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奖】山中沙棘(散文)
沙棘红了,飞鸟惊起。家乡的沙棘,村里人称它为“美人儿”。沙棘长在山中,却被世人移栽到城市。姐姐说她也要学沙棘,把梦想种在城里。
姐姐名叫娟子,在家排行老二,看起来她的行为总与梦想背道而驰——小学五年级没念完就辍学了。父母本来极力反对她退学的,可她就是倔强,瞒着父母悄悄办了休学手续。也许是念及父母的劳苦,也许是因为厌学,她就这样义无反顾地回到家里,默默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在我的心里,总觉得前者的因素更大一些。
母亲说我姐三岁时生了一场重病,母亲用尽一切土方,都不见效。奶奶推开母亲,决定用自己的指甲水再试试,谁知刚饮下,姐姐就翻白眼,四肢一蹬,没了呼吸。母亲哭得死去活来,父亲呆若木鸡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奶奶见状,即刻吩咐大伯把我姐抱出去埋了。大伯不忍心,从兜里拿出一根纸烟点燃,吧唧一口,吐出长长的烟圈。一支烟慢慢地吸了几十分钟。
等待中,透过朦胧的烟雾,母亲惊喜地发现姐姐的手指动了一下,用手摸鼻,能感受到一股温热的气息。母亲连忙把我姐紧紧地抱在怀里,同时向大伯投去感激的目光。从死神中捡回一条命后,奶奶希望我姐今后不再生病,就给她起名狗丫。从此以后,狗丫代替了娟子这个名字。
姐姐常说:“死过一回,还怕什么?”
一
我和哥哥、弟弟穿得干干净净,坐在学堂念书;姐姐卷着裤腿,灰头土脸在庄稼地里干活。饭桌上,姐姐总对我和哥哥、弟弟说:“你们使劲儿读书,家里有我呢!”
年龄稍大一些时,她就去镇上的面馆做工,一个月能挣十块钱来贴补家用。我在镇上读初一,这年冬天的一天中午,我突然很想去看看姐姐。因为好久没见面了嘛,心里有些想念。
在面馆门口,姐姐见到我,笑盈盈地拉着我走进面馆。握着姐姐的手,有些冰冷湿滑,我使劲握了握,想把掌心的温度传给姐姐,姐姐抽搐着嘴角,露出异样的表情。这时我才发现,姐姐被冻疮包裹着的手,裂开了一道道口子,正汩汩地冒着血呢。我心痛了,执意要求姐姐上医院包扎伤口,她却拼命摇着头说:“没事,没事,用水洗一下就没事了。”
她匆忙转身,走进厨房,不一会儿功夫,就给我端来一碗香气四溢的葱花鸡蛋面。我津津有味地享用起来,连汤都一滴不剩。这一定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面条,我想。
临别时,我去了一趟厕所,正好路过厨房,厨房里传来争吵声,我贴着耳朵仔细听,“她是我妹妹,我将自己的午饭让给她吃,总可以吧!”这是姐姐的声音。我顿住脚步,呆呆地站在那里……
二
我总以为一个女孩子,找个如意郎君嫁了,就会过上幸福的生活,可事实并非如此。姐姐成家后,不但要养孩子,还要养婆婆,生活反而更苦了。
九十年代,家乡流行打工潮。为了生活,姐姐只得跟随姐夫前往广州,进了一家制衣厂,找了一个剪线头的工作,工资是计件发放。为了多领工资,姐姐常常不睡觉,抢在同事前面,第一个在组长那里领货。这样一来,姐姐一天就只能睡两三个小时,身体严重透支,久而久之,姐的身体出现了贫血现象。
有一天,接到姐夫的电话,才知道姐姐贫血很严重了,稍微一用力,就会昏厥。母亲严厉训斥她后,她才去看医生。也只有在生病时,她才舍得花钱给自己买点营养品。只有这时,她才能安心地睡几天好觉。
春节回家时,姐姐从她那大编织袋里掏出帽子、围巾、手套、文具盒、钢笔等,一一发给大家。我手里拿着属于自己的礼物,爱不释手,甜滋滋的。感激地看了看姐,一团亮光刺得我双眼酸痛。那件洗得发白的棉布外套,大概穿了十年了吧,姐姐都舍不得换一件新的。像有一块石头堵在胸口,心里有话却说不出来。
几年后,姐姐突然决定回乡创业。那次回家,我居然发现姐姐脖子上带了一根金项链,还打了耳洞,一双又大又圆的耳环,在耳边晃来晃去。我想:姐姐这是衣锦还乡,过上大富大贵的生活了吧!
后来才从母亲嘴里知道事情原委:姐姐在厂里抢工做,总会遭到一些工友莫名其妙地打骂,再加上穿着朴素,总会受到嘲笑。为了不被欺负,她不得不跟工友保持一致,跟他们一样穿金戴银,而且总把自己手里的原材料送给工友。长期这样,姐姐对厂里的生活开始厌烦起来。
三
回到老家,姐姐在我居住的城市里买了房,把家安在城里。从此以后,我们兄弟姐妹总算相互有了照应。哥哥提议姐姐自己开店做生意,经过四处考察,她决定开一家干洗店。选好店面,买回干洗机,姐姐的小店算是正式开业了。
开业那天,姐姐系着围裙,带着袖套,像个穿着婚纱的新娘,我心想但愿她的店能开得久一些。和姐姐生活在同一个城市,少了牵挂,多了照顾,我的心也踏实了不少。
姐姐和姐夫分工合作,姐姐负责查收衣服,登记,并在污迹处按衣物类别喷洒相应的洗涤产品。姐夫负责水洗或者干洗衣服余下的全套流程。
有一次姐姐收衣服时分了神,没有检查仔细,顾客走了后,才发现衣服的衬布脱了线,裂了口。取衣服时,客户后来大喊大叫,非要姐姐赔一件新的。姐姐咬着牙,含着泪,给顾客赔了200元钱,客户才算了事。
还有一次,顾客拿一件羊绒大衣,非要姐姐水洗。姐姐第一次接触羊绒大衣,没有多少经验,就按顾客的要求水洗。水洗后,羊绒大衣尺寸缩小了很多,顾客却反咬一口,说姐姐为了利润,坑害消费者。吵嚷声引来一大批围观群众,“这不是上个月在旺达路新开的干洗店里,用同样招数骗钱的女人吗?”人群中有人惊呼。
好心人报了警,顾客来不及争辩,就灰溜溜地跑掉了。
还有更奇葩的事情,有个社会青年,将衣服放在店里,还没来得及洗,他就折回店里非说他衣服兜里有一千块钱。有了上次的经验,姐姐主动报了警。
警察看姐姐那张诚实的脸,不相信青年的话,动了恻隐之心。回到警局,仔细调查档案,才找到青年留下的档案记录。该青年有诈骗前科,还有吸毒历史。正审讯的当口,青年浑身哆嗦,毒瘾发作。
警察的调查结果出来了:青年毒瘾来了,想弄点钱买毒品。
这样的事情经历多了,姐姐有些承受不住。再加上姐姐不像同行,该干洗的就老老实实地干洗,按清洗费的价钱,根本不抵成本。一年下来,干洗店没有多少利润。
姐姐和姐夫商量后,决定转掉干洗店,另谋出路。至此,姐姐三年零六个月的创业生涯以关门大吉告终。
四
姐姐本就是一个思想单纯的人,只想找一份工作,不需费心思,只要付出劳动就有工资领就行。她去物管公司上班,应聘的是保洁工作。她自己乐意,我倒是非常不满。每天凌晨四点,天还没亮,大地还在沉睡,她就不得不起床。先不说睡觉没有规律,扫地、抹窗子……哪样不是灰尘扑面而来,长期以往,身体怎么承受得住?
她却笑呵呵地说:“我一个小学生,四十几岁还能找到工作,该知足了。”费劲心思思考后,她又找出下一条理由:“你看看,社会上有许多大学生还不到35岁,就失业找不到工作呢?”
她就是这样一个很有主见的人,当年一股劲地坚决退学,如今对保洁工作的执念,我都无力阻止。
姐姐干保洁10几年了,从没换过工作。不但没换,她还扩大了工作范围——迷上了捡垃圾。
每次来我家,她都背着一个竹背篼,七零八落散放在角落的塑料瓶、玻璃瓶、旧书、旧报都被她收走了。有次她到访我家,由于刚打扫了卫生,没有什么可装的,老公便拆开未开封的酒箱,拿出酒来,将装酒的纸壳箱子放进姐姐的背篼。
姐姐笑得眉眼弯了,像是捡了多大宝贝似的。
姐夫不乐意了,给我视频:“你们这样惯着她,不按时吃饭不说,一下班,她就四处收垃圾,给你们看看,家里成什么样了……”我看她家客厅堆满了各种物件:冰箱、电视、电扇……各种废品相互交叠重合,围得客厅水泄不通,连沙发上也堆满了杂物。
姐夫叫苦不断,指着屁股说这里被刺了一针,手掌也被刺痛了,我猜可能是姐将捡来的绣花针别在了沙发上。
我跟姐打电话:“你怎么把垃圾放在家里,每天将收的垃圾都拿去卖了不好吗?”
“我没想过用来换钱,觉得扔了可惜就捡了。”
“你搞收藏呀?废品放在家里,多脏呀!”
姐姐这次没有跟我狡辩,“要得、要得”地满口答应了我的建议。
正因为姐姐的职业习惯,她送给我的东西,隔天就被我扔了。有一次,她神采飞扬地送我一瓶亚麻油,说是可以美容养颜。亚麻油确实是个好东西,很多高收入家庭喜欢食用,主要是它可以延缓大脑早衰。害怕禁不住诱惑,用了这个高级食品,她的脚步声走远后,我便将那瓶亚麻油丢在了垃圾桶。
有次我陪她逛商场,遇到她的同事,那个同事对姐说:“单位发的亚麻油,你吃完了吗?”我心里咯噔了一下,原来那瓶被扔掉的亚麻油,不是从垃圾箱里捡来的。好东西,姐姐舍不得吃,给我,而我却毫不珍惜。
姐姐见我逛商场,脸色突然阴暗下来,以为我有什么不开心的事,便指着一件鹅黄色的羽绒服说:“你去试一下,很配你的肤色,如果合适,我就给你买,姐刚发了工资呢!”
泪眼婆娑中,我看姐姐还真像山中的沙棘……