因此被当选班长。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俏姐不仅教我认识了很多生字词,学会了人生初步的加减乘除。还给我讲了很多故事,如《狼外婆》、《小兵张嘎》、》《刘胡兰》等,启迪我认识假恶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后来我还特地找到这些书读了一遍。因此,我那时就想着长大一定要参军报国,当个大英雄,胸戴大红花回家,那是多么光荣的事!是她教我诚实做人,不说谎话。有一次,我拿了同学一支铅笔,被她察觉,她立马暗下脸来,命令似的让我还给那同学。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乱拿人家的东西。是她带我乐于助人,邻居孤寡王奶奶,年老体弱多病,她就带我一起给王奶奶砍柴抬水,为此深得王奶奶和左邻右舍的赞赏。
岁月的更替,年龄的增长,不知不觉间,俏姐就读完了高小六年级,考进了岳西县初级商业学校,攻读营销专业。她一读便是三年,而我那时也升到小学三年级。离开巧姐一个人去凉亭坳高小读书,独自走在山路上,总不免觉得孤孤单单,时不时的想起俏姐牵着我的小手上学的情景,总不禁要流下思念的泪水。那时山路两旁,古树参天,密密层层,抬首望不见蓝天,低头看不见脚下的土地。阴阴森森的,十分可怕!父母亲害怕树林中突然钻出豺狼虎豹,便将我转到华林小学读书。虽然在华林小学读书也结识了不少的小伙伴,但心里总觉得缺少了点什么,空空落落的,成绩一跌千丈。但我在朦朦胧胧中,又有点似乎是可笑的想法:如果能在将来考进俏姐那样的学校,父母一定夸耀我是个聪明的孩子。因此,我又发起狠来,每天天刚亮,便到学校读《百家姓》、《六言杂字》、《今古贤文》,这后的成绩又如芝麻开花,节节高起来。
血浓于水,草木有情。俏姐每年放假回家,第一件事便是来我家看我父亲母亲,也就是她的舅父舅妈,带给我们的礼物便是布票、粮票和油票,冰糖、水果糖和麻饼,而在那国家一穷二白的年代,这礼物可不是简单的,可能消费掉俏姐半个月的生活补助款。父母接过她带给的礼物,便在邻友面前大大夸耀一番,在姑父母面前更是甜谢一番,而后把姑父母接回家咪上几盅米酒,团团圆圆一大八仙桌,其乐无穷耶!
父母和姑父们喝酒聊天,俏姐则关心我的学习成绩,每当我将自己的成绩单给她时,她总要竖起大拇指,再给我们一个惊喜:一支好看的铅笔加一个蓝花笔记本。在她毕业那年,还给我买了一套连环画《呼家将》,我看了又看,爱不释手。甚至被呼家将精忠报国的故事感动得心潮翻滚,热泪盈眶!
最有趣的还是每年正月拜年,俏姐来拜舅父舅妈的年,我们兄妹去拜姑父姑妈的年!姑父姑妈的大门上贴着深红对联,一片喜气洋洋!姑父接着放鞭炮迎接我们,我们将一篮拜年礼放在姑父的八仙桌上,立刻向姑父姑母跪下行礼,姑父急忙将我们一一扶起,然后笑着说:“来了,就是拜年!怎能让我们的乖侄们真跪呢?刚才把膝盖跪疼了吧?让我看看!”我们异口同声的说:“不疼不疼!”不让他察看,随后便和俏姐嬉闹着去场院了。
那时,俏姐已似出水荷花,亭亭玉立,又如斜倚春风的杜鹃,火红娇羞。尽管在陪着我们玩耍,但不多久便要走上工作岗位,不免有些拘谨,害怕我们笑话她。而我们见她这么窘羞,也就知趣的跑到小竹林里玩“猴子上树”游戏。随后,我们在姑父家吃过午饭,便要回家,姑父立刻进房拿出几个红包,一一分发给我们,我们还要谦虚的推让一下!最后是巧姐如数塞进我们的新衣口袋,我们半推半就的收下了姑父姑母的红包,然后又恭敬地请姑父姑母和俏姐来我家欢度三朝年或上七日,再“检查”姑父回赠的半篮礼品,看看姑父是否收下了年糕,姑父便说:“糕来糕去嘛!”我们虽年幼,但却知道“糕来糕去的”真实含意便是“高来高去!”接着便欢天喜地回家,俏姐依依不舍地拉着我们的小手,又将铅笔、笔记本、连环画回赠给我们……
女大十八变,何况俏姐在白帽供销社一工作便过了三年!我们也有好几次步行二十多里去她门市里看她,她为了表示欢迎,又从柜台里抓几把水果糖给我们,我们便千恩万谢地去街市玩耍去了。
翌年正月初一,俏姐没来我家拜年,我们听从父母的指示,却去拜姑父姑母的年。那次姑父家大门上虽然也贴着大红对联,但姑父却没出来放鞭炮迎接我们,更没见到俏姐出来接我们手中的拜年礼。我们惴惴不安地迈入姑父家大门,立刻感觉气氛非常压抑,如同“黑云压城”一般,姑父满脸乌云,姑母泪流满面,俏姐在她破房中低声啜泣,我们想问问姑父什么原因,让俏姐哭泣,姑母唉声叹气,摇首不语。再一看姑父怒发冲冠的样子,便不敢追问下去,只得放下拜年礼,怏怏不快地回家了。
上七日那天,大姑母一人回来了。母亲问过初一那天的事,姑母便将事情的原委一五一十的告诉了我母亲。因巧姐不遵从姑父母之命,私定终身。姑父母曾答应将巧姐嫁给锅形组汪新民,俏姐怎么也看不中汪新民,倒是和白帽邮电局总机员刘春来如胶似漆,形影不离,这事被姑父知道,便大发雷霆,团年饭没吃好,姑父硬要巧姐和刘春来断绝关系,否则便叫俏姐滚出家门。俏姐顶了一句:“婚姻自由,我的终身我做主!”姑父勃然大怒,一把揪起俏姐的耳朵,“啪!啪!啪!就是几个大火烧粑!若不是姑母死死拽住姑父的胳膊,”俏姐必将被姑父打得半死!姑父母和俏姐吵到初一早晨,恰被我们去拜年,姑母姑父才勉强停止“战争”…..
后经我父亲一再劝解,反复讲清巧姐跟汪新民没有什么前途,尤其不般配,一个在家务农,一个有正式工作,两个不能在一起工作的生活在一家,将来不可能幸福!姑父听过我父亲的话,如梦方醒,找来媒婆,分析了这门亲事不能成功的原因,而后退去了这门父母包办婚姻。事后又拖了几个月,姑父母才勉强答应女儿与刘春来的恋爱关系。
翌年正月二十清晨,那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姑父家大门、耳门都贴上了大红对联,宾客进进出出,络绎不绝。场院里的枣树枝上挂满了一串串爆竹,点炮的大爷在大门口翘首以盼,只等刘家花轿一出现村口,他就会立刻点燃炮竹,欢迎刘家新郎官迎娶程小姐。
不一会儿,一台花轿忽闪忽闪着在村口出现,刹那间,炮竹齐鸣,震天动地,锣鼓声铿将入耳,枣树柳树枝条在微风的吹拂中,婆娑起舞,满院子的宾客一片欢呼,潮水般的涌入大堂屋,踮着脚尖要看看这位新郎官,新郎官身材魁梧,着蓝色中山装,四四方方的脸庞,一对炯炯有神的眼睛,神采奕奕,十分有精神。他满面春风的招呼宾客落座,然后掏出东海牌香烟,每人散发两支,表示喜事成双。…….
紧接着,俏姐的闺房里传来哭嫁声,那是大姑母,二姑母,小姑母,还有我母亲搂着俏姐大声痛哭:乖儿哇,心肝呀,你到婆家要……接着是巧姐跪在薄篮里向舅妈、姨妈、母亲一一行跪拜礼,接着是舅妈,我的母亲等一一摸出红包,赠给俏姐,接着又是一片痛哭…….
接着,新郎官走进闺房,说了一大堆客气话,套话,然后交给岳母一份彩礼,——个大红包,将新娘背上花鞽,从此她不带走娘家的一点灰尘,泪流满面的踏上人生的新起点——去一个新地方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后来,俏姐和表姐夫为了生活幸福美满,双双辞去工作,一心一意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贡献美好的青春!表姐夫通过刻苦自学,当上一名出色的赤脚医生,而巧姐不仅当上文艺宣传队队长,而且还被村民选上大队书记,为她们牌楼村的建设创造出许多可歌可泣的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